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1981小山村_分节阅读_第487节
小说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94 MB   上传时间:2025-10-20 19:43:49

  “建水电站得要不少钱吧?咱们自己能筹钱建么?”周怀安觉得往后用电的地方肯定不少,如果能筹钱建一个水电站,到时候坐在家都有源源不断的钞票往家里流!

  “应该要不少钱,自己筹钱的话,就怕伸手的太多,咱们村几百户人,这两年卖红菇、块菌也挣了一些,集资建一个村办的水电站,比我们自己弄好。”

  “还是你老有眼光,等忙过这段,咱们就找人打听一下,如果可行的话,就把人叫齐筹划一下,把水电站建起来?”

  徐书记拍拍他,“是你娃胆子大,我一把老骨头了,就算有想法也没能力去办啊!这事不能急,你找小王医生问问,我抽空也去宁安找你二叔问问?”

  周怀安喜道:“行,有王桢和二叔参谋当然最好不过了。”

  “好小子,现在真的是越来越有胆魄了!”徐书记一脸欣赏的看着周怀安,想着这么肯干的儿子咋就没生在自家啊?

  周怀安笑笑,“是你这个师傅教得好!”

  徐书记听后心里舒坦极了,再次觉得自己当初没帮错人。

  “老汉儿,一丁来了,出发了。”徐老三在外面喊了起来。

  “来了,吼啥子吼!”徐书记剐了他一眼,背着手出去了。

  徐老三一脸懵逼的看着他,不晓得自己又哪里做得不对,把老爷子得罪了。

  周怀安跑进去把灵芝放好,跟杨春燕打了声招呼,载着周怀荣和周怀军还有孩子们出发了。

  周怀山一家则是坐的徐老三的拖拉机,大伙儿又各自奔赴自己的收购点。

  周怀安三个拉货的到晚上十一点多才回家,到家把货卸完,见杨春燕几人还在灌香肠,洗漱后就去睡了。

  等杨春燕回屋,周怀安便起来把水电站的事跟她说了,“燕儿,我觉得这买卖可以做,你想想,以后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哪家不用电啊,咱们用不完的电还可以卖给方田、富牛。”

  “想法是没错。”杨春燕回想了一下,前世新河是有座水电站,但不是他说的位置。

  周怀安见蹙眉想事,“燕儿,你在想啥?”

  “我想到我梦里,我们村十多年后,是在山神庙下的河段修建了一个水电站,而不是建在他们下地笼的那条小河沟,汇流到新河的那段河道。”

  “徐书记说当时那些人考察后,就没了响动,我看有可能就是那段河道不适合建电站,而是山神庙下面更适合一些。”

  杨春燕对他说道:“怀安,建电站长远看来的确不错,但修水电站比我们收山货采草药复杂多了。

  我记得要修厂房,拦水坝,但我们对这个一点都不懂。还有,电这东西不是那么简单的,搞不好是要死人的。

  你要是打定主意想干,最好是和王桢说说,问问他的意见,他文化水平高,比我们懂得多。”

  “我也想找他商量的,小妹说王桢去羊城进货去了,等他回来,我就找他商量。”

  “慢慢来,咱们不急哈!老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看家里现在忙都忙不过来了,电站的事不急在一时。”

  “嗯嗯!”周怀安动情的一把搂住她,“还是我命好,娶了个这么通情达理的好老婆。”

  杨春燕娇嗔道:“看看你,眼圈都黑了,还不赶紧睡,又灌我迷魂汤!”

  “嘿嘿!”周怀安嬉皮笑脸的看着她,“眼圈黑又不影响我别的功能……”

  第二天,闹钟响了好久,他才爬起来,出去吃了东西急匆匆的拉着块菌走了。

  杨春燕几个在家忙了两三天,才把腊肉香肠这些全都挂起来,然后用柏树枝、甘蔗皮还有核桃壳、花生壳、谷壳这些熏制。

  周母让陈小舅在他们村买了几只大鹅回来,她们又开始杀鸡、宰鹅、宰鸭、腌腊鸡、腊鸭,腊鹅。

  杨春燕家后院空着的两间圈房里面挂满了各种腊货,坛子里也装满了油底肉,小酥肉。

  把腊货腌制好后,猪崽也没拉回来,婆媳俩总算有点闲工夫。

  王桢进货回来,周怀安去宁安建水电站的事对他说了说,“你觉得这门买卖咋样?”

  王桢惊讶的看着他,“姐夫,有时候我都奇怪,你脑子到底是咋长的啊?人家没想到的事,你咋就想到了?”

  周怀安嘿嘿笑,“不是我想到的,是那天杀过年猪,我问徐叔村里啥时候能拉上电,他说……”

  “你说的没错,长远看来电将会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能源,像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都要用电。”

  “空调是啥东西?是调节空气用的么?”周怀安等他说完,好奇的问道。

  “不是调节空气,而是用来在天气太热的时候调节室内温度的,有了它在伏天的时候我们在室内就不会热了。还有,1924年我国上海就有安装空调的建筑了。”

  “我的妈,原来这么早就有空调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世上有这东西,以后有机会一定出去走走看看。”

  “好啊,你们想出去走走,等我和小梅办完喜酒,我们一起去。”

  “还是算了吧!跟你们刚新婚小俩口出去,我们就是几个大灯泡咯!”周怀安笑着打趣道。

  “不怕,我们出去自己玩自己的。”

  “主要是小九儿太小了,等他有个五六岁了,老二也有两三岁了,我们再出去到处走走看看。”

  “姐夫有小九儿了,还想要老二啊?”

  “一个太少了,不管儿女还是得两个才行,当然再来一个小棉袄凑成一个好字,当然最好。”

  “这话实在,有儿有女就圆满了。”

  两人浑然不觉现在的话题,歪楼已经歪到太平洋了。

  等王桢把账算好,把钱给了周怀安,才又对他说道:“姐夫,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水位落差使水轮机旋转,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再以机械能推动发电机,从而得到电力。

  修建水电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修建水坝,机房,发电机、水轮机,变压器……

  所有这些都必须要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和机器设备才行,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花钱建一个水电站就可以发电。等我先这方面的人了解一下,我们再慢慢筹划这事。”

  周怀安听他说后,也觉得自己和徐书记想当然了,“你说这些我都不懂,难怪春燕说建水电站是有文化的人干的。

  我就不添乱了,咱们还是像收红菇和块菌一样,你了解清楚,跟我们说咋做,我们照做就行。”

  “好,我先找人打听。”王桢说着又把放在墙角的酒坛子抱起来给了他,“小梅说你让帮忙泡的。”

  “多谢了哈!”周怀安笑着接过,“徐叔给徐二叔泡的,说是头疼不好睡。”

  王桢点了点头,“你跟徐书记说一下,最好抽空来把把脉,对症下药才行。”

  “好嘞!我就先走了哈!”周怀安抱着酒坛子出去放竹筐里面,见王桢站在外面,冲他挥挥手,发动拖拉机走了。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晚上送走了灶神。民间认为二十三一过,诸神都回到天庭,民间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都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

  二十四到二十六这几天,村里就有好几家嫁女讨媳妇的,杨春燕和周母几个,分头去各家喝喜酒,回来就忙着掸尘扫房子,磨豆腐、倒糍粑。

第701章 706:老子也是万元户了

  这天下午,杨春燕把最后一个卖块菌的村民送走,和罗海丽把棚里打扫干净,蒋玉她们也收拾了回去吃晚饭了。

  杨春燕提着菜篮准备去菜地掐一把蒜苗回来炒盐煎肉,刚到菜地边就看到徐红兵、李武、周怀刚还有徐二春推着鸡公车朝这边走来。

  她逮着胖乎乎的蒜苗扯了一把,快步进了院子,“海丽姐,林场的人回来了,赶紧出来收货。”

  “来了!”罗海丽抱着小九儿出来,把他放小桌旁边的垫子上,将台秤搬了出来。

  杨春燕把蒜苗给周母出来,徐红兵几人就到了,一个二个都又黑又瘦,农闲养起来的肉又全没了。

  这年头想瘦容易,想胖真的很难,不管是镇上还是县城,街上都是标准偏瘦的身材。

  老老小小大都是积极向上的样子,和三四十年后的人比起来,也就是穿的差一些,食物的花样少一些,但精神面貌不比那会儿的人差。

  徐红兵几人放下鸡公车,取下肩带,一屁股坐在车把手上,抹着脸上脖子上的汗水,“累死了,总算到了。”

  杨春燕见几人的鸡公车上放着的两个大竹筐,全都装的满满当当的,奇怪的问:“上次就李哥和怀刚来的,这次的货咋又多起来了?”

  李武和周怀刚推的那辆鸡公车,车头和车翼两边都放着个大竹筐,看样子最少也有六七百斤,徐红兵和徐二春两人起码也有五百多斤。

  周怀刚高兴的说:“大庆叔带着我们去西南面找了个新窝子,他原本以为那儿被山火烧过,补栽新云南松和华山松才长了十一二年,底下的块菌应该还没长出来,哪晓得昨天去就有大收获。”

  徐二春接过话头,“大庆叔说可能是山火只是把地面上的树木烧死,地底下的菌种没被破坏,才又长出来了的。”

  “山上还有几百斤没弄下来呢!”徐红兵眉飞色舞的指着他身后的竹筐,“春燕,我们这次还挖到四五百斤白块菌,有十几斤特等货,一二等占大部分,三等和末等只有几十斤,巴适惨了!”

  杨春燕听后也替他们高兴,“真的啊!那你们这次能卖不少钱咯!”今年才定下的,特等白块菌收购价四块一斤,一等两块,二等一块,三等七角,末等也要五角一斤。

  徐二春和李武抬起一筐,“赶紧过秤,称完了回家好好睡一觉。”

  徐红兵笑道:“对头,天没亮就出发,我现在站着都能睡过去。”

  “海丽姐,你负责过秤,我们几个来过筛!”周怀刚和徐红兵上前一人握住一张竹筛,利落的干了起来。

  罗海丽一边过秤一边报数,“特等白块菌21斤,一等126斤,二等158,三等……”

  白块菌过完秤,又开始过黑块菌,他们这次送下来的特等黑块菌就有135斤,一等662、二等705……

  “特等白块菌84块,一等252,二等158,494……”杨春燕把账算好对几人说道:“你们这趟真不错诶,一共卖了2513块6。”

  徐红兵笑得嘴都合不拢了,“真不错,三天挣了两千多,算下来一人能分三百了。”

  周怀刚高兴的凑到账簿前,“嫂子,我们攒在你那的货款有多少了啊?”

  “我算一下哈!”杨春燕翻开账簿拨着算盘算了起来,“加上这次你们前后一共回来8次,总共卖了一万多块,目前一人就能分一千多块。”

  农历十一月初开市到腊月二十六,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人能分一千多,林场的收获比山下还是要好一些的。

  徐红兵惊讶的把眼睛瞪得像铜铃,“都这么多了啊!我们几个也是万元户了哈!”

  徐二春拍拍他肩,“合伙的万元户有啥意思,咱们争取明年单个做万元户!”

  “对头!”徐红兵笑着应道。

  李武掰着指头算了起来,“今天二十六,我们明天上山,二十八那天还能挖一天,加上大庆叔和美娜这两天挖的,加上山上那些应该能有一千多斤。”

  周怀刚笑道:“李哥,不用算了,那块林子的好货多,你放心,一千多斤就是随随便便的事!”

  “但愿这次上去能多挖一些白块菌下山,再卖个两千,咱们七个人一人就能分个一千五六,过完年还能干一个多月,年后的货少,少算点也能分五六百!”

  徐红兵越算越激动,“啪”地一巴掌拍在自己大腿上,把自个儿拍的龇牙咧嘴,“妈吔~这一季我们就能挣两千多!”

  李武咧嘴笑道:“老徐,你妈和你老婆在家挖块菌也挣了不少呢!”

  “老徐!”徐二春拍着他笑道:“你家明年该修砖瓦房了吧?”

  “不修,不修!”徐红兵连连摇头,“花那钱做啥?土墙茅草就挺好。”

  今年真好啊!跟着周老幺跑了两月就挣了五六百,收卖红菇又挣了三千多,加上去年挣的,和家里卖大肥猪、鸡鸭挣的钱,明年再干一季,老子也是万元户咯!

  回去跟小芳商量一下,明年把老二生了再修砖瓦房,周老三家的砖瓦房罚了500,自家茅草房罚个两三百足够了撒!

  不行的话,就让他们把房子扒了算了,还省得老子找人拆房子呢!

  徐二春听后笑道:“你这家伙,茅草房有啥好,两三年就要换一次,不然一到雨季就大落大漏,小落小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6页  当前第4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7/6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1981小山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