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内掌柜_分节阅读_第246节
小说作者:秋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91 MB   上传时间:2025-10-17 20:20:15

  “人之长情,其实我也羡慕过。”华珺瑶坦白地说道,“话题转回来,在我们的“人生存折”中,除了金钱、专业知识,还有多少人脉?这些“人脉竞争力”有多强?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所以小堂哥不要小看了大学的同窗之谊。”华珺瑶食指摇摇笑看着他道。

  “呵呵……”华国庆讪讪一笑道。

  华珺瑶接着说道,“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潜在的财富。人脉如同血脉。四通八达、错综复杂的血脉网络,是人的生命赖以存在的基础。在人们追求事业成功和幸福快乐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一个类似血脉的系统,我们称它为人脉。如果说血脉是人的生理生命支持系统的话,那么人脉则是人的社会生命支持系统。

  在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

  经营人脉的‘脉客’们苦心经营的无非是能在关键时候帮助我们的‘贵人’,其实,‘贵人’无处不在,人间充满着许许多多的因缘,每一个因缘都可能将自己推向另一个高峰,不要轻忽任何一个人,也不要疏忽任何一个可以助人的机会,学习对每一个人都热情以待,学习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学习对每一个机会都充满感激,我相信,我们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谁也不知道这天上那天云彩会下雨,要和气生财,广结善缘。”华国庆看着他们道。

  “所以啊?人生的目标不是金钱上的富有,而是人缘上的富有。”华珺瑶感性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463章 人脉投资

  “落个老好人吗?好像吃亏都是自己。”

  “和稀泥的。”

  “骑墙派,墙头草,风吹两面倒。”

  对于他们来说好人缘都是受欺负的。

  华珺瑶闻言嘴角直抽抽,“我说的是人脉投资,莫欺少年穷,历来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

  “锦上添花是添美,雪中送炭是救急。”华国庆随声附和道。

  “锦上添花是好上加好,雪中送炭是难中解困。”华鹤年笑着也道。

  “拍马屁是锦上添花,真情是雪中送炭。”夏静姝也道。

  “锦上添花是哥们,雪中送炭是朋友。”萧靖恒说道。

  “说的都对。”华珺瑶捋了下耳边的碎道,“知道,怎么钱生钱?”

  “吃利息。”华跃进睁大眼睛道,“看着我干什么?我说错了吗?存银行,不是钱生钱吗?”

  “你说的对。”华珺瑶点头道,华跃进挺真了身板,‘傲视’了一圈。

  华珺瑶笑了笑道,“怎样钱生钱?很简单:投资!谈到投资,想到什么?”

  “钱呗!钱财上的投资。”华国庆简单地说道。

  华珺瑶不疾不徐地说道,“还有一种投资,跟钱财关系不大,却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投资,它所产生的效果是所有投资威力的总和。它就是“人脉投资”!人作为社会人群中的一份子,我们先有血缘上的关系,这些不说大家都懂。地缘人脉,同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学缘人脉、事缘人脉、客缘人脉、随缘人脉等……”

  “未来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人人都许要人脉,有道是一个好汉还得三个帮。”华珺瑶顿了一下道,“我们现在除了亲人,还有一类很重要的关系,朋友关系。知心朋友,无话不说,无言不谈,尤其是当你遇到了不爽之事和不幸之事,得意之事和高兴之事时,先想到的那个人就是你的知心朋友;二是知肉朋友:俗称酒肉朋友,指交情一般,相互之间熟悉和了解,经常有交往和共同的爱好等;三是知面朋友:仅限于一般礼貌和礼节上的一面之交。“

  华国庆继续道,“不是我功利,但是这交朋友尽可能往高里交,就是他们的能力、知识、职位、收入和地位等,甚至年龄都可以比你高,这样会让你受益匪浅。”

  “曾经有人做了个实验?分别将乐观、人缘好的人和悲观、孤零零的人放在两个实验室里,然后用棉球讲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抹在双方的鼻头上,追踪实验的结果。你们猜猜看,哪边的人群感染的多呢?”华珺瑶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问道,接着又道,“我就不卖关子来了。结果出来后,令人大吃一惊——孤零零的人群感染的严重很多,多多少呢?4倍!很有意思的实验,不是吗?一个人如果人脉少、朋友少、悲观、孤零零——就连病菌都来欺负他!”

  “呵呵……”大家都笑了起来。

  “当然人的成功是多种的因素,要是烂泥糊不上墙,就是遇到了贵人也不成。”华珺瑶看着他们意味深长地说道。

  “知道,小婶打铁还得自身硬!”萧靖恒说道。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跳脱的华公社也随声附和道。

  “要是以后也能时不时的来这么一回就好了。”馋猫似的华珺瑜砸吧着嘴道。

  其他人忙不迭地点头,一脸的希冀地看着华珺瑶。

  “这种钻空子的机会恐怕不多。”华珺瑶皱着眉头说道。

  “怎么会?”华国庆立马不同意道,“这市场一片空白,我还想着大展拳脚,扶摇直上呢!”

  “你以为国家不会出台,法律、法规规范私人经济,任由它由野草似的疯长啊?”华珺瑶一盆冷水浇下来,浇他们个透心凉。

  “这高层不是对农村政策作出了重大的调整,不是不用担心再割资本主义尾巴了。”华国庆立马说道,一拍手高兴地又道,“咱照着法律、法规来,不就得了。”

  “如果它管理和限制呢!不是所有的人思想都如你们这么开放。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和解放后个体经济展政策的变化,人们对个体经济心有余悸,认为说不定什么时候政策又会改变,所以对个体经济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华珺瑶说道。

  “这个我不怕,别人的眼神关我屁事。”华国庆不以为意道。

  “那如果私营经济,经营范围只限手工业、修配业、服务业等行业,其他领域都不允许个经营呢!对经营人员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如果它要求能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只能是待业人员和社会闲散人员等无工作人员,退休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要开具家庭生活困难证明才能办理证明呢!”华珺瑶看着他们道,“你们可是前途光明的大学生,可不是生活困难人员。”

  华珺瑶话音一落,华国庆傻眼了,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怎么办?”

  “所以啊?也只有趁着现在制度混乱时期,我们才有机会可趁。”华珺瑶无奈地看着他道。

  在这样的经营环境和背景下,部分个体经营者通过勤劳致富,率先致富,其努力和辛苦可想而知。不但要遭受别人的歧视,还有政策上的种种限制。

  “好了,今儿就说到这儿吧!”华珺瑶看着他们道,全民皆商的年代,还得等几年,一批接一批的城里人或迫于生计压力,或为了实现人生价值,纷纷“下海”,从事个体工商业或者开公司。有了党和国家的政策作保证,人们不再担心被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也不再担心劳动所得会化为乌有。

  现在吗?先充电!

  “小婶、姑姑,我们走了。”萧靖恒他们站起来道。

  一个个鱼贯而出,转眼间有些拥挤的房间,一下子空荡了起来。

  

  萧家兄弟出了华珺瑶的房间,“邵恒!等一下。”萧靖恒上前拽着弟弟的胳膊道。

  “哥,叫我干什么?”萧邵恒回头望着他道。

  “一下子分这么多钱?你有什么想法没有。”萧靖恒问道。

  “想法?我有钱了,天天数数,我就高兴死了。”萧邵恒傻里傻气地说道。

  “笨蛋!”萧靖恒拉着他进了兄弟俩的房间道,“我是说?这么多钱,我们拿着不好吧!”

  萧邵恒一屁股坐在炕沿上,晃荡着双腿道,“有什么不好的,我们自己挣的钱,不拿着要给谁吗?你傻啊?”抬眼不解地看着他。

  “你这个笨蛋。”萧靖恒食指戳着他的额头道,“我是说,这么多钱,我们是不是该孝敬父母啊?”

  “哦!”萧邵恒恍然道,“应该的。”接着又问道,“你说该拿出多少来好呢?先说好,我要在京城买房,还要留下我的零花钱,剩下的才能给爹娘。”

  “你干嘛买房,现在又不是没地儿住,就是买了,也住不了。”萧靖恒疑惑地看着他道。

  “你不会以为咱可以在小婶家心安理得的住一辈子吧!”萧邵恒翻了个白眼道,”堂堂男子汉,咱有爹有娘的,没道理让小婶养着吧!再说了,等回来接爹娘去京城,一家子都住在小婶家里,像什么话?还是得有咱自己的家,住着舒坦,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你说的也对!“萧靖恒点头附和道。

  ”什么叫也对,这才是正理儿。“萧邵恒不满意的撇嘴道,接着压低声音道,”我通过观察现,亲家小叔和小婶他们挣来钱,没存银行,却换成了房产了。还有这次小婶说挣它一套京城的房子,她从来都不说‘钱’,你没琢磨过味儿来。“

  萧靖恒皱着眉头,忽而又摇摇头道,”没有。“

  ”哎呀!我的亲哥耶!这都想不明白。“萧邵恒一副你这脑袋怎么是榆木疙瘩呢!

  ”别卖关子了,快说。“萧靖恒催促道。

  ”好好,我说。“萧邵恒挑眉微微一笑道,”很简单,那就是房子比钱好。“

  ”这是啥道理。“萧靖恒一头雾水道。

  ”我也说不上来,反正小婶这么做有她的道理。“萧邵恒继续道,”再说了长安大居不易,这京城可是天子脚下,有立锥之地总错不了。“

  ”可是你花那么钱买了房子,不住,没有人气,很快就破败了。“萧靖恒脑子转了转说道。

  ”哎哟!我不会租出去啊?“萧邵恒挑眉道,”千万别告诉我没人租啊?你忘了,明年,不按阳历算,应该是今年了。这返城的大幕拉开,多少知青涌进城里,还怕这房子租不出去。“仿佛看到了,钱在招手,嘿嘿一笑道,”跟大杂院似的,能住多少,我就往外租多少。“

  如果华珺瑶听到,准赞一句,这小子,连群租都想的出来。

  萧靖恒闻言频频点头道,”那咱就买房。“

  ”那当然了。“萧邵恒摩挲着下巴道,”就给咱爹娘,一万好了。剩下的我们自己支配。“

  ”行!“

  定下来了,兄弟俩出萧楚东的房间,杨桃一看见他们哥俩来了,”你们都聚在你小婶的房间嘀咕什么呢?“(未完待续。)

第464章 都带着

  杨桃唠唠叨叨地说道,“你说你们回来竟瞎跑,快过年了也不说帮帮忙,别的干不了,跑跑腿,提提东西总可以吧!跟没尾巴的鹰似的,跑出去就看不见人影了。”

  “娘我们在忙正事!”萧邵恒一本正经严肃地说道,只不过总有点儿强装大人的样子。

  “噗嗤……正事?你能有什么正事。”杨桃轻笑道。

  “娘您不是想知道,我们在忙什么吗?”萧邵恒从怀里掏出报纸塞给了杨桃道,“看看?”

  “什么东西还用报纸裹着。”杨桃笑着将报纸拆开,刷的一下又合上,惊恐地看向萧楚东道,“他爹,他爹咋办啊?咱儿子干坏事了。”

  当家长的突然间见儿子拿着大笔钱回来,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若狂,而是担心儿子干了坏事,孩子安危总是放在第一位。

  “你说什么呢?”萧楚东看着她扣着的报纸,“这报纸里放的啥东西,瞧把你吓的。”

  “他爹你看看。”杨桃打开报纸道。

  “娘不就是钱吗?您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萧邵恒嘿嘿一笑道。

  “哪来的。”萧楚东板着脸道,“我可警告你们……?”

  “爹,这是挣来的,卖春联挣来的。”萧靖恒赶紧说道,“我们这些日子都在干这个,爹您这摊子上不也卖这个啊?还小赚了一笔。”

  “我知道春联好卖,可是恁咋挣这么多。”杨桃看着炕桌上的钱道,“这得几万块钱吧!”

  “是三万,我这里也有。”萧靖恒从棉袄里拿出自己的报纸放在了炕桌上。

  杨桃紧紧的抓着萧楚东地手道,“他爹,这可咋办啊?两个儿子都折了进去。”

  “娘?”萧邵恒哭笑不得地说道,“这是我们挣的,正大光明,清清白白的。”

  “胡说?我们也卖春联,咋没你们挣的多呢?”杨桃立马说道。

  “我们卖的方式不一样。”萧邵恒把情况详细的说明了一下道。

  听的萧楚东夫妻俩瞠目结舌的,“钱还能这样赚。”萧楚东自言自语道。

  “原来你们这些天在忙这个。”杨桃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接着抬眼道,“我说你们办的正事,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一声。”

  “这不是太忙了。”萧邵恒视线看向萧靖恒道,“哥,我没说,你也没说吗?”

  “我回来倒头就睡了,我以为你说了。”萧靖恒一脸无辜地说道。

  “行了,行了,现在争执这个也没有意义。”萧楚东看向两个儿子道,“你们拿来这个什么意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7页  当前第2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6/5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内掌柜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