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越听,心里越发痒痒,立刻把电台的频道调到了香江电台的音乐节目。
好巧不巧,正赶上利芷在接受电台主持人的采访,那一口吴侬软语说得让他整个人骨头都酥了。
过了一会儿,伴随着一段劲爆动感的旋律响起,张国榕和利芷非常默契地合唱起来。
“深宵三点想跟她抱拥,
心中所想经已荒芜,
光阴匆匆漂泊漫长路,
心里爱的她已不可爱慕……”
司机一下子精神抖擞,之前的疲劳暂时地抛到脑后,透过后视镜,就见后驾驶做的情侣沉浸音乐之中,摇头晃脑,甚至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模仿,在嘴里轻哼着《秒针》这首朗朗上口的歌词。
心里不禁在想,这歌听着可真够带劲儿,自己怎么着也要搞一盘利芷专辑的磁带!
这样的想法,并非只有出租车司机一人独有,但凡是从香江电台听过《秒针》的听众,或多或少地在脑海里都萌生出这样的想法,毕竟,这歌对于如今的香江乐坛,可是相当地前卫,相当地劲爆。
“这歌真不错啊……”
听完以后,龚樰忍不住地发出感叹。
方言道:“这首才到哪儿啊,另外一首才是我给她备好的杀手锏。”
龚樰故意开玩笑道:“是是是,你好厉害啊~”
“当然厉害啦。”
方言笑着说自己最近还写了本书,也同样交给香江电台改编成广播剧,不日就会播出。
这话出乎龚樰的意料,没想到她在粤东的这些天里,方言居然不声不响地又写出了一部新作。
“是什么暂时保密,不过用不了多久,你很快就能从香江电台听到这部广播剧的预告了。”
方言道:“不过前提是,利芷的新歌得先帮我把场子热好了再说。”
第591章 轰动
《秒针》一经播出,立刻就得到众多听众的青睐,以致于有不少人总是点播这首单曲。
利芷的名气由此大涨,更加坐实了“张国榕师妹”的头衔,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八卦媒体报导。
不管是经纪人陈淑芬,还是新艺宝,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趁热打铁的好时机。
按照跟香江电台已经达成的约定,第一主打歌《晚风心里吹》也随之在电台里广而播之,一首婉约情歌,再加上一首劲爆快歌,新艺宝为利芷量身定制的迷你专辑立刻迎来歌迷们的哄抢。
香江商业电台眼见香江电台凭借利芷的《秒针》和《晚风心里吹》,让自家音乐频道的收听率慢慢地拉近了与雷霆881、叱咤903的差距,再也无法坐视不管,立刻也向利芷发出了新歌专访邀请。
同时,也加大力度地在叱咤903频道上,播出和推荐利芷发行的首张迷你专辑。
一时之间,利芷的人气伴随着专辑销量的猛增而水涨船高,渐渐有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征兆。
而香江三联书店,在方言、董秀玉、潘耀名等人的倡议和组织下,也从新艺宝进了一批利芷的专辑磁带,毕竟,以书店目前的财政状况,节流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开源,把业务做大做多。
“岩子,你这兼做音乐磁带生意的想法真的是太棒了。”
潘耀名站在二楼的窗口往下望,看到陆陆续续有想买利芷磁带的顾客进出书店。
董秀玉等人也是兴奋不已,不单单进的货已经卖了七七八八,又向新艺宝加订了一批磁带,而且借着磁带生意,给香江三联书店带来了人气和客流量,本来一些排队的顾客只是冲着磁带而来,但有的或是心血来潮,有的或是精挑细选,顺手又多买了一两本,或者是漫画。
“利芷的磁带只是个开始。”
方言一本正经道:“等忙活完这阵子,要在一楼专门腾出个空间,留着给以后的磁带生意用。”
见众人颔首,接着又说出接下来的打算,等磁带生意起步后,再想方设法地扩张到软件领域。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先给你的腾个空间吧。”
潘耀名道:“今晚就是《鬼吹灯》首播的日子了,再过几天,就会有书商和读者来抢购了。”
“是啊,香江电台的预告我都已经听了好几天了,总算是能亲耳听到《鬼吹灯》的广播剧了。”
“要不今天布置好《鬼吹灯》的展台以后,就早点收工下班吧,准时地守在收音机前收听?”
“就这么定了,大家干活吧!干活!”
“………”
此时此刻,香江三联书店里热闹非凡,柜台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几乎人手一张利芷的磁带。
出租车司机说到做到,一连去了好几家以往经常光顾的唱片店,然而磁带早就已经销售一空,店家一直在打电话催促供货,终于在临近傍晚的时候,从香江三联书店里买到仅剩的一张磁带。
刚拆开包装,就有生意上门。
一个下班的男白领打开车门,坐上副驾驶座,“的士头,麻烦开到尖沙咀……”
出租车司机提醒他系上安全带,然后服务指示灯牌上立马从“空车”变成了“繁忙”。
男白领扯了扯衣领,要求司机打开车载广播,准备收听自己最喜欢的《卫斯理》广播剧。
“《卫斯理》我也天天听,现在还没到点吧?”
出租车司机笑道:“还有半个钟头左右,依我看,要不先听听香江电台吧?”
男白领撇了撇嘴,“香江电台在这个点有什么好听的,又没有放利芷的歌曲。”
“这你可就有所不知了,前段时间香江电台就一直在预告今晚6点整,会上线一部全新的广播剧。”出租车司机介绍说:“据说跟《卫斯理》差不多,包含了奇幻、冒险、风水这些元素。”
“那就听听看吧。”
男白领一想到《卫斯理》广播剧还有半个小时开播,便也抱着凑合试试的心态,答应了下来。
出租车司机熟练地调到了香江电台的文艺栏目频道,就听主持人说着一口流利的粤语:
“现在是连续广播时间,各位听众,从今天开始,在这个时间里将播送长篇广播剧。”
“《鬼吹灯》。”
“作者:天下霸唱……”
“盗墓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盗墓是一门技术,一门进行破坏的技术……”
本来一听到“鬼吹灯”,出租车司机和男白领都不由地以为是灵异恐怖题材,但万万没想到这开篇一出,才惊奇地发现合着是一部盗墓题材的奇幻冒险,这可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这种故事。
“我的祖父叫胡国华,胡家祖上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地主,最辉煌的时期在城里买了三条胡同相连的四十多间宅子,其间也曾出过一些当官的和经商的,捐过前清的粮台、槽运的帮办……”
男白领觉得非常有意思,越听越入迷,很快地就把《卫斯理》广播剧抛在脑后。
出租车司机也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下意识地想踩下油门,尽快地把男白领送到尖沙咀,好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听《鬼吹灯》,又突然改变主意,想降低车速,把这一集一字不漏地都听完。
就在他陷入万分纠结的时候,男白领突然开口道:“的士头,你开慢点,不着急啊。”
“啊?”
出租车司机开车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
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男白领是深怕错过这个故事,所以想要听完《鬼吹灯》以后再下车。
结果本来20分钟以内的路程,硬生生地开了半个小时,当节目主持人宣布《鬼吹灯》第一期到此为止,说出“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时,出租车才缓缓地接近男白领所提出的目的地。
车内一片寂静,两个人脊背和脖颈隐隐有些发凉,仍然沉浸在《鬼吹灯》的余味之中。
晚风忽然一吹,一阵阴凉之感顿时把两人惊醒,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下。
男白领下意识地来了句,“多少钱?”
出租车司机看了眼表,还算厚道地给他打了个九折,然后麻利地收钱找钱,目送乘客下车。
男白领虽然知道多掏了点冤枉钱,而且回家的时间也比以往都要晚,但却罕见地没有斤斤计较。
毕竟,自己刚刚可是听了一个了不得的好故事,甚至比《卫斯理》都还要精彩!
嘴里忍不住地嘟囔:“天下霸唱?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一般的新人可没有这样的火候和功力,能驾驭住这种题材和故事,该不会是哪个成名作家的新笔名吧?可整个香江又有几个有这水平呢?”
休息一天
各位读者大大,元宵节快乐!
第592章 跟倪诓打擂台
第二天,香江三联书店。
方言刚一上班,就发现书店跟往常不一样,此时屋里聚集了很多人,一点儿都不像平日里那么冷清,一个个交头接耳,说说笑笑,聊的尽是昨晚的《鬼吹灯》广播剧。
眼下,众人一见到方言的身影,顿时蜂拥而上,把他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
“方生,昨天《鬼吹灯》的第一期我听了,粤语本土化做得也太好了!”
“是啊,听了《鬼吹灯》,再听《卫斯理》,突然有一点儿索然无味。”
“真想知道昨晚《鬼吹灯》广播剧的收听率到底是多少。”
“……”
就在你一言,我一语之时,方言摆了摆手,“现在先不要去问香江电台关于《鬼吹灯》的成绩,多播几期再说,现在最要紧的就是的发行,这可是事关我们书店今后的发展大计。”
“岩仔说的没错!”
包括萧滋在内,在场所有人都认同他的观点。
“那我们就按之前商量好的计划进行。”
方言发号施令,指挥潘耀名代表香江三联书店,开始去跟香江大大小小的书商去谈《鬼吹灯》销售的事宜,董秀玉由于初来乍到,业务不熟,所以暂时被分工到负责《鬼吹灯》的出版印刷。
至于萧滋,坐镇总部,管理总店以及旗下所有分店出售《鬼吹灯》。
“好!”
潘耀名、董秀玉等人统统服从安排。
“而我呢,除了继续创作《鬼吹灯》后续系列,会紧抓宣传工作。”
方言准备在《鬼吹灯》广播剧播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开卖,到时候,既要让香江电台帮着宣传,也要请《香江文汇报》、《东方日报》、TVB等媒体,推波助澜,好好地炒作一番。
毕竟,《鬼吹灯》卖得越好,香江三联书店就越盈利,方言挣的稿费也就越多!
什么叫双赢?这就叫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