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602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杨潇隐约地推测道。

  方言没有否认,说第一部只是展开三体世界观,第二部、第三部才是三体整个故事的高潮点。

  “宇宙中的文明之间像森林中的生物一样,相互隐藏、相互竞争、相互猎杀……”

  听着《三体》所蕴含的宏大的宇宙图景,两人瞪大眼睛,无不被深深地折服。

  杨潇目光炙热,急不可耐道:“方老师,不知道这第二部您是否已经……”

  方言走到书桌前,拉开右手边第二个抽屉,从里面拿出厚厚一沓的稿纸。

  “这第二部《黑暗森林》,我准备先交给别人翻译成英文,然后多复印几份带去世界科幻协会,争取让更多的人能领略到我们华夏科幻文学的魅力,或许能给我们申办世界科幻大会拉一拉票。”

  随后左看看杨潇,右看看姚海军,“我在信里提到,让你们筛选一批近年来最能代表华夏科幻文学的作品,也和我的《三体》一样,翻译成译稿,一并带到世界科幻协会,你们做的怎么样了?”

  “已经按照您说的办了。”

  杨潇从包里取出一份名单,迫不及待地和方言交换手里的《三体》第二部。

  方言接过以后,定睛一瞧,《小灵通漫游未来》、《魔海的秘密》、《飞向人马座》……

  当看到刘慈新时,他被收录的一共有两部,一部是《宇宙塌缩》,另一部是《华夏2185》。

  “方老师,刘慈新的这部《华夏2185》,是我们这届银河奖的最佳长篇。”

  姚海军解释说:“据他说,是从您的《人工智能》和《午夜凶铃》里汲取到的灵感,整本把大尺度的未来幻想与迫切的现实危机联系在一起,讲述华夏未来的危机和重生,可以说是相当精彩,当然还远不及您的《三体》。”

  这不废话嘛!

  方言沉吟半晌,“去世界科幻大会的时候,如果这个刘慈新愿意的话,让他跟着我们一块去。”

  姚海军惊讶不已:“带上他?!”

  方言道:“我们要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华夏科幻,展示的不仅仅是华夏的科幻作品,还有更多像刘慈新这样的青年科幻作家,同样也是给他们一个认识世界科幻、拓展国际视野的好机会。”

  “您说的确实有道理,只不过经费……经费上……”

  杨霞和姚海军面面相觑,满脸为难。

  “放心,由我的基金会来资助。”

  方言随后询问起科幻文学委员会创立的情况。

  “说到这个!”

  杨霞大喜若望说,在马识途的支持下,华夏作协四川分会科幻文学委员会马上就要在蓉城成立。

  这是全国第一家科幻文学委员会,成员除了方言,还有《科幻世界》的杨潇、姚海军等八人。

  “一定要赶在世界科幻协会的大会召开之前,把这个科幻文学委员会建立起来。”

  方言语气认真道:“只有以科幻文学委员会的名义,才有机会申办到下两届的世界科幻大会!”

第568章 大刘(二合一)

  晋西,娘子关发电厂。

  刘慈新吃过午饭,来到收发室,领走自己订阅的《科幻世界》杂志,优哉游哉地回到单身宿舍。

  从毕业分配到这儿当工程师至今,自己已经工作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

  像他这种电力系统的工作,可以说是极其的枯燥单调,白天必须坚守岗位,却无事可干,到了晚上也一样,因为没有女朋友,就只能跟同事打牌,结果就是入职第一月打牌,入职第二个月打牌……

  入职第三个月打牌!

  大刘啊大刘,你怎么能如此堕落!

  先前订下的科幻创作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幡然醒悟,但也并没有完全幡然醒悟,刘慈新照样一如既往地打牌,一直到有一天夜里,在一次牌局里输光了整整一个月的工资,如此痛的领悟,才让自己真正地意识到不能再这么堕落下去了。

  必须干点事填满晚上的时间,就算不能挣钱,起码不赔!

  于是乎,就想到了自己最喜欢的科幻文学,完全可以在岗位上摸鱼看科幻,甚至搞创作。

  尤其当方言的《午夜凶铃》超越了《日本沉没》,创下全新的全年销售记录的新闻,被国内媒体转载报导,广泛宣传,以及后续方言凭借《午夜凶铃》进入全球作家收入榜前五、《午夜凶铃》荣获日本星云赏海外最佳等一系列的消息,不断传入国内,让他意识到科幻文学竟有如此前途!

  随即重拾笔头,创作出《华夏2185》,没想到就这么出乎意料地拿到这届的银河奖。

  心里暗自窃喜,自己果然在科幻文学上是有天赋的,而且距离方老师又更进了一步。

  一想到这里,脚步不由地轻快起来,整个人走在宿舍楼的走廊上,都有些轻飘飘的。

  “小刘,晚上要不要来我屋里打牌吧?”

  从隔壁的单身宿舍经过,就听屋里传来一个带着晋西口音的中年声音。

  “王哥。”

  刘慈新推脱说,他常常跟三个好友聚在一块打牌,并不缺自己一个,自己就不过去瞎凑热闹了。

  隔壁老王却说,其中一人请了探亲假,这几天并不在家,所以这牌局眼下三缺一,就差刘慈新。

  说话间,从屋里走出一个老王的牌友,“小刘,就打几把,就当我们几个叙叙旧。”

  “可不是嘛,我记得没错的话,小刘你已经好久没跟我们打牌了!”

  隔壁老王的语气里透着一丝幽怨,“这可跟你刚进厂时不太一样!”

  刘慈新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这不是……”

  隔壁老王注意他手上的《科幻世界》,“真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喜欢看科幻,科幻在文学作品里面,不是属于比较贫乏的一类文学作品吗?”话里就差没说科幻处在文学鄙视链的底端。

  “是啊,科幻文学实在是太天马行空,有的甚至是毫无科学逻辑,完全是痴人说梦。”

  老王牌友点头应和,科幻并不是他喜欢的类型,反倒是喜欢看《推理世界》等推理期刊。

  隔壁老王深以为然,悬疑推理、警匪刑侦、法医破案等一系列故事当真是太精彩了。

  “特别是《重案组》,连载的每一期我都爱看。”

  “其实科幻文学和推理文学也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

  刘慈新眼里闪过耐人寻味的光。

  两人面面相觑,难以置信道:“不会吧?科幻跟推理有什么相似之处?”

  刘慈新解释说:“科幻只是使用各种科学元素和奇思妙想,其实最打动人的还是作品里展现人性的一部分,就像方老师的《午夜凶铃》、《人工智能》一样,科幻只是一个由头罢了。”

  隔壁老王恍然大悟,推理的魅力所在,除了让人意外的杀人手法,就是复杂的人性动机。

  刘慈新语气认真道:“科幻文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普及科学知识,现在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而华夏的科幻起源于清末,当时逐渐开始有人描述科技对人的影响,鲁迅和梁启超等先生都十分倡导将科幻引入到华夏,希望借助科幻和科学启发民智,我希望科幻可以给孩子们心里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话是这么说不假,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是‘脑体倒挂’,造核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隔壁老王摇头苦笑道:“好了,这种事不提也罢。”

  在两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下,脸皮薄的刘慈新推辞不过,只好勉强地答应参加今晚的牌局。

  约好时间以后,就回发电厂的工位上继续上班,索性闲着也是闲着,便翻看起《科幻世界》。

  刚一翻开目录,就赫然见到方言所写的《三体》出现在视线中,心里猛地咯噔了下。

  方老师又出新的科幻大作了?!

  眼前瞬间一亮,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尽管这一期的《科幻世界》刊登只有《三体》第一部的一部分,但篇幅远非一般的科幻长篇能比,而且跟前世的《三体》也有不少不同之处。

  就比如,大刘在《三体》系列里最为人所诟病的文笔风格,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的问题。

  在里,汪淼简直就是个工具人,没有性格,没有感情,整个人物游离于剧情之外,好在第一部是双线叙事结构,如果没有叶文洁这个真主角以及出彩的大史顶着,第一部整个架构就塌了。

  所以,方言融入了《三体》电视剧的版本,把汪淼这个人物丰满起来,变得有血有肉。

  当然融入的不可能是网飞版本,美剧《三体》简直就是个渣渣,连国内电视剧的一根毛都不如!

  特别是当汪淼眼前出现所谓的“死亡倒计时”时,从被蒙在鼓里到震撼不敢相信,再到绝望畏惧死亡,停止纳米科技研究,最后到大彻大悟,重启项目,这一切都深深地震撼到了刘慈新。

  更别说,那个匪夷所思的“三体虚拟游戏”,以及那一句刻骨铭心的“脱水”!

  “这……这……”

  一下子,就沉浸在了《三体》的世界当中,以致于忘记了时间,就连下班了也浑然不知。

  一直到到隔壁老王拍了下他的肩,才让他惊醒了过来,被吓得身体猛地一哆嗦。

  “小刘,一块去吃饭吧,吃完饭就上我那屋里打牌。”

  “喔,好。”

  “你怎么看上去像丢了魂似的,不会是生了什么病吧?”

  隔壁老王一手拿着铝制饭盒,一手摸了摸他的额头,“不烧啊,小刘,到底怎么回事?”

  刘慈新缓过神来,说自己刚刚在看方老师的新作,一不留神就看入了迷。

  “方老师又有新的发表啦?!”

  隔壁老王瞥了眼他手上的《科幻世界》杂志。

  刘慈新深深地感叹,本以为自己拿了银河奖,就能拉近与方老师之间的差距,没想到自己还是太年轻,想的太简单了,两人在科幻文学上的造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几乎不能望其项背。

  “是这样啊……”

  隔壁老王让刘慈新看完《科幻世界》以后,也把杂志借给自己看看。

  刘慈新笑了笑:“王哥,你不是不喜欢看科幻吗?”

  “别人的科幻我是一眼都懒得看,不过方老师的,噢,还有小刘你的,就另当别论了!”

  隔壁老王高情商地找补了一句,眼里充满着期待,方老师的科幻,那可真香啊!

  ………………

  最新一期的《科幻世界》发行了三天,很快全国不少地方都知道了这期有方言的新作。

  科幻迷们自然是如同过年般欢天喜地,甚至乐此不疲地把《三体》推荐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而即便对科幻文学并不感兴趣的人,也冲着方言的名声,买上一本《科幻世界》杂志,想要对《三体》一睹为快,就像刘慈新所在的娘子关发电厂一样,以致于众人哄抢,杂志一时缺货。

  许多人在看过了以后,比起对“三体星系”的好奇,反而更对叶文杰参加的“红岸工程”稀奇。

  就连小妹第一时间看到连载的,立马跑到什刹海,风风火火地来找方言,当面问个明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6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2/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