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燕想到这年头的规矩大,就怕人看到了多想,“那我喊妈把手电筒给你!”
“嗯!”
两人从茅房出来,去舀了热水洗漱后,分头去了各自歇息的房间。
杨春燕两人回娘家,一个住小妹的房间,一个住她嫁人前的那间屋。
杨冬梅的房间靠窗放着一张课桌,桌上还摆放着不少书本,她看了一下找了两本故事会,靠在床头看了一会儿,才熄灯睡了。
第二天一早,杨春燕起来和周母去了屋后的芋头地,周怀安跟着杨大哥去了大队交钱开拖拉机。
两人去大队晒坝前,先去了一趟大队会计那,把买拖拉机的钱交了。
杨家坪的大队会计也是杨家叔伯,高高兴兴的把钱收了,就把停放拖拉机的仓库钥匙给了杨大哥。
周怀安跟着他去了大队晒坝,杨大哥打开一间仓库,里面停着一台半新旧的拖拉机,看样子保管的很好,上面的大红油漆看起来还很鲜亮。
“我们进去!”杨大哥带着他进了仓库,拿起手摇对周怀安说,“你看着我怎么摇的,我们先学习怎么手摇启动。”
“要的!”周怀安笑着上前,“我搭拖拉机帮师傅摇过几次,但不晓得那些零件的作用。”
杨大哥笑着上前,边做边讲解,“拖拉机共有6个前进档位,2个倒档,换挡需要拉离合,转弯要捏住转向把,俗称小把。
朝左转弯捏右小把,右转捏左,注意它的刹车。车辆动起来后左右拐弯时,手柄不能一直按着,要按一下,放一下,不然人都会被甩出去……”
他说着走到车头,“首先加油门,再按下减压杆,然后插入摇把,用力带动飞轮旋转到一定转速时候,松开减压。
记住了,这时候千万不要松开摇把,得带着摇把让飞轮转动三转左右,等机器正常启动了,才可以松手,不然手摇会砸掉你的下巴……”
周怀安用心记下,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又拉着他重新讲解,两人才开着拖拉机出了仓库。
他下去关仓库门的时候,看着宽敞的仓库门,忽然想起,自家门口那条田坎路,拖拉机根本就开不进去。
拿着钥匙上了拖拉机给了杨大哥,想着先学会了,回家再想办法。
杨大哥对他说道:“我开到外面的机耕道上,你练练手。”
“要的!”
周怀安看了一眼长得和小媳妇有点像的杨大哥,想到自己和春燕结婚也快一年了,来丈母娘家也有几次了,两人说的话,加起来都没这一次第一天说的话多。
他觉得自己这个大舅哥,虽说凶了些,但对春燕还是不错的。以前看到自己没好脸色,也怪不得他,只怪自己太懒散……
到了机耕道杨大哥让到一旁,周怀安上去扶住了车把手,在杨大哥的指挥下,动作僵硬的开着拖拉机慢慢往前走。
可能是经常看拖拉机师傅驾驶的原因,不一会儿他就放开了,速度也慢慢快了起来。
杨春燕和杨母在屋后芋头地,掰了满满一背篼芋头杆,背着走到院门口,就看到杨大嫂在阶檐上给两个小侄子洗脸。
“两个小调皮,才起来啊?”
“大孃!”大双看到两人就跑了过来,拉着杨母奶声奶气的说:“奶奶,我要吃蛋蛋。”
“煮好了的!”杨母牵着他上了阶檐,又牵住小双一起去了灶房。
杨春燕放下背篼,杨大嫂立马接过,“打井水洗太麻烦了,我去前面的水沟洗干净背回来。”
杨春燕点点头,“我跟你一起去。”
杨家喂了四头猪,每天都要煮一锅猪食,这段时间的芋头杆多,就用芋头杆和谷糠、姜芋粉喂猪。
两人到了水沟边,沟边蹲着好几个妇人,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洗牛皮菜,几人见姑嫂俩过来都客气的打招呼。
杨父是队上的赤脚医生,村里人对他们都比较客气,因为在这年头,有点小病小痛的,最方便不过的就是村里的赤脚医生。
沟里的水和小河里的水一样清澈,一点都不像三四十年后那样浑浊不堪,甚至还扔着各种生活垃圾和塑料袋。
姑嫂俩背着芋头杆还没到家门口,就看到周怀安和杨大哥开着拖拉机过去了。
杨春燕指着周怀安,“哟~这么快就上手开着走了!”
杨大嫂看了一眼,笑道:“拖拉机简单的很,听你大哥说,他学了两个下午就学会了。”
“嗯!那年大队派了大队书记侄子和大哥两个人去学。两人同时学,还是我大哥上手最快,开得最好。大队侄子后来当兵去了,拖拉机就我大哥一个人开了。”
杨大嫂听后有些可惜的说:“你当初要是嫁给李勇多好啊,家里条件比周家好,人也比怀安上进。
退伍回来在村里干了两年,就去了镇上工作。幸好怀安改了,不然我都替你不值!”
第248章 247:回家
“呵呵!那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杨春燕干笑,“你今天不提,我都忘了!”
她想着自己上辈子过得那么难,也没后悔过嫁给周怀安,更不用说这辈子了。
周怀安在杨大哥的指挥下,耕完、耙好一亩苞谷地,剩下的几亩就能独自完成。下午又上路练了半下午,就能熟练的掌控拖拉机了。
杨母和杨大嫂给两人准备了了一个大筐,里面装满了西瓜和香瓜,起码有一百多斤。
杨母又提着篮子过来,絮絮叨叨的说:“你大娘见你们回来摘了一篮子葡萄送来,我给你装筐子里了。”
“夹背里还有一罐水豆豉,一罐豆腐乳,油布袋里是我捞的酸菜,黄喔喔的巴适的很。你切一把酸菜加两勺水豆豉,再弄点折耳根伴着吃,六月天最下饭不过。”
“你老汉听说老爷子住你们家了,又把他泡的药酒装了一罐让你带回去给他们喝,睡觉前喝一小杯就成。里面还有我给你和怀安做的鸡婆鞋(棉鞋)。”
杨春燕看着夹背和竹筐有些发愁,“妈,你拿这么多东西,我和怀安咋弄得回去啊?”
“自行车咋弄不走,你大哥一次能驮两三百斤去宁安呢!”杨母嗔怪的瞪了她一眼,又叮嘱道,“房子修好了,啥时候上梁提前来说一声。”
周怀安说道:“起码要年底了,到时候会提前来报信的。”
杨母点点头,想想又道:“你们注意着点,结婚也快小一年了,是时候要个娃了。”
周怀安听后有些伤心,咋都催着要娃,我憋了那么久,才挨着媳妇几次哦!有娃我又要憋着了……
东西收拾好,杨大哥上前帮忙提去挂到自行车上,“十五号我一早就去宁安,到时候我跟你一起把拖拉机开回富牛。”
“要的!要的!”周怀安对杨父、杨母说,“妈,老汉,我们就走了,等房子修好了,家里宽敞了,我来接你们过去住两个月。”
杨母听后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哪住得到两个月哦!你老汉要给人看病,你大嫂一个人带着两个,到时候我们去住两天!”
“嗯!你们回去商商量量的好好过。”杨父说着看向杨春燕,“燕儿,你不要动不动就欺负怀安!”
周怀安忙道:“老汉,没有的事,燕儿从来没欺负过我。”
杨母婆媳俩听后直乐,“你看,我们不急,他还急了。”
“……”杨春燕不好意思的瞪了他一眼。
两人从杨家出来,婆媳俩抱着大小双把他们送到了路口,才依依不舍的道别。
杨春燕背着夹背,坐到车后座,“好了,走吧!”
周怀安卖力的蹬着车往前走,“大哥说能卖一角一二一斤,我们家里种的那些地瓜,一两分一斤还不好卖,明年让我妈也种。”
“好,明年我们也种这个。”
“燕儿,还有件事,下个月拖拉机开回去还没地方停呢!”
“是哦!”杨春燕想了一下,“一丁家在大路边,可以停一丁家啊!”
周怀安听后不住点头,“对呀!你看我咋就把他忘了。”
“你不是说你记性好得很么?”
回去下坡路多,虽说东西带的多,但也比来时快多了。
个把小时后两人到了黄角树歇气,周怀安拿了一个香瓜拍开,递了一块给杨春燕,“吃一块再走!”
杨春燕接过,见他蹬得满头大汗,“等下换我骑么?”
周怀安吃完手里的香瓜,靠着黄角树,慵懒的看着她,“不用,土路一点都不好走,你骑着累!”
杨春燕睨了他一眼,“我觉得骑车一点都不累,坐车才累,不信你试试?”
背着夹背坐自行车,时间一久就觉得腰酸,前面还是土路,她宁愿走路也不想坐车。
周怀安当然不信,“那好,等会儿我就享会儿福!”
两人歇了一会儿,便杨春燕蹬上了自行车,周怀安刚坐上那会儿,觉得还蛮省事的,还没到观音山山脚,他就觉得腰酸酸的不舒服。
“燕儿,还真的不舒服诶!你咋还坐了那么久?”
杨春燕翻了个白眼,“晓得不舒服啦!”
“对!我还是下来走路算了。”
杨春燕笑道:“前面的坡我蹬不上去,不然就让你多坐一会儿,省得你天天表功,说自己是老黄牛,每次都是你驮我!”
“唉!我一直都以为坐着省力。”周怀安跳下车,叹气道,“简直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
“憨子,我是狗,那你是啥子?”
夫妻俩一边斗嘴一边往回走,上坡进了村子,村里已是炊烟袅袅。
“燕儿,我们转那边过,去一丁家看看他下山了么,顺便送点西瓜、香瓜给他!”
“要的!”
两人转到周一丁家,见他家院门开着,周怀安冲里面吼了一嗓子,“丁丁猫,丁丁猫!”
周一丁从灶房出来,大黄慢吞吞的跟在他后面。
“回来啦!”
“嗯!”周怀安抱起个大西瓜,冲他得意的笑道,“快点提个菜篮出来,还有香瓜!”
“好嘞!”周一丁小跑着提着个篮子走到门口,“嫂子娘家送的?”
“我大哥种的,甜的很!”杨春燕捡了几串葡萄几个香瓜装篮子里,“拍开就可以吃了。”
周一丁拿起一个就是一掌“咔嚓”一声脆响,香瓜裂成两半,他大啃了一口,“好吃,又甜又爽口。”
周怀安把西瓜放在堂屋出来,看着周一丁家的院门,“你家这大门,拖拉机开得进来么?”
周一丁肯定的说:“开得进来,我老汉修的时候就打算好了的。”
“那就好。”周怀安揽着他肩膀,“兄弟,下个月十五号,我的新拖拉机就到了,我家门口那条田坎你是晓得的,新房子修好前,我就把拖拉机停你家了。”
周一丁爽快的点头,“没问题,到时候我拿一把院门的钥匙给你!”
“多谢!我就先回去了。”周怀安说着又道,“你啥时候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