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大的事儿,村长一个人消化好几天,要不是大花婶子问起来,还不说呢。儿子一个个的主意正,就是随他。
村长被拽的哎呦哎呦的。
大花婶子这才把手放开道:“快,把儿子叫回来,这俩小崽子一点不让人省心。”
村长道:“他们回来之后能不能让他们跟沈清月学着干点啥?”
村里现在顶数沈清月最出息。像英嫂子,春杏他们跟着沈清月干了一段是时间,都出息人了。
大花婶子没有应下来:“先给叫回来再说吧。沈清月是个重情重义的。他们要是要好样的,自是不愁安排,要不是,也别说出来让那丫头为难。”
村长道:“我也是这个意思。”
随后赶紧托人叫那俩孩子回来,可别在外头混着了。
外头听到汽车的声音,大花婶子找到盖帘又出去了。是沈清月又回来了。
沈清月这次刚一回来,好多人就给她围上。
现在沈清月在村里的地位很特殊,大伙儿多跟她说句话都像是荣幸似的。
其中就有看大棚的的李大爷。当年沈清月是看他种地出色,特意让他跟农学专家学了一阵子,去看大棚的。
要是不看见他,都把果蔬大棚给忘在脑后了。
沈清月直接去会种地的李大爷的旁边道:“大棚那边还好吧。”
“好,全都结果了。”这次来就是想带沈清月看看的。
李大爷是老农民,这辈子都没想到还能靠种地拿一份工资。
铆足了劲照料大棚的果蔬园,几个月过去硕果累累,这才来找沈清月过去看的。
沈清月道:“行。”说完就感觉嘴巴干干的,想吃一点解渴的小水果。
她过去,其他村里的人也都好奇,以前村里有人种过枣树,但后来也都没了。
现在就老李家有一颗樱桃树,小小一颗,嘬上去一包水酸酸甜甜的也很好吃。
就是产量小,每年樱桃一下来,给自己家亲戚,亲家分一分就没了。根本沦落不到外头的手里。
沈清月当初投资不小,种植的面积大,而且又都是农科院优中选优的小苗和果树,都是很厉害的。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随着沈清月他们去看大棚了。路上又吸引了不少人加入进去。
终于到了果蔬大棚,一走进,就是清清爽爽的水果香,带着一种浓郁的酸甜,里面草莓接的果子又大又红,最大的得有半个手掌大。
李大爷给沈清月拿了一个:“不用洗直接吃。这草莓娇嫩都不喷药。”
沈清月放在嘴里,咬了一口浓郁的草莓香充盈了整个口腔,很甜很甜。
这年头市面上水果就梨和苹果是常见的。草莓县里的人能见到的主要是山草莓更酸,果实也更小。
这个草莓,吃起来可太爽太过瘾了。
还有瓜地也是大丰收。之前农学教授搭配的齐全,不但有西瓜还有香瓜,桃子也种了不少。
放眼望去二十斤左右的大西瓜得有一百多个,还有一些小西瓜。
会种地的李大爷道:“得把大西瓜摘一茬,小的还能长。”要不养分全被大西瓜给吸走了。
沈清月直接抱出来一个。
找个桌子放在上面直接杀开一个大西瓜。薄皮通红的瓤,不愧是农学院优选的品种连籽儿都不多。
沈清月给在场的人每一个人切了一快。
大伙儿馋半天了,也不客气,一吃,谑!清甜,爽口。满满都是西瓜的汁水,吃起来太过瘾了。这还没冰镇过呢,不然更好吃。
会种地的李大爷一次管三个大棚,水果大丰收,就想问沈清月怎么办?
沈清月道:“天天摘一些,拉出去卖。”现在市场上可没有这么高质量的水果。
沈清月家的水果一出来,绝对秒杀其他水果。
第151章 打败你的不是厨艺
第二天,沈清月把水果拿到钢铁厂,她现在后厨大了。可开的窗口也多。
水果直接都洗好,摆起来,红的红,绿的绿,看着就讨人喜欢。
一共有三样水果,草莓,西瓜,还有香瓜。
中午大家一进钢铁厂的时候,就在饭香中寻到了一丝清新的气息。
大伙儿立刻去沈清月的窗口看了,一般就她这个窗口花样多。
……
今儿刘大厨那边也卯足了劲儿,做的辣子鸡,清炒三丝,老醋六样等等。全都是按照做小灶的方式来做大锅饭。
之前他想免费三天,但是被上头给驳回了,只让他免费一天。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他虽然也收费,但都是象征性的收一点。
谁要是来这边吃可掏上了,用一点点钱就能吃外头饭店的质量。
至于差价,就钢铁厂来承担着。
反正大家都忙,也不至于每天来查他们的账本。
刘大厨来势汹汹,但还是有所谋略,还特意借着交流的口吻,去给隔壁送点菜尝一尝,顺便刺探敌情,看了看他们做的是什么。
一看沈清月这边都是什么麻婆豆腐,酱茄子什么的,最贵价的一道菜就是干炸小河虾。刘大厨瞬间不怕了,感觉自己胜券在握。
但是万万没想到,沈清月回去一趟开车拉回来不少的水果。放在特色窗口卖。
钢铁厂的人都知道,要是遇到特色窗口有什么好东西,千万别犹豫,一犹豫就没了。
一看见有水果直接冲上去买。
西瓜可以切一牙,三毛钱一片,香瓜可以卖单个的。草莓看着更是诱人。
大伙儿直接开始疯狂买。
主要是这个季节,外头没有卖的,物以稀为贵。这大西瓜,切开看着颜色就甜。
这要是买一个,无论是自己家吃,还是拿来送礼都倍儿有面子。
不过沈清月这边西瓜长得好,摘下来的都是二十斤左右的大西瓜。算起来可不便宜。
沈清月没通知,大伙儿中午吃饭未必能拿出那么多的钱。但还能买一片尝尝鲜。
“给我来两盒草莓。一片西瓜。”
“来一个香瓜,哎呦,就爱吃这个。”
“西瓜给我来一个。”能买的起西瓜的都不是一般人。
大部分人买不起一整个的,但是买一片还是可以的。
拿到西瓜,都顾不得回座位上吃。
当场就啃起来了。
甭管认识的,不认识的,一听那声音就知道清脆清脆的。
天气热,干了一上午的活儿,嗓子都干的要命。一看见别人吃着爽脆爽脆的西瓜,都情不自禁的咽口水。
“咋样,这西瓜甜不?”
吃西瓜的人满脸的西瓜汁,抹了一下嘴巴,道:“顺甜。”
“哎呦,今年我还没吃过西瓜呢?”
“这谁吃过啊。我都好几年没吃过了。上次去省城我舅奶家,给我切了一片,薄的都能透手,就这,还夸自己大方呢,说我是乡下穷鬼呢。”现在他也上班挣钱了,但工资常有,西瓜不常有。
不知是不是说这个话,搅动过去受辱的情绪,他眼圈都有些红了。他出来和时候带着钱夹呢。
这人平日里也不是多大方的人,但就是走到特色水果窗口道:“买一个西瓜。”说的铿锵有力。
沈清月让他挑一个。他随便找了个顺眼的。递过去钱,拎着大西瓜就往厂子外头走。这么贵的东西他要拿回家。给所有人看看,他不是吃不起西瓜。
他害怕拎着不妥帖,改为抱着了。二十斤的大西瓜。一路抱着回去的。
一路上不知道多少个人问:“哎呦,这是西瓜啊。”
“小伙子,在哪儿买的。”
“这么一个,得不少钱吧。”
最后的几个大西瓜被一个人包圆了,这人是厂长侄子。
厂长毕竟是有身份的人,挤着买东西不象样。但上次烧烤节感受到了美食外交的甜头,特意给侄子一百块钱的经费。但凡碰见啥好东西,直接买。
就这么的!草莓,香瓜,大西瓜都卖光了。
不管是新来的还是后来的。说的都是西瓜。
太久没吃到这种新鲜的水果。更何况口味还是如此好的。
明明是打算拿回去吃的,但都等不了了。吃饭之前一个个又开香瓜,又吃草莓的。
“这草莓太甜了。”
“没吃过这么好的草莓。”
“我本来想给我妈带回去几个,但我没忍住,就给剩一个了。”
“啊。这么好吃。我后悔了,我之前嫌贵没买。”草莓相对西瓜和香瓜的价格还是挺贵的,不过现在闻到草莓的浓香就泛起后悔。
“都说了,特色窗口的东西不用犹豫。”
刘大厨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一餐,被搅合了。
在员工食堂卖水果是什么路数?他这辈子没见过。
刘大厨野心勃勃,本以为跟沈清月的较量是厨艺上的。谁承想打败他的不是厨艺,是跨界。
简直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