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537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章光年道:“要想延续这种昂扬的势头,最好的办法理应是让你这个出力最多的副主编来当。”

  方言笑而不语,但当听到师兄说出了个“但是”,眉毛轻皱了下。

  “但是这不合规矩。”

  章光年道:“以你这个年龄和资历,通常按照惯例,在担任《人民文学》的主编之前,或者先到其他文学杂志或者出版社,就像王朦同志在调到《人民文学》之前,一直是《燕京文学》的主编,或者是在作协、文联等文化部门单位里就职,像王朦同志之前就是燕京作协的zhu席……”

  “那我还是情愿去出版社,最好是《燕京文学》、《十月》。”

  方言摸了摸下巴。

  “你倒是想的挺美,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也得看看那个坑里是不是已经有萝卜了。”

  章光年开玩笑道:“其实除了这几种以外,你还可以去文化部门嘛,跟王朦同志继续干,我记得你还挂着电影审查委员会顾问的头衔吧,要不就去电影局当个副局长,为华语电影做做贡献?”

  方言尴尬地摸鼻子,“好倒是好,可我有这个身份,将来出国访学交流就不太方便了。”

  “这倒是一个大问题。”

  章光年沉吟半晌。

  “师兄您也别多费心,其实我就是好奇地问一问,还真没想好现在就离开人文社呢!”

  方言道:“怎么着也得对得起您和王老师的厚望,把《人民文学》办得更红红火火以后再走。”

  “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不过凡事要提前准备,既能留有余地,又能避免惊慌。”

  章光年裹着毛巾,从澡堂子里出来,走到专门供休息的大堂里。

  穿着制服的服务员穿梭其间,有的在修脚,有的在按摩,有的在拔罐,有的在沏茶……

  方言挑了个空地儿坐了下来,不远处就是个图书架,上面摆放着文学、军事、时政等杂志。

  章光年粗粗地扫了一眼,突然扫到了《读书》时,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我记得你跟香江的三联书店合作了很多回吧?”

  “何止呢,他们还想拉我入伙呢。”

  方言说到萧滋和潘耀名想让他加入香江三联书店,甚至不惜让出总编辑的职务。

  “这话并不假,萧滋同志的确写过信,希望能派出得力的干净来挽救持续亏损的香江三联书店。”章光年道,“只不过求援信寄去的不是作协,也不是文化部门,而是人民出版社。”

  方言挑了挑眉:“人民出版社?”

  “是啊,建国的时候,三联书店三家合并,共同办刊,总管理处从香江迁到了燕京,到后来被并入到人民出版社里,仍然保留‘三联’的名义出书,前些年还创立了《读书》这本杂志。”

  章光年伸手一指,“被称为华夏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只可惜一直以来没能在香江刊印发行。”

  方言耐心地听他讲述三联书店的历史和现状,“师兄,您的意思是让我去支援香江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可能年后就要恢复独立建制,原先的编辑范用继续担任燕京三联书店的总编辑。”

  章光年道:“至于香江方面,可能会应萧滋同志的要求,派些得力的人才去改善经济状况。”

  方言眼前顿时一亮,就凭《人民文学》的销量在他来之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自己在香江的知名度和人气,对商业逻辑和文学杂志商品化的独到见解,以及对通俗文学和纯文学等都有造诣,不管怎么看,自己都是最佳人选,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是人文社的人,而不是人民出版社的。

  “你小子是不是见惯了外面的花花世界,所以才这么积极地想去香江啊?”

  章光年笑眯眯道。

  方言眼观鼻,鼻观心,说自己如果愿意接受去香江三联书店的任命,完全是看在萧滋和潘耀名的情分上,想要拉他们一把,让香江三联书店摆脱困境,当然也是存有私心的话。

  毕竟龚樰要在香江的电影公司里学习观摩一年,这也算是解决小俩口异地的问题。

  “你小子倒是工作、家庭两头顾,一点儿也不吃亏啊。”

  章光年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嘿嘿。”

  方言嘴角上扬,《人民文学》并没什么不好,只是眼下香江让我更方便投资,更加地海阔天空。

第495章 贺岁档上映(二合一)

  全国青年作家座谈会圆满地落下帷幕,但由座谈会掀起的先锋文学大论战却才刚刚开始。

  偏偏点起这把火的方言,这个时候抽身而出,和龚樰南下参加《宝贝智多星》的首映礼。

  方言站在甲板上,迎着江风说:“等到了香江,咱们就地过个圣诞节怎么样?”

  龚樰伸手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头发,“这种国外的节日我还从来没过过。”

  方言走到她的面前挡住风:“所以我们就来上这么第一回,图个新鲜。”

  “好。”龚樰笑了笑,既不热衷,也不反感。

  抵达码头的时候,乘客陆陆续续地下了船,方言和龚樰手牵着手,随着人流缓缓地走出出口处。

  就见王京站在路边,探头探脑,显然是在人群之中寻找他们的身影。

  龚樰好奇不已,“王导,你怎么来了?”

  “是方太特意安排我来接您二位的,祖娴也来了,不过因为这里人多眼杂,容易出现不必要的躁动和骚乱,所以我让她呆在车里。”王京满脸殷勤,“请跟我来,车在这边。”

  众人互相地寒暄了几句,然后来到了停车场。

  “咔”的一声,王祖娴开门下车,欢欣雀跃地冲方言和龚樰打招呼,特别是视作好姐妹的龚樰。

  “方生。”

  王京说方逸花委托自己向他道一声歉,因为临时有要事没能亲自来迎接他们。

  方言把行李放进后备箱里,“六婶真的是太客气了,其实我们可以自己打的。”

  “这怎么行呢!”

  王京刚张开嘴,方言突然打断道:“六婶忙的该不会是电影的宣发和排片吧?”

  “是啊是啊,六爷和方太在看过《宝贝智多星》的样片后,真的是好高兴。”

  王京道:“甚至方太撇下了TVB的事,亲自督战,要带着整个邵氏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方言坐在副驾驶座,透过后视镜的倒映,看着龚樰和王祖娴在后驾驶座上叙旧,接着漫不经心低来了一句,“《宝贝智多星》的上映时间定了吗?是在我建议的平安夜晚上吗?”

  “对,就在24号,贺岁档首映。”

  王京兴奋得险些忘了系上安全带就开车狂奔。

  方言露出满意的笑容,贺岁档是华夏特有的一种电影市场档期的概念。

  通常是从当年的11月下旬开始,到次年的春节长假结束,大概有八九十天左右的时间,是电影市场一年中最后一个长档期,包含了圣诞档、跨年档、春节档等重要节假日档期。

  “贺岁档”这个概念,最早就是由邵氏影业创造的,70年代的时候率先推出了武侠片贺岁。

  只是到了80年代,邵氏影业青黄不接,后劲不足,嘉禾的邹闻怀挖来了原属于邵氏的许冠闻三兄弟,拍摄了一部叫《摩登保镳》的电影,在春节期间上映,立刻受到香江影迷热烈追捧,票房大卖。

  从此,嘉禾取代了邵氏在贺岁档的霸主地位。

  不过铁王座的位子没坐多久,新艺城以黑马之姿,携《最佳拍档》系列横空出世,和嘉禾展开了“喜剧片对喜剧片”的魔法对轰,结果就是老大和老二打架,作为老三的邵氏影业苦苦遭殃。

  贺岁档同期的邵氏武侠功夫片被打的落花流水,从此喜剧类型正式垄断贺岁档期,

  而《最佳拍档》和《福星系列》系列接连取得佳绩,巩固了新春贺岁档期的概念。

  自此,每到岁末,香江电影明星都会不计报酬地拍几部热闹喜庆的影片献给观众,于是乎,主打豪华卡司的贺岁喜剧成了主流,但凡是身价和地位不够大腕的明星,都根本没资格出演贺岁档电影。

  《警察故事》也被嘉禾安排在贺岁档,但看在方言的情面上,也是顾及嘉禾和邵氏的一团和气,于是安排到了春节档,跟圣诞档的《宝贝智多星》完美地错开了档期,避免了鹬蚌相争的局面。

  王京说到这里,不免地长舒了一大口气。

  “哪里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我能有多大的面子,邹老板其实是看在六叔六婶的情分上。”

  方言笑了笑,就在此时,车载广播里突兀地发出滋滋的电流杂音。

  王京一个激灵,边关掉车载广播,边讪笑道:

  “让方生见笑了,这车上年纪了,各种毛病就都有了。”

  “等《宝贝智多星》上映了,你就可以考虑换一辆更好的,奔驰、凯迪拉克……”

  方言打量了一眼,“这台马自达恐怕以后就不符合你这导演的档次了。”

  王京道:“嘿嘿,不瞒您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指着电影票房大卖,能多挣一笔花红。”

  王祖娴和龚樰窃窃私语,有说有笑,余光还时不时地瞄向方言。

  就见他正跟王京聊着《宝贝智多星》的电影宣发方案,其中一些营销策略都出自他手。

  “方太统统采纳了您出的点子。”

  王京道:“让答哥、谢霆峰和周星池一起在《430穿梭机》亮相表演,给电影提前预热。”

  方言追问道:“歌曲方面呢?”

  “也安排好了,就在24号当天,您为电影写的主题曲会在全亚洲超过30家电台同步首播,邓小姐也会在同一天,参加香江电台的首播访谈节目,宣传她这首为圣诞节量身定制的特别歌曲,同时也替《宝贝智多星》这部电影做宣传。”王京道,“估计到时候会有超过一两亿人同时收听。”

  “一两亿?!”

  龚樰和王祖娴大为震惊。

  “不用这么大惊小怪,这是所有首播电台听众数量加起来的总和。”

  方言解释道:“其实并没有那么多。”

  王京点头附和,“这是方生给方太和邓小姐出的主意,能给歌曲和电影同时制造爆点,而且从首播开始,直到电影下映之前,会一直有电台、电视台每天每时地持续点播,特别是在交通频道。”

  龚樰和王祖娴面面相觑,“这会不会太夸张了点?”

  “夸张?不不。”

  方言摇头失笑,不管是《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还有《恭喜发财》,之所以能成为节日必备的神曲,不仅是因为它们应景且好听,更重要的在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大街小巷到处地狂轰滥炸,渐渐地把人洗脑,深入人心,直到如果没有这几首歌,这节日的气氛都少了一大半。

  至于给邓丽筠出的这个营销点子,完全是照着周杰仑当年宣传《叶惠美》的路子来的。

  什么“全亚洲超过50家电台同步首播《以父之名》”、“超过有八亿人同时收听”……

  周杰仑没活在夏洛的阴影里,倒是在方老师的魔掌里了。

  …………

  时间不知不觉地来到了12月24日,平安夜当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5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7/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