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块钱一斤,就算五十斤都能卖五百块了诶!”
“嗯嗯!”杨春燕得意的看着他,“所以人家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这话说的有水平!”周怀安竖起拇指,“看看我多有眼光,讨了个旺夫又招财的老婆!”
“去你的!”杨春燕笑着拍了他一下,“还不赶紧拉沙子去!”
两人到了河边,赵慧芳她们筛沙的地方在石桥下游,离桥头有两百来米远。
周怀安放慢速度喊道:“燕儿,河滩上颠的很,你下来在这等我把沙子装满了来接你。”
杨春燕觉得坐着等太心焦,“算了,我走过去看看。”
她戴好草帽下了拖拉机,周怀安开着拖拉机摇摇晃晃的行驶在河滩上,还没她走路快。
走近后看到周怀荣和周怀山在那捡大石头,赵慧芳三人戴着草帽在河滩上弓着身子不停忙碌,沙子和砂石也堆成了山。
她看着河坝里的石头,忽然想起前世村里有人在河坝里捡了一块将近一米高,墨绿色、看着有点像木头的石头。
大伙儿都跑去看热闹,那块石头还保留着木头的大部分外形、树皮痕、树结头、年轮;还有木头上被虫子蛀了的洞眼。
打磨出来后漂亮极了,听说送到凉山南红市场卖了好几万。
大家这才晓得那块石头,是一种硅化木,因漫长的地史过程中,大片的原始森林被自然力量深埋于地下形成的。
因其晶莹剔透的外表而区别于普通硅化木,又叫做树化玉。
消息传开后,附近几个大队的人都涌到了河坝,锄头铲子,还有人开了挖掘机,整条河坝被挖得坑坑洼洼,真有人找到几块,还有些草花玛瑙,和一些没玉化的硅化木,但都没那块漂亮。
……
李秋月看到她过来,拄着洋撬看着她,笑道:“回来啦,远远就看到你在笑,遇到啥好事了?”
“是有好事!”杨春燕笑着上前把红菇的事和几人说了一遍。
张秀香惊讶道:“啊!那东西真的能卖钱?还十块一斤?”
“对,小王医生亲口说的。”
“哈哈,太好了!”李秋月惊喜的欢呼。
赵慧芳和周怀荣兄弟俩乐得眼眯成了一条缝,“太好了!幸好那会儿听春燕的捡回来晒了那么多。”
杨春燕笑道:“这次人家要一两百斤,家里那些远远不够,我想回去和三婶他们说,让他们也去捡。”
“趁还有个把月好捡菌子,下午让大哥和老三来筛沙,我们上山捡红菇去。”张秀香毫不犹豫的说道。
周怀荣连连点头,“下午你们都去,这里就交给我们了。”
周怀安跳下拖拉机说道:“大哥,小工一天一块钱的工钱,一个月也才三十块,人手不够的话,再请两个人来帮忙,我们挣钱还不就是这时候花的。”
周怀荣横了他一眼,“我跟你三哥筛就行。家里已经请了那么多人,不算烟钱茶叶钱,一天的工钱就要好几十块了。挣钱不容易,要省着点花。”
周怀山也不赞成,“就是,挣钱不容易,请人干花钱不说,哪有我们自己干的好。”
“好好好,都快十一点了,我们把沙子装好回去吃饭。”周怀安把挡板放下,兄弟三个把沙撬进车斗里面。
妯娌几个还兴奋的在那讨论,以前捡菌子的时候那块山头的红菌子多,下午去看看。
杨春燕关注起撬起来的大石头,看了一圈找到一块硅化木,十来寸长就像一节砍断了的木头。
她在筛沙的周围看了一圈,没看到前世看到的那种树化玉,倒捡了两块小孩拳头大小的彩色玛瑙石。
第294章 295:是钱不值钱
张秀香见后笑道:“这两块石头还没我们昨天挖沙子的时候,挖到一块白色的,长着红色草花纹的石头好看。”
“草花玛瑙!”杨春燕惊喜的看着她,“你们咋不捡回去?”
“石头有啥稀奇的,看几眼就丢石头堆里了。”
“我找了看看有多好看!”
赵慧芳听后指了一下前面那堆石头,“就在那堆石头里,真的挺好看的,你要我带你去捡。”
“要!”
两人过去在石堆里扒拉了几下,果然找出一块断掉一节的白色的像水晶般透明的石头。形状有点像一只大脚板,上面有明显的红色草花纹。
“漂亮!太漂亮了!”杨春燕惊叹连连,“这么漂亮的石头,你们咋不捡回去啊?”
“不就是块石头么,再好看又有啥用!”赵慧芳看着她笑道,“难不成石头也能卖钱?”
“放个十几二十年,说不定真能卖钱哦!”
赵慧芳好笑的看着她,“喜欢等会儿跟你大哥说一声,让他看到就帮你捡回去。”
杨春燕不好说的太明白,“大嫂,你看看,这么好看的石头,捡回去摆柜子上也好看啊!”
赵慧芳帮她拿起一块石头,“这么大的人了还和小孩子一样,喜欢这些花花草草的东西。”
老小孩哈!
杨春燕想着老脸有些发烫,想着回去和周怀安说树化玉的事,那么好看的石头,就算不拿去卖钱,放家里当传家宝也好啊!
周怀安也拿起看了看,“是挺好看的,喜欢我来拉沙子的时候就给你找。”
“嗯!”杨春燕拉着他过去指着那块硅化木,“还有一种有点像这种木头,但露出来的地方像玉石一样的那种最好。”
周怀安看后小声道:“是不是你梦里看到过?”
杨春燕也小声回答,“嗯!村里……”
“我的妈!一块石头也能卖几大万?是你梦里的钱不值钱了,还是大家都富得流油?”
“是钱不值钱了!就拿我们养的鸡来说,往后二十多一斤,还买不到现在这样散养的,没喂过饲料催肥的。”
“催肥的饲料又是啥玩意儿?”
“就是一种能很快把鸡、鸭、猪攒肥的东西。”杨春燕想了一下,“还有卖饲料的到村里发猪饲料的传单。
上面这样写的,六月肥,六月肥,六月不肥钱退回!后来还有四月肥,一头猪四个月就能长到二百多斤!”
“卧槽!我们最少要养一年才卖大肥猪,四个月就两百多斤,猪骨头都没长结实吧?”
“嗯!买回家的肉吃着都没香味了。”
“真要那样,我们自己养了杀!”
“大都这样,卖的猪喂饲料,自己吃的喂苞谷面。”
“踏马的!还喂苞谷面,猪比人吃的都好。”
那边李秋月拐了张秀香一下,“二嫂你看,老幺和春燕小俩口都结婚大半年了,还有说不完的话。”
张秀香笑着睨了她一眼,“你那会儿和老三不也一样,上茅房都有一个在外面等着。”
赵慧芳笑着拍了她一下,“你忘了老三还背你下山呢!”
“啊!”李秋月涨红着脸,“你们都看到了啊?”
张秀香一脸淡定的看着她,“这有啥稀奇的,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
“就是,新婚夫妻哪个不好!”
“嘿!”周怀荣抹了一把汗,“你们几个肚子不饿啊?不来干活在那说啥呢?”
“说他们两个。”赵慧芳笑着拿起洋撬干了起来。
“来了!”杨春燕和周怀安也笑着过来帮忙。
几人忙了半个小时,总算把沙子装满,开着拖拉机回村。
杨春燕妯娌几个在田坎路那下了,周怀安兄弟几个去工地卸沙子。
妯娌四人背着背篼,提着竹筐回了家,李秋月激动的把红菇的事告诉了周母,“十块一斤哦,你上次差点给扔了。”
“啪~”周母激动的拍了自己大腿一下,“妈吔!搞了半天真的值钱啊!幸好没给拿去扔了!”
李秋月一迭连声的说:“就是、就是!扔了就是好几百块!”
杨春燕好笑的看着几人,“还差一百多斤红菇,我们得找几家人一起去捡,我想喊小雪和三婶他们,你们看还要找哪几家?”
周母笑道:“才一百多斤干菌子,哪用得着再喊外人,喊上小雪家、还有你三婶家和大爸家,人手就足够了。”
杨春燕点点头,“我算过,晒一斤干红菇,不算损耗也要八九斤鲜菇才晒得出来一斤,我们先商量一下,给多少钱一斤收鲜菇合适?”
李秋月想了想看着几人,“我们给她们五角钱一斤收,你们看咋样?”
张秀香和赵慧芳也道:“红菇好捡,给五角钱一斤,一天下来最少也有十几块钱的收入。”
杨春燕:“好,那就说好给五角钱一斤收,妈等会儿去和三婶她们说一声,让她们来看看别捡错了!”
“要的!吃的东西得小心点,万一捡到毒菌子要害死人的。”
“趁现在日头足,把那些干红菇拿出来晒晒,明天让怀安送宁安去。”杨春燕说着往外走。
“春燕,”周母忽然想起一事,忙叫住她道,“你去宁安请王医生看过了没?”
杨春燕没想到都叮嘱过周怀安让他不要说,他嘴巴还那么快,“看了,他说月份还浅。”
周母欢喜的嘴都合不拢了,“怀上啦!”
“嗯!”杨春燕高兴的点头。
赵慧芳几个也高兴的看着她,“好事啊!家里修新房子,春燕又怀上了,双喜临门哈!”
“对对对,双喜临门!”
灶房里洋溢着欢喜的笑声。
杨春燕脚步轻快的朝灶房门口走。
“春燕!”周母叫住她,“你把碗端去堂屋摆饭,我去晒干菌子!”
赵慧芳说道:“妈,你去三婶那跟她说一声,我们去晒!”
“要的!”周母忙着出去了。
杨春燕从茶壶里倒了些热水擦洗后,开始端碗摆饭。
周怀安开着拖拉机到了工地,“大哥,你们卸一下,我有事和爷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