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1981小山村_分节阅读_第385节
小说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94 MB   上传时间:2025-10-20 19:43:49

  因为手里没家伙,想办法找了杆坏了猎枪,让他们中间一个叫小牛的修好,埋伏在松林里准备发一笔。

  “张叔,给你添麻烦了。”周怀安把认罪书递给了他,“那以后我们还是照约好的去百草坪收货。”

  “好,感谢了哈!”张书记看了看身后的村民,“大伙儿都说你人好,价钱给的实在,你要不去的话,以后都不晓得该咋办了?”

  张老二接过话头,“对!以前卖给镇上那几个药贩子,有时候拿到手的钱,连你给的零头都没有。”

  周怀安:“我也是看你们这边采药的人多,来一次,把大家的货凑到一起送过去。你们省下路费、吃住的钱,我挣点跑路费。”

  “我们都晓得。”张老二说着提过自己的夹背,“你看看我前天在松林找到几个老蜂巢,整了二十多斤花蜜,巴适的板!”

  他家装蜜的木桶也是照周怀安的样式做的,周怀安揭开盖子只觉清香扑鼻,蘸了点蜜放嘴里尝了一下觉得香甜爽口,“不错,春燕把蜜桶拿出来装蜜。”

  “哎!”杨春燕把车斗竹筐里的蜜桶拿了一个下来,放到台秤上除皮,张老二把蜜倒进桶里过秤,有28斤6两。

  周怀安算账结账,杨春燕帮着挑选村民送来的天麻、灵芝,还有鸡血藤、骨碎补等。

  轮到一位中年汉子时,把背篼里的几朵灵芝卖了后,他又取出一个袋子,“我去年采的破故纸,你们收吗?”

  “我看看!”杨春燕从袋子里抓了一小把黑色、扁卵形带着小尖头的果子,“收,五角钱一斤。”

  她记得前世找了这种草药能卖8、9块一斤,现在也不晓得价钱,五角一斤收去,亏可能也不会亏。

  “好嘞!”汉子高兴的把袋子放台秤上,过秤后有31斤,卖了15块5。

  他高兴的对一道来的汉子说,“去年药贩子给我一角钱一斤收,我想着几个娃采回去剥出来都费了好几天功夫,就没卖,还是周家给的价钱好。”

  张老二看了一眼,“我晓得,这东西能治牛皮癣,等出来了我也采了送来卖。”

  周怀安好奇的凑上前看了看,“燕儿,这是啥东西?”

  杨春燕抓了一把递给他,“中药名叫补骨脂,我们这边都喊破故纸,有补肾壮阳、补脾健胃的功效,还可以治牛皮癣和一些皮肤病。”

  补骨脂又名:破故纸,婆固脂,胡韭子。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50厘米。

  单叶,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有粗而不规则的锯齿,花序腋生,总状或小头状花序,花冠黄色或蓝色。

  荚果卵形,长5毫米,具小尖头,黑色,表面具不规则网纹,不开裂,果皮与种子不易分离;种子扁。

  补骨脂药性:苦、辛、温。果实入药。具有补肾壮阳,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等功效。

  周怀安看后笑道:“你要没来,我就不敢收了。”

  杨春燕:“你以后去宁安多看看王桢仓库里那些草药,请他多教你一些辨认草药的法子,慢慢的认识的草药就多起来了。”

  几人忙了一会儿,把草药全都装筐里,徐红兵和李武把竹筐往拖拉机车斗里搬。

  周怀安对张老二还有百草坡、白灵山的村民说了收购厚朴皮的事,“你们要是有兴趣,我家里的教你们采割,这样就不用把树砍倒,割了等几年又可以割一次。”

  张老二和那些村民连连点头,“好,我们愿意学。”

  杨春燕拿了刀带着他们去找了棵树,开始教他们采割厚朴皮的方法。

  这时,张书记从背篼提出来一个竹篓,递给了周怀安,“这些香菇和木耳是昨天在林子里找到的,你们拿回去尝尝鲜。”

  “要得!”周怀安也不客气,笑着说道,“谢谢张叔!”

  张书记笑道:“每年我们这边的菌菇特别多,鸡枞、羊肚菌、松茸……也比你们那边多,想吃说一声,到时候来拿就是。”

  周怀安想了一下,拉着他走到一旁,“等菌菇出来,我们就要开始收货了,到时候我会带样品来给你看。”

  他想到时候可以收一些羊肚菌,大脚菇、鸡油菌、香菇烘干送去省城给他们尝尝,他们尝过后,说不定还能多卖几个品种。

  “真的啊!”张书记惊喜的看着他,“啥菌菇还要样品?这边最值钱的就是鸡枞、香菇、大脚菇、羊肚菌、松茸……一类的菌菇了。山里不管哪种菌菇,就算晒干撕烂了我也认得出来。”

  这下好了,上半年一季菌菇,年末一季块菌,只要肯干,钱哗啦啦往口袋里流。以后山里人再也不愁没钱修房子讨老婆咯!

  周怀安笑道:“张叔,你别急,等菌菇出来,我第一时间就来通知你。”

  张书记听后只得点头,“行,我等着!”接触了这么久,他晓得周怀安看起来吊儿锒铛的,实际上做事很有原则,不想说的,怎么问也不会说。

  他决定回去再去敲打一下瘦猴几家,让他们老实点,别把村里的财神爷给赶跑了。

  他不晓得是,周怀安以前可不是一个放的住话的,也是吃亏后才学会,该说的说不该说的,绝不透露半个字!

  那边,杨春燕把采割厚朴的要领教给村民后,又对他们说:“我们这边还有杜仲、桂皮这些都可以这样采割。

  有认识的也可以在六七月的时候去采割了送来卖。大伙儿千万记住了,不能做那种杀鸡取卵的事。”

  张老二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我们不会做那种把树砍了剥皮的事!”

  张书记和村民把杨春燕几人送走后,才背着背篼挑着担子往回走。

  张老二听他说,等菌菇出来周家又要收菌子时,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老汉儿,老幺家的说,六七月还可以割桂皮,杜仲来卖。

  我们回去就上山割厚朴,把这一季割来卖了,就有钱送娃去省城做手术治病。”

  张书记想到孙子,心就像压着一个秤砣似的难受,“嗯!回去我跟你一起上山帮你割!”

  “要得!”张老二越想越开心,“老幺说了,德生堂的小王医生说过,我们要去的话,他会帮我们在省城找个技术好点的医生。”

  张书记也高兴的说:“我们运气好,遇到好人了!”

  两天后,周怀安再次去百草坪时,收到的厚朴和草药把拖拉机都装满了,他暗自庆幸自己昨天去问过王桢收购价。

  王桢告诉他这几天省城那边的厚朴皮价钱跌的很厉害,如果这次他还是按照前些天的价钱,收了送过去,不挣钱不说,还要亏一大截。

  看这些厚朴都是王桢说的一等货,现在才一块多一斤的收购价。

  张书记家就送了八百多斤厚朴皮来,加上另外几个村民的,一共有一千多斤。

  他打算还是照春燕说的,收回家囤起来,等价钱涨上去了再送去卖算了。

  当看到另外几个村民送来的桂皮和杜仲时,他想起王桢说,杜仲和桂皮都是夏季割的好。

  周怀安不高兴的对几个村民说:“你们这次送来的我就收了,回去不要再割了送来,送来我也不收。还有,千万别砍了剥皮,被我晓得了,你们以后不管送啥草药来,我都不收。”

  矮个村民讪讪的说:“周老板你放心,我们下次不割了。”

  另外三人也涨红着脸保证以后不再割了送来。

第570章 571:要学的还很多

  周怀安看了看几人身上破旧的衣裤,放缓语气道:“夏季割的才值钱,你们现在割了送来,药效不好不说,也卖不到好价钱。”

  四人见他语气缓和了,神色也自然了一些,“你放心,我们回去跟大伙儿也说说。”

  周怀安点点头,给四人过秤,桂皮一共收了一百斤,王桢说过,鲜桂好的送过去最多也就块把钱一斤。

  桂皮村里人烧菜啥的都喜欢去割回去晒干留着,这些桂皮看着薄薄的品质不是很好,就给了五角钱一斤。

  他想着回去给春燕看看,不好的话就晒干了,自家留一些老娘酿酱油的时候要用,再送一些去卖给豆花庄,也不会亏本。

  还有两百多斤杜仲,看着倒是挺厚实的,就是不晓得这两天割的品质到底咋样?

  杜仲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高可达20米,胸径约50厘米。

  树皮灰褐色,粗糙,内含橡胶,折断拉开有蚕丝般的细丝。嫩枝有黄褐色毛,不久变秃净,老枝有明显的皮孔。杜仲叶撕开也有蚕丝般的细丝。

  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周怀安开着拖拉机到方田时,遇到赶着骡车的杨为东,骡车上还坐着一个中年汉子和一个头发灰白的老者。

  他放慢速度,大声问道:“哥,你这是去哪?”

  “去你家撒!”杨为东指着骡车上的父子笑道,“你不是说要挖酒窖么?师傅我帮你带来了,他们先来看看你家后山的土质。行的话,趁雨季没来,先帮你把酒窖挖好,他们还要去花市干活。”

  说着又指着头发灰白的老者,“老薛师傅,那是小薛师傅,他们是爷俩,专门帮酿酒作坊挖酒窖藏酒的。”

  “老薛师傅,小薛师傅,麻烦你们了!”周怀安掏出香烟给爷俩上了一人上了一支。

  老薛师傅笑道:“我们麻烦你们才是真的。我们这次来,先去看看你要挖地窖的土质。”

  “行,先去看看。”周怀安带着他们一起回家,杨春燕和杨为东在院子说话。

  薛家父子跟着他先去看了看后山的土质,因为黄泥土质挖的土窖才好。

  上山看了是黄泥土质,确定能挖后,周怀安才把父子俩带到后院巷子,指着原本用石头砌的保坎,“薛师傅,挖酒窖的话,保坎是不是也要拆一些?”

  “只需拆一扇门那么大就行。”薛师傅拿了张图纸出来,指着上面的画图,“我们横向挖进去,深入后二、三米后,再扩大挖成一个窖室。

  地窖里面冬暖夏凉,储藏蔬菜、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天热还可以把鲜肉放里面,不会半天就臭了。”

  “真的啊?”周怀安好奇的问,“新鲜的猪肉放地窖里,能放几天?”

  薛师傅看了一圈后,“你家后山有那么高,要是再挖深入一些,放一两天应该没问题。还有,过年熏的腊肉、香肠放里面,保存的时间比挂外面要长久的多。也不会像挂外面那样,容易风干变柴。”

  周怀安觉得有个地窖也不错,既可以存酒还可以放蔬菜,肉类,“行!你们看啥时候来动工?”

  老薛师傅说:“我们回去拿家什,明天过来就可以动工,你得把堆泥巴的地方找好。”

  他顿了一下,“还有就是工钱,我给你说一下,我们给杨老板家挖,五块钱一天的工钱,主家包伙食。你是杨老板介绍的,我就照他们的工钱收。”

  周怀安爽快的说:“没问题,你要多准备点时间,我家这儿挖好了,还有我三个哥哥家也要挖!”

  老薛师傅没想到还是个大生意,高兴的说,“我原本还以为就你一家挖,我和老大用不了多久就挖好了。这样的话,我回去把老二也带上,你们再出两个人帮忙挑土。”

  “人手你放心!”周怀安带着父子俩从巷道出来,拉上鸡圈门一起朝前院走去。

  “小杨,小周家这儿靠山,比你家好挖多了。”老薛师傅对杨为东说道。

  杨为东笑道:“看好啦?”

  老薛点头,“看好了,回去把你家最后那点活干完,明天就过来动工。”

  杨为东听后站了起来,“燕儿,我们就先走了,等五月初八你大哥家上梁,你们来我家耍哈!”

  杨春燕笑着点头,“好,你们忙,我就不留你们了。”

  她和周怀安把三人送出院子,才回来卸拖拉机上的草药。

  看到那些杜仲和桂皮时,杨春燕想到那些人为了采割厚朴和桂皮将几十年的老树都砍了,忽然有些后悔教他们。

  “怀安,我教他们的时候就说了,桂皮和杜仲地得等到六七月割的品质才好,他们咋这几天就割了啊?”

  “我跟那几个送桂皮和杜仲的村民说过了,他们保证以后不会再去割。”周怀安拿起一卷桂皮,“燕儿,你看是不是不怎么好?要不我们还是留着……”

  杨春燕看了看货单,“一共一百一十七斤,生桂水份重,晒干了就七十斤的样子。留二十斤自家用,三十斤给黄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6页  当前第3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5/6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1981小山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