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乖乖!又有两朵小胖子!”
周怀安拔开枯枝,照样拍拍菌帽才捡起两朵白牛肝菌,回头看了看两人,“老徐,我三婶、大田叔……你们准备去哪儿收?”
徐红兵听到周三婶家一边卖豆花一边收红菇时,脑子一转,“老幺,你说我们去买一些盐巴、洋火、针头线脑的,进山收红菇的时候卖咋样?”
“可以啊!”周怀安笑道,“你们要进货的话,可以去找我姐带你们去。”
“还是你们脑子快!”李武憨厚的笑笑,“我就只有出力气。”
徐红兵看看自己的小身板,又看看比高大的李武,笑嘻嘻的说:“老李,我俩一起干,一个出脑子,一个出力气,绝配!”
周怀安笑道:“老徐,跟你绝配有啥用,你回去让钱婶帮李哥找个绝配的老婆才是真的。”
徐红兵:“你都说了,王春华跟他一样忠厚老实,正好蔡二妹给挪了位置,刚好配上。”
李武憨厚的笑笑:“你俩就跟话婆子一样,还不赶紧找红菇!”
周怀安坏笑,“好,不说你了,等你们慢慢勾兑!”
李武不应他,岔开话题,“老幺,前面的林子都是人,我们去哪儿捡?”
周怀安走到山梁上,想到上次跟丁丁猫掏蜂窝的那处林子,“我们翻过上面那道梁子去下面的山坳里捡。”
“要得!”
周怀安带着两人一路上没再耽搁,到了上次和周一丁找小蜜蜂的那道山梁,原本只开着白色鬼针草花的地方,还开了不少粉色的刺梨花,有的已经结出了布满小刺的刺梨。
“就从这里下去。”周怀安取下药锄,将刺梨扒开,李武和徐红兵忙跟了上去。
下到山底就看到一片橄榄果,三人摘了几个放兜里,走几步又看到几颗剌耙果树,挑着黄了的摘了几个,边吃边往里走。
周怀安眼角的余光,好像看到几朵尖尖的鸡枞头,转身走过去惊呼出声:“卧槽!好大一片鸡枞!”
李武和徐红兵闻声赶了过来,见后也惊讶的瞪眼,“老幺,这运气硬是不摆了,哪个想得到,这山窝窝里面还有这么大一片鸡枞菌哦!”
“赶紧动手撒!”周怀安说罢放下背篼和篮子,拿起撬棒就开干,抓住菌柄撬棒插进土里撬起,一朵鸡枞就起来了。
“好嘞!”两人也放下干了起来。
……
山下,周怀安几人走了没多久,曲秋林就牵着两头骡子,到了他家门口,探头往里面看了看,“杨大嫂在家啊!”
“哎!”杨春燕抱着孩子迎了出去,“你来啦!今天挺早的哈!”
“我一个人,要快不少!”曲秋林从藤筐里取出两个篮子,“里面是羊肚菌、鸡枞菌还有大脚菇,村里人送给你们的。”
“谢谢!”杨春燕笑道,“你把骡子牵林子那边拴好,我也给你看样菌子。”她说着用背带把小九儿背在背上,帮着曲秋林抬藤筐下来。
“好!”曲秋林指着抬下来的藤筐,“里面是干的羊肚菌和干木耳……还有些金线莲、灵芝、桑黄、野蜂蜜,这次还搞了二十来斤崖蜜。”
杨春燕听后也替他们高兴,“这次的找来的都是好货!”
“这次进山的山运很好,这几天忙着挖洋芋,还有些不好的就没带下来。”曲秋林说着把藤筐搬进院子,把晒干了的金线莲、灵芝……取了出来。
最后从筐底拿出几块石头,放在地上,“上次听周大哥说你喜欢颜色好看的石头,这是我们在山里挖东西时找到的,红的很喜庆,送来给你。”
杨春燕拿起一块看了看石头裂开的地方,只见里面樱红色的肉质细腻油润,颜色好看极了。
她忽然想起上辈子周小倩有一套这种颜色的首饰,听她说是南红玛瑙,还说她买的时候不值钱,现在越来越值钱。
“这应该是玛瑙石,太贵重了,我不能要,你拿回去。”
“杨大嫂,你就是太见外了。你看从来你家卖块菌起,我们吃了你家多少粮食,送你几块不值钱的石头,咋就成贵重的东西了?”
“真的!这种应该是玛瑙一类的石头,你们捡起来放好,等以后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这些东西就值钱了。”
曲秋林将装蜂蜜的桶提了出来,“我们晓得!村里那些老阿妈头上、耳朵上有戴着玛瑙石的。杨大嫂,你要不嫌弃就收着。”
“不嫌弃,我收着!”杨春燕想着等周怀安回来让他下次折算成钱给他们,便开始把他送来的草药分类。
七朵桑黄,虽说没他们上次捡采回来大,品相也还不错,还有几朵紫灵芝和香血灵芝……
她挑好后,看了看桶里的蜂蜜和放在袋子上面的崖蜜,“曲村长,蜜和崖蜜我还分辨不出等级,我先给你过秤,等你下次来再结钱给你,行吗?”
曲秋林爽快的点头,“好,下次来结也一样。”
杨春燕搬了台秤出来,把东西过秤后,写了条子给他,又把这次卖草药的钱结清。
等他清点后,才去酒窖拿了红菇出来,“曲村长,你回去就让乡亲们去采这种红菇……一等的就像这样,二等的比这个小……”
曲秋林拿着红菇,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杨大嫂,你说确定这样的红菌子也能卖钱?”
杨春燕笑着点头,“我确定,但前提是,你送来的红菇得和我给你的样品一样。”
“保证一样!”曲秋林激动的说:“这几天我们山上有很多,都怕有毒,从来就没人捡回去吃过。”
杨春燕笑道:“你坐一会儿,我给你煮碗面,你吃了就回去带人去捡了送来。”
“不用,不用!”曲秋林见她背着孩子,哪好意思等她煮面,急忙将藤筐摞起来提着就走。
“曲村长,家里有馒头包子,你带两个在路上吃!”杨春燕说着去灶房一样拿了两个,追出去给了他。
“谢谢!”曲秋林接过,去林子边将藤筐放驮架上,牵着骡子走了。
杨春燕回去把草药和蜂蜜都收到酒窖放好,拿了筲箕去菜地找菜做饭,出门就看到老爷子和周母、周父带着几个小的回来了。
“你们咋这么早就回来了?”
周母气喘吁吁的说:“爷爷催我们送红菇样品回来,我们又没带干粮上山,几个孩子都说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得回来了。”
杨春燕笑道:“怀安在后山捡了几朵红菇送下来,曲村长已经拿了样品走了。”
“唉!”周母叹了一口气,“早晓得就不这么赶了,年纪大了,走太快,下坡的时候小腿都在发抖。”
杨春燕见三老都一脸疲惫,忙道:“快进去歇歇!”
“幺婶!”周家明几个背着背篼,无精打采的跟在后面。
“收获咋样?”杨春燕看向几个孩子的背篼,“哟~不错哦!今天就能挣到十来块!”
周家明听后精神一下就来了,冲她眨眨眼,“幺婶,记得哦!早上说好的哦!”
“记得!”杨春燕笑着把筲箕递给了他,“你去找菜,我去挑了给你过秤。”
“好嘞!”周家明欢喜的放下背篼,接过筲箕,“幺婶,炖一根腊猪蹄嘛?爬山好累哦!这会儿觉得痨肠寡肚的,肚子里的油水好像都没了。”
周家康点头道:“就是,我也觉得现在年纪大了,爬山比以前累多了。”
“小东西!”周母笑着在他脑门敲了个爆栗,“毛都没长齐,你就年纪大了,你老祖都没说年纪大呢!”
周小倩白了他一眼,“哈儿哈戳戳!”
“姐!”周家康揉揉脑门,“老祖不老,老祖今天走的得比我们还快!”
杨春燕看笑了,“炖腊猪蹄来不及了,我夹两坨油底肉出来炒青海椒给你们吃。”
“嗯嗯!油底肉的油水也多!”几个孩子进院子把背篼放下,跟着周家明找菜去了。
杨春燕让周母帮着把小九儿从背带里放下来,“你们歇会儿,我去做饭。”
周父说:“让你妈帮你做饭,我和爷爷把红菇挑出来,再等会儿老三该拉煤炭回来了。”
“好!”周母跟着杨春燕去了灶房。
老爷子和周父提着红菇去后院分拣,红菇和块菌不一样,得轻拿轻放,还要把黏在上面的腐土,草屑刮干净。
这时,周怀山拉着满满一拖拉机煤炭进了院子,缓缓的倒进装煤炭那间屋,熄了火,放好摇把走了出去。
对周父和老爷子说道:“煤场的煤炭都涨价了,听说还要涨。”
周父起身问:“这样一拖拉机涨了多少钱?”
“涨了五块!”周怀山打开车厢板,“赶紧把车斗里的都卸下来,我打算多跑几趟,把我家和大嫂家空着的牲口圈都装满,下半年烘块菌都不用买了。”
“对头,一次五块,几间屋子都囤满,能省一百多了。”老爷子说着提着洋撬上前,帮着把煤炭往下铲。
第583章 584:捣了菌子窝
周怀山卸完煤炭,拿了两个包子又出发了。
几个孩子去菜地摘了青海椒、掐了茴香,割了韭菜、还割了几颗飙苔了的牛皮菜菜苔回来。
牛皮菜柔嫩多汁,除了可以做饲料喂养猪、鸡、鸭、鹅等牲畜,还可以用来食用。
其味:甘、寒、无毒。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还原糖,钙,铁,钾,粗蛋白,纤维素等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具有清热解毒,行瘀止血的功效。
牛皮菜中含有草酸,与食物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不利于钙的吸收,患有骨折以及骨质疏松的人不宜食用。
牛皮菜煮耙后用水冲洗一遍,再挤干水分用酸海椒和泡姜还有茴香烩炒,韭菜炒鸡蛋,油底肉炒青海椒,杨春燕还烧了个酸菜粉条汤。
饭菜端到桌上摆好,大伙儿围在一起边吃边说。
周家康吃了一片油汪汪的油底肉,“好吃,一点都不腻!”
周小文点头,“我觉得油底肉是最最最好吃的肉。”
周小倩吃了一片,说道,“幺婶,山上好多人,如果不教那些人认红菇,老祖和爷奶能把背篼装满。”
周母点了点头,“往年都没人要的东西,有的林子里到处都是!”
周父接着说道:“等会儿你大嫂和二嫂该回来了,跟她们说一下,今天的红菇得挑仔细点,万一把毒红菌放进去就麻烦了。”
“记住了!”杨春燕对周母说道,“妈等会儿去喊一下几个婶子,让她们三点钟就过来。”
周母笑道:“不用去喊,我跟她们说好了的。”
说话间,几人都吃饱了,老爷子放下碗就去接着收拾那些红菇,周父也跟着他走了出去。
周家明几个腆着肚子靠着竹椅,“还是幺婶和我奶做的饭菜好吃,我们都吃撑了。”
周母笑着一人拍了一下,“几个小油嘴,都跟你幺爸学的,在哪吃就说哪里好!”
周家康:“才没有,真的是你和幺婶做的好吃!”
杨春燕把锅碗收拾干净,喂饱小九儿,想去后山大坑看看有没有红菇,便把孩子给周母带着,换上筒靴,背上背篼,拿着药锄和砍刀出发朝后山走。
刚上走到山上,就看到拿着弹弓准备去林子里打鸟的周家明几个,“幺婶你去哪儿?”
杨春燕撸了周家康一把,“去大坑看看有没有红菇!”
“大坑啊!”周家明几个都跟了上来,“我们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