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辈子不可能有后了。与皇位也再无半点可能。
就这么浑浑噩噩又过了三五日,萧仁光终于等来御前传旨的中官。
老皇帝对他失望透顶,不愿相见,只手书一封“废皇太子为庶人”的诏书,其中提到他“性识庸暗,仁孝无闻,昵近小人,委任奸佞。朕决意废储,幽禁其于京郊婺园三省堂,终身不得外出”。
除此之外,帝王还特意在这份诏书上提到了相关人员的惩处。其党羽檀宗霆诛九族,赵蕈诛三族(靖安伯爵府除外),宋时文一家抄家流放……
东宫内,除孺人虞明笙放归母家,所有人员一道跟随迁往婺园。
萧仁光听到此处,便是再蠢的脑子也已经反应过来,破口大骂“贱人”。
虞明笙却正好要来寻他。
她这些日子有御前的暗卫守着,吃得好,睡得好,一想到要报仇雪恨,只恨不能放他一夜烟花炮仗!
明笙吃饱喝足了过来,气色红润,力气也足。
因而在萧仁光摇摇晃晃,试图站起来给她一巴掌时,便能抢先一步将他扇得趴在地上。
想到这辈子再不能有自己的孩子,虞明笙眼中流露出几分憎恶,一脚狠狠踩在了萧仁光的脸上。
她是跟着姨娘长大的庶女。
姨娘这辈子,大部分的见识都来源于风月之地。那里的女人都懂得女人的苦楚,更看清大部分男人剥干净了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姨娘身无所长,却不愿她再在这两样上栽了大跟头,因而事无巨细,都会一一教导。
多亏了这些高门瞧不上的“下三滥”,她才能一路活到今日归家啊。
虞明笙心中千般感慨,将脚下的绣鞋又狠狠蹍一蹍,直到萧仁光的脸已被踩得变形了,她才半俯着身子,自上而下审视他问:
“我二姐姐的尸身,你究竟埋在何处?”
建康城东北方向,有一座栖霞山。
虞明笙万万没想到,萧仁光竟然没有将二姐姐的尸身暂且安置在皇陵附近,而是随便派了几个人,将她草草埋在栖霞山山脚下。
黄土湿泥,连个碑石也没立。
花去大半日,虞家从外头雇来的人手才挖开土坟堆,小心将棺材抬出来。正欲问这东西要葬入何处,二太太便已经轻轻抚摸着棺材,趴在边上失声痛哭起来。
虞明笙看到那口寻常桐木做的棺材,垂下眸叹了口气。
梅姨娘就站在身侧,紧紧握住女儿的手,眼里早已蓄满泪水。
看着二太太这般痛苦,梅姨娘只庆幸老天还肯给她一次机会。
这回,她说什么也不会再放开女儿了。
……
三月初九,春闱张榜之前,陛下一道立储诏书,又惊得满朝震荡。
七殿下萧珩毫无意外,成为了新任储君。
这两年来,支持七殿下继位的文臣武将越发壮大。废太子倒台后,即便三皇子、五皇子想要争一争,也实在没什么能力与老七抗衡。
叫王公大臣们震惊的并非是太子人选,而是陛下在诏书后多添了一句:
“若太子不幸早亡,由太子妃腹中子改封为皇太孙,继承大宝。”
谁也不知道,虞明泽究竟是何时怀上的。
但以薛神医把脉探男女的本事,这一胎恐怕至少已经满了三个月。
就是不知,新任太子的身子状况究竟如何了?
事实上,萧珩如今的白发已经完全遮掩不住,但他除了这一头白发,却瞧不出哪儿有不痛快,索性就这么敞亮着束了冠,由着内外朝去猜测。
父皇的旨意他已经求来。
余下的,便是尽全力多活一阵子。
至少,也要等到明泽平安诞下孩子才是。
第35章
明汐必须要葬入靖安伯爵府的祖坟。
二太太与二老爷和离的事早便提上日程。东院那头万事还得姚老太太做主, 只不过,洛阳姚氏被牵扯进孟氏南凉一战,帮着檀赵两家兜售武威秃头麦, 贪了不少。
姚老太太一心倚仗的母家倒了,可人家靖安伯爵府却是越混越出头。
这回,便是心里对赵氏有万般不满, 她也只能讪笑着与靖安伯夫人坐下来,商议个体面些的结果。
谷雨当日, 二太太终于能在族中耆老的见证下,与二老爷领了那一纸和离书。
她的嫁妆这些年为家中花去不少, 只是不愿再跟虞家掰扯, 没提这茬,余下的尽数带走便是。虞明汐的尸身本不算什么大事,谁知,二老爷却在这时候争了一把。
“明汐是我的女儿,虞家的孙女,怎能葬入赵家坟, 你真是胡闹!”
二太太,不,是靖安伯的小女儿赵若芙, 此刻不可置信地盯着面前已经上了年纪的男人。
七姑娘如今还在三房养着呢,也不见虞青桥提过一句, 是“他的女儿”。
这么多年了, 他何曾将姑娘当过亲骨肉看待?
赵若芙恨恨看着二老爷。
二老爷忽然想起明汐刚过世那阵子,这疯婆子日日拿着一柄剪子四处乱绞,说要给她女儿做新衣裳。
有一天夜里,险些连着中衣将他的命根子绞了去!
他出了一身冷汗, 不敢再争,挥挥手示意耆老们快些结束。
明汐的尸身已经先一步送去了赵家祖坟。
赵若芙命陪房将该收拾的都收拾了,连着女儿往日穿的用的一并带走。随即,独自一人去了趟偏院。
梅姨娘如今带着明笙住在那里。
见主母忽然过来,母女俩都是一怔,谁知赵若芙竟对着她们揖手行了大礼。
不等两人反应过来,赵若芙从袖中掏出梅姨娘的卖身契,妥善交到明笙手上。
“虞青桥当年将你娘赎回来,靠这东西留住了她。后来,你娘有了你,就再没想过逃跑。明笙,你是个有福气的,也有能耐,离开虞家也能带着你娘过得很好。”
“这东西你收好了,早做打算。”
她似乎想要摸摸明笙的脸,最终控制着自己,将掌心一点一点收拢回去,转身出了院门。
这一恩还清,她与虞家再无瓜葛了。
……
虞明笙是夜半带着姨娘跑的。
前儿晌午,她路过宁寿堂,还听到老太太有气无力地训斥着二老爷,要他赶紧再为自个儿寻一门亲事,甭管是给年纪大的做个填房,还是再送去做妾,总归,虞家如今不能养废太子的人。
她对这盘算毫不意外,吸了吸鼻子,麻溜回偏院知会姨娘收拾细软。
外头天大地大,自有她们母女的活路。
更重要的是,她再也不用喊亲娘做姨娘了。
西院听说这件事,人都已经跑得不知踪影了。三太太担心这母女俩在外受人欺负,派人转告了明月,叫她有门路也悄悄寻一寻,暗中帮衬着也好。
四月初,春闱终于放榜了。
贡院门口人山人海,有等着看中没中的举子们,也有榜下捉婿的富贵闲人,连摊贩都乐得往这附近挤一挤。
今年的春闱可比往年难多了。不止是题难,被逼宫叛变的大动静一影响,许多人心不够定,连往日的五成都没发挥出来。
虞明澈却是难得沉下心应试的那个。
外头的事他无能为力,唯一能做好的就是眼下这点笔墨功夫。
他心性好,书读得又扎实,今日榜上有名也是自然的。只是出乎三房一家子意料的是,明澈小小年纪,竟然能取了第六的好名次。
虞明澈足够沉稳,这时候还能自谦,说考场上许多人失常发挥,叫他捡了漏。
会试闯过去了,之后还有殿试。
陛下这阵子雷霆手段,处置了不少人马,只是身子骨越发差了。许多中了榜的人都在传,说若是殿试才过,陛下就驾崩了,他们这届的仕途恐怕要难熬一些。
虞明澈想了想,觉得那都不是自己该担心的事。
先全力拿个好名次,入了陛下的眼再说。
四月二十一殿试,往后三日是阅卷排名,二十五日便会举行传胪典礼。
传胪官唱名之后,明澈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一……一甲第三名?
他竟是探花!
虞家又出了个能扛大梁的后生,不仅是新科探花,还是帝师翟先生的学生,往后自有无量前途呐。
一时间,西院每日迎来送往,都是上门说亲的媒人,门槛都要被踏断了去。
赶在这时候,老皇帝竟是一病不起。
他这把老骨头已经撑不住了,能为老七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处置了褚宣。
之所以将废后的事拖到今日,不过是顾念着尚且年幼的安定罢了。父皇离世,母后又被废“病逝”,也不知这孩子面对变故,还愿不愿对兄嫂敞开心扉?
老皇帝咳了几嗓子,又是一团血迹晕开在帕子上。
他知道自己考虑不了那么多,摆摆手,命中官去送褚宣最后一程。
他要褚宣意外病逝,再也不能葬入皇陵。
……
五月初八,先帝驾崩第二日,新皇萧珩登基,改年号为熙和。
熙和元年五月十七,新帝大封功臣。
卫将军谢西楼平定西南叛乱,护驾有功,其亲眷亦拨乱反正,劳苦功高。特赐国公府不降等袭爵三代,谢西楼之妻虞明月,由二等郡夫人进一等国夫人诰命,虞氏母封赠正三品淑人。
车骑将军崔放进封西乡侯,不降等袭爵三代;
靖安伯赵士祯进封靖安侯,此后随代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