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46老想收拾他
周父扭头看到鼓鼓囊囊的麻袋,坐直了身子,摸了一把看着几人,蹙眉道:“又有人偷我们家苞谷?”
“嗯!是徐红兵那龟儿子……”周怀荣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周父气得脸色铁青,“不要脸的东西,明天我去找大队长。”
“狗杂种……”周母破口大骂,将徐红兵的八辈祖宗都问候一遍。
周父抽了几口叶子烟,说道:“好了,别把老汉吵醒了。”
周母才气呼呼的停了下来,叹了一口气,看着几人,“家明他们都睡了,先把懒蝉儿洗干净烫死了打整出来,给你爷爷和几个娃留点,明天我炸给他们吃。”
“哦!”妯娌几个各自回房间拿剪刀去了。
“妈,”周怀山喊了一声,“我们想去照黄鳝,后天老幺他们进城,顺便带过去,试一下好卖不好卖?”
周怀安接过话头,“我听二春说镇上卖两角多一斤,宁安的价钱应该还要高一些。”
周母一听能卖钱,立马答应了,“松明子在碗柜上面挂着,你们自己去拿。”说着又剜了周怀安一眼,“人家二春都晓得照黄鳝去宁安卖,你呢?天天就晓得东游西荡!”
……周怀安无语了,觉得自己说啥都不对,扭头回屋去了。
杨春燕拿着剪刀走到门口,见他沉着脸,蹙眉道:“咋了?”
“唉!”周怀安叹了口气,“不说了,心烦!”
难道和媳妇儿说,老娘看自己不顺眼,老想收拾他,太丢脸,太伤自尊!
杨春燕看着他一脸郁闷的样子,想起他在周家的地位,心里对他又气又怜,“那你还去照黄鳝吗?”
“去,不去还不晓得要骂成啥样呢!”
“好,那我去洗懒蝉儿去了。”
周怀安摆摆手,慢吞吞的朝屋里走。
周怀山和周怀军去了后院,将挂在猪圈顶棚上的灯笼,装黄鳝的笆篓取了下来。
灯笼是竹编的,竹篾编的骨架,里面有一个用铁丝绞的灯座,笼子外面糊了一层白色的窗户纸,用一根大概一米长的棍子挑在手上。
灯座上放着的土陶小碗里,放几块松明疙瘩点燃做照明。
笆篓里还有一根黄鳝夹子。
笆篓是用青竹细篾编成,肚大口小别的地方又叫鱼篓。
抓黄鳝的夹子、是用一种叫硬头簧的竹子做的。
砍一节硬头簧将其劈开,裁出三片约两尺长的竹片,每片约二指宽度,削磨光滑。
在每块竹片的一端,分别用弯刀砍出大概20厘米长的锯齿,另一片锯齿相向的竹片夹在两片中间。
然后在三块竹片的中间部位,用烧红的铁钉烙一个眼,再用一根大铁钉铆上,固定成钳状,两根有锯齿的竹片齿齿相对。
张开后一把和鳄鱼嘴有些相似的黄鳝夹子就做好了。
发现黄鳝时,张开夹子用有齿的一端对准黄鳝快速闭合,竹夹上的齿就把黄鳝死死地钳住了,即便是再滑溜再凶猛的黄鳝也跑不脱。
最妙的是,竹夹还不会伤到黄鳝。
“老幺,走喽!”周怀荣冲周怀安那屋喊了一声。
周怀安慢吞吞的从屋里走了出来,接过笆篓,解开笆篓上系着的麻绳,拴在腰杆上,看了一眼笆篓里放着的黄鳝夹子。
“搞快点嘛!男人家家的做事情一点都不利索!”周怀荣气呼呼的把灯笼放在地上,转身收拾去了。
周怀安撇了撇嘴,提起了灯笼。
兄弟四人收拾好,点燃松明子,一手提灯笼,一手拿夹子,出门走了。
杨春燕和张秀香把麻袋里的懒蝉儿倒进水盆里,开始清洗。
等她们清洗干净,李秋月已经把水烧开了,还舀了几瓢倒进桶里,又抓了两把盐兑成盐水,等会儿泡懒蝉儿用。
今晚抓回来的懒蝉儿有十几斤,两个大筲箕装的满满当当的。
已经淘洗了几遍,有的还顽强的往外爬。
赵慧芳将懒蝉儿倒进沸水里烫死,用漏勺捞起来倒筲箕里。
杨春燕抓了一把艾草揉成长条,点燃后放在破陶盆里。
周母也端了小板凳来了灶房,几人围坐在一起,将懒蝉儿的四肢剪干净扔进盐水里浸泡。
赵慧芳笑眯眯的看着周母,“妈,春燕和老幺要带我们进山挖草药卖。”
“好啊!”周母欢喜的看着杨春燕,“我就晓得,春燕儿是个大度的。”
她想了一下,又对赵慧芳三人说,“春燕和老幺带你们一起去是好事,我看你们还是先商量好,卖的钱该咋个分?免得以后为了钱扯皮闹架。”
村里多的是为了一点利益,嫡亲的几兄弟,人脑壳打成了猪脑壳。
她可不想看到和和气气的几兄弟,最后成了冤家仇人。
赵慧芳把周怀安说的对周母说了一遍,“我们都没想到老幺正经起来,比怀荣说话办事都强。”
“老幺小时候不是这样的,长大了才变成这样的。”周母说完对赵慧芳三人说道,“春燕愿意教你们认草药,你们得好好谢谢她。”
杨春燕笑着摆手,“妈,你这样说就见外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周母高兴的看着几个儿媳,“家和万事兴,你们和和气气的,我和你老汉死了也闭眼了。”
赵慧芳嗔怪的看着她,“妈,你们要长命百岁,不要说死啊死的。”
杨春燕看着周母,忽然想起她前世走的头一天,就和他们说老汉和周怀安来接她了,她要走了。
她想起自己的重生,觉得世间有的事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畏。
周母笑道:”我听他们说去煤窑挑煤炭,一挑一百多斤送到窑场,还要走二十多里路的山路,一趟才二块五。
老幺他们昨天卖了二十一块,分一半给你们一家也有三块多,比挑煤炭轻松多了。”
赵慧芳感激的看了杨春燕一眼:“是啊,还是老幺和春燕做事大方。”
“人是相互的,你们好,怀安和春燕心里晓得的。”
婆媳几个将懒蝉儿剪出来,全部泡在桶里,周母对几人说:“你们去洗澡,我来炸。”
“好。”
杨春燕舀了一桶热水,端到菜地旁边,先洗头再回屋擦洗身体。
想着年底修房子,得修一间浴室,等以后街上有太阳能卖了,去买个太阳能回来,他们这一年到头光照充足,用太阳能最方便不过了。
还要买猪、买牛,买牲口,不管做啥都要钱,得加紧挣钱了。
第47章 47子是父的威
杨春燕抓了几颗油患子搓了几下,泡沫就出来了。油患子的泡沫和洗发水一样丰富,手感也一样细腻。
这年头,乡下人洗澡、洗头有的用油患子,有的用皂角。她觉得用油患子洗头洗澡比往后的沐浴液,什么丝的还要好。
前世有一年她生病,周小倩来陪她住了几天,用了她摘回来的油患子,说比她买的洗面奶还好用,洗了后脸上的皮肤都细腻了。
油患子树根也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
灶房里,周母忙着炸懒蝉儿,她把铁锅烧热,倒了一大碗菜籽油下锅,又小心的用锅铲将油罐口子处几滴菜籽油刮下来,把盖子盖好,将油罐子放碗柜上。
换成以前,她哪舍得用这么多菜籽油炸东西吃,也是家里有了一大笔钱心里有底气了。
周母等油锅热后,将准备好的花椒、葱头、干海椒、姜丝下锅,很快就有香味散发出来,将调味料铲出来,才把洗干净的懒蝉儿下锅快速翻炒,直到将水分炒干。
撒盐,继续煸炒,直到将褐色的蝉壳炒至焦黄油亮,各种调料的香味渗透进蝉蛹,起锅,分别装两口斗碗里。
把锅刷洗干净,洗锅水舀进潲水桶里面,油滋滋的喂猪最好不过。
锅洗干净后,往里加满水,再往灶膛里添一把柴,四兄弟回来就有热水洗澡了。
周母端着斗碗走到院子里,放在小饭桌上,对蹲在菜地边搓油患子泡衣服的几人说道:“懒蝉儿炸好了,都来吃。”
“哎!”
杨春燕用围腰擦擦手,走到小饭桌前,周父说道:“你妈炸的懒蝉儿味道不错,就是舍不得放油。”
周母斜睨他一眼,“我倒了一大碗油炸的,炒菜要吃好几顿了。”
“油太多腻的慌。”杨春燕笑着夹了一个放嘴里,连连点头,“好吃!”
周母炸制的懒蝉儿外焦里嫩,香味馥郁,懒蝉儿药名又叫清音猴,其壳煎汤药饮,有清音亮嗓作用,对咽炎和声音沙哑有显著疗效,吃懒蝉儿还是不要剥壳的好,这可是一味好中药。
“我早就闻到香味了。”李秋月拿起筷子捻了一个,吃后也连连点头,“好香啊!”
周母见几人都说好,也有些得意,“我给他们四个留了一大碗,你们把这都吃了。”
几人围坐在小饭桌前,吃的满口肉香。
李秋月说:“好吃,该早点去抓的,端阳都过了,懒蝉儿也吃不了几天了,明晚我们再去抓点回来。”
周母看着几人乐道:“好,往后你们都能挣钱了,我也不心疼那点油了。想吃就去抓回来炸,让你们吃个高兴。”
周父已经晓得杨春燕答应带三个嫂子去挖草药卖了,乐呵呵的看着几人,“好,家和万事兴,以后看谁还敢小瞧我们。”
赵慧芳点头,“熊家敢拿着棍棒抬着死牛欺上门来,不就觉得老幺说的话没人会相信,觉得我们穷,才敢不分青红皂白把死牛的责任全赖在了他身上么!”
杨春燕觉得大嫂说的没错。
钱是人的胆,子是父的威,就因为周家二房穷,周怀安不成器名声不好,和周家儿子一样多的熊大海,才敢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死牛的事赖在他们身上。
如果周家二房家底厚,周怀安在村里有好名声,他说的话就有可信度,别人也不会质疑他。就算熊老幺是民兵连长,熊大海也不敢大喇喇的抬着牛找上门来!
乡下就是这样,名声不好的人,只要村里出点不好的事,大家就觉得是他干的。穷困潦倒的人家,谁都敢欺到你头上。
“老熊家最不要脸,难怪春燕儿要他们写条子。”李秋月说道这,看向杨春燕,赫然道,“当时我还嫌你多事呢!”
杨春燕笑笑:“没事的三嫂,你们已经很大度了,换成是其他人家,早就吵着让我和老幺赔的那些钱了。”
“人啊,有时候吃亏就是占便宜。”周母看着几人,“秋月嘴利了些,但性子直没啥坏心,你们妯娌几个好好处,只要兄弟一条心,就没人敢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