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国庆的时候还去京城给领导人做过菜。虽然,各地去的厨子不少,但能去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象征。
当即就有海外华侨要开饭店聘请他们。但陈老都拒绝了。
现在七十多了,岁数大了,就落叶归根回到县里。
他虽然不做饭了,但在县里地位很高,谁开店,都得请陈老去坐镇。
像拜码头似的。在县里厨师界的地位那绝不是一般人能动摇的。
陈老还没说话,旁边跟他一起下棋的老郑头道:“哎呦,这么年轻,真是了不得,你那烧烤真是绝了。我家孙子给我买了一把回来。凉了都好吃。回来说了好久,整的我也想去,就是人太多了,岁数大怕挤着,不然这种盛会,我是要参与的。”
陈老道:“确实不错。你那个捞汁海鲜我吃过。滋味给的正正好好。”
“多谢陈老夸奖。”
陈老道:“我这倒有个小徒弟,就长了个吃心眼,但做菜没的说。比我年轻那会儿还强呢。可以跟你去,但是工资一个月四百。”
李大厨一听这个价,提着心!
但沈清月满口答应了:“可以。”
见她答应的痛快。陈老脸上带了点笑模样。
旁边的郑老道:“小丫头,你可别觉得贵。他那小徒弟在省城八百块钱一个月,人家抢着请。我吃过他做的饭菜,哎呦,没谁了。就是这小徒弟孝顺,想在老陈这边照顾。”
郑老嘲笑着:“都二十多岁小伙子,跟没断奶的孩子似的,这师徒黏黏糊糊的,烦人,沈丫头,你给他带走,大老爷们就得挣钱。你说是不是?”
陈老终于憋不住笑了:“你就是嫉妒。”
虽然在县里,但他得给小徒弟争取一个好待遇,毕竟是继承了他全部衣钵的人。见沈清月答应的痛快,知道她不是小气,事儿多之人。
给小徒弟寻这么个雇主,也放心。
第113章 大材小用
沈清月跟李大厨从陈老那里出来了,随便找了个面馆的小摊位。
找个座位点了两碗面,点了两瓶汽水。
俩人落座后,李大厨道:“我也听说过陈老这个小徒弟,确实有两下子。”这样水平的厨子,到哪儿都不低于这个价。
沈清月道:“希望他能在这边挑大梁。”她好渐渐抽身,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买卖越大,越觉得分身乏术。
现在招了一些临时工,村里几次应急帮忙也都很不错。
杂工不缺了,现在唯一缺的就是能管事儿的人。
春杏姐和英嫂子性子谨小慎微,还在培养中,不是一蹴而就的。
沈盼娣倒是胆大心细,不过她年龄还小,还在上学呢。
现在能挑起大梁的就是沈清月和蒋玉。
蒋玉那丫头不错,大概是耳濡目染,做事儿很有章法,不过,沈清月这买卖铺的大,一个管理的真是不够使。
前一阵沈清月给蒋玉的工资偷偷调整到了一百一个月。小丫头还兴奋了一阵子。
沈清月心里惦记着事儿,虽然点了面条,但只吃了两口就有些吃不下了。
对李大厨道:“李哥,你那还有没有能组织的人,我想把生包麻辣烫这个业务,给分出来。”
麻辣烫在县里惊鸿一瞥,后因为做别的就给弄没了。
麻辣烫的市场巨大,后面也有仿制的,但是谁都模仿不了麻辣烫的精髓。
甭说麻辣烫用三十几味调料调出来的滋味。就单说油辣子,就用了七种以上的调料。
烧烤节那天还有很多人来找呢。
可见麻辣烫的火爆程度,这个买卖不做真的可惜了。但沈清月却挪不出太多的精力弄。
李大厨想了想:“这还真没有。有这种能力的人早就进单位了,没有赋闲在家的。”
而且沈清月这个麻辣烫的买卖火热的程度有目共睹,一下子挑起这么大的事儿,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沈清月叹了一口气。
这年头大家最想要的就是铁饭碗,就算有这方面的人才,估计也不一定愿意下海给个个体户干。
看来,麻辣烫这个生意还是得放一放。
沈清月正沮丧呢,突然前面一桌的男人回了个头:“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听的……”主要他们就坐前后桌。不经意就听到了。
这男人道:“我叫贺政晨,是蒋玉的朋友。上次烧烤节见过了。”
沈清月对这个清俊的男人还有几分印象:“哎,你好。”
贺政晨道:“你在找管事儿的,你看我怎么样,我是政法大学毕业的。”
“你……”沈清月愣住了。
……
“政晨哥真的这么说?”蒋玉眼睛睁的大大的。
小脸上有些兴奋,道:“月月姐,那你可一定要把他留住,他可厉害了。上学的时候就连跳三级。保送进的大学。”
蒋玉道:“我爸都欣赏他,还说要是有个这样的儿子,走仕途肯定是步步高升。”
认识的时间长了,沈清月也知道了,这蒋玉不光有蒋主任这个叔叔,她的父亲也是当地的局长。正儿八经的县城千金。
沈清月道:“这样啊?”她若有所思。
沈清月还是很相信蒋玉父亲看人的眼光的。
只是她还有一事儿不懂:“他这样大学生应该有很多单位橄榄枝,在这也太屈才了。”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干。
蒋玉到底年纪小,道:“政晨哥是聪明人,聪明人的想法咱们这种凡夫俗子怎么会知道呢。管他呢,当时他在面摊上问你的时候,你怎么说的?”小丫头眼睛睁的大大的。
沈清月道:“我说,我考虑一下。”
蒋玉不由得满脸佩服:“月月姐,我要向你学习,这样的人才你都能沉得住气。”
沈清月一听也有些后悔,不如答应好了。
俩人挤在蒋玉的房间里聊天。
没一会儿就听到外头有人说话,蒋玉家的保姆阿姨敲门,道:“贺少爷来了。”
蒋玉立刻从床上鲤鱼打挺,随后拉着沈清月出来了。
刚一出门,果然看见贺政晨带了一些水果,精装酒来这边摆放。
见了她俩,道:“蒋玉,沈姑娘又见面了。我回老房子这住了,就在隔壁,来跟蒋叔叔和阿姨打一声招呼。”
沈清月点了点头。算是见了礼。
蒋玉道:“真是不巧,我爸妈没在家。”
“哦。”贺政晨把东西放下。
蒋玉招呼贺政晨坐下,随后还叫阿姨给他倒了一杯牛奶。随后拼命的给沈清月眨么眼睛。
沈清月嗓子有些干,但还是找回了音调:“贺先生,你上次说的事儿还作不作数?”
贺政晨道:“当然。”他顿了一下:“我现在正好找事儿做。”
沈清月直接说了麻辣烫这边缺人的困境,希望能做起来。
贺政晨一听是正事儿也严肃了起来,听了一会儿道:“可以,很有趣。”
沈清月道:“那欢迎你加入我们。”
贺政晨点了点头。道:“我的荣幸。”
略坐坐,贺政晨就走了,临走之前还说了一些承接的方案,确实言之有物。
沈清月一点就透,还能延伸一点的其他的。
等他走了,蒋玉继续把沈清月拉到自己的房间里:“怎么样,不错吧。”反正蒋玉刚才是一点也没听懂。
沈清月“嗯。”了一声。
这年头的大学极其难考,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能考上大学本身就证明了他们出众的学习能力。
把这份儿能力放在这里,都有种大材小用的感觉。
第114章 麻辣烫生包量产
钢铁厂的人来到特色窗口的时候,发现麻辣烫回归了。
这下,大伙儿可激动了。
虽然是麻辣烫生包,但是做起来也不麻烦,就用热水煮一下菜和面,捞起来直接拌上料就行!
跟方便面一样的简单,味道却好吃很多。
沈清月一不干,大伙儿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麻辣烫。
国营厂的人都顾不上问内部烧烤节的事儿,咔咔买麻辣烫生包。
“给我来三包。”
“我要五包。”
英嫂子在里面耐心道:“麻辣烫只有一天的保鲜期,别买这么多。”
大伙儿一劝,就更想买:“这你不用管,我给别人捎点。”
自从麻辣烫火了之后,什么亲朋邻居好友发小的,一个个都奔着麻辣烫使劲儿。
跟钢铁厂的人说过好多次了让代买,以前一直没有机会。
但现在,见沈清月卖了。
大伙儿激动了,复购率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