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的成绩基本稳定在11.37秒左右,状态好的时候能够冲上11.33秒,提高0.15秒,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方案训练之后,她能至少跑到11.22秒,甚至闯进11.20秒大关也不是不可能,而且听唐昆的意思,后面可能还会提高。
上一届的田径世锦赛牙买加选手坎贝尔以11.01秒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的冠军,跑进11.20秒,代表着她已经拥有跑进世界女子百米短跑一流选手的实力,至少不会在世界大赛上一轮游就被刷下来。
宋文感到自己浑身的血液都在冒着热气,“教练,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
“老板!”
“哎,来了!”十一月的天气,宋宏信还穿着一身T恤,他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继续朝下一个客人介绍面前的材料。。
秋季空气干燥,温度适宜,望州市买了新房的人大都挑在这个时节装修,建材市场也迎来了一波生意高潮。
宋宏信的建材店虽是新店,但东西质量好,服务态度佳,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口碑已经慢慢传开了,上门来买建材的人越来越多。
送走最后一个顾客,店里的两个店员都下班后,宋宏信才关上店门,启动面包车往家开去。
宋宏信回来的时候,陆丽华正坐在沙发上织毛衣,宋文走的时候还是夏天,带的都是薄衣服,外面商场卖的不是腋下太紧就是下摆有些短,哪有自己家里的舒服,这一不留神就要冬天了,北方冷的快,她得赶紧织两身给她寄过去。
听到楼道里闷闷的脚步声,她就知
道是丈夫回来了,立马起身给他开门。
看到宋宏信满脸疲惫却掩不住高兴的神情,她就知道今天生意肯定又不错。
宋宏信在外奔波了一天,身上的衣服早就干一块,湿一块的不成样子,脸上也脏兮兮的,看着丈夫狼狈的样子,陆丽华心疼坏了,“快,赶紧冲个澡去,我给你把晚饭热了。”
这些日子做成的生意几乎是刚开店那个月的两倍,店里生意好,宋宏信也忙地不着家,往往是陆丽华都洗漱收拾完了,宋宏信才回来,但相应的,宋家银行里的存款数字也在飞速增长。
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宋成衍已经五个月大了,她也考虑过重新回去上班,这样的话家里就得找一个保姆带孩子,现在嘉泽县要找一个全天带孩子的保姆,最少也要两三千,差不多是陆丽华一个月的工资了。
她一直在犹豫,听说她家要找带孩子的保姆,周围的邻居也纷纷劝她要擦亮眼睛,那种拿了钱不干事还虐待孩子的事情电视新闻上可是隔三差五地就有,最好家里还是要装个监控。
她们说的这么可怕,靠谱的保姆短时间也不好寻,陆丽华最后只能咬咬牙,干脆辞了工作专心在家带小儿子,打算等到宋成衍三四岁大可以上小班的年纪,她就可以喘口气了。幸而宋宏信店里的生意越来越旺,赚的也越来越多,现在一个月几乎能赚以前他们夫妻俩半年的工资,否则她也没这个勇气。
宋宏信冲完澡出来边吃着饭,边想着店里的生意。
店里的生意好了,来往的客人多了之后,也不乏一些有钱人找上门来,他们不差钱,就怕材料质量不好,就连店里最贵的那些,他们也嫌不够高端大气。
这样的人多了以后,宋宏信有了别的想法。
他把自己主意说给陆丽华,让妻子给好好参谋参谋,“我想再开一个建材店,就专做有钱人的生意。”
丈夫上进想扩大生意自然是好事,可陆丽华也有自己的忧虑,“开高档建材店,需要的资金可不少,我们手里的那些够吗?”
倒不是她不相信宋宏信,而是自家前几月刚还完了欠债,这两月赚了些钱,大概有个七八万左右,现在她又辞了工作,家庭还是得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才行。
宋宏信并不是不听劝一意孤行的人,听懂陆丽华的意思后,他沉默了一会,“是我太心急了,我们家才刚打开市场,扩张的事还是得先站稳脚跟再说。”
-
时光荏苒,三月冬训时间匆匆而过。
月底就是除夕,运动员和教练们也要回去过年,赶着放假前,队里组织了一场测试,男女短跑队员都要参加。
经过将近三月的专项特训,现在宋文跑在百米跑道上,身体更加轻盈,每次抬起脚底的那种微微的顿滞感消失了不少,甚至她发现自己的平衡能力也更好了,在跑过弯道时,能更加自如地掌控身体。
“怎么样?”明天就是队里对他们这些运动员三月封闭训练效果的测试,宋文也对自己的特训结果比较好奇。
唐昆没有说话,把手里的秒表移到宋文面前,让她自己看。
体育馆明亮的灯光均匀地铺洒在他们头顶,宋文看清了那几个数字,11.24秒。
第二天早晨晴空朗朗,万里无云,首都的冬日难得这么给面子,教练们临时把测试场地搬到了室外。
上面的领导也很重视今年的世锦赛,这次队内测试虽不公开,但他们也会在一旁观望。
训练局使用的西风预制橡胶跑道是完全符合国际田联要求的标准400米跑道,除了符合各类国际田径比赛的技术装备性能的要求,也能更好地保护运动员的膝盖和其他关节部位。
宋文很喜欢它那种踩上去独特的触感,天气好的时候就会跟唐昆要求到这里来训练,因此她对这片户外训练场地也不算陌生。
“人都来齐了?”陈云视线扫过最近的宋文,陈雨,正在热身的王晶等,看到后面,板着脸道,“庞涓呢?”
梁秋萍是庞涓的室友,还不等她回答,就见庞涓从场馆方向跑了过来,“对不起,教练,我不知道临时换地方,来晚了。”
-----------------------
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2-06-2021:39:48~2022-06-2123:26: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PL20瓶;LADYZ1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5章
庞涓算是女子短跑队中入队比较早的了,只是除了刚入队时拿到一个全锦赛的银牌和亚锦赛第四名,后来就一直没出什么成绩。
陈云眉心拧紧,淡淡道,“入队吧。”
“是!”庞涓快速走入队列中,见教练没有再说什么,忐忑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
梁秋萍疑惑道,“早晨我不是和你说过换地了么?”
庞涓面色镇定,“刚起床迷迷糊糊的,一时忘了。”
梁秋萍本就是老实人的性子,见庞涓这么说,她也就信了。
人已经全部到齐,陈云做事向来雷厉风行,也不多耽搁,直接宣布测试开始。
华国短跑不兴,国家队男女短跑运动员加起来才不过十人出头,勉强凑得齐世锦赛上男女4x100米接力的首发阵容,而隔壁的投掷部有43名国家队队员,竞走部也有36名队员,这么一比,短跑队看上去有些寒酸。
整个国家女子短跑队,加上刚加入的宋文,也不过刚好七人。虽说近两年国家队也在国内铆足劲地招揽短跑人才,但也要达到标准才行,不是随便在一个什么全国大赛上获奖就能进的。
宋文能进,也是因为队里的领导们看上了她的潜力,再者,她世青赛和全锦赛的两块奖牌也有足够的分量。
百米短跑运动员大多兼项200米,所以宋文她们要进行两项测试。
先进行的是100米,队内测试也没有讲究什么规则,第二到第八道作为比赛的跑道,七人抽签分了道次,宋文抽到的是第五道。
陈云吹哨,“各就各位——”
七人同时在起跑器上做好准备姿势。
“预备——”
枪声炸响在宋文耳边,大脑还未反应过来身体已经率先冲出了起跑线。
七人中,她的的起跑反应速度和第三道的哈显萍并列第一,都是0.108秒。
右脚触地一瞬即离的同时左腿已经迈开一大步,几乎一眨眼的功夫她就跑出了十几米的距离。
哈显萍从刚起步时与宋文并驾齐驱,慢慢地落后一个肩膀,一个身位,她奋力追赶,两人间的差距却不见缩小,反而越来越大,到最后十米时,已扩大到两个身位。
三月的冬训,不仅减少了宋文在跑步时的腾空时间,她的支撑时间也更短了。
她调动身体的每一块骨骼与肌肉,用尽全力向终点冲刺,呼啸的风声从耳边刮过,脸庞在冷冽干燥的寒风下有些微的刺痛,但她感到一种徜徉的恣意愉悦。
在最后冲线的那一刻,天地间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自己。
露天的跑道也安装了电子计时系统,此时按照成绩排名宋文等人的比赛用时一一显露出来。
宋文以11.19秒的成绩拿到了这次队内100米测试的第一,哈显萍以11.24秒拿到第二,王晶是第三。
看到这样的结果,原本坐在一旁观望的领导们“嚯”地一下站了起来,他们迫不及待地走向陈云和唐昆,脸上堆满了笑意,“那位刚刚跑了第一的就是刚加入的宋文吧?”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潜力无限啊,当然两位教练也费心了。”另一位领导接话道。
他们来观看这次短跑队内测试之前,就已经听说了国家田径女子短跑队有了一位能跑进11.20秒的运动员,按捺不住好奇心,本来只要两人前来变成一堆人同行,就为了亲眼看看这件事的真实性。
多少年了啊,自从张彩华,李雪梅之后,华国女子百米短跑多少年没有出现能够跑进11秒大关的选手了,这个叫宋文的短跑运动员
,虽然只刚跑进了11.20秒,但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宋文刚下跑道走回起点,就见一群衣冠楚楚的领导围着她的两位教练,她迟疑地喊了一声,“唐教练?”
下一秒,那群人转过身来用亮晶晶看肥羊似的眼神望着自己。
宋文后背一凉,强撑着对视回去,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心底则在快速回顾自己过去三十年里有没有干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呸,是十六年,翻遍记忆的每一个角落,没有。未成年的自己能干些什么啊?!
所以这些人到底为什么这样看自己?
害怕.jpg
等那群领导恋恋不舍地散去之后,唐昆才和她解释了缘由。
那群领导是专门为她而来,他们认为她有突破11秒大关的潜力。
宋文顿住脚步,一阵恍惚。
历史上,华国女子短跑跑进过11秒以内的只有张彩华和李雪梅,她们是华国女子短跑最优秀的运动员。一个是首个百米跑进11秒的亚洲女性,一个曾经在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上跑出10.79秒,打造了至今为止无人能破的亚洲纪录和全国纪录。
华国急需出现第三个女子百米能跑进百米的运动员,这样至少在奥运会、世锦赛这样的大赛上能挺进决赛,成为亚洲女子短跑实力的印证,也代表华国拥有了接近世界顶尖女子百米短跑的实力。
这个时候,宋文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尽管目前她距离那个目标还很遥远,但他们从她近一年来的表现里看到了华国女子短跑未来的希望。
-
200米的测试放到了傍晚,吃过午饭宋文请了两小时的假去学校一趟。
一个学生会在什么时候回到已经放寒假了的学校?
当然是——领成绩报告单的时候。
因上午要进行测试,宋文特地跟杜荣说好了下午再来领那薄薄的一张纸。
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杜荣表示理解,甚至还善解人意道,实在抽不出空,她做老师的可以帮忙寄回宋文的家里。
宋文受宠若惊,别,我还是自己来吧老师,当场就在电话里婉拒了杜老师的一片拳拳爱护之心。
自从她在期中考试中英语考了最高分,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不差,综合排名排在班级前十五之后,班主任杜荣对她的态度来了个180°大转弯。
在这之前,也不是说杜荣对她不好,但是总觉得隔了些什么,宋文整日忙于训练,没工夫也不想去探寻。但考试后,杜荣对自己的态度就亲热起来,平常上课时看她的眼神简直能发出光。
宋文不知道的是,她在杜荣眼里,就是好好学习的经典范例,经常被杜荣当个工具人来鞭策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
杜荣虽是尖子班的班主任,但也是其他班级的英语老师,二中虽是重点中学,但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混日子学生,这个时候,工具人宋文就出场了,“你们看看2班的宋文同学,人家每天只来上半天课,下午晚上都要训练,作业按时完成,学习也没有落下,再看看你们自己,难道你们比她还忙吗?!”
骑车到学校不过十分钟,因其他学生早已领过了,宋文的那张被单独放在杜荣的办公室里。
宋文走进高一老师的办公教室,人很少,大部分老师也已经放假回去了,只有杜荣还在自己的桌前出着下学期开学时的摸底考试卷子。
“杜老师?”宋文站在门口轻轻扣了两下厚重的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