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逛了一圈,看到好几种耐寒的草药都长出来了,明年就能收获。
等他把几个孙子的地逛完下山回来,周怀安已经将拖拉机停院子里了,“爷爷,我们去看看李师傅打的家具。”
老爷子摇头,“还没完工有啥好看的,回去吃了饭我跟你老汉去方田买牛去。”
“那就先回去。”周怀安唤回像哼哈二将一样,在院门口一边趴了一只的狗子,“好好看家,明天带你们上山溜溜。”
“汪汪!”狗子摇着尾巴进了院子,乖乖趴着了。
……
杨春燕一觉醒来见周怀安已经起床,看了一下时间都七点了,忙穿好衣裤出门,见周母提着猪食桶走了过来。
“慧芳和秀香吃了饭就走,你和怀安啥时候走?”
“怀安说等三哥把自行车骑回来,我们再回去。”
“要的!”周母提着猪食桶往灶房走。
“春燕。“李秋月抱着饭甑从灶房出来,“上次怀安请小王医生帮忙买的自行车,应该会到了吧?”
杨春燕算了一下时间,“应该还没到吧,三哥这次去应该就有消息了。”
二手自行车没等到,大的三家就请王桢帮忙买新自行车,永久牌的二八大杠。
周怀安又买了一台缝纫机,一口挂钟,一台收音机,他本来想买收录机的被杨春燕拦住了。
她觉得花五六百买收录机一点都不划算,还不如去买些黄金放着。
“嗯!吃饭了!”李秋月想到初二搬家燎锅底的事就一阵头疼。
到时候几个妯娌娘家都要来人,不说桌椅板凳了,铁锅、碗盏娘家也会准备,到时候他们都热热闹闹的,就自家冷冷清清……
周母看了她一眼,想到她娘家的情况,想了想说道:“秋月,今天你在家看着,我去镇上一趟。”
李秋月回头,“今天不赶场,你去镇上做啥?”
周母:“不赶场百货商店又不关门,我去买点东西就回来。”
“哦!”李秋月进了堂屋把饭甑放下,自我安慰着说:“再不好我也有个好婆家,比海丽总强了不少。”
她这般想着心情松快了不少,走到大房门口,“家明,家亮上课迟到了。”
话音未落赵慧芳就挑着牛皮菜进了院子,“还没起来啊?”
“起了、起了!”房间里传出周家明兄弟的声音,两人手忙脚乱的套好衣裤趿拉着鞋就跑了出来,“我先去茅房一趟。”
“你幺婶去了。”李秋月不紧不慢的说了一句。
周家亮捂着裤裆转了一圈,忽然想到一个地方,“哥,我们去猪圈拉!”
赵慧芳看着两人气也不是笑也不是,“龟儿子,下次早点起来不行啊!”
“晓得了!”兄弟俩夹着两腿,一拐一拐的往前跑。
吃过早饭,张秀香和赵慧芳就带着孩子回娘家报信去了,周母也换了衣服出门去镇上买东西。
杨春燕和周怀安开始搬不要紧的家什去新房。
“怀安,先把箱子和棉絮搬过去,搬家那天只搬铁锅和粮食。”
“要的。”周怀安把棉絮搬到床上,又把床顶上放着陪嫁的草席、凉席搬下来,用麻绳绑好,“草席和凉席两床换着用刚合适,做这么多床棉絮,用到老都用不完。”
杨春燕娘家给准备的八铺八盖,8床被套、8床床单、8对枕头、8床棉被,“这些棉絮还是我妈自己种的棉花做的呢!”
“你家还好,我姐嫁人那会儿,我妈说家里没钱,只有自己种棉花给她做几床被子,上山砍木头做箱柜和床,把何家送来的彩礼钱全都陪嫁给她。”
“玉梅姐嫁妆在村里也算不错的了,只是像妈老汉儿这样的好公婆真的不多,有的人家你就算搬座金山过去,他也找得到理由嫌弃你。”
“这话说的对,我妈老汉儿确实是难得的好公婆。”周怀安高兴的扛起被褥出门,放到门口放着的鸡公车上,“燕儿,我先送过去,你把其他的收拾好,等我来拉!”
“好嘞!”杨春燕把枕套床单从箱柜里拿出来,床档头还堆着子孙桶,红漆马桶,这些东西有的人家现在已经不准备了。
周怀安来回跑了几趟,总算把东西全都搬到新房那边,回来一屁股坐在床沿上,“燕儿,箱柜里的东西啥时候搬过去?”
“现在弄过去也不放心啊?”杨春燕想了一下,看着他道,“要不等初二那天,把东西拿出来用被褥裹着装柜子里,连柜子一起拉过去?”
周怀安听后点了点头,“要的,到时候我亲自来拉!”
“好了,东西也收拾的差不多了,我去帮三嫂做饭去。”
“燕儿!”周怀安叫住了她,小声问,“我们攒了多少钱了?”
杨春燕算了一下,“加上昨晚分家分的,有九千六。”
周怀安惊喜的看着她,“要是不买那些东西,我们就是万元户了哈!”
“你可别翘尾巴!”杨春燕瞪了他一眼,“万元户啥的就是虚名,闷声发财才是硬道理。”
周怀安点头,“放心,我明白有财不外露,得意不猖狂,小心才撑的万年船!小王医生那天跟我说,有闲钱可以存银行吃利息,好像利息还挺高。”
杨春燕冲他竖起拇指,“说得好!把钱拿去存起来!”
“不整那些虚的!”周怀安偏着脑袋,笑嘻嘻的指着自己脸蛋,“亲我一下。”
杨春燕“吧唧”一下亲了他一口,就朝门口走去。
周怀安高兴的躺倒,抱着被子打了个滚,“妈妈的,我还以为要掐我呢!”
第376章 377:亲妈
杨春燕出门去看了看晒在院坝里的豆瓣酱,刚把竹盖盖好准备去灶房帮忙,就看到周母背着两口锅,提着碗盏走了进来。
她忙上去接过碗盏,“妈你买这些回来干啥?”
“给秋月买的。”周母放下背篼,从竹竿上拉了帕子下来,擦了擦汗,“给我倒碗水来,渴死我了。”
“哦!”杨春燕听后一下就明白了,忙去堂屋给她倒了一杯水出来,“三嫂看到这些东西该高兴坏了。”
“春燕,你说啥东西啊?”李秋月闻声从灶房里走了出来,看到绑在背篼上一大一小两口铁锅,还有锅里放着的砂罐。
她看着周母一下就红了眼圈,“妈,这是给我买的啊?”
“不是给你买的给哪个买的?”周母嗔怪的看着她,“以后给我踏踏实实的过,再敢掐尖要强,老娘就不理你了。”
李秋月不住点头,抹泪道:“嗯嗯!呜呜…呜…妈、你就是我亲妈!”
“诶哟!”周母不自在的拍了她一下,“还哭上了,也不怕春燕笑话你!”
“不怕!”李秋月不好意思的擦了擦眼泪,见杨春燕不在心里自在了一些。
周母指着碗盏和铁锅、砂罐,“这些先别搬过去,等初二那天才搬。”
李秋月高兴的东摸摸西摸摸,“晓得了,老三说等他回来才搬。”
……
吃过晌午饭,杨春燕两人歇了一会儿,就带着周怀山帮忙带回来的东西,还有周母准备的苕粉、粉条,出门去了杨家。
杨母一见他们就晓得来意,“定下搬家的日子啦!”
杨春燕笑着点头,“初二一早就搬!”说着又问,“老汉儿和哥嫂他们呢?”
杨母乐呵呵的说:“你老汉儿在大队卫生室,你大哥大嫂去山上摘拐枣去了,你来了刚好带点回去。”
杨家在山上有两颗拐枣树,每年摘的拐枣除了孩子们吃,都用来泡拐枣酒,镇上还有人慕名来买杨父泡的拐枣酒。
周怀安把夹背从自行车上取下来,“我妈拿的苕粉还有粉条,里面还有一罐蜂蜜,是我上山找的。”
杨母嗔怪的说:“家里修房子到处都要钱,还拿那么多东西来干啥?”
“我妈装的。”周怀安笑道,“拐枣树是不是就在河对面的山上?”
杨母笑着点头,“就是那,你在家歇会儿,他们等会儿就该回来了。”
杨春燕笑道:“妈,让怀安去帮忙摘,他爬树跟猴子一样快!”
周母笑着拍了她一下,“这么大的人了,说话还不注意。”
周怀安借机告状,“妈,她经常欺负我!”
杨母瞪了杨春燕一眼,安抚道:“妈说她!”
“说几句就行了。”周怀安得意把夹背放堂屋里,转身出门走了。
杨春燕和杨母一起把夹背里的东西往外拿,“我们昨晚算账分家了。”
杨母抬头担心的看着她,“没闹意见吧?欠账了没?”
“都没!”杨春燕把挂面放在八仙桌上,“一家子和和气气的分了,今早吃了早饭大哥、二哥他们就回家报信去了。”
杨母听后高兴的点头,“当初答应你和怀安的事,你老汉儿说他家家风好,婆媳、妯娌间都没龃龉,你过去不会受气,看来真的没错。”
“嗯!我婆婆妈真的不错,三嫂娘家妈老汉儿都没了,跟哥嫂也断绝来往了,婆婆妈去街上给她买了燎锅底的东西。”
“哟~那你婆婆真的是有心了。”
“嗯!三嫂看了都哭了。”
杨母听后愈发放心,“家人不和,外人欺,一家不和众人欺,和和气气的才好。”
“现在好了,新房子也修好了,怀安也越来越稳重,你安安生生的把肚子里这个生下来,把孩子教好了。”
“嗯!”
杨母又指着靠墙放着的饭桌,“锅、碗盏、瓢盆、一张八仙桌、一张小饭桌,还有凳子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哥还给你打了个碗柜。”
杨春燕看着摞在角落的桌凳,“咋做了这么多?”
“八仙桌放堂屋,小饭桌你俩平时在灶房用。”杨母笑道,“木料你老汉儿早就给你们姐妹俩准备好了。”
杨春燕听后想到自己回来还没看到过妹妹,“冬梅啥时候回来?”
杨母笑道:“星期天回来了一趟,听说你们快搬新房了,说是元旦节回来去富牛看你。”
杨春燕笑着点头,“元旦来也好,到时候也有地方住。”
母女俩把东西收拾好,杨母去拿了菜篮,“大双、小双跟你老汉儿去大队了,我们去挖两窝芋头回来。”
杨春燕想起芋头杆,“再弄点芋头杆烩泡椒。”
“我晒了一些芋头杆,初二给你带一些过去。”杨母说着想起一事,“杨慧和你们队的徐二春要订婚了,听说他和怀安要好,是真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