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内掌柜_分节阅读_第120节
小说作者:秋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91 MB   上传时间:2025-10-17 20:20:15

  在计划经济年代农民用这样低的农产品价格卖给国家,而国家又同样以官价、按人头、按口粮平均的卖给全国的所有的人民。在市场价格高于收购价格几倍的情况下:必须限量、凭票证、定量。

  这年月国家对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并不是等价交换,是全国居民对农业农民劳动者的一种严重的‘剥削’。”

  “你这丫头混说什么?怎么连剥削俩字都出来了,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华老实看着她严肃地道。

  “好好,不说剥削,反正不是等价交换,行了吧!”华珺瑶接着说道,“因为这是把农产品价格降低部份的产值部份是以按需分配的方式无尝的平均的分配过了全国的居民的。所以有城市户口的城里的居民觉得全家六、七口人生活也过得好好的。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全国农民尽义务养活他们的部份;有当年农民老大哥为他们无尝提供廉价农产品的功劳。而农民自己却过着节衣宿食的艰苦生活!

  农民为城里人无尝提供廉价农产品同时我们许多强劳力农民家庭自己的粮食却不够吃!”

  “娘,别否认,这是不争的事实。”华珺瑶看着年菊瑛道,“娘,别急着辩驳。”

  “我没辩驳。”年菊瑛苦笑道,“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挤破了头,要跳出农门。不就是为了能吃上商品粮。”

  华老实也许是被气氛所感,也许是这么多年的积压在心中的话突然爆了。

  “我始终认为村子也像连队一样,团结就是力量,如果单打独斗能成事的话,梨树沟就不可能有梯田,不可能有完善的灌溉系统,没有公社的组织,不可能有上游的大水库。”华老实感慨地说道。“将人有效地组织起来,集中财力物力,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华珺瑶不得不说她爹说的有道理,“爹娘,大不了城里买房,落户到城里,我们兄妹三个给你们养老不就得了,还操那个心干什么?安心的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得了。”

  “你这丫头,啥时候学的这么自私自利。”华老实阴着脸训斥道。

  “爹不是我自私,是我的力量太渺小了。爹这大势所趋,泥沙俱下,您怎么可能螳臂挡车呢?”一箭命中红心道,“爹,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她唯恐天下不乱地又说道,“我还怕,上面让分,一下子人都跟疯了似的,不仅彻底把地分了,连生产队的房子、门窗、瓦片、檩子、大梁全拆回家去了,分得更彻底的一些咱们村新买的拖拉机,全拆得干干净净,分到每家,哪怕皮带轮卖废铁他也要分,对了咱们村的梨树也要分,这家几棵,那一家十多棵!”(未完待续。)

第231章 远景

  “分他个清清楚楚,多干脆呀!”华珺瑶摊开双手道。

  “你这丫头,这样分了这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年菊瑛嗔怪道,“竟说些不着边际的话。”

  华老实顿时如抽调了精气神似的,蔫了起来。

  “老头子,你可别吓我啊?”年菊瑛拍着华珺瑶的后背道,“你这孩子,看把你爹给吓得。如果你爹有个好歹我饶不了你。”蛮横地说道,“你给我想办法?快给我想办法?”

  只是简单的这样,就把她爹给吓的面如死灰了,更严重的她还没说呢?这真是一次彻底的财产分配!代价就是某些机械化的生产力有所破坏。农村改革带来的农业增产是由于大包干前的粮价提高带来的,而大包干只是一次原有集体财富的一次彻底分配,只是一次存量改革,好像是杀鸡取卵一辈子最饱肚子的晚餐,而不是结论鸡生蛋的增量改革,以破坏农村机械化生产力为代价获取短期的利益。而在将原有农村集体财富分光吃净之后,消化为“屎尿”以后农村的状况马上迅恶化,变成现在现在愈演愈烈的“三农问题”。即,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仅仅十来年农业步入一个困难时期,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农村中触目惊心的危机: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年菊瑛最后干脆拧着华珺瑶的耳朵道,“快说。”

  “娘,娘很疼。”华珺瑶忙不迭地求饶道,“我说,我说还不行吗?”

  “快说?”年菊瑛催促道。

  华老实看着闺女道,“你就别卖关子了。”

  “其实这个很简单,就是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简言之就是利益,就是这个。”华珺瑶摩挲着手指道,“钱!”

  “你说的容易?挣钱要是那么容易,你爹和村里人,还会那么辛苦吗?”年菊瑛没好气地说道。

  “爹,您看我在咱家菜园子里种的那些菜怎么样?”华珺瑶笑眯眯地问道。

  霜降前,前后菜园子的菜藤秧苗全部拔了,土地闲置了下来,华珺瑶种上了蔬菜、菠菜,韭菜,芫荽、蒜苗……为了保温,华珺瑶盖上了厚厚的草苫子,效果还不错。

  曾经经营农场的她,对于这些驾轻就熟,对于大面积种植所生的问题,如烂菜心儿,虫害蹬蹬都有解决之道。她脑子里有完整的种植方案和计划,只是这些事在她手里无法完成了。时间不够,只能托付于老人家了。

  “你大哥当时还觉得不靠谱?”华老实不好意思地说道,“啊?我知道了,你不止想在自留地上种植?”

  “不可以吗?”华珺瑶嘴角微翘露出一个完美的笑容道。

  “这个可行!”华老实点头道,事实已经证明了,他家菜园子和自留地上的郁郁葱葱就是最好的证明。

  “靠种地很难富裕起来,只有靠农副业。”华珺瑶顿了一下道,“现在没有人控制你养多少鸡鸭,多少猪了,况且咱们村的猪不是让猪倌放养的,完全可以多几个猪倌儿嘛!开办养猪场、鸡场、鸭场,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这丫头连口号都想好了。”华老实听的热血澎湃道。

  “爹,我记得小时后,村里还开办些五小工业,即:小钢铁、小煤窑、小机械、小水电、小化肥。”华珺瑶突然驴头不对马嘴地说道。

  华老实立马摆手道,“不成,不成,这技术水平低早就被淘汰了。”

  “我知道啊?”华珺瑶笑着点头道,“我们不搞五小工业,搞手工业。”视线看向年菊瑛道,“娘,那草帽漂亮好看吗?”

  “当然漂亮好看了。”年菊瑛笑道,“好像也没人说咱资产阶级腐化。”接着一拍大腿道,“我拿到城里卖不知道能卖出去不!”

  华珺瑶笑道,“来年试试不就知道了,不光卖草帽,草编的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席等。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或者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还愁卖不出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哎呀!这可太好了。”年菊瑛立马拍手道,这是她最擅长的,村里的妇女都会,完全可以组织起来。

  “爹,这是我写的,您收好了。”华珺瑶从炕柜里拿出笔记本道,“这是梨树沟经济展的计划书。您看看,觉得合适就用,不合适就扔。”

  这是华珺瑶给梨树沟把过脉,这些在空间中66续续写下来的,绝对的绿色环保。

  在农产品极大丰富后,背靠着千仞山,典型的石头房子,地处省城郊区,多好的农家乐资源。

  不出门就把钱给挣了,不用出现留守的老人和孩子。

  她忘不了梨树沟梨花绽放时的美景,乡亲们的朴实善良,虽然也有人恶意,但总归善良的人多。

  她更不想美丽的家乡,因为眼前的利益,人们的贪婪,变得面目全非,满目疮痍。

  虽然不知道能否按照她的设想走,因为不再她的掌控中,写那些,只希望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希望老实巴交的农民走弯路。

  这片黄土地,生养了她一场,她希望它富裕繁荣、绿色。

  “闺女,你的想法是好的,可人都是有私心的。”华老实冷静下来道。

  “那很简单,愿意分则分,愿意合的就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咱也管不住不是吗?”华珺瑶摊开双手道,“二选一,看他们怎么选了。”

  “也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该怎么选,比较一下就好了。”华老实突然问道,“那闺女,你说这两年咱们种什么能卖个好价钱。”

  “粮食呗!未来几年粮食价格肯定涨。”华珺瑶撇嘴一笑道,为什么涨?纵向比让农民得到实惠,拥护新的政策,宏观比,粮食不可能亩产万斤,是有限的。

  “衣食住行,先就是衣食,这棉花价格肯定也会大幅度的提价。”华珺瑶又道。(未完待续。)

第232章 新的征程

  “好了,别问了,还让瑶瑶睡不睡了。”年菊瑛看着精神头儿旺盛的老头子说道,“瑶瑶不是都写下来了,你回来自个儿研究。”

  华老实闻言,点点头,“也对,爹不打扰你了,赶紧睡吧!”

  好似一眨眼天就亮了,穿上下来的军装,一大早,华鹤年驾着马车载着一家人,华老蔫、华建国,和李根生还有和尚夫妇就去送华珺瑶。

  冬闲起的晚,他们走的时候村里人还没起呢?人家当兵光荣,是敲锣打鼓,恨不得全村的人知道,而华珺瑶是悄没声息地离开你了家。

  一路赶到火车站站台上,一年一次的军歌本来是很嘹亮的,可车站的人群过于喧闹,于是添了几分杂乱。送行的家长们算是最热闹了,而且有人开始哭了起来。终于新兵蛋子们大声唱着刚学的歌过来了,由几个人武部官员带领着,一张张年青的脸,像胸前的大红花一样兴奋。

  年菊瑛整着华珺瑶胸前的大红花,“到了部队别忘了给我们写信。”凑到她耳边,压低声音道,“别听你爹的,记住娘昨晚说的话。“

  “嗯!”华珺瑶点点头。

  “你这老娘们儿一边去。”华老实不用听有能猜出老婆子说的什么?

  看着华珺瑶道,“别听你娘的,到了部队好好干,争取早日提干。”

  华老蔫和华鹤年也都纷纷叮嘱她好好照顾自己。

  “师父!”华珺瑶看向李根生道,“您就没有什么叮嘱的吗?”

  “你猴精猴精的,我一点儿都不担心。”李根生笑着道,“相信再过不久我们就能见面。”

  “师父要离开梨树沟。”华珺瑶幽黑地划过一抹光彩道。

  “我说你猴精吧!身体好了,也该出来活动活动了。”李根生温文尔雅地笑道。

  “那师父可不要太操劳了,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华珺瑶看向耿媚他们道,“耿姨,风叔,您可得看着点儿我师父。”

  “先生,这可是瑶瑶下令了。”耿媚立刻顺着杆子爬道。

  “啰嗦知道了。”李根生不好意思道。

  “娘,家里留了一包东西,那是给六耳的,别忘了给他。”华珺瑶没有跟六耳道别,主要怕它猴性上来了,挡不住,所以不辞而别。

  “知道了。”年菊瑛应道,“回村我就进山。”

  “华珺瑶,华珺瑶。”陈新春跑了过来,眉眼带笑地看着她。

  “陈新春。”华珺瑶看着她道。

  “你还记得我。”陈新春高兴地笑道。

  “以后我们就是战友了。”华珺瑶微微一笑道。

  “是是,我们是战友了。”陈新春傻乎乎地说道。

  “瑶瑶,这是?”年菊瑛看着陈新春问道。

  华珺瑶介绍道,“陈新春,这是我爹、我娘,大哥、大爷,师父、耿姨、叔。”接着又道,“这是陈新春,我的战友。”

  “俺是红旗公社的,俺叫陈新春。”

  “好,好!”年菊瑛看着朴实的乡下妹子道,“现在是战友了,以后到部队你们要互相帮衬啊!”

  “放心吧!婶子。”陈新春笑着应道。

  “你们家没人来送你吗?”华珺瑶看着陈新春道。

  “在那边呢?”陈新春指着不远处的一对儿农家老夫妻道。

  “娘,我去打个招呼。”华珺瑶说道。

  “好,快去快回,马上要走了。”华老实说道。

  华珺瑶跟着陈新春去打了个招呼,就听见远处一个新兵姑娘嘟囔道,“吵死了,不就是当兵,至于全家总动员吗?乡下人,就是乡下人,爱凑热闹。”

  华珺瑶和陈家打完招呼,就听见站台上领兵的女人喊道,“全体新兵,立即集合!”

  华珺瑶匆匆跑回去,从年菊瑛手里接过装着搪瓷脸盆的网兜,从华鹤年手里接过绿帆布行李袋,“爹、娘,大哥,大爷,师父,耿姨,和尚大叔,我走了。”

  “好好,快去吧!”华老实催促道。

  华珺瑶给他们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提着网兜,背着行李走向队伍。

  纷纷站好了,领兵的女人喊道,“全体都有,向右看齐。”

  华松年一路奔跑来到了站台,抬眼看见华老实他们“借过,借过。”穿过人群来到了他们的身边,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道,“瑶瑶呢?”

  “在那边集合呢!”年菊瑛说道,“你咋才来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7页  当前第1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0/5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内掌柜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