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道:“行,只是学校都在外地,将来怕是要你自己了。”
一想到妹妹独自求学也没个人照顾,眼睛就有些湿润。
沈秀道:“我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的。”
沈清月道:“盼盼,你有啥打算。”
沈盼盼今年初中毕业,学习中上,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考不上县重点高中,但可以上外县的非重点高中。
沈盼盼道:“二姐,我不想上学了。”
初中毕业也够了,她想去食堂那边帮沈清月。
沈盼盼这人别看年纪小,但说话干脆利落,办事儿也行,是个好苗子。
沈清月道:“你能来帮我,我当然很高兴!但是别耽误了你。人得为了自己着想。”
沈盼盼道:“我知道,要是没有二姐我连初中都读不下来,现在已经很满足了。就想赶紧干活。其实我不愿意学习。”
反倒是让她跑跑腿,算算账,她更喜欢。
沈清月道:“那好吧,明儿你就去找春杏姐报到。春杏姐已经跟我要好几次人了!”
现在沈清月这不缺普通的帮工,就缺管理层。
还得是信得过的。沈盼盼过去正好。
大伙儿吃着饭,一起聊天,一顿饭吃的可开心了。
……
高考是先填报志愿的。
怕沈秀的成绩不稳定,贺政晨帮忙填写了好几个医学院,最后一个也最远。在西部地区,坐火车都得两天三夜。
谁成想,第五份的志愿反倒是被录取了。
这年头成绩卷。
大学就那么几所,但学生很多,还没有扩招呢。
前面的几个学校好,位置也好的,在本省就招几个。
从排名靠前往下掐。
幸亏第五个志愿分数是够的。
成绩下来那天,村里开始放鞭炮。
沈秀可是村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
这对刘家村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荣耀。
这几天老有抱着孩子的婶子过来摸沈秀来,就好像是这么摸一摸她的文气能沾到孩子身上一点!
一个个全都是夸奖:“这在古时候高低都得是个女状元。”
“那可不。”
“学医好,学医是个铁饭碗。”
走的时候沈清月道:“本来想多给你点钱,但怕你出去被人注意到。每个月我会给你打一百五十块钱的生活费。别的钱等你毕业了一起给你。”
沈秀道:“姐,这太多了,我就上个学,也不花什么钱。”
“女孩子家,别委屈了自己!”
沈清月托人给沈秀买的卧铺的票,这样去那边也能轻松一点。
沈秀走的时候,沈清月还抱着贺玉去送小姨。
沈秀实在是舍不得,站台那边都要喊人了。
沈秀才恋恋不舍的,亲了亲小外甥女的胖脸蛋,最后一步三回头的上了车。
大姐受不了这种分别的场景,目送着小妹离开之后哭了。
大姐夫在旁边安慰她。
沈清月眼眶也红红的。
回到村里。
村里人见他们不舍道:“你们姐妹感情是深。但是不管怎么样,小鸟也有长大飞走的那一天。”
“能出去,就不用再过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她是村里走出去的 以后肯定比所有人走的都远。”
“就是啊,沈秀也是争气。你看跟沈秀同龄人的,都有当妈妈了。”只有出去的才有光明璀璨的未来。
被村里人一安慰,沈清月感觉自己好多了。
再加上女儿也在她怀里不断的扭动这身体,就好似在用自己的方式逗她笑似的。沈清月忍不住一乐。
小贺玉终于松了一口气。
沈清月亲了亲女儿柔软的小脸,怪不得大家都爱亲她。
软乎乎的脸蛋带着奶香奶香的味道,小女孩子什么的最可爱了。
第242章 番外8:极品奶奶的现状
沈家老宅的人在外头生活的并不好。
当初离开刘家村把房子和地都卖了。颇有点壮士断腕的心思。
压根没给自己留后路。
就是想出去,照样过好日子。
但是这些人都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小老头,小老太太,也没啥本事,在外头岁数还大,根本找不到什么活儿。
全靠沈三叔跟沈二叔打工。
但是这么多口张嘴吃饭呢。他俩人赚的钱也吃力啊。
没办法,二房的沈超熊沈超虎也得出去干。
这么的二婶曾菊花不乐意了,心里像是憋着一团火:“干啥,一家米虫全指望我们养啊,全都是吃闲饭的。”
也不怪曾菊花声大,她们家三个劳动力,三房才一个。
三婶刘玉也不是啥省油的灯:“啥叫全指望你们养。我男人也出去干活。再说了。家里卖房子卖地的,吃喝都是公中的,跟你们有啥关系。”
曾菊花现在最烦的就是三房的刘玉道:“呸,还说公中的,公中的钱谁看见了?”
曾菊花是打心里后悔,当初就不应该欺负沈清月。
现在弄的有村都回不去。
在外头买一根菜都收费。
租的房子徐秀芝在前院种了点菜籽,还被周围的左邻右舍笑话,说他们一看就是乡下来的。
日子过的一点也不好。
村里反倒是都过的一天比一天好,这谁能平衡?
但是她也回不去了,当初结仇结大了,回去也只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受人排挤。
外头两个儿媳妇吵架!
沈天赐一见他妈刘玉跟二婶对骂,他直接冲过去对曾菊花拳打脚踢的。
“我让你骂我妈,我整死你,你个老不死的。”
曾菊花本来就对他们一肚子怨气,现在被个小孩子给打了。
顿时火冒三丈,直接伸手就给沈天赐一个耳光。
啪的一声,给沈天赐打的眼冒金星,很快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刘玉前面生了五个丫头才得这么一个儿子,把他当眼珠子一样的看待。
现在看见自家儿子被打。顿时被激怒。疯了一样过去撕打。
叫骂声,撕打声此起彼伏。
沈大牛跟徐秀芝赶紧过来拦着。
但拦也拦不住。
很快居委会的来了,道:“都干什么?”
随后看一个干部模样的老太太道:“我们接到群众举报,说你们天天在家打架,吵闹声影响邻居。跟我们走一趟。”
徐秀芝在村里呆惯了,根本不明白发生了啥,一脸纳闷道:“同志,我在自己家里吵架还不行?”
干部老太太皱着眉头,一脸高傲道:“这也不是你们村,你们不嫌吵,周围的人还嫌吵呢!”
徐秀芝这样的是典型的窝里横。一看见有能耐的人就害怕。
眼下只好别人怎么说她怎么做。
结果一走出去。
就看着不少邻居,全用怪异的眼光看着他们。
还都忍不住在旁窃窃私语:“你说老李家找租客怎么不找个好点的。这家是什么人天天吵架!”
“可不,老的没有老的样,小的没有小的样。长见识了。”
“他们家,以前就靠卖孙女盖房子,结果孙女出息了,现在他们混不下去了,才从村里出来的。”
“你咋知道的。”
“他们天天对骂,我都不想知道,但她们嗓门太大了,我不想听也能听见。”
“哎呦真是造孽啊。”
“沦落成现在这个样子也是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