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本儿拿来我看一下。”
食堂主任:“……”
“好吧,给你一个星期,你准备一下吧!”
食堂主任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小孩儿虽然站在那里非常的平静,可是身上那种上位者的气势却不一般。
来到后厨,后厨正在热火朝天的做菜。
灶台非常的原始,油烟味非常重。整个后厨里,摆满了白菜和土豆。
万人大厂,每人只吃2两白菜,就需要1吨白菜了。做大锅菜,一锅炒20斤白菜,也需要100锅。
人数自然不可能只有电视剧里那么几个人。
还有一点儿不一样的,食堂里是用了一部分的沼气灶来代替柴火。
食堂每天庞大的物资消耗,也需要人员来搬运。
所以是非常忙碌了。
夏旭阳今天一整天,哪里都没有去,就在后厨看着他们工作。
有个厂领导在后厨,整个后厨连说话的声音都没有,就只剩下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到了午饭时间,夏旭阳也去打饭了。
食堂的菜做有些咸,这样可以更加下饭一些,而且工人从事体力劳动可以略微吃的咸一些。
整个食堂的工作效率其实是非常一般的。
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减少员工的工作强度,很多重复的工作就没必要做的太过仔细。
那么厨房里,就必须增加几种设备,来增加工作效率。
换气扇。
可以替换掉不好用的烟筒。
手动式切菜机和削皮机。
某东某宝某多上都有,只是夏旭阳的这个要做的更大一些。
后厨人员里,有一大部分人都在洗菜摘菜,这部分人都是大妈。
弄个自动洗菜机也太夸张了。
可以增加洗菜人员的人数,来提高效率。
洗菜摘菜切菜削皮,占据了厨房里70%的繁重无聊的工作,将这部分工作强度降下来,效率就会提高很多。
整个工厂,其实没什么员工福利的,工人们大多都拿着一点儿死工资。
食堂的饭菜也只是稍微便宜一点儿。
夏旭阳一开始就准备通过食堂,来给工厂里争取员工福利。
恩威并施,才是御下之道。
一个星期,夏旭阳就将换气扇做好了,没有塑料,用铁皮和铝皮制作的。
一共八台,还带着百叶,用起来除了噪声大了一些之外,也没有其他的毛病。
切菜机也做好了,三人操作最好。
一人投料,一人转动摇杆,另一人将料接好后放到指定位置。
完成切片切丝切块切丁的工作,没有任何问题。
就是做工还是有些粗糙,不算太精细,有时候会将食物切碎。不过食堂里并不重视这些。
削皮机不是拿手里的那种。
而是磨皮的那种。
将土豆放进去,盖上盖子,加水冲洗,通电后机器开始旋转,里面的钢刷就将土豆皮给磨掉了。
去鸡毛也是这个原理。
夏旭阳也是实验了好几次,才得到的正常尺寸,每次可以将5斤土豆粗略去皮。一个人就可以操作。
也可以用来去白薯红薯皮。
其他人拿着刮皮器将粗略去皮的土豆细致去皮,并挖掉烂掉的。
这些都是小东西,却给后厨的人帮上了大忙。
虽然用这些东西,加工出来的食物没有人手工切出来的好,可谁让这些东西使用方便,省力还快捷。
为后厨人员降低了大量的劳动强度。
甜枣给完了,该给大棒了。
夏旭阳查过账目,食堂主任肯定将屁股擦干净了,贪污的窟窿也都堵上了。
他也不在意这些。
只是发现,这年头,食堂里都有浪费现象,长期下来浪费的还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食堂人员几乎每一个都往家里薅东西。
还有,食堂人员几乎都会给人颠勺。
这技能也不知道是谁传下来的,舀一勺菜,那大勺在倒向饭盒的时候飞快的一颠,一勺菜就变成了大半勺,然后在人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下子给人扣饭盒里。
有时候你甚至都没反应过来自己吃亏了。
这种颠勺,很多的时候是为了省下一点儿菜,避免食堂供应的菜不够吃,很少是为了故意整人的。
这年头儿,谁没事儿得罪厨子啊!
第149章 上任(下)
“以前的,我就不管了。”夏旭阳面无表情,“从今天开始,谁再私自从食堂拿东西,我一定会严肃处理。”
“从今天开始,给你们重新制定规定。”
“每天必须点名,上下班时间和其他工人一样。你们也是轧钢厂里的工人,就必须遵守工厂里的规定,不得迟到早退。有事必须请假。”
“从今天开始,厨房实行考评管理。所有人都将参加考评。”
“考评非常简单,就只有两点,干净和效率。”
“食堂必须保证干净卫生,食堂人员必须保证个人卫生。”“以后食堂卫生各个区域的各自负责,公共区域轮流打扫。个人卫生必须衣服整齐干净,手洗净不能留指甲,不能随便掉头发。卫生占50分。”
“工作认真考评也非常简单,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固定的工作,磨洋工会被扣分。工作除了要速度之外,质量也要高,敷衍了事的话,一样会被扣分。效率占50分。”
“一共100分,80分及格。这样的考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可以达到的。如果你们达不到,只能说明你们的心思没有用在工作上面。”
“作为轧钢厂的食堂后厨人员,你们要做的就一件事,将食物尽快的做出来。”
“及格以上的人员,可以将每天的剩菜带一盒回去,我特批的。分数越高的人优先打菜。不及格的,剩饭剩菜倒了都不准带。”
“以后我不会管你们有多少能力,厨艺有多厉害,人缘有多好,资历有多高。我就认考评,你们以后评选优秀员工,职业等级提升,工资等级提升,都按照你们的考评来走。”
这种考评在日后工厂里非常的盛行,很多工厂都基本上都是这一套。
夏旭阳宣布完之后,并不再理会后厨的人员。
接着在其他几个车间也如法炮制。
同样提出了考评管理,统计每个工人的工作数量、良品率、正品率、劣品率和工作效率。通过简单的计算来给每个工人评分。
当夏旭阳将这件事和杨厂长说的时候,杨厂长又冒冷汗了。
“那你准备让谁来评分呢?”
如果让员工自己来评分,那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可如果让员工的直系领导来评分,等于将权力完全放到了领导的手里。
考评真实性全凭领导的喜好或者好坏。
肯定也不可能夏旭阳一个人来评分,累死他他也完不成。
“员工交叉评分。”
又是未来各大工厂里玩烂了的。
各车间和小组的成员轮流来参加考评,称之为值日。
一个车间值日有两个来自不同部门的员工或者领导和一个保卫科人员共同参与。
这三个人就可以互相监督。
每天的范围和频次,每天多少个值日小组,都可以商量着来。
另外只需要记录每个员工的扣分和加分就好,每个人每天的分数就会一目了然。分别汇报给了各个车间岗位的领导和夏旭阳这里,车间岗位领导进行统计。
每个领导管理下面的一批人的考评,劳动强度根本就没有多少。
然后再由每个领导将各自的满分或者高分员工汇报上来,夏旭阳拿着扣分加分项目进行核实。
只要足够严格,那么满分员工就不会太多,下面的领导汇报上来发现一堆扣分,分数对不上,那么自然不行。
夏旭阳提议出来,杨厂长想了想,想起了大领导的话,便也同意了。
厂里自然不是杨厂长一个人说了算的。
领导开会讨论是必然的。
会议上,夏旭阳强调了其中的好处,大谈特谈其中对员工的激励。
其他的领导就这样看着夏旭阳表演,不知道是夏旭阳说的有理,还是夏旭阳的背景太高让他们害怕,还是并没有触碰他们的利益。
考评管理制度就这样定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商量具体的细节。各个领导对这样的制度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好坏,都没有发言。
就几个真正听进去的人,发表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旁边一个相貌精致五官立体带着自信和朝气的阳光女孩儿正在奋笔做着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