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559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之后的15分钟里,轮到自由问答环节,面对五花八门的各种问题,始终游刃有余地一一解答。

  一直到讲座落下帷幕,吴天名才把憋在自己心头很久的问题,直接地问了出来:

  “方老师,你刚刚建议《老井》可以试着报名西柏林或者东京电影节,那么如果换成《霸王别姬》呢?《霸王别姬》该参加欧洲的哪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西柏林,还是戛纳?”

  “我觉得首选是威尼斯。”

  不等方言开口,莫伸给出建议,“岩子也说过了,威尼斯电影节是偏向于艺术和先锋电影!”

  章艺谋却冥冥之中对西柏林电影节抱有好感,殊不知他的第一个国际电影大奖就是在柏林获得。

  “西柏林电影节看重的是电影的政治性和社会性。”

  方言摇了摇头,“相比较而言,戛纳电影节才是最适合《霸王别姬》的。”

  吴天名沉吟片刻,点头附和:“的确,方老师你想要把《霸王别姬》打造成商业和文艺相结合的电影,而就像你说的,戛纳是欧洲三大电影节里最偏重商业艺术电影的。”

  章艺谋、莫伸等人深以为然,眼里有光,对戛纳电影节,开始心向往之。

  方言扬起一抹神秘的笑容,有一点他没有说出口,那就是戛纳电影节有着欧洲交易量最大的电影市场,每年都会有世界各地的片商和制片方到戛纳电影节做生意,《霸王别姬》自然也不例外。

  吴天名心头燃烧着一团火,迫不及待地询问《霸王别姬》开拍的细节,尤其是时间。

  方言道:“这事不宜操之过急,得一步一步来。”

  “怪我,怪我,是我太心急了,怎么着也得等方老师把剧本写好,再上报电影局审批才行。”

  吴天名讪笑了下。

  “吴厂长,该是你们西影的就是你们西影的,别人再怎么抢也抢不走。”

  方言和他握了握手,然后在西影厂众人热烈的欢送下,坐车回到了招待所。

  一共在招待所住了六天,到了第七天,和朱伟、秦兆阳、周昌义等人结伴返回燕京。

  方言一回到家,就把在陕北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地全讲给龚樰听。

  龚樰倍感意外,“吴厂长他们真的同意让我来导演《霸王别姬》?”

  “当然,这是我开出的条件!”

  方言道:“不管是西影,还是别的什么电影厂,想要拍《霸王别姬》,就得答应我这条件。”

  龚樰心里暖暖的,嘴上却说:“我虽然当过副导演,可还从来没亲自导演一部作品呢!你就这么放心,让《霸王别姬》当我导演的处女作,难道你就不担心我拍砸啦?毁了你的一世英名嘛?”

  “你会吗?”

  “你说呢!这可是戛纳电影节!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又怎么了,你别忘了你还参加过奥斯卡呢。”

  方言一把把她拉入自己的怀里,“按西影的意思,他们还希望《霸王别姬》角逐奥斯卡呢!”

  龚樰坐在他的大腿上,“你……你先别说了,越说,我压力就越大……”

  “不怕,你不有我嘛!”

  方言话里的自信,感染到了龚樰,特别是把头枕在他的肩上,不安的心顿时找到温暖的依靠。

  一股安全感油然而生,龚樰环住方言的脖子,隐隐感觉到有一只大手从衣服的下摆探了进来。

  那转弯抹角,那小阜平冈,一草一木他全都知道清清楚楚,虽在黑暗里,却也不会迷途。

  心头沉甸甸的压力,逐渐地被一股犹如水流的力量取而代之,慢慢地灌注到体内。

  逐渐升高水平面,在胸腔之中晃动,强烈的安全感,降临于自己和他之间的缝隙。

第518章 看走了眼?(二合一)

  初春的清晨,露珠轻吻花瓣边,一条花路,悄然铺展在眼前。

  “呀,都这个点儿了!”

  龚樰额头渗着汗珠,慵懒地躺在床上,娇软无力地起身,“我去给你做早饭。”

  “不用。”方言穿好衣服,“你再多睡会儿,我去单位食堂对付一下就好。”

  接着在龚樰的目送下,拿上公文包和车钥匙,走了个虎虎生风,开车离开了什刹海。

  来到人文社,食堂的窗口早已排着长队。

  男的女的全一个动作,手臂高扬,饭盒前伸,盒里装着票,一齐往小窗口里递。

  方言打好饭,和迎面路过的熟人打起招呼,就在此时,坐在靠窗位置的刘心午突然招了招手。

  “心午?!”

  “是我是我,这不前些日子我来《人民文学》走马上任了嘛。”

  刘心午道:“不过可真不凑巧,你前脚刚去陕北,我后脚才到编辑部。”

  方言说:“对不住,没能和编辑部的同志们一块去迎接你。”

  “不打紧不打紧。”

  刘心午笑容满面:“说起来以后我在《人民文学》编辑部开展工作,还要多多地请你帮忙。”

  方言和他面对面地坐着,“你这话说得就太见外了,我当然会全力配合和协助你啦!”

  “那我就不说谢谢了,说了显得生分。”

  刘心午道:“其实上级让我来当这个《人民文学》的主编,我一开始还真有些惊慌,在此之前,我可从来没有主持一本刊物的经验,更何况这回让我主持的还是《人民文学》。”

  方言由衷地说了番鼓励的话,总而言之就是别怂,有哥们儿在,这把不崩稳赢!

  刘心午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一想到有你在《人民文学》,我心里就塌实多了。”

  方言边吃早饭,边旁敲侧击地询问起他对《人民文学》的规划和展望,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

  然而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刘心午并不打算大动干戈,萧规曹随。

  “眼下《人民文学》形势一片大好,我可不能随便胡来,万一搞错了,岂不是白白葬送了王主编、岩子还有编辑部所有同志们的心血了?所以王主编在任时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一切照旧。”

  “主编高见!”

  方言半开玩笑地竖起大拇指。

  “嘚嘚嘚,你就甭逗我了,咱俩谁跟谁,工作场合称呼下职务也就算了。”

  刘心午摆了摆手,随后问到了这一次陕北之行的收获情况。

  “还不错,陕北作协的同志协助我们组了不少好稿子,有寻根文学,有地域文学,有乡土文学,总之,或多或少都带着一股西北风的特质。”方言建议道,“下一期可以出个‘西北风’专题。”

  “好,就按你说的办!”

  刘心午忽然想到了陆遥,“我听别人说,你这趟去陕北,主要是为了他的稿子对不对?”

  方言点了点头,简单地介绍下《平凡的世界》,特别强调一共是三部,自己手头上只是第一部。

  “那我必须好好地欣赏欣赏。”

  刘心午搓手,“自从《人生》之后,陆遥就很少出作品,这回三年磨一剑,肯定是锋芒毕露。”

  用过早饭后,方言就被急不可耐的刘心午拉到了编辑部,立刻引得部里的众人一窝蜂地涌来。

  《平凡的世界》、《河边的错误》,以及其他陕北作家的、散文、诗歌,统统被瓜分一空。

  不一会儿,传阅《河边的错误》的人群里最先爆发出惊叹声,此起彼伏,连连不断。

  “余桦写的竟然是幻觉现实主义!”

  “本来以为他在写完《第七夜》,还会在魔幻现实主义里走很久,没想到这么快就走出来了。”

  “应该是方老师在去年的香山会议上把他说醒了,这下子他真的是一名先锋前卫的文学作家。”

  “这个警匪破案的,很有方老师《寻枪》里的味道,想必创作的时候受到了不少指导吧?”

  “………”

  被余桦惊艳到的众人议论一番后,一致认为《河边的错误》该是下一期《人民文学》的重头戏。

  方言却建议《河边的错误》放在下下一期,下一期的《人民文学》主打的是西北风专题,头版的位置该刊登陆遥的《平凡的世界》,而且这也是陆遥和陕北作协答应让《人民文学》发表的条件。

  “方老师说得有道理。”

  王扶、陈晓曼等人虽然还没看过《平凡的世界》,但树的影,人的名,陆遥的,方言的眼光,让她们无条件地相信《平凡的世界》绝对是一部不逊色于余桦《河边的错误》的优秀作品。

  朱伟张了张嘴,正犹豫要该说些什么的时候,王小平却突然提出了异议:

  “方老师,我觉得陆遥的这部有点问题。”

  “问题?什么问题?”

  众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王小平。

  “就我个人觉得,《平凡的世界》写得真的很普通。”

  王小平直截了当地说,“叙事手法平庸,平铺直叙,没有任何戏剧性可言,描写得虽然很细致,但就像《人生》一样,文学性不足,略显粗糙,缺乏灵巧,虽然朴实无华,但看不出有什么新意。”

  “我也有这种感觉,虽然通读下来有点感动,但就是有点儿……有点儿匠气。”

  “这个稿子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平凡的文字,平淡的剧情,真的就很平凡。”

  “陆遥花了三年的时间就写了个这?不应该啊!”

  眼见看过《平凡的世界》的编辑贬大于褒,没看过的把《河边的错误》递了过去,交换着看。

  结果就是,作为业内顶尖编辑的他们,几乎对《河边的错误》赞不绝口,好评如潮,却只有刘心午、陈晓曼几个为数不多的人,觉得平凡的文字里充满魔力,朴实,厚重,带着巨大的悲怆和真实。

  但在整个编辑部,基本上是反响平平,觉得这种浪漫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早已经过时了。

  “其实关于这个《平凡的世界》,还有一段曲折不和谐的插曲。”

  朱伟如实地汇报了陆遥被《当代》的周昌义退稿的事。

  “这……这……虽然这种行为很鲁莽冒失,但这行为本身的逻辑是没有错的。”

  王小平在刘心午、方言等人的注视下,依旧认为《平凡的世界》配不上《人民文学》的头版。

  抱有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平凡的世界》什么档次,也配跟《河边的错误》、《大秦之裂变》等一样出现在《人民文学》头版的位置?不管是从题材、形式,还是从质量、内容上,如若不是出自陆遥这个大作家之手,恐怕都很难刊登在《人民文学》上,就像《当代》一样直接退稿。

  甚至于有人替方言打抱不平,觉得这趟陕北之行算是走了趟冤枉路,简直是白折腾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5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9/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