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休息的时候还坐火车去省城去吃好吃的。
口味挑剔的不得了,现在居然为了这个麻辣烫,来到她身边说好话?
徐小冉也很想帮这些小姐妹,但心中还是尚存一些理智:“不是我不答应,是人家做麻辣烫的自己都不够分。”
她从他哥那生抢了一包,他哥现在还“欠”着发小邻居什么的呢。
连她的麻辣烫都不能保证,怎么能再应一些额外的“麻辣烫债。”
周围的人道:“我以前都不知道麻辣烫这么好吃,求求你了,我愿意等,加钱也行。”
“太好吃了,我真的想买几份给家里尝尝。我妈肯定没吃过这个。”
“有菜有面,看着就健康。”
各个都过来跟徐小冉道:“好不好嘛,求你。”女孩子撒起娇来,还真是叫人招架不住。
徐小冉最后还是投降了:“我只是帮你问问,不一定行啊。”
“哎呀,只要你帮我问就行。”
“你说能不能给这个麻辣烫的店主提个意见,要是能搬到县里的小店面就好了。”
……
沈清月准备了一万份儿,今儿中午来买生包的人减少了。
她们忙了这么多天,终于可以稍微休息一阵了。
结果,又看见工友会的蒋主任了,沈清月心里咯噔了一下。
蒋主任可是老江湖,一看见沈清月原本带着笑意的脸垮下来了,笑容尴尬。
蒋主任道:“哎,沈姑娘,别这样。你这样我都不好意思说话了。”
沈清月道:“还要多少?”之前不是给了一万份么?
蒋主任有些哑然,果然他被对方猜透了。
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还缺一万粉,而且还是限量的情况下。”
全厂的人能买四份的就没有买三份的。
他有预感,一万份绝对不是大家的极限。
蒋主任不敢放开这个口子,让大家随便报数。不然真的出现了好几万麻辣烫的订单,怕是沈清月都不会搭理他的。
沈清月道:“麻辣烫就是一个垫场的,想改善一下大家的口味,后面还是以盒饭为主。没想到,大伙儿居然这么喜爱吃麻辣烫。”
沈清月猜到大家可能会喜欢,但再喜欢也不能当饭吃。
每天中午吃,晚上买生包,真的不会腻么。
蒋主任道:“还是沈姑娘做的麻辣烫太好吃了。”
他这个工友会主任,都被好多亲友说让帮忙代买麻辣烫,也不知哪儿些混小子把麻辣烫宣传的这么到位。
现在县里的人都指着钢铁厂的路子买呢。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宁可排队四十分钟也要吃上这一口。
就以决心而言,钢铁厂的人,其实抢不上槽。
要不,也不至于抗议都抗议到他这了。
沈清月道:“那行,我这再弄几天。”直接把后面的量也都打进去了。
蒋主任直接松了一口气。
但沈清月还有事儿需要求助,能不能结算一下她的饭票钱。
之前一天二百,根本都不够进货的。
现在饮料的货款都欠了七百多,一百箱就是四百八。
后勤主任那调料什么的也一直在欠钱,明明有钱,但都压在饭票里了。
蒋主任只要沈清月答应做麻辣烫生包就行,其他的道:“我舍下面子,去跟会计商量商量提前报销的事儿。”
沈清月提着小匣直奔会计师。
到了之后,蒋主任派了好几个人过去支持和轻点。
每一百块钱的饭票扎个小皮筋,最后点出来一共有六千四百多块钱。
会计直接取了六沓半的钱,每张都是十块钱的大钞。
这钱都是崭新的,摸着钱的感受实在是太好了。
沈清月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去后勤结账,这段时间欠了后勤一千八。
调料和碗筷啥的用的费,都是从后勤那赊账的。
去了饮料厂,不但把欠款的七百还了,又订了两百箱足足九百六十块钱的饮料!
还剩下两千九百四十,去了还房子的尾款一千二。还剩下一千七百多呢。
第60章 分身乏术
沈清月在弹棉花那里,一口气订了六个被子。
姐妹仨都是两床,一个厚的冬天盖,一个薄的夏天盖。还有褥子。全用新棉花做!
弹棉花的都没接到过这么大的客户。激动的直接给她抹零,还赠送枕头。一共才给了两百块钱。
弹棉花的跟沈清月到:“你这么要的多,得十天才能做好。”
沈清月道:“一定好好做!”
弹棉花的人笑道:“你放心吧,县里就我一家弹棉花的,全都是在我家订的,没有以次充好这一说。你说拿全新的棉花做,就用全新的棉花做。”
沈清月这才放心,给了钱,才离开了这里。
她们从来没有盖过新棉花做的被子,自从分家之后,一切宛如重生。
去了这两百,还剩下一千五百四十块钱。
这些都是自己的。当初的三百块钱本钱,变成这么多。
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
但现在还不是停下来的时候。厂里又订了一万包麻辣烫。村里那个五十人的帮工还得继续啊!
她骑着自行车赶紧回到村里。
村里人一看见沈清月,道:“哎,月月咋样?城里人吃上说好吃么?”态度都变得异常亲昵,简直像对上自家小辈一样。
沈清月道:“还好。”
其他人也都凑过来。都对沈清月刮目相看。
其中村长及时的把沈清月给解救了出来,道:“都围在这边干什么。都让一让。”
沈清月这才得以回到村长家。
村长也走进去,周围一下子安静了,毕竟不是谁都有胆子走进村长家的。
村长道:“咋样?”
沈清月道:“供不应求,厂子里又下了一万的订单,估计未来十天都得是这样。”
村长倒吸了一口冷气,随后心底涌现出惊喜之色,道:“那好啊。”
沈清月道:“之前村长为我招的五十个人,看来得变成长期的了。”
“行,我这就去组织。”村长愿意干这事儿,一群人心往一处使劲儿,就好似梦回七十年代似的!
沈清月道:“还有一个事儿,不知道村长愿不愿意帮忙。”
村长道:“啥事儿啊。”
沈清月道:“咱村的在小青菜都卖光了,能不能帮我去其他村里收购一点。”她
可以去,但这种露脸的事儿村长去更合适。
果然村长一听到沈清月说这个,脸上就笑了起来:“成。”果然懂了沈清月的心思。
等出来的时候,他们俩出来的时候,大花婶子正要往里进。
村长道:“你去把之前那五十个人都召集过来。这活儿还得继续干。”
大花婶子惊喜的看了一下沈清月:“行啊。”
本以为是一锤子买卖,没想到是长期的。
大花婶子那边有名册,赶紧出去招人。
村长则是换上了体面的衣服,要出去一趟。大花婶子在旁道:“你干啥去。”
村长骄傲的说了一句:“我有事儿,村里这些事儿就暂且交给你了。”
大花婶子无语的看了半天。拉着沈清月的手道:“咱不理他。”
现在是农闲的时候,村里闲人多。
一听说村里又把人都招呼在一起要干活。
这次还是十天的长期的。忍不住转圈找村长,但村长也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只好找上大花婶子!
上来就哭穷:“大花婶儿,这人总得换换吧。不能啥好事儿都可着他们来。”
以前就是一天的活儿,有的人家没把一块钱放在心上。
但现在可不同,十天就是十块钱,节省点足够大家过一个月的了。这回可不能不计较。
大花婶子虽然不是村干部,但一直作为家属,在村里也有点地位。
这会儿大花婶子说:“大伙儿都配合默契了。冷不丁换人不合适。等下次的,你放心,这种事儿村长心里都有数,下次可着你们换。”
“那这次呢,这可是十块钱啊!不行,我得找沈清月那个小丫头说说,她小的时候我都抱过她呢,这都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