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1981小山村_分节阅读_第467节
小说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94 MB   上传时间:2025-10-20 19:43:49

  上次我过去,老殷跟我说,他们回去已经在船城宣扬开了,连跟他们交界的隔壁县的亲戚都通知了,还说大伙儿就等我们过去开市收货。”

  “我晓得,只是有点担心他们会提前开市收货。”

  杨春燕担心又像以前一样,商贩们为了抢生意你提前一星期,我提前半月,最后到八月块菌刚长出来就有人开市收块菌。

  这样的结果就是到最后,块菌真正到了成熟上市的季节,大家反倒没块菌收了。

  “还有十天就开市了,他们连收购点都没定下来,有啥好担心的?”周怀安撇了撇嘴,“两块一天的工钱雇人帮忙收,看来他们以为山棒子都是老实人啊!”

  杨春燕听后想了一下,“你的意思是,他们请人收的话,质量得不到保证?”

  周怀安笑着点头,“肯定是撒!你想想附近三村说起来都是亲戚,到时候说几句好话,收货的人手稍微松点,二等就变一等。”

  杨春燕觉得那边不会这样干,“人家也是老做生意的了,我觉得他们不会当甩手掌柜,肯定和我们一样,每个收购点主要办事的还是自己人。”

  “你想想我们家的人加上徐叔家、大田叔家,还有一丁,一共多少人在做事?他们从省城过来能带几个人来?”

  周怀安顿了一下,“还有,大药房那个方医生,能和熊老幺那样的人搅合在一起,到最后还是熊老幺吃亏,那人根本就不是省油的灯!”

  杨春燕听后想想还真是,合伙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勾心斗角,打小算盘,这样是走不远的。

  “我们今年还靠你想了个省事的筛选办法,人手才马虎够用,说起来还是你脑子好用!”

  那天周怀安看到周母筛谷子,从家里那些洋芋里挑出了几个等级的块菌大小,让老爷子和周父照样子编了一套筛选块菌用的竹筛。

  以后收块菌的时候,只需把块菌从末等开始筛选,留到最后的就是一等货和特等货。

  他们在家试着筛选了几次,觉得这办法省事多了,以往要好几个人才能干下来的活,两三个人就能完成。

  “那是!”周怀安一脸得瑟,“也不看看我是哪个男人?我老婆都那么机灵,能找个憨子么?”

  “懒得理你!”杨春燕想想就觉得好笑,“我看说不到三句话,就要夸自己一下的人,附近三村就只有你了!”

  “人家夸,一朵花;自己夸,烂冬瓜!”周一丁拍了他一下,“烂冬瓜,牛都让你吹天上去了。”

  “滚滚滚!”周怀安笑着踹了他一脚,“那边的人已经来了,还把烤房弄在县城黎家旁边,三哥跟你说了么?”

  周一丁毫不在意的说:“说了!来就来撒,老子怕他嗦!”

第674章 676: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就是,怕他个球!”周怀安说着又道,“林场那边的块菌,今年还是让他们老徐他们一起上山挖啊?”

  周一丁点了点头,“人手多点好,去年就去晚了,今年开市就让他们上山,等会儿我去跟二春还有老徐说一声。”

  周怀安叮嘱道:“那你顺便去观音一趟,跟美娜姐弟也说一声。”

  “要得!那我就先回去了哈!”周一丁说着就跨上了自行车。

  “一丁!”周母端着腌好了的洋姜走了出来,“给雪娇带点回去,她喜欢吃。”

  周一丁笑嘻嘻的接过,“还是我二娘对我好!”

  “少拍马屁!”周母嗔怪的瞪了他一眼,“酒米我都帮你买好了,趁现在不忙,我把阴米给你们做好,省得到时候雪娇生了,还要等你丈母娘送阴米来招待亲戚。”

  周一丁感激的说:“多谢二娘,我都没想到这些!”

  “跟我还说这些!”周母乐呵呵的去灶房准备开饭去了。

  吃过晌午饭,杨春燕就去拿了一袋奶粉和一罐米粉骑车去了方田大队。

  刚到杨小雪家门口,就看到院子里晒满了洋姜,她拍了拍院门,杨小雪闻声出来,笑盈盈的把她迎了进去。

  杨春燕把奶粉和米粉递给了她,“米粉是我婆婆妈做的,小九儿也喜欢吃,想着小杨也在吃辅食了,就给你带了些过来。”

  杨小雪高兴的接过篮子,嗔怪道:“拿米粉来就行了啊,你还拿那么贵的奶粉来。”

  “不贵,怀安让王桢帮忙带回来的,一袋比供销社便宜三块多,你给小杨儿吃吃看,合他胃口的话,以后带的时候,就多带几袋回来。”

  “那我就不客气了哈!”

  杨小雪拉了竹椅给她坐下,“我回来就喊你姐夫去问过了,听说他们还没跟隔壁说好,就来了个从宁安来的本地人,把他们带去路口拐角方四海家,找的他家帮忙收,那家人有些讨厌,我就没去打听。”

  杨春燕:“不用打听了,王桢让三哥带了消息回来,说他们的烤房在宁安。”

  这时方志强也出来了,“春燕,来的那人是方四海家隔房的堂兄弟,听说他们家还有个兄弟,还在县城也开了家药铺。”

  杨春燕听后忽然想起大药房的方医生也姓方,“哦!姓方的话我晓得,药铺就在桥东街,以前还跟熊老幺合伙收过红菇。”

  “方四海在我们村有个外号,叫方四害,跟他们家打交道,没几个人能算得过他们。”方志强幸灾乐祸的说,“找他家帮忙,你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杨小雪也点头,“对,那一家子就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那我们就等着看好戏了。”杨春燕又对方志强说道,“再过十来天就开市了,你们早点做准备哈!”

  方志强笑着点头,“开市大家最先去的就是自己的老窝子,挖完了再去别的地方。”

  杨春燕看了看杨小雪抱着的孩子,“山上比山下冷多了,小杨儿咋办呢?”

  杨小雪有些心疼的看着孩子,“过几天我就把孩子送娘家,让我妈帮忙带小半月,把开市这段时间忙过了再说。”

  开市这段时间是最好挖块菌的时候,这半月挣的钱,能赶上后头一个月挣的了。

  “唉!”方志强叹了一口气,“我妈儿那是没指望了,只能麻烦老丈母了。”

  “我妈都说了,到时候把孩子送过去就是,带一个是带,带两个也是带!”杨小雪说着白了他一眼,“你妈我从来没想过要指望她,他们没帮我们带过一天小杨,我们还不是过来了!”

  “你跟春燕说话,我去挖地去。”方志强见她一说自己父母就没个好脸色,忙拿了锄头开溜。

  杨春燕看着落荒而逃的方志强,劝道:“姐,方姐夫现在真的比以前好多了,你就别动不动怼他,提他父母的事了。”

  杨小雪说:“他不提我也很少翻老账的,就是每次带着小杨儿上山挖草药的时候,看到他妈老汉儿带着他姐的娃,心里不舒服的时候刺他两句。”

  杨春燕听后想想也是,孩子才几个月就每天跟着父母上山,换成她也心疼。

  杨小雪想起孩子跟着他们一起在山上的日子,眼圈有些发红,“我真的是越想越气,别家的老人就算跟儿子媳妇吵架,儿子媳妇送两次节礼就和好了。

  端阳、中秋该送的节礼我们都是送到了的,换成别的父母,就算不待见儿子媳妇,孙子还是要心疼的,可他们硬是连看都没看过我家小杨儿一眼。

  他妈老汉儿以为他们能干一辈子,要不就是觉得等他们干不动了,以为他姐才是他们的依靠。到时候,就让他们去县城找他姐给他们养老去。”

  杨春燕拍拍她,安慰道:“别气了,你跟方姐夫好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正道。”

  “志强也这样说!”杨小雪想到家里的光景,高兴的对杨春燕说道,“今年收红菇,挖草药卖,我跟你姐夫已经攒了一万多了。”

  杨春燕听后也替她高兴,“真能干!”

  “燕儿,谢谢你!”杨小雪看着她真诚的说,“要不是你和怀安帮衬,我和你姐夫现在还住老房子,跟他们斗得像乌眼鸡呢!”

  杨春燕窝心的看着她,“我们又没帮你们多少,这些都是你和方姐夫辛辛苦苦换来的。”

  “都自家姐妹,姐不跟你说客气话,你们的好,我跟你姐夫都记着。”杨小雪说着起身进屋拿了一个袋子出来递给她,“我闲着无事的时候,给你和小九儿织了件毛衣,做了双鸡婆鞋,你来了就顺便带回去。”

  杨春燕拿出鸡婆鞋,给自己的是白底黑色灯芯绒的鞋面,小九儿的是枣红色的灯芯绒鞋面,“姐,还是你做的针线活好,我做的鞋子连我自己都嫌弃。”

  杨小雪见她喜欢,咧嘴笑了,“我给你做的时候,你姐夫还说,怀安在城里给你买的都是洋气的皮鞋,我觉得走山路还是穿布鞋舒服,就给你做了。”

  杨春燕连连点头,“当然是布鞋穿着舒服了,不管走多远的路一点都不磨脚,也跟脚。”

  杨小雪接过去说道:“唯一不好的就是下雨天不能穿!”

  “这倒也是!”杨春燕把鞋子和毛衣装篮子里,“今天挖的洋姜还没切完,我就先回去了哈!”

  “你忙我就不留你了。”杨小雪跟着她站起来往外走,“你走了我也挖洋姜去,争取进山挖块菌前把油菜浇一遍,往后才能安心上山。”

  “那我走了哈!”

  杨春燕回去后把情况对周怀安说了,夫妻俩觉得那边来的人,被方家牵着鼻子走,看样子也不咋的,便安心忙家里的事了。

  第二天一早,周怀安去了宁安,把蜂蜜交给王桢后,两人就去了南街,黎家隔壁的院子门口停了一辆拖拉机,还有几个人在卸煤炭。

  两人看了后,便往回走,王桢说道:“听黎大哥说,他们砌了三间烤房,两个烤炉,雇的附近的闲着的妇人帮忙清洗块菌,一天一块五的工钱。”

  周怀安笑道:“今年我哥带着嫂子去收购点了,我让我妈在村里又请了十个人回来干活,加上去年的几个一共有十七个人,工钱还是照两块五一天给的,城里才一块五,比我还抠门!”

  “周大哥,你一点都不抠门,你想想,我们工地上那些干活的泥瓦匠,不包香烟茶水也才三块一天。”

  “春燕说她们干的活不比那些泥瓦匠少,特别是,忙的时候经常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收红菇的时候还好一些。

  收块菌的时候,井水冰冰凉,多干一会儿连骨头都冷了。多给点工钱,她们干起来活来也细致一些。”

  “我听周三哥说,收块菌的时候,你们还要煮姜汤给那些村民吃,干活的女工加班晚了,你们还要煮东西给他们吃!”王桢拍拍周怀安肩膀,“说起来还是我这个甩手掌柜舒服。”

  “这些我哪想得到,都是春燕跟我妈弄的。”

  “大娘和大姐都是贤惠的女人。”

  周怀安咧嘴,露出口白牙,“我也这样觉得!”

  王桢看着不由得笑了,“前些天,为东哥拉了一拖拉机酒过来,我看生意还挺不错的,你家收的那些木耳、菌子,我觉得也可以弄间铺子摆出来卖。”

  “对啊!我咋没想到?”周怀安想了一下,“等会儿去工地上跟木匠师傅说说,做几个货架把那些山货都摆出来,年底这两月卖刚合适。

  还有,我想等旅社旁边的房子修好了,在后院砌几间烤房,以后从白灵山、花市那边拉回来的块菌,就直接卸在这里清洗烘烤。”

  “我觉得没必要,县城的工商管理费还有税费都比乡下高,像我们在村里请那么多人帮忙干活,在城里就不属于收山货的小商贩了,属于工厂一类的性质。”

  “多亏你提醒,我就想着能节约点油钱,没想到还有这些区别。”

  “我也是这次打算扩建铺子,才留意了这方面的信息。”

第675章 678:人心逐利

  周怀安和王桢走到路口,他便拐弯去了旅社,打算找木匠说做柜子的事,想想又朝前排旅社走去。

  他走到杨为东的铺子门口,看到里面靠墙放了一排大酒缸,靠里的位置还放了一张写字台。

  铺子里,杨为东提着酒勺在给人打酒,见他来了,笑着打了声招呼,才把酒罐塞好递给了顾客。

  送走顾客后回来,递了一支香烟给他,“你今天咋有空过来?”

  周怀安笑道:“来看看你生意咋样?”

  杨为东拉了凳子给他,“刚开张那几天不怎么好,现在还可以。”

  周怀安点燃香烟叼着走到空着的那面墙,奇怪的问:“咋不把这边也放上酒缸?这样从侧面看进来,铺子里显得空荡荡的。”

  杨为东指了指明晃晃的太阳,“那位置太阳晒的久,放酒缸不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6页  当前第4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7/6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1981小山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