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计的人是主公。
失败的原因,他们尚未收到消息。
动用的那伙人中,只有领头的那个是他们暗中培养的人,其他人都是袁家人暗中培养的打手。本来他不赞同启动那枚暗子。
是主公固执的要这样做。
那面具男人将手中的鞭子扔掉,“宴先生替你们求情,那便饶了你们这次,滚吧。”
“多谢主公,多谢宴先生。”
二人连滚带爬的退出去。
面具男人身上气势很强,眼中满是戾气,从他带着皱眉的眼尾,还有头上斑白的头发,都可以看出他的年纪不轻。
然而,他打人的动作利落。
很明显是一个练武之人。
被称为宴先生的文士,看起来像是中年人,实际是保养得好,已是知天命之年。
“秦祈安是何来路?”
面具男人一问便是关键。
宴先生道:“徽州府黟县人士,确实是农家子。至今未曾听说他师从何人,但是在游街过后,他去拜访了李华容,疑似李华容的弟子。”
“你也这么觉得?”面具男人冷笑。
宴先生抚须故作高深道:“我读过他数篇文章,和李华容不是一个路数,倒是……怎么说呢,他哪家都不像,反倒像是集百家之长。”
有点儿离谱了。
文章严谨成熟,根本不似寒门学子能写出来的。
面具男人笃定道:“他背后有人。”
宴先生点头,“那还要继续动他吗?”
“不动,先观望。”
现在的秦驰刚入朝堂,短期内对他们来说构不成威胁。
第264章 翠花胡同
今日秦状元家略有些热闹。
陆续有富贵人家的管事带着礼品上门,也不管认识不认识,都送一份贺礼过来。
宋锦收到了刘剑芳送来的。
中规中矩的贺礼,并不会落人把柄。
来送礼的人是丫鬟小喜。
小喜和宋锦较熟,有话可说:“秦娘子,多年不见你的模样也没怎么变化,不对,也是有变化的,成了状元娘子,越发端庄威严了。”
“小喜姑娘真会讲话。”
宋锦对她的态度状似没变,闲聊了几句,又把话题甩到了刘剑芳头上,“大人还好吗?如今大人该成亲了吧。”
不是在府里。
周围又没有他人,加之此事不算秘密。
小喜便道:“大人挺好,两年前成亲了,人还住在京城。姑爷是个举人了,目前还在书院读书,准备下次的科举。”
意思是这次落榜了。
而且刘剑芳嫁给了柳继。
二人眼下就住在翠花胡同。
小喜提醒的时候,左右瞧了瞧,“秦娘子应该也快要换地方住了。”
“没听我相公提起。”
宋锦嘴里的秦驰眼下还在卧室,正在醒来穿戴洗漱当中,昨晚宿醉起来便晚了。
小喜惊讶,随即说道:“这是尚未同您说吧。这里距离翰林院稍微有些远了,状元公每日要去上衙,来回也不方便。”
“小喜姑娘所言极是。”
宋锦没有因为小喜是个下人就有所轻视。
秦驰如今是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主要职责为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等。
官职不算高,但从长远来看,翰林院修撰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位。翰林院与内阁有密切关系,许多内阁成员都来自翰林院。
有句话怎么说的?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送走小喜等人,宋锦让人撤走茶水。
再见到秦驰的时候,宋锦敏锐察觉到他神色不对。
“相公?”宋锦走近他。
秦驰道:“娘子昨天差点儿出事,怎么不让人通知我?”
“我没出事儿。”
宋锦昨天只是虚惊一场,“外面的危险是洪叔和暗卫提前解决了。”
“袁家欺人太甚了。”秦驰眼底闪过冷色。
宋锦忙不迭道:“这事儿不一定是袁家所为,袁家目前正被锦衣卫盯着,在锦衣卫的眼皮底下,不太可能有机会搞事。”
“那山贼确实与袁家关系匪浅。”
这一夜足够秦驰的人调查出来。
洪老头也怀疑是有权贵插手。
京城各方势力互相安插探子,又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了。
秦驰牵住宋锦的手,郑重许诺道:“我会让人继续调查的,一直到把幕后的人揪出来为止。”
“相公有心了。”
宋锦不清楚秦驰要做什么,却隐约知道他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希望不要打乱了他的计划才好,“不过你打算何时去翰林院报道,还有家里距离翰林院比较远,需要换个宅子吗?”
“新宅子我已经准备好了。”
秦驰眸色深邃地看向宋锦,“就在翠花胡同里,朝廷对官员的住宅有严格规定,六品至九品官员,厅堂三间七架,正门三间三架。”
厅堂三间七架表示厅堂的宽度为三间,即三个立柱之间的距离,而深度为七架,即七个桁与桁之间的距离。正门三间三架则表示正门的宽度为三间,深度为三架。
在大夏朝建筑不仅是居住的场所,还被视为身份的象征。不同的建筑规格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不是有钱就能怎么样都行。
超过了规格没有人理会还好,一旦出事了便是把柄。
搬家的事情很快。
新住宅老李头已经安排人去打扫过,家具等也已经准备好。
宋锦把家中一些吃不完的糕点,各自送给了邻居一些,再告之要搬家之后,当天下午便随秦驰去了新家。
刚踏入新家的时候。
宋锦即见到了一段时间不见影儿的老霍。
这段时间老霍到底去了哪里,宋锦不曾询问过,但不用问也知道必是被秦驰派去做正事。从他脸上新添的一道浅浅的伤疤便可知一二。
这人是个艺高胆大的,调查东西一流。
只不过看到老霍,又让宋锦想起了建宁柳家。
秦驰迟迟未曾有动作。
等的就是他中了状元之后。
一些事情还是要等他当官,迈入朝堂后,做起来更为方便。
秦驰携带着夫人,不紧不慢的在新家转了一遍,“怎么样?娘子满意吗?”
“后院有一块空地,正好拿来种些什么。”
宋锦转过之后说道。
秦驰打趣问:“娘子不会是想种菜吧。”
“我是想建个花房,不是拿来种花,是用来种菜的,那时候冬日也能有口新鲜的菜吃。”
所谓的冬日没有新鲜菜吃,也是仅存在于老百姓之间。富贵人家想方设法都会种出冬菜,好比在温泉庄子里种蔬菜。
秦驰心里赞同宋锦所为。
宋锦又指了指后院两个不大的房间,“一个给我当炮制室,一个当仓库。”
“都依娘子,要不要再添个下人?”
“我记得六品官员,朝廷有规定的?”宋锦家里签了卖身契约的奴仆,仅有厨娘和一个婆子,是衙门记录在案的。
洪老头和老李头他们都不是奴才。
不用担心朝廷来调查。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宋锦药坊和药铺里买的人,卖身契约是签了,却不会去衙门备案。
对外也是有个说法,说是请的佣工。
请多少人官府就管不着了。
底层的百姓不会因为这个事情就去告官。
秦驰和宋锦住到了正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