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母笑着点头,“我跟你说,昨天收的二十斤芹菜就有四角钱的赚头!”
“不错,今天继续!”周怀安走到门口,想想又回头问,“我们去中医院没看到三爸和三婶,回来的路上也没看到,他们回来么?”
“回来有一会儿了。”周母叹了一口气,“我看你三爸瘦的都没人形了,就把羊肝和猪肝,还有猪蹄子给他们一些,让你三婶去挖草药来卖。”
周小琳着急的抓着他裤腿,“幺爸,瓜瓜,我要吃瓜瓜!”
周怀安见两个小爪子上都是黄呼呼的芒果酱汁,一爪子全都糊在了裤子上,忙把她手拉开,“小东西,幺爸穿的是上街的裤子,糊成这样子,咋穿啊?”
“你吼她做啥,洗干净不就行了?”周母忙用围腰给她擦了,“幺幺,才吃了果果,瓜瓜等老祖和爷爷回来再吃。”
周小琳见了晓得吃不成了,指着甑子,“吃大包子。”
“等哥哥姐姐回来一起吃。”
周怀安回屋换了干活的衣裤,看了一眼和孩子们在阶檐上择草药的杨春燕,“燕儿,你帮我把裤子洗了,我去土窑看看,回来吃了饭就上山。”
“哦!”杨春燕忙放下草药接过他手里的衣服。
周母抱着周小琳从灶房出来,“老幺,今天在装窑,刘窑匠和他儿子中午在家吃饭,你去顺便叫他们回来吃饭。”
“晓得了。”周怀安朝外面走去。
“你三哥呢?”周母追上去问道。
“我和燕儿骑车回来的,三哥推着鸡公车要晚一点才回来。”
周母看他走了,冲杨春燕招招手,“那些干货卖的好多钱一斤,亏本没?”
“没有,粘粘草、车前草……这几样都是3角一斤,算下来一斤还是有1角多的赚头,田基黄9角钱一斤,我也没想到价钱这么高,算下来一斤干货有7角钱的赚头。”
“那以后多收点田基黄。”
“收购价也要提一些才好,不然她们晓得了,就不愿意送草药来了。”
“提多少合适?”
“五斤半到六斤这样子晒一斤干货,我们就收七分一斤吧!”
“好,下午来的我就收七分一斤。”周母想想又道,“再有半个月就要收油菜了。”
“我看今年的油菜还不错,榨的油能吃到明年。
周怀安到了土窑,见老爷子在帮忙往箢兜里装砖坯,“爷爷,回去吃晌午饭了。”
老爷子抬头抹了把汗,“去喊一声你老汉和刘师傅他们。”
“好,我去看看装了多少了?”
周怀安去窑口见已经装半窑土砖,周怀荣和周父在下面传砖坯给刘窑匠和他儿子,将砖坯一层层往上码。
“老汉,妈喊你们回去吃饭了。”
周父回头看了他一眼,“你先跟爷爷回去,我们把这点弄完就来。”
“哦!”周怀安回到晒棚,叫上老爷子一起往回走。
到了苞谷地那边,老爷子停下脚步对他说:“你老汉那天和徐书记说了开荒的事,他说上面这片荒山属四荒地允许开荒。
一共有三四百亩,兄弟四个都参与开荒的话一人几十亩也不多,看样子是同意了。”
“徐书记说没说开荒要办哪些手续?”
“这我没问,等一下,你问你老汉。”
周怀安听后,想了一下说:“爷爷,你说我把这片开了种草药咋样?”
“种草药?”老爷子扭头看着他,“草药都是天生天养的,能种的活么?”
“我读书的时候,老师说我们吃的菜和粮食也是先人把野菜、野稻种子弄回家,经过一年年试验才种成功的。”
老爷子看了路边的车前草一会儿,又看了看荒山,“开出来有好几十亩了,弄几亩试试也好。”
周怀安冲老爷子竖起了拇指,“爷,还是你开明,我老汉那个老牛筋,我连提都不敢跟他提。”
老爷子强忍得意,横了他一眼,“少给老子在这拍马屁,你要是不干不好,就把屁股洗干净等着挨打!”
“是!”爷孙俩说说笑笑的往回走。
路上遇到村民都笑着问他遇到啥子好事了?
第177章 176:谁干谁收益
老爷子乐呵呵的说:“老二家明天开窑烧砖,等砖瓦烧好了就动工修砖瓦房咯!”
“要修大瓦房了,是该高兴啊!”
“到时候请你们喝上梁酒!”
“要的、要的!”
周怀安和老爷子到家,周母和杨春燕已经把饭菜做好了。
周怀安把芒果拿了一个出来,削掉皮递给老爷子,“爷爷,你尝尝,王医生家送的果子,味道巴适的很!还有西瓜,等老汉他们回来我们切了吃。”
老爷子接过咬了一口,“不错,软糯糯的还甜。”
“小王医生说果核可以留种,我数了一下,有二十多个,我们把果核埋起来,种荒地去。”
“好!”老爷子满口答应。
等周父和刘窑匠他们回来,周怀安拿了一个西瓜切开,“刘师傅,刘大哥,别人送的,都尝尝。”
“西瓜啊!”刘窑匠接过周父递来的西瓜,“这东西城里人喜欢吃,听说卖的还不便宜。”
老爷子乐呵呵的说:“老幺城里的朋友送他的。”
刘窑匠笑道:“老爷子,你家老幺现在出息了,你看还买了自行车。”
老爷子笑得满脸褶子:“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推鸡公车送黄鳝,来回要走六七个小时的路,就找朋友帮买的邮电局淘换下来的二手车,少走点路。”
刘窑匠点头,“能吃苦是好事,能吃苦才有好日子过。”
堂屋外面,杨春燕看着几个孩子连瓜皮的差点啃来吃了,对几人说道:“把瓜籽捡起来给奶奶留种,明年在后山种了就有西瓜吃了。”
“好啊!”周家明几个忙把地上的西瓜籽捡起来,又对扫地的周怀荣说,“老汉,西瓜籽不要丢了,留种明年种。”
“臭小子,有好吃的比哪个都积极。”周怀荣嘴上嫌弃,还是把桌上的瓜籽都擀进了撮箕里,给了周家明,“拿去给你奶留种。”
杨春燕和周母照例在堂屋和阶檐上各摆了一桌,大人坐堂屋一边吃饭一边摆龙门阵。
阶檐上的孩子吃的满嘴流油,肥肠烧竹笋,猪头肉,还有切成两半的大包子,这日子简直不要太好。
下午还要装窑,大伙儿都没喝酒,吃过饭刘家父子回家歇午觉去了。
杨春燕把早上卖草药的钱分给了大的三个,三人拿着一百多块,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
周怀军一脸财迷的看着手里的大团结,“老三,还是卖厚朴来钱快哈!”
周怀安得意的看着他,“这次能卖这么多钱,多亏春燕在山上找到几块特等的重楼。四个就卖了两百块,加上厚朴钱就多了。”
兄弟三个这才明白过来,“难怪不得卖了这么多钱。”
杨春燕对周怀安说:“嫂子她们可能等会儿就回来了,我们也回屋收拾一下,准备上山。”
“要的!”
两人回到房间,周怀安想起荒地的事,对杨春燕说:“爷爷说老汉问过徐书记了,他说那片荒地……你想啥时候去村里说开荒的事?”
杨春燕想了一下,“大嫂她们已经上山采割厚朴去了,我们稍晚一点上山也没事。去问问老汉徐书记是咋说的?合适的话就去落实下来,省得被人抢先下手。”
“好!那我们一起去问问。”
两人提着上山的东西,去了堂屋,见老爷子靠着躺椅在抽叶子烟,周父坐在一旁裹烟叶。
周怀安笑着上前,“老汉,爷爷,叶子烟要抽完了吧?”
周父看了他一眼,“还有一些,抽完了不要去买了,地里那些烟叶隔段时间就可以割了。”
“哦!”周怀安和杨春燕坐在草凳上,“老汉,徐书记有没有说村里对开荒有哪些要求?”
周父想了一下说道:“徐书记说现在有政策鼓励大家开荒,还说谁开荒谁受益。”
周怀安看了杨春燕一眼,“燕儿,你觉得咋样?”
杨春燕觉得趁政策刚出台就下手最好不过,想了一下问道:“老汉,徐书记有没有说,荒地开出来后,是我们想种啥就种啥,还是要按照他们的要求种啊?”
周父皱着眉头想了一下,“这倒没有!就说要报上头批准,上头批准了会发确权证明,拿到证明后哪家开出来的荒地,归哪家永久使用。”
杨春燕听后总算明白了队里那几户,为啥开了几百亩荒地,觉得机会难得,“老汉,要不你和怀安去徐书记家一趟,把开荒的申请交了咋样?”
老爷子听后也道:“老二,你个瓜货,国家都说了哪个开出来的地就归哪个永久使用,你还在这不动。等别个晓得了,黄花菜都凉了。赶紧去一趟,把申请报上去,!”
“我这就去。”周父放下烟叶站了起来,“把你哥他们喊起来,一起去把申请写了。”
杨春燕忙道:“怀安,去把那罐子花粉还有野蜂蜜给徐书记家送去。”
周怀安点点头,“你去拿来,我去喊大哥他们。”
杨春燕回屋把花粉和蜂蜜拿出来装挎包里,给了周怀安:“花粉的用途你和许婶说一声。”
“晓得了。”周怀安接过,和周父还有兄长一起出门朝徐书记家走。
徐家住在徐二春家过去没多远,一栋三间两头转的大瓦房,走到后见院门开着,院子里没人。
周父站在门口问道:“徐书记在吗?”
徐书记老伴从堂屋出来,看到周家父子几个,客气的笑道:“在呢!快进屋坐!”
“叨扰了!”周父带着几个儿子进了院子,在堂屋坐下。
周怀安把挎包里的罐子拿出来递给了她,“许婶,里面是我那天上山找的老蜜和花粉,德生堂的王医生说花粉女人兑水喝了好。”
许婶听后满脸堆笑,“你找蜜也不容易,拿去卖钱多好!”
周怀安:“卖钱啥时候都可以。山上那些野蜂住哪儿我最清楚不过,要卖钱下次再去找就是。”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许婶笑着看向周父,“熊家那头牛赔的值,你看你家老幺现在多懂事啊!”
周父笑着点头,“现在是好多了,好多了。”
这时徐书记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父子几个笑道:“哟!都来了啊!是有啥大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