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这年头,敢主动砸了自己铁饭碗的人并不多,一开始多是被逼无奈,才当了个体户。

  上辈子,韩跃民是嫌烧锅炉又苦又累又没前途,才下决心辞职下海,闯荡出一番事业。

  现在,不指望韩跃民马上砸了铁饭碗,但至少得让他有这个念头,等时机成熟,心里的种子,就可以生根发芽了。

  “我?”

  韩跃民想也不想,“我当然先去换房会,给我家换个更大的宅子,再打上36条腿,买辆凤凰牌,然后风风光光地把你姐,嘿嘿。”

  “韩哥,你这个梦想会有机会实现的。”

  方言道:“对了,你刚刚提到换房会,你也帮我打听打听,有没有整套的四合院……”

  “岩子,你们家要换房?”

  韩跃民又惊又疑。

  “不是换,是买。”

  “啊!买?”

  “你先帮我打听,不急,慢慢来。”

  方言投去了意味深长的目光。

  而后,对着字画挑挑拣拣,最后花了1047块,一共买下了15幅。

  跟外宾服务部的库存一比,仅仅是九牛一毛,听工作人员说,故宫这边算少的,历史博物馆那边的更多,字画库存至少有9000幅!

  九千幅啊!

  要不是担心会让杨霞她们觉得自己花钱大手大脚,不然买的只会更多,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留钱,买一整套的四合院。

  面对这么大手笔的贵客,外宾服务部果断承担起运送的任务,把东西送去南锣鼓巷。

  PS:《家有女儿》扮演刘星的姥姥演员,1980年花2.6万在故宫边上买了一套四合院。

  据传一个叫许化迟的,花了20多万,买下了历史博物馆的9000幅画。

  感谢天下纵横有我、130102021052998的100起点币。

第83章 我有一个华夏梦

  方言满载而归,15幅名家的画全裹着棉连纸,在装入黄花梨顶箱柜之前,特意找来一堆报纸,小心地包起来,然后平摆成一层层。

  在角落里,放上几枚樟脑丸。

  就在此时,屋外传来了苏雅的声音。

  “婶儿,岩子在家吗!”

  “在房间里呢,刚刚从外面回来。”

  在杨霞说话的时候,方言走了出来。

  就见苏雅居然不是一个人回来,还带着洛一鹤等五四文学社成员,各个显得精神朝气。

  “方老师!”

  “你是……若雪同学?”

  白若雪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方言视线里。

  一问才知,苏雅这趟回来,是以燕大校报记者的身份,专程来采访他这位《大秦之裂变》的作者,至于白若雪、骆一鹤他们,纯粹是自己组建的燕大文学访问团,慕名而来。

  “呀,方老师原来这么年轻!”

  “方老师,我特喜欢您的《大秦之裂变》!”

  “方老师,这是我手抄的《热爱生命》,您能给我签个名嘛?”

  “方老师,您能谈一谈诗歌创作吗?”

  “方老师……”

  看着学生蜂拥而上,方言简直哭笑不得。

  追星都追到家里了,未免也太疯狂了!

  随手给了几个签名,其他人的热情丝毫不减,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他根本无从回答。

  “大家都安静,一个一个问!”

  白若雪见状,高喊着替他解围。

  “对对对,都安静。”

  陆陆续续有学生跟着喊着。

  “我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能答得出来。”

  方言道:“只能尽量回答你们。”

  “方老师,很多人说《大秦之裂变》名为历史文学,实为改革文学,你是想借商鞅变法来支持改革,那么伱觉得该以怎么样的改革才能让我们华夏崛起呢?”

  访问团当中,一个高个子被点到了名。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讨论一下,该不该把华夏的发展称作‘崛起’?”

  方言语气认真道。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直说的都是‘崛起’。”苏雅、骆一鹤等人面面相觑。

  白若雪冷不丁地问一句:“如果不用‘崛起’这个词,方老师,你觉得该用什么词?”

  方言脱口而出,“复兴。”

  “复兴?!”

  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哗然。

  “没错!”

  方言解释道:“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叫崛起,而复兴呢,是盛极而衰之后,从失败走向成功,从衰败重回兴盛,从低谷回归巅峰,重新崛起,你们觉得,华夏如今到底算‘崛起’,还是算‘复兴’?”

  “崛起,和重新崛起,这两个有区别吗?”

  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

  “崛起和复兴的区别,关乎到一个文化自信!历史自信!甚至是一个大国的自信!”

  方言扫视众人,声音深沉道:

  “也许你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留宿过的,也许你走过的关隘,是六国曾经逡巡而不敢前的,也许你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坚定守卫过的……”

  “这片土地,留给我们后人最大的礼物也许就是这么两件,一件是历史,一件是文化。”

  “方老师的意思是不是……”

  白若雪道:“如果我们自己对华夏的历史和文化都不自信,又何谈什么改革呢?”

  “没错,就拿我身边的一件事来说吧。”

  方言张口举出“二简字”的例子。

  二简字,就是对汉字的二次简化、二次改革,也是废除汉字运动的产物,贯彻整个近代史,从晚清到现在的这些年,废除汉字、文字拉丁化,这场运动就一直没有停息过。

  甚至鲁迅先生在临死之前,接受采访还说:“汉字不灭,华夏必亡”。

  说到这里,慢悠悠地反问:

  “你们觉得该不该这么激进地改革?”

  “………”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白若雪沉吟了半晌,“方老师,据我所知,现在正在禁止‘二简字’的运用。”

  “没错,我认为这完全是正确之举!”

  方言郑重道:“华夏是最伟大的民族,汉字是最优美的文字,汉语是最高雅的语言,为了普及、为了扫盲而适当简化,这样的改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绝不能接受过度简化。”

  “二次改革的方案背离初衷,明显对汉字不自信,对文化不自信,脑子里‘西方的东西总是要好一些’的观念在作祟,又把汉字拼音化搬了出来,脱离了中华文化原本的精髓!”

  “改革要建立在文化自信之上。”

  白若雪眨眼,“方老师,是这个意思吗?”

  “怪不得方老师说,华夏的发展到底是’崛起‘,还是’复兴‘,这个区别非常重要。”

  骆一鹤等一个个,恍然大悟。

  “华夏!”

  方言一本正经道:“自古以来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千年来,华夏文明远胜于西方,始终是世界之巅……

  只是在晚清,列强用大炮轰开了华夏的国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庚子国变,把我们引以为傲的自信粉碎了个干净,才会让许多人对华夏的文明和历史,怀疑、否定、自卑。”

  “但事实就是,华夏上千年以来,都是领先于西方,近代,只是历史上一个短暂的意外,这并不是常态。”

  “十月建国,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了!”

  “抗美援朝,我们华夏打出了国威军威!”

  “………”

  “现在到了发展富强的时候,早晚有那么一天,华夏会回到原来属于自己的位置!”

  “啪啪啪!”

  顷刻间,掌声雷动。

  此时此刻,燕大学生们热血沸腾:

  “方老师,说的好!”

  “文化上自信,首先文学上必须要自信。”

  “怪不得方老师会写《大秦之裂变》,要给商鞅和秦国平反,原来还有这一层的意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