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可以自己弄,按照大家最初的想法刮一下墙面,铺个地板革只要两三百就下来了。
要是搁过去,大家都会选这种两三百的。便宜实惠。
但偏偏装修团队把样板间弄的那么好。弄的大家都心长草似的。
没钱借钱都想好好弄一次。一辈子能买几次房子?
这弄的板板正正的看着心情多好。
装修团队那边爆火。
一天就签了三十多个装修单子。而且陆陆续续的还有询问的呢。他们按照日期和先后加急干。
亏得铺面装修都是统一风格的,一家一家干的快,等铺面装修弄完了,人手就都可以弄过来装修了,到时候能比现在快上一倍。
不过沈清月已经计划招人了。现在这才哪儿到哪儿啊?等后面的房子弄出来,装修的人得更多。
装修这玩意,就是卖个创意和风格。一旦被老师傅看到了。想一比一复刻起来太容易了。
装修这一片蓝海还没有几个人呢。
沈清月混到现在一点都不低估其他人的智能。
要不了多久,大家一看这边有利可图,肯定会组建团队跟她抢生意。
她现在能做的就是先下手为强。
先把钢铁厂这边的客户给维持下来。等将来做成口碑。哪怕有其他家跟他们竞争。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沈清月现在组建团队,待遇优厚,不少人来找活儿。
沈清月把这个事儿都交给了刘建军和刘建党兄弟俩。
招人买材料啥的都得花钱。沈清月还信任他们,每天过手万把块钱。真的是战战兢兢的。就怕一个弄不好!
不过现在样板间火了之后,来找他们定制的人也多。每天看房的就有十几个。
连那些没有房子的也都天天看。
现在周金宝和另一个工头都不敢去食堂吃饭。
只要他们去了,必定会被厂里的人围着询问后面的房子啥时候能盖完。
恨不得现在就买下来。
还有的人,房子没下来呢,先花一千二在装修公司那里排个号。
他们可是按顺序装修的,就怕房子一起下来。到时候又忙起来,那几百上千套房子得装修到啥时候?
先排装修,等房子到了买一套,无缝衔接多好。
本来这就是一个人的小聪明,他炫耀的跟同事说了一声。
好家伙,这种骚操作一下子火了起来,还没买房呢。都纷纷交钱去装修团队排队。
刘建军,刘建党俩兄弟最操心的钱上的问题居然迎刃而解。不但如此手头还富裕二十多万!
都有点不习惯。
大伙儿把装修的钱都交了,天天去工地盯着施工。给那两个施工团队累的。一下子多了三千多监工,这压力可不是盖的。
没多久俩伙儿人就扛不住了,纷纷开始招人。
一时间县里都没闲人了。都去工地了,干起了力工,砖瓦工,水泥工。
不光有男的,就连力气大的女同志都干上了工地的活儿。
“招兵买马”之后盖房子的速度都快了起来。
这么多栋房子要想竣工本以为至少得明年五月份。但现在今年年底就能盖出来。
就因为盖房子,整个县里人的生活都过的好了。
几乎家家的闲人都去工地了。又把工地的消息带到了县里的大街小巷。比如钢铁厂医院和子弟小学要建了,钢铁厂食堂好吃啊。
还有风靡整个钢铁厂的绝美样板间。
去看过没有一个说不好的。
弄的大家心痒痒,上班的人等休息了也都约上几个好友去那边看看。
结果这么一看不得了。
能住上这么好看的房子里一下子成为了大家的心头好。
这下期盼钢铁厂房子早日盖好的人可不仅仅是三千人了。
第175章 沈清月主心骨
县里领导都没想过区区一个盖房子就能盘活整个县里的经济。
现在有力气的闲人都去钢铁厂那边打零工赚钱了。
摆小摊的人也都过去了。干力气活的平日辛苦,吃起东西来不含糊。
吃一份小吃,对他们而言都不耽误正经吃饭。
卖卷饼的,卖凉皮的。卖冰牛奶的。卖烤串的,都在吸引大家的视线。
县里可溜达的地方本来就不多了。钢铁厂那边火起来了。县里的人都往那边走。
现在成了热闹的地方了。
那些摆小摊的人眼见着人越来越多。这房子还没彻底建成呢。要是一百栋楼房都起来,那得热闹成什么样?
摆小摊的都怕风吹雨淋,。就想在附近找个店面。
结果一看,这边的一楼门市都被沈清月给买下来了,都去找沈清月谈。
沈清月只租不卖。租金不贵按照大小,一个月是五块钱到四十块钱不等。
有门市房,不但不怕刮风下雨,而且到了晚上还能摆几桌在外头。
一共才二十多套门市房子,放出风去不到一个下午就都租出去了。
租的时候大伙儿都没仔细看,等到了里面才知道沈清月给了他们多大的优惠。
烟道都改好了,对于他们做小吃的人来讲可太重要了。
而且里面刮大白,货架子,吧台都是现成的,连桌椅板凳都有,这对小本生意来说可太省钱了!
大家高兴,沈清月也很高兴,因为她当年买个房子是按照楼房的价格买的,第一天买又有面积和减钱的优惠。
基本上租个三四年就回本了,后面都是赚的。
钢铁厂里的工人这些日子都后悔不跌的。买房子自住多好,又体面又尊贵。还能排队做装修。
就算不买房子,买几个门市也好。
钢铁厂的人都有钱,而且他们有很不错的加工资机制,买房和装修的钱别人可能出不了,但对于厂里的人不算什么。
大家心都在买房上面了
。一遍一遍去工会蒋主任那边磨:“现在县里其他人也都盯上咱们厂的房子了。总得可着咱们自己人吧。”
“就是我们也算是给钢铁厂献完青春献子孙。分房得有优先权吧。”
工友会的蒋主任想来保障工人权益的,但房子这么大的事儿他也订不下啦。
而且来找蒋主任的人越来越多。
“主任,我是三年工龄距离分房还差两年。但我明年就跟对象结婚了,差个房子,能不能特殊情况解决一下。”
“主任,我们是早分房那批人,我不想住平方了,想住楼房,能不能拿平方给你们换。不够的我再添钱。”
能在之前分到房的人要么就是对厂里有贡献的,要么就是干部。
以前局的住平方挺好,还说什么楼房是给人摞起来,一个个跟住笼子里似的,没意思。
这风凉话不少人都听到过。
但是现在看见装修出来那么好看,也都心动了。现在一门心思想住楼房。
蒋主任现在只能是把员工的诉求记录下来,然后会议上给提出去。
这事儿都是厂长和其他人考虑的。
“蒋主任开会了。”外头的小员工通知他。
蒋主任收拾好笔记本起身就去了。刚一去就看见侄女蒋玉。
蒋玉现在成了沈清月的左膀右臂。
都跟钢铁厂的主要领导开过好几次会议了。给她锻炼的不小。现在做事儿稳重,好几个人都在询问她编制的问题,想要把她吸收进钢铁厂。
蒋主任都没想到自己侄女运气这么好。跟了沈清月做事儿之后接触的都是大人物,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蒋玉那一辈的同龄人来讲,她反倒成了发展最好的了。
就光凭这一件事儿,蒋主任就承沈清月的人情。这会儿道:“沈清月和贺政晨呢?”
现在厂里几乎天天开会。这俩人不知不觉就从顾问成了主心骨。
有的时候他们俩不在,厂里会挪开会时间就为了等他们。
蒋玉道:“我刚才传呼月月姐的bp机。给她留言了,她会来的。”
话音一落,沈清月跟贺政晨就到了。
厂里的领导们一听他俩都到齐了,也迅速忙完手边的事儿。飞速的赶过来。
好几个领导都是前后脚进会议室的。
这次开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谈分房的事儿。
必须得出一个解决的方案,不能伤了大家的心。
还有就是蒋主任说的,以前分房的人愿意置换,这事儿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说。
后勤主任撇了撇嘴。这些人想啥呢?
当初分房的时候他们先挑,等住够了,又来换房了,好事儿都让他们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