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内掌柜_分节阅读_第98节
小说作者:秋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91 MB   上传时间:2025-10-17 20:20:15

  华公社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写得都是数理化的习题,“姑姑,话别说那么满?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如果您能把我这里的试题都解答了,就像你说的在家自学挺好的。”

  “我爹让你们试探我的。”华珺瑶摇头失笑道。

  “叔爷也是担心你,语文、政治本身就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数理化可不是靠背就能有好的分数的。”华卫东替老人家说话道。

  “没问题!”华珺瑶接过笔记本,拿起笔看了下去,看着上面的演算,花了这么长的时间也没能够解决啊?“都是‘难题’啊!”

  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大侄子学习刻苦啊?

  “是啊!求教的人太多,问不了几个问题,就被别人给见缝插针了。”华公社沮丧地说道,“而李先生我们不敢叨扰太久。”

  先生身体不好,来梨树沟休养是众所周知的,有风降龙这尊大佛镇着,上完课就把他们赶走了。

  这些习题对华珺瑶来说太简单了,只不过华公社的基础一般般,靠他自己琢磨的话,就是把本子瞪出个窟窿也理不清,脑子跟一团浆糊似的。

  在华珺瑶看来华公社的水平还算不错,她在补习班待了一天,有些学生也号称高中毕业,字都写不好,缺胳膊少腿。对于英文更是二十六个字母都认不全,幸好人家有招儿,考理科,不用学鸟语。

  华珺瑶不知道该笑话他们,还是该同情他们。

  华珺瑶重新拿了一个本,一道道习题做下来,清晰明了,让人一看就懂,简直是比教科书还范本。

  “好了,公社看看。”华珺瑶将笔记本递给了他道。

  “真的,不会是胡乱画……”华公社低着头,看向笔记本,话还没有说完,嘴巴都忘了合上,头却再也拔不出来了。

  “怎么样?对不对?你倒是说话啊?”华卫东凑过脸看了过去,刚才看华珺瑶认真的样子,真像那么回事。就是不知道……

  华卫东今年二十岁,是华家这批备考的学生中,中学知识学的最完整的,自然是最有判断说服力的孩子。

  “哥,姑姑算的对不对?”华公社眼巴巴地看着他问道。

  “看不懂!还摆什么架子,我以为你懂呢?”华卫东拍则他脑袋说道。

  “哥,算的到底对不对,你倒是说话啊?”华公社催促道。

  “这个吗?你等等,让我好好研究、研究。”华卫东说着掏出笔记本和纸笔当场抄录来了起来。

  华公社这下,在傻也看出来了,立马夺过笔记本,“哥,你也太不厚道了。”

  “哎!我还没抄完呢?你等一下。”华卫东眼巴巴地看着他道。

  “行了,你们抄抄就懂了。”华珺瑶看着他们两人道。

  “对呀!”两人相视一眼,看着现成的老师,干嘛不用,“姑姑!”

  “好,我一道道的讲给你们。”华珺瑶莞尔一笑道。

  讲完后,华珺瑶眉眼带笑地看着他们道,“服了吧!”

  “服了。”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有一就有二,这么一来二去,三人加上华珺瑜他们经常来找华珺瑶指导他们的数理化。

  对于他们华珺瑶没有保留,更不吝啬,就当是自己多复习几遍了。

  为了不误人子弟,华珺瑶把从废品收购站淘来的各种版本的教材都翻烂了。找了能找得到的复习材料,认认真真地做起了教学笔记,拿出了在组织苦学的劲头,刻苦学习。

  有对比才会有好赖,渐渐的华卫东他们三个学习成绩是突飞猛进,自然引起了注意。不过他们早就开始复习了,自然人们也说不出什么。

  不过华珺瑶给他们几个共组学习小组的事,就传了出去,也是为了给华珺瑶出一口气。

  不是因为你们的闲言碎语被气的不去的,而是人家学习好着呢!

  闹到最后华卫东贡献了在华珺瑶那里的学习笔记。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切还得靠自己。

  不过显然有些人不相信,以为他们只是维护自己的亲戚。华珺瑶闻言笑了笑不可置否,不相干的人她不会浪费一秒钟在他身上。(未完待续。)

第186章 复习

  十年没有高考,不光学生们两眼一抹黑,老师也没有重点,更没有考试的重点,连老师都不知道重点,还谈何重点。

  他们没有重点,但华珺瑶有,虽然具体的考题不知道,大致的范围画个重点还是可以的。

  因为回不去的她,人老了就喜欢关注那些老物件,她知道着两年的考题并不难,甚至在后人看来有些幼稚可笑,可就是这样还有不少人交了白卷。

  很难以想象吧!事实就如此,所以华珺瑶所出的“题海”并不是深奥的问题,所出的题都是基本的概念问题,这些基本知识点才是这些孩子们最需要掌握的。

  万变不离其宗嘛!

  考试有四门课,招生考试由各省单独命题。分文、理两大类,文科类考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类考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各科满分1oo分。报考外语专业的,加考外语一科。

  语文,这个她不擅长,只知道题目简单,不难!不过对于作文的大方向还是有说话权的。虽不像后世那些“考试专家”那样神通广大,但是作文无非跟当前的时代特点有关,作文命题有其固有的习惯等等,为此押了不少作文题,比如“记某某某二三事”、“难忘的时刻”、“难忘的一天”,“他像雷锋同志那样”、“知识越多越反动吗”、“驳读书无用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喝水不忘挖井人”等等,只当是给大家练练手。连李根生看了这些题目,都连连点头认为这些题目很有参考价值。

  历史,在“批林批孔”和“批水浒”中大家自学成材,在旁征博引中大家顺便学了历史,从小在夏天听家里老人讲古,讲起抗日、打老蒋,那是津津有味。

  加上有历史课本,死记硬背下来,总不会考出课本的范围外,它就是范围外,也只只占少数。所以历史以课本为主。

  地理,华珺瑶的足迹虽然没有踏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但不妨碍她看过中国地图啊!

  画下地图,挂在墙上,华珺瑶拿着地理书给他们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然儿讲着讲着,就讲到了当地的土特产,好吃的。尤其是大晚上的,都能听见吸溜口水的声音。

  “冬日里外面寒风萧瑟,要是能有一碗鸡蛋汤,酸辣的,一碗下肚那就太美了。”华公社砸吧着嘴道。

  “都出来,我做的鸡蛋汤。”华珺瑶站在中堂喊道。

  天冷了这厨房也搬进了堂屋,和她爹的房间就隔着一道墙,既烧了炕,又做了饭。

  “哎呀!姑姑您可真是太好了。”华公社跑出来道。

  “这是我们自己种的菜,尝尝吧!”华珺瑶眉眼含笑地说道。

  “浓浓的蒜苗、芫荽的味道,真是香。”华鹤年端着大碗道。

  “醋和辣椒酱自己放。”华珺瑶指着调料瓶道。

  “好嘞!”

  冬日的寒夜里喝上一碗,真是浑身都透着暖和,舒心。

  

  政治,这个恐怕是最好考了。无数次运动、批斗和学习会,让大家每次都能紧跟党中央的号召,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可谓是耳濡目染身临其境。无论批判别人,还是被别人批判,不论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大家都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旁征博引,理论政策水平与活学活用两方面俱佳。更不要说有人能将语录一字不差的背下来,经典著作更是无数次诵读。

  大队广播的喇叭,每天听到的都是上级的指示,读的报纸,学习上级文件内容,这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有人能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但是当前的政治大事说起来一套又一套。政治这一科更是可以押题的,规律也是有迹可循。这方面他们可谓是经验丰富,华珺瑶甚至要求教华卫东他们,无论是前热点,还是新热点,无论是“批林批孔”,还是“打倒‘三公一母’”,无论是“工业学大庆”还是“农业学大寨”,都可用理论去解释去论证去批判,做到讲得透彻证得信服批得见血,无论是理论深度,还是政策水平,虽达不到国家级媒体的高度,也能做到与省级党报一个水准。

  去补习班听课的人囊括了梨树沟所有想跳出农门的农民,有的甚至是夫妻,这十多年毕业的孩子们。用惯了镰刀锄头,用长满了老茧的手捧着书本,如小学生一般听课,无比虔诚无比热忱。外面风雪交加,屋里暖意融融。

  听说梨树沟补习班搞得不错,十里八乡有人“慕名而来”,听了一次课后,无论风雨前来报到。于是,更多的人坐着生产队的马车来到梨树沟的祠堂。寒冬里有人顶着风雪走了十几里路,就是为了不拉下一次课。

  华珺瑶本来是抱着兴趣和拉自家人一把心理给他们提供复习资料的。而华卫东他们更是慷慨,大方的出借。后来是受到这些朴实的人的感染,为大家总结、归纳找方法,看着他们抄写的那么认真,饥渴的如饿狼似的。像一个沙漠里断水的旅人见到了绿洲,经常直到深夜方才散去,当真让人感动。

  华珺瑶也曾经问过侄子们,这么大方,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啊!

  他们居然回答她,没想过这个问题。

  华珺瑶看着他们道,那么现在就想!

  想了片刻,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相信自己的实力。”

  高考补习班办的轰轰烈烈的,华老蔫,把在城里的几个孙子都叫了回来。

  华向红2o岁,华珺瑜的大哥,还是华惟中,本来还不相信这乡下能有城里的老师教的好,回来就再也不走了,长住了下来。

  余下的几个侄子,年龄较小,就算了,况且他们也上学呢!

  

  华珺瑶被家人盯着学习,加上天冷,很少进山,野味儿只是在山脚下转上一转,就‘满载而归’了。

  萧楚北也忙着演习前的准备事宜,所以很少去后山瀑布。

  萧楚北抓着六耳重新担负起信使的责任,哪怕只是问一声好,何况不止一声问候,对着她总有说不完的话。

  华珺瑶回的简单,但总会托六耳带些好吃,不拘什么的,甚至腌制的咸菜。

  其实吧,写信她真不在行,这个诚意十足。(未完待续。)

第187章 难逃一败涂地的厄运

  萧楚北看着华珺瑶简单的不能在简单的信,看着满桌子食物,难道自己在瑶瑶眼里就是猪!只知道吃吗?

  “连长,你咋不吃,难得瑶妹妹的心意,复习那么紧张,还想着我们。”风从虎招呼他道。

  “你先吃。”萧楚北奋笔疾书道。

  “又在向瑶妹妹汇报啊?”风从虎打趣道,“你说说就我们这些事,有什么好写的。”探着脑袋道,“让我瞅瞅。”

  “去,一边儿去。”萧楚北快的将稿纸折起来,放进了兜里,等六耳吃完,才让它带走。

  虽然人不能见面,萧楚北还是要让华珺瑶知道他这个人的存在,习惯他的存在。

  

  就在华珺瑶他们忙着刻苦学习,备考的时候,萧楚北很快的恢复了职务,参与这次演习。

  这次的军事演习可比萧楚北上一次参加的次大多了,一下子蹦了三级不止,场面更为宏达壮观。不同于寻常的师级一下的小集团对抗,而是集合了好几个团,属于两个集团师的对抗,那算是正儿八经的年度大演习,一年只有一次,是部队上可遇不可求的大阵仗。

  然而这一次的意义不同,因为这是拨乱反正后的第一次大演习,备受瞩目。

  演习前夕最是忙碌的,就是大会小会不断。

  团部会议室内,乔胜利看着下面大大小小的军官们,朗声说道,“这次七七演习的重要意义,想必大家心里明白,我再次强调一点,这次演习是十年来,军区最大规模的各兵种合成演习,军区长格外重视,长说:这次演习就像是全国即将恢复的高考,所有参加演习的部队都是考生,十年了这是第一次大考,希望演习部队的所有指战员,都能够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同志们,我们的责任重大,咱们能不能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先在座的各位能不能拿出一份优秀的作战预案。根据军长的作战决心,我们制定了一套作战预案,这套预案是团里面的初步设想,不完善,还有很多问题。”他扭头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军事地图,回头继续说道,“今天的作战会议,就是要听听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下面由团参谋长,向大家阐述这套作战预案。”

  四十来岁的团参谋长起身站在了地图前,阐明作战预案……“刚才我把团里的作战预案做了一个详细说明,按照团长的要求,同志们要畅所欲言,评头论足。谁先言。”

  结果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老半天没人吱声,参谋长背着手视线一一扫过他们开口道,“怎么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的预案,还没有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吧!一点儿补充意见都没有。按照团长的要求,这次团里能不能交一份合格的答卷,关键要看我们在座的人。”厉声道,“如果我们的答卷不能合格,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有责任。”手指重重地点着他们。

  于是大家畅所欲言,除了好,没问题,补充也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掰开揉碎的说,无关大局,不疼不痒的没有任何的新意。

  陪坐在最末尾的萧楚北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在座的那个职位那个不比他高,又合上了嘴。

  乔胜利听的直皱眉,最后直接一声:散会!拂袖而去。

  

  大大小小的军官,大眼瞪小眼,敏锐的察觉气氛不对,纷纷起身,打算离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7页  当前第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8/5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内掌柜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