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婷听得目瞪口呆,“这是大家闺秀上赶着当继室?哎哟,这是小刀割屁股,开了眼了。”
秦七嘴角抽了抽。
不是担心,反而是震惊?
她本想让这些话传去宋锦耳边,让宋锦有点儿危机意识。
秦七有股无力感,“你不替东家担心吗?东家说放弃就放弃公子那样的好姻缘,甘心将机会让给旁的女人。要知道公子正值年轻,又是身份尊贵,再娶的话必然会是名门贵女,到时候继室又有了孩子,前头三个孩子的地位,很难说不会受到威胁。”
这件的事情不是没有例子。
秦七本意是替宋锦着想。
经过秦七这么一说,木婷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转而她又道:“你能想到了,凭东家的聪慧,岂会想不到?”
秦七愣住,“你说得对。”
秦七以为有人动心思,是在秦驰离京之后,实际上新帝登基之后,就有了这个苗头,时常有人在秦驰几位长辈耳边旁敲侧击,恨不得将家中的女儿都送去秦驰的府里。秦驰主动离京,也有暂避风头之意。
木婷从秦七这里离开,便回去见宋锦。
将秦七所说的,只字不漏的复述给宋锦听,宋锦听后沉默了良久。
“王公贵族中的男人,若想再娶,有几个原配阻止得了?”宋锦目光有点迷离,望向窗外的天空,不知在想着什么,顿了好半晌,她又幽幽然的开口道,“何况孩子的问题,秦七尚且能看清,且为此忧心,秦祈安倘若是个慈父,这些便该是他考虑的,而不是我。”
这个世道夫妻分离,孩子必然是随夫家。
女子无权替孩子的前程考虑,最多是在生活上给予一些关怀。
宋锦只能尽量替孩子做一些事。
当是她这个做母亲的心意。
事实上这些也是有限的。
木婷退出去之后,宋锦一个人静坐于灯前,直到深夜。
过了两日。
有一支官兵抬着十几个大箱子来宋家,点明是长公主送给亲家的东西。
等送走了官兵,宋锦等人打开了箱子。
全是难得一见的名贵之物。
从官兵过来的态度上,还有所送的东西,可以猜出李氏极可能不知道和离一事,送给宋家的东西,有种在给宋锦做脸的意思,表示她在夫家备受重视。
看得宋锦有点儿亏心。
秦家人当中,她最不想面对的人就是李氏。
成亲数年以来,李氏待宋锦极好,可以说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好婆婆。
第450章 又来书信
“锦儿,这些要退回去吗?”
宋二叔同样看出来了。
宋锦摇了摇头,“不必了,退回去一个闹不好得翻脸。权贵之家最重脸面。”
“那等日后寻到同等价值的再回送。”
“二叔考虑得很周到。”
宋锦觉得这样处置挺好。
宋二叔又语重心长道:“只是锦儿呀,长公主和驸马爷在徽州,不管你和秦大人怎么样,按照礼数也该去拜见了。”
“锦儿明白。”
宋锦心情复杂地应道。
宋二叔没有提出要同去。
秦老大和李氏回来是为了祭拜逝者,宋锦这个“儿媳妇”去外,外人不会说什么。宋家人上赶着过去拜访,难免会招来闲话。
宋锦让家人帮忙抄医书,简单收拾东西便去黟县。
到达了黟县。
宋锦先去了药坊休息一晚。
次日一早出门,换上了素净的衣服,即是身上没有戴多余的首饰,仅是一根木质的发簪,化了遮掩的妆容,带上了宋二叔和银珑备好的礼品。
上了马车之前。
宋锦心里多了几分感慨。
前不久,她还想着这辈子不会再来秦家沟。
谁知道这么快又来了。
马车停在村子里秦家大房的宅子前。
人尚未出车厢。
外面居然有人求见,说是秦驰有急信要给宋给。
宋锦掀开车帘。
只见那人递来极小的竹管。宋锦识得,一般是绑在信鸽腿上的,用来装信的小竹管。
宋锦从小竹管中空处,掏出一张卷起来的纸条。
纸条上有密密麻麻细小的字。
熟悉的字体,不难看出是秦驰的所写。
上面大概的意思,开始是向宋锦说明了宋父一事,坦然当初赫连楷和宴江南,想要借此来威胁他,他数次想要去救人,结果是无功而返,后来京城局势尘埃落定,宋父的下落仍是未明。秦驰在信中为了曾经的隐瞒致歉,不求她的谅解,只希望她不要恨他。
末了又道李氏身子欠恙,希望宋锦暂且不要在李氏面前提和离之事。
避免刺激到李氏。
和离之事,等他归来会同李氏解释。
宋锦垂下眼影,不知在想着什么,只是动作很慢的卷起了纸条,塞回到了小竹筒内,再收入了袖袋。
若无其事的迈出车厢。
动作看似寻常,实则优雅的下了车。
守在外面的官兵,看到宋锦过来,本来想挡着的,从里面快步出来的一个嬷嬷,上来向宋锦行礼,再亲自领着她去见李氏。
“锦儿回来了?”
李氏从屋里迈出,欢喜的向宋锦伸出手,把见到人要行礼的宋锦拉住,“自家人不需要多礼,跟以前那般即可。”
宋锦这才留意到李氏。
李氏的衣服朴素。
即便是朴素也不是往日可比,衣服的料子极好。
宋锦想开口叫人,又闭上了嘴。
李氏没有留意到她的异样,将她带回了屋子里,再把伺候的人打发了出去,于是跟宋锦唠叨了起来。
回来有两三日。
他们回来就去祭拜过老刘氏。
李氏说本来想离开,是她想到宋锦可能会回来,便多留了两日,“在这里住着,最不耐烦的就是应付老宅。你公爹回来之后,心情就没有舒朗过,天天被他爹叫去四房,话里话外是想跟我们去京师,让你公爹给他养老。”
“他想得挺美的。”
宋锦没想到秦老头居然厚脸皮到这种程度,“有分家书在呢,您让公爹装傻糊弄过去就行了。”
“呵呵呵,咱们婆媳想到一块儿去了。”
李氏就是这样让丈夫糊弄秦老头,“驰儿小时候,日子过得多艰难啊,也没见两个老的搭把手。”
不仅没有搭把手。
还要将她的血汗钱拿走一半。
当初急需银子给儿子看病,由此可见李氏心里有多恨老刘氏。
李氏得知老刘氏死了当晚,破例的喝醉了,别人当她难过,只有她知道,她是高兴的。这次陪丈夫回来一趟,仅是想跟过去告个别,因为这次离开之后,往后余生她不会再来。或许李氏是真的开心,一直握着宋锦的手,如是发泄似的,倾诉着这些年秦家二老的种种偏颇。
宋锦回握着李氏的手。
不仅是寻常人过得难,明明出身尊贵,依旧是身不由己,半生艰辛。
“现在您终于是苦尽甘来。”
宋锦声音温柔的安慰了几句。
实则上现在宋锦的心有些飘忽,过来的时候,她想过和离一事,让李氏知道之后,她很可能会受到李氏的迁怒和刁难。毕竟,婆婆对儿媳妇再好,怎么也越不过儿子。
她怎么也没料到。
刚到这里就要听李氏诉苦。
过去那么多年,李氏都不曾跟宋锦说过这些,现在李氏恢复了身份,今非昔比。
对过去更该是避讳。
李氏就这样跟她说了,说是交好也不为过。间接也说明了,李氏把宋锦当成了自家人,是可以信任的人。
这让宋锦心生惭愧。
几次想将和离一事说了,随即想起秦驰信中提到李氏身体不好,又只能将话咽了回去。
李氏忽然话音一转,提起到了宋家人,“你家人回来了,大家可好?”
“尚可。”
宋锦微微低头,敛眸轻声道,“唯有我父亲下落不明,有线索说今年在京师失踪。”
“哦,这样啊,等回去,我让人帮你去打听。”李氏当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