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1981小山村_分节阅读_第185节
小说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94 MB   上传时间:2025-10-20 19:43:49

  “你啊!”周大田笑着虚点了他几下,“那你跟怀荣说好,你们来找我。”

  “好嘞!不管成不成,只要肯给我们两家投票的人家,运粮去粮站交公粮的事就包在我身上,大伙儿只需给我报销一下油费就成。”

  周大田满意的拍拍他肩膀,“我回去就通知下去。”

  “要的,大田叔慢走。”周怀安殷勤的把他送出了院子,看着他走远才转身回去。

  “怀安,大哥那天说了,他不是那块料,你赶鸭子上架,能行么?”

  “能行!”周怀安拉起晒垫,将高粱籽聚拢在一起,“大哥心里啥都晓得,只是不爱说而已。你看从房子动工,工地上那些事他管的是井井有条。”

  “是啊,这次修房子就我俩最轻松。”杨春燕把高粱撮进萝篼里面,看了看时间,“都五点半了,你该开拖拉机去拉沙子了。”

  周怀安挑起高粱去阶檐上倒进拌桶里面,“那些菌子你慢慢收,我去了就回来帮你。”

第300章 301:三姑奶奶

  杨春燕提着萝篼去了后院,原本晒草药的竹架上放满了晒着红菇的簸箕,一朵朵胖乎乎、红彤彤的好看极了。

  山上的菌子愈发少了,赵慧芳妯娌三个和李银福,三房婆媳、杨小雪夫妻,每天天一亮就出门上山捡菌子,一人一天也只能捡到十来斤红菇。

  杨春燕摸摸簸箕里的红菇见已经干了,端起簸箕把红菇倒进萝篼里面,这时前院有叫喊声传来,“二哥,二嫂、慧芳,有人在么?”

  “来了!”杨春燕放下簸箕回到前院,看到一个大概四十多岁年纪的瓜子脸妇人,提着菜篮站在院子里,两眼光溜溜的四处张望。

  想到她刚才喊的,觉得应该是周怀安几个姑姑,看她年纪应该是最小的三姑奶奶。

  别看这位三姑奶奶长得慈眉善目的,但嘴巴不是一般的零碎,最喜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前世老爷子出事,来家跳的最凶的就是这位三姑奶奶,口口声声说老爷子的死,就是二房造的孽。

  还指着她的鼻子骂扫把星,说从她嫁进周家后周家就没安生过,说那些倒霉事都是她带来的。

  气得怀安拿着扫把要赶她出去,才没再骂了的。

  周三嬢见她呆呆的站那,也不晓得喊她进去坐,撇了撇嘴,“你是老幺媳妇吧?我是怀安三孃,你们结婚还有过年我来过。”

  还说是赤脚医生家的妹子,憨痴痴的,就那张脸还看能看。

  杨春燕淡淡的看了她一眼,“原来是三嬢啊!不好意思,结婚那天我在新房里没看到你,过年拜年,你来了在门口打了声招呼就去了大爸家,还真不认得。”

  周三嬢听后心里一阵窝火,想到自己这次来的目的,忍气道:“以前来是你家住不下,我们就住你大爸家了。等你家的新房子修好了,以后来了就住你家。”说着又道,“你妈老汉呢?”

  “我老汉儿在工地上,我妈在后山掰苞谷,你有事的话,可以去后山找她。”

  “没规矩!”周三嬢不满的剜了杨春燕一眼,就朝后院走,看到簸箕里的红菌子撇了撇嘴。

  杨春燕懒得和她计较,把她送到后院门口,去竹架前继续收红菇。

  周三嬢出了后院,还没走到苞谷地边,就看到周母背着苞谷过来了,“二嫂,你脾气也太好了吧!年纪轻轻的小媳妇留家里享清闲,自己在这做黄牛。”

  周母抬头看着她,淡淡的笑了一下,“三妹来就是说这个的么?”

  自家也不晓得咋回事,公婆都不是那种尖酸刻薄的,三个小姑子一个比一个尖酸刻薄。

  周三嬢像是没看到她的冷淡,笑嘻嘻的说:“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小媳妇还是别太宠着了,不然以后就爬到你头上了。”

  “我家春燕是啥性子,我心里清楚,不会干出那样的事。”周母说着往回走,“你啥时候来的?”

  “刚到,到了就来你家了。”周三嬢也跟了上去,“二嫂,恭喜你哈!我还是昨天去赶白马,才晓得你们在修新房子,啥时候动工的?”

  “上月二十二动工的。”周母推开后院门,“进来坐会儿。”

  “要的。”周三嬢跟着进了院子。

  杨春燕扭头看到周母跟她进来,忙迎了上去,“妈,你回来啦!”

  周母笑着点头,“你不用管,我背前院去倒阶檐上。”说着又道,“三嬢,你认得不?”

  杨春燕看了周三嬢一眼,笑着点头,“刚才见过了。”

  周母背着苞谷去了前院,弓着身子将背篼里的苞谷倒在阶檐上,才放下了背篼,“三妹坐。”

  “要的!”周三嬢在堂屋门口的竹椅上坐下,放下竹篮,“二嫂,老汉儿这个月是住大哥家么?”

  “你二哥说,老汉儿搬来搬去的麻烦,以后怀荣兄弟四个都住新房子去了,老汉儿就和我们一起住老房子。”

  周三嬢听后,揭开菜篮上盖着的菜叶,“家里养了十几只鸭子,老汉儿喜欢吃盐蛋,我拿了十个来,你腌给他吃。”

  “要的!你们今年收成咋样?”周母提着苞谷走过去坐下,开始撕苞谷叶,撕下来苞谷棒子每四个绑在一起,放在一旁,等会儿送去挂到后院屋檐下。

  周三嬢也拿起几个帮忙,“今年收成还可以,后天就开始交公粮了。你们收成咋样?”

  “不咋好。谷子刚开始灌浆不久就遇到刮大风下大雨,吹倒伏了不少,一亩田至少也要减产几十斤。”

  杨春燕端了茶水放小方桌上,“妈,三嬢喝水!”

  周母端起瓷缸喝了几口,“你嫂子她们该回来了,你去把嫩豇豆挑一些出来,再去摘一些青海椒干煸。”

  “我都弄好了,红烧肥肠焖了一下午,早就耙了。”

  “要的!”周母说着又看向周三嬢,“三妹,就在我家吃夜饭?”

  “好。”周三嬢应下后,见周母忙着撕苞谷叶,迟迟不问她这次来干啥,眼珠子一转,“二嫂,老汉儿是不是在工地上帮忙啊?你带我看看去!”

  “要的!”周母放下苞谷和灶房里做饭的杨春燕打了声招呼,姑嫂俩就走了。

  姑嫂俩说着闲话出门,上了大路就看到周怀安开着拖拉机“突突突”地开了过来,“妈,春燕一个人在家,你去哪?”

  周母扯着嗓子道:“你三嬢来了,我带她去看看你爷爷。”

  周三嬢羡慕的看着崭新的拖拉机,“老幺,发财了哈,连拖拉机都买上了。”

  周怀安苦着脸,“三嬢,你看我这样的哪像发财的,买这台拖拉机,还欠了一屁股债,还想去找你借点的。”

  周三嬢扭头看向周母岔开话题,“二嫂,你看你家老幺嘴巴还是那么会说。”

  “他就嘴巴会说。”周母不耐烦的冲周怀安摆手,“吵死了,赶紧把沙子送工地上去。”

  “哦!”周怀安发动拖拉机,留下一股黑烟跑了。

  周母带着周三嬢到了工地,她看着已经有了雏形的砖瓦房,羡慕的看着周母:

  “二嫂,听说你们给怀荣几个修的砖瓦房,还给老幺买了拖拉机,都在说你家挣大钱了,我还不相信,原来都是真的哈!”

第301章 302:目的

  周母叹道:“挣啥大钱哦!老幺买拖拉机的钱是他老丈人家借给他的。修砖瓦房,还是春燕带着老幺,慧芳几个上山找草药卖,运气好打了一头受伤的野猪,又卖了些钱。”

  她顿了一下,“后来老幺两口子又找门路收黄鳝卖,收草药卖,还遇到了好心的黄采购帮扶我们,把家里那些鸡、鸡蛋、菜、送去城里交饭馆,又挣了一些。”

  “一个二个的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我们全家起五更睡半夜,连家明几个都帮忙择菜、洗草药干到半夜,每天天没亮老幺、老三就送东西进城换钱。”

  “你哥和怀荣几个挑黄泥烧窑,肩上的皮都磨破了几层,老汉儿几十岁的人了,还每天帮着我们踩泥巴、翻土坯、守土窑烧火,不然哪来的钱动工修房子。”

  “就是,我看他们就是眼红你们。”周三嬢讨好的看着她,“二嫂,我听大嫂说,你们还在大哥和三哥家买蛋,买菜,我家的鸡蛋和菜也多的。帮我卖一些好么?”

  周母抱歉的说:“不是我不帮你卖,你也晓得我们在帮大哥和老三家卖蛋和菜,城里要的量就那么多,多了卖不出去!”

  原来是李银福那个多嘴婆和她说的,老三都晓得了,离老大和老二晓得日子也不远了。

  “这样啊!”周三嬢眼珠子一转,“二嫂,我们大队的草药也多,要不你教我挖草药卖吧!”

  周母笑道:“车前草、蒲公英、粘粘草……这些你都认识,你挖了清理干净送来就是。”

  她心里在想,李银福那多嘴婆为啥就说了挖草药,没说捡红菇的事?

  “要的!”周三嬢伸着脖子看了一圈,“咋没看到老汉儿喃?”

  周母没想到她这么痛快的答应了,瞥了她一眼,“老汉儿在土窑那边,我带你过去。”

  “走嘛!”周三嬢率先朝前走了。

  ****

  杨春燕在家刚把夹生饭倒进饭甑开始蒸饭,就看到周三婶婆媳俩背着背篼进来了。

  周三婶一见她就说:“春燕,不好找了,今天找的红菇还没杂菌多。”

  杨春燕上前看了看,一人最多六七斤的样子,“是有点少。”

  周三婶点点头,“你大嫂她们还没回来啊?”

  杨春燕看了看时间,“应该快了!”

  三人一起把红菇捡进竹筐里过秤,婆媳俩一共才捡了15斤半。

  今天的收获,比起刚开始捡红菇那几天少了一倍不止,但两人一天也有几块钱的收入,比干啥都强。

  婆媳俩分别接过今天的收入,“我看最多再捡十来天,山上的菌子就没了。”

  “爷爷和老汉儿都说要变天了,下场雨应该好捡一些。”杨春燕说着想起交公粮的事,“大田叔送单子来了,说后天交公粮。”

  “这样啊!”周三婶婆媳俩提起背篼,“我们得回去看看谷子晒的咋样了?听说晒的不好,评的等级不高不说,还要让你拉回家返工。”

  “你们晒干了就拉到一丁家,怀安开拖拉机送镇上粮站。”

  周三婶感激的说,“你三爸昨晚还在说,啥时候来找老幺,请你们帮忙拉过去交公粮。”

  “三婶晓得给你们工钱你们也不会要,拖拉机要吃油才开得起走,油钱你们必须收下。”

  杨春燕一直都很尊敬这个要强的妇人,笑着说道:“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的。”

  周三婶认真的说:“油钱是应当要给的。你们要是连油钱都不收,我们就自己借架架车拉过去。”

  “好,到时候你们给怀安就是。”杨春燕笑着将婆媳俩送走,提着篮子走到灶膛前开始清理红菇。

  她想起了前世第一次和周怀安一起拉粮食去镇上交公粮。

  他们到的时候,高高的青砖院墙外和大铁门前,架架车、鸡公车在门口排成了长龙。

  轮到他家检测的时候,粮站检测的人,用一根中空的铁棍插进麻袋里,取出袋子中间的谷粒。

  先放在手里看颜色,再吹一下,没看到一点灰尘杂质,然后再放嘴里咬咬,咬起来嘎嘣脆才算达标。

  如果不达标,必须把粮食带回去,重新晾晒、扬尘,去除杂质,然后再来交。离镇上近的农户还好,像他们住山里路途远,就非常麻烦也耽误事。

  那时候,装谷子的袋子要么是找的化肥袋,要么就是麻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6页  当前第1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5/6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1981小山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