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遍还不够,厂长把这个报纸迭成豆腐块反复的观看:“这几个记者同志是个好同志。就是太会馋人了!”
看完厂长意犹未尽压在办公桌玻璃下面,这是他的习惯,打算回头再细看看。
厂长嘴角上的笑容还没降下去呢,办公室电话的铃声响了起来,接电话就听到那边标志性的大嗓门,正是纺织厂的厂长。
对方扯着嗓子道:“我可看报纸了,你们钢铁厂不厚道,怎么我们当年联谊的时候不用烧烤招待呢?咋地,医院的女同志比我们纺织厂的女同志地位高啊?”
厂长道;“你太能挑理了,这不是才找到做饭好吃的大厨么。你们纺织厂来的时候,我们安排多少表演节目,又唱又跳的。”诚意也都杠杠的。
对方不管道:“表演那都是虚的,我就问你一个事儿,能不能给我们补一顿烧烤!”
厂长笑了:“好家伙,你们纺织厂餐补比我们还高呢,差这一顿烧烤么?”原来在这等着他呢?
纺织厂的人耍无赖:“不能伤了我们纺织厂女同志的心啊。你就说,补不补吧。”
他们这些当领导的都住一个大院。
那昨儿医院领队吹嘘的,说他们烧烤满县城独一份,香的没治了。
这谁受得了?必须尝尝。
厂长道:“行行行,不过具体日子你得等我通知。”
纺织厂道:“可以,只要你答应了就行。”
刚挂完电话,其他的县领导就打进来了:“嘿,你小子刚才一直占线跟谁唠呢?”
厂长道:“纺织厂非要吃烧烤,这不在这磨我么。”
电话那头沉默了。
厂长有些惊讶:“你该不会也……”
县领导道:“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回头把我们也叫上。”
“……”
整整一个中午,县领导接了八个电话,都是旁敲侧击问烧烤的事儿。
厂长一点没不耐烦。
头一次,钢铁厂以美食出圈了。
刚才给他打电话的这些人,总去省里开会,大大小小的美食吃的也不少,现在都盯上了沈清月的烧烤。
真的很难拒绝。
厂长等挂了电话,都快到下午上班时间了。
厂长看着刚才纸上写的一连串的名单,有些牙疼。
刚才答应的一时爽。挂了电话火葬场。
主要是沈清月那边人手和场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怎么把这个事儿落地呢。
厂长想了半天,跟秘书道:“把蒋主任叫来。他鬼主意最多。”
秘书道:“蒋主任请假了。”
厂长笑骂道:“这老狐狸。”
秘书跟厂长开玩笑道:“蒋主任不请假不行啊,咱厂找他的人太多了,都是为烧烤的事儿。”
厂长道:“这样吧,下个月,咱钢铁厂牵头开展一个盛大的烧烤节。沈清月那边不是缺人么,咱厂里就是人多。到时候列出一队来,听她调遣。具体的事儿,让蒋主任安排!”
这可是钢铁厂露脸的好机会啊。
厂长又跟秘书补充了一句:“你去蒋主任家里抓他。”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第79章 都夸她
刘家村里比过年还热闹!
出去整整五十个人,去县里国营厂的食堂了,简直就是光宗耀祖。
从早上到中午根本说不完。
“钢铁厂里头啥样啊!”
“就是大,人家一个食堂比咱村都大。等吃饭的时候,那可壮观了。全是人啊。”
旁边的人接过话茬:“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人,你别看是县里的人,吃咱烧烤,照样香的找不着北,我还以为县里头人多傲气呢。”
“钢铁厂那边人时髦,吃着饭蹦起来跳舞,然后再吃饭,这要是放在村里,不得挨一杵子!在县里没事儿。”
大伙儿七嘴八舌的,给没去县里的人听的一愣一愣的。
听到相亲那快,没去的婶子们后悔的直拍大腿:“哎呀,要是给我家小丫报名好了,这要是找个钢铁厂的姑爷就好了。”
旁边的人听了嗤笑了一声:“你一天天净想美事儿,我们忙的脚不沾地,根本停不下来,还找姑爷呢,这么跟你说,根本分不清面前的人,是男是女。”
刘权在旁边听了也没多做声。
虽然只忙碌了一天半,但对他的影响却很深远。
沈清月一个女孩子家,一穷二白的居然能闯下那么一片家业。
昨儿沈清月虽然没动手烤,但他都看在眼里,后厨哪儿都离不开她。
村里还是受重男轻女严重的地方。
沈清月的出头,给村里很多妇女都给上了一课。
果不其然,村里这些妇女谈论完钢铁厂就开始夸起了沈清月。
“沈清月真的厉害,后厨的人都听她的。后面见我们忙不过来了,人家直接找了个主任,到底弄来了二十多个厨子当帮手。”
其他的人听了都一愣:“真的,那些人听她的么?”
“可听了。”
“哎呦,真厉害啊。”
“我看啊老沈家祖坟上的青烟都叫沈清月给吸完了,还把最有出息的一房给分出去,嘿嘿,活该。”
“哎,我当时就说沈清月这丫头不错,大伙儿都不信,小小年纪就敢跟奶奶说分家,那哪儿是一般人啊?”
“你当初说了么?”
“说了。”
“……”
被谈论的中心人物沈清月,这会儿在新家收拾呢。
屋子都已经盖好了。尤其是超大的后厨,两口大锅并列,旁边还有一个小灶。
房间宽敞明亮。无论是里头还是外头都板板正正的。
房间里都有火炕,现在就缺箱柜家具什么的。
周金宝说活儿已经派发给他师弟了,量好尺寸了,等打造好了,直接放进来就行!
现在周金宝他们挖井呢,院子里有水井和下水道,现在麻烦点,但将来用起来可方便了。
大姐对自己的房间喜欢的跟什么似的。
从房间里出来脸颊还红扑扑的呢。
沈清月道:“大姐,你还缺啥不,趁着现在赶紧添置。”
沈梅兴奋的抱着沈清月,眉眼里都是笑意:“不缺,不缺,什么都不缺。”
她都没住过这么舒坦的房子。
到时候前院可以晾衣服晒被子,后院种点小菜,养养鸡鸭啥的,一年都不用买鸡蛋。
沈梅道:“这房子,让我住一辈子我都愿意。”
以前被爷爷奶奶嫌弃来嫌弃去的时候,沈梅悲愤的想着,女孩子长大就没有家了。
谁想到,分了家之后,日子越过越好不说,还有了自己的房间。
沈梅每天都来看,自从房子盖好后,她在这一呆都不愿意出来,对这个房子分外珍惜。
沈清月看见她这个样子,笑道:“沈秀的房间也给她布置布置,她回头看见了肯定喜欢。”
沈梅点了点头。
沈清月道:“还有一个事儿。”
沈梅正色了起来:“啥。”
沈清月道:“查钱。”
她特意买了一堆小皮筋儿,把面额一样的,数好了之后扎起来。
已经积累了五天的饭票,再加上特供烧烤的。饭票都快堆积成山了。
对她们来说,饭票可就是钱啊!
沈清月知道饭票多。今儿请了假呢。
大姐眼睛一亮:“嗯。”
随后沈清月把五个兜子,三个匣子都打开,把饭票混着钱和硬币都倒在地上。
瞬间地上多出来一个山山!
沈清月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卖烧烤和汽水就卖了两万块钱,烧烤中烤肉串挣得少,利润最高的就是菜卷,烤鱼,烤茄子这些。
烧烤肉的本钱就一万多。
再加上饮料和包车,雇人之类的,一天能纯挣五千块钱。
连沈清月都不可思议,再加上之前麻辣烫和中午盒饭的收入,攒了好几天,今儿这钱肯定不少!
沈梅书到用时方恨少,她当年就上到小学二年级,加减法都可以,但上万的钱,就弄不明白了。
沈梅负责把饭票和钱分出来。
再把面值一样的放在一起,其中旧的折的放在一边,最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