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燕把酒罐抱到桌上,“你们慢慢喝。”
“麻烦嫂子了。”周一丁接过取下木塞,给几人倒了一碗,“兄弟们,用这个等会儿可不能喊干杯哈!”
徐老三笑嘻嘻的说:“不干杯,一口闷!”
几人喝着酒,又说起了方田抓赌发现贼窝的事,都说抓的好,有个贼窝在旁边住着,村里人都过不安生。
几人把那一罐子糯米酒全都喝光,周一丁摇了摇头,“卧槽!脑袋好像有点发晕!”
周怀安笑嘻嘻的看着几人,“这是五斤一罐的,我们几个差不多全喝光了,不晕才怪呢!”
徐红兵看着脸喝的通红的徐老三,拉住李武说:“老李,我看他俩有点危险,我们走路回去算了。”
徐老三拽着他,“就这几步路,你怕个锤子啊?老子闭着眼睛都能开回去。”
李武也笑道:“不怕,万一不对,我拉着跳下去就是。”
周怀安把勾肩搭背的走出去的几人送到院门口,见他们发动拖拉机走了,才关上院门回去洗漱。
提着水桶进了浴房,脚一软还差点摔了一脚,急忙撑住墙壁,自言自语的说:“踏马的,没想到这糯米酒的后劲,还真有点大!”
他洗了个澡,觉得脑袋没那么晕了,擦着头发回屋,见杨春燕母子俩已经睡了,拿出货单把账记好,才吹熄油灯上床躺在她身边,不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翌日一早,周母把面煮好都没见他起来,走到窗前敲了敲窗上的玻璃,“老幺,都五点过一刻了,你咋还没起来?我面都煮好了,再不起来就坨了。”
杨春燕听到喊声,从梦里醒来,“晓得了!”
周怀安被她这一喊也醒了,睡眼惺忪的看着她,“我好像听到我妈在喊!”
“快起来,妈说都五点一刻了!”杨春燕说着下床点燃油灯,见闹钟还放在柜子上,两人都忘了上发条。
周怀安坐在来搓了搓脸,“昨晚喝了糯米酒,躺上床就睡着了。”
杨春燕把衣服递给他,“赶紧穿上,妈说她已经把面给你煮好了。”
周怀安翻身下床,凑到小九儿跟前亲了一口,才开始穿衣服,“燕儿,今天都二十七了,你不去宁安买过年货啊?”
“不去了!”杨春燕拿了张干净的围巾给他,“海丽姐今天要回镇上帮忙卖年货,妈要去镇上赶场买年貨,上午曲村长他们又要来,我走了就没人了。”
周怀安接过围巾放帆布挎包里,“那我跟小妹说一声,让她去看看有啥好看的料子和鞋子,给你买两身。”
杨春燕拉开衣柜,从里面拿出一件格子的小西装,“你看,这件还是上次去买地皮,妈给我们妯娌几个扯的料子做的新衣服,我到现在都没穿过。”
周怀安接过看了看,“这件我一次都没见你穿过,做了这么久,你咋不穿啊?”
“我觉得没外套穿着方便,等过年再穿也一样。”杨春燕对衣物的要求一直都是穿着舒服自在就行。
周怀安觉得自己老婆太好养了,上前抱住她,柔声说道:“燕儿,过年了我想给你买样东西,新衣服你又有了,要不我还是给你买样金饰吧!”
杨春燕想到买金子和存钱也没啥两样,看着他笑道:“好吧,你看着买就是。”
“那我先走了哈!”周怀安想着到宁安跟杨冬梅说一声,让她看着给挑两身时髦点的。
杨春燕把他送到门口,“路上小心点,别开太快!”
“放心!”周怀安回头亲了她一口,得意洋洋的走了。
周母见他出来,嗔怪的瞪了他一眼,“年纪轻轻的做事动作这么慢,你看碗里的面都坨了。”
周怀安看了一眼,讪讪道:“没事,这样也能吃,等我把牙刷了就来。”
周母没应他,把鸡蛋从锅里捞出来,装饭盒里用棉套子装好,给他带着路上吃。
罗海丽提着夹背进来,“姨妈,我收拾好了,老幺起来了么?”
“在后院刷牙呢!”周母放下饭盒,两人一起去外面帮着收拾块菌去了。
等周怀安把面吃完,拿着饭盒出去把拖拉机开出去,就看到旺财趴在院墙下守着竹筐,他忙打开车厢板开始装货。
老爷子扛着一筐块菌出来,“今早咋起得这么晚,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要不就在家歇一天?”
周怀安笑道:“爷爷,我没哪儿不舒服,就是昨晚贪嘴喝了两碗糯米酒。”
“难怪不得,没哪不舒服就好。”老爷子把竹筐放车斗上面,“昨天你妈和你老汉儿嘀嘀咕咕的,好像说你大爸又说你们啥了是么?”
两口子鬼鬼祟祟的,生怕自己听见,肯定是老大那心眼只有菜籽大的老婆又在搞事了。
自家子侄就在收块菌,偏偏要送到建设大队去卖,脑壳被门夹了的东西!哪个男的像他这样,不管啥都听老婆的,老婆放个屁都是香的!
周怀安听后灵机一动,嬉皮笑脸的说:“爷爷,人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这宝贝到我家,我们一天天的兴旺发达起来。我大爸说你每天在这帮我赚钱,他们两口子眼红的很!”
老爷子乐道:“我个老不死的就会花钱,算个啥宝贝!”
“咋不是宝贝!烤房要是没你老掌舵,还不晓得乱成啥样了呢!辛苦你了哈!”
“爷爷现在就是帮你老汉儿打打下手,你妈老汉儿才真的辛苦。你家现在这光景,是你们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你大爸眼红死也没用!”
周怀安笑着附和,“就是,眼红死也没用!”
老爷子帮着把院墙下的竹筐递给他,“你妈给你煮了吃的没?”
“吃了!煮了一碗面,还煮了些鸡蛋,我都装包里了。”周怀安扭头道,“你吃了没?”
“吃了,你妈煮的面,端过来给我吃的。”
“那个灵芝酒你喝了咋样?晚上睡觉舒服些了没?”
“好,每晚你老汉儿就给我倒一小杯,刚喝那两天还不觉得,这几天觉着瞌睡比以前睡得沉了些,也不像以前,躺下去就开始做梦了。”
“喝了好,我再让王桢给你们泡一坛子。”
“那么贵的东西,弄一次就够了,整那么多做啥?”
周怀安凑到他跟前,“我有钱,你晓得的,今年一天都是几万斤的货,我可挣了不少哦!”
老爷子听后也凑上去小声说道:“你一天有多少货进来,老子比你还清楚,今年是能挣不少,但咱们该省的地方还是得省着点花,你要是拿钱不当钱,财就不来家了。”
周怀安连连点头,“晓得,但你和我妈老汉儿吃的不能省!”
老爷子欣慰的拍拍他,“要泡也要等我们把这坛喝完再说!”
好几十块一斤的紫灵芝拿来泡酒,就为让自己这个老不死的喝了,晚上的瞌睡好睡一点。
这辈子在儿子那儿没享到的福,在孙子这儿享到了,
“行!”周怀安接过竹筐码在上面,周父和周母把最后的两筐也搬出来了,两人帮着把外面的竹筐都搬到车斗里,已经快六点了。
周父把单子给他,“老幺,一共八十筐末等货,七十五筐三等货,你记好了。”
周怀安在帐薄上签了字,接过单子,“好嘞!把妈和海丽姐喊出来,我要走了。”
“来了,来了!”周母和罗海丽背着夹背跑了出来,两人挤着坐在他身边,拖拉机“突突突”地冒着黑烟朝村外驶去。
第705章 710:好生意
周母和罗海丽还没走到铺子,远远的就看见周玉梅的年货摊子已经在铺子外面支起来了。
几根长板凳和几张长长的木板拼搭的临时摊位上,已经摆满了花花绿绿的年货。
用彩色糖纸包裹着的是又甜又便宜的水果糖,红色双喜字样的糖纸包裹着的是又酥又香的酥心糖,花生粘,七彩辣椒糖……
码得整整齐齐的萨琪玛、米花糖、桃片糕……
摊子前站了好几个人挑选年货,周玉梅忙着过秤,罗巧玲乖巧的站在一旁帮忙看着摊子,以防有些手脚不干净的,喜欢占小便宜的吃白食。
罗巧玲穿着崭新的灯芯绒的套装,两个朝天辫上还用纱巾扎了两个漂亮的蝴蝶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穿上新衣服新鞋后,小丫头好看了不少。
见生意忙都忙不过来,周母心里高兴极了,满脸笑容的上前,“巧玲起这么早啊!”
“姨婆,你们回来啦!”罗巧玲惊喜的喊了一声,扭头看到罗海丽,高兴的上前拉住了她手,“妈,你咋不早点回来?表姨昨天忙都忙不过来。”
罗海丽听后惊讶的看向周玉梅,“你们昨天就开始摆摊了啊?”
“昨天试着摆的,没想到买年货的人还不少。”周玉梅利索的把称好的萨琪玛装网兜里递给了顾客,“加上水果糖,一共三块五角钱。”
“你数一下,刚好三块五。”顾客把钱递给她后,提着网兜走了。
周母把带给周玉梅的鸡蛋、蔬菜放铺子里,见放在柜台边上的小床里,周晓曦双手抱着脑袋睡的正香。
从店里出来,见摊子前又来了几个人,周玉梅和罗海丽两人也忙不过来,她忙上前帮忙,“昨天也这么忙的啊?”
“昨天这会儿没啥人,差不多八点了才忙起来的。”周玉梅快速把钱找给顾客,“我和巧玲忙得晌午饭都是买来吃的。”
罗巧玲高兴的说:“姨婆,我们昨天中午吃的牛杂米线,好好吃哦!”
“街上有牛肉卖么?”
周母想着还是牛死的那年吃过牛肉,有卖的话称几斤五花的牛肉回去红烧,再买点牛杂回去,老爷子和孩子们这两月都累坏了,吃点好的补补。
“有!”周玉梅指了一下左前方,“转角那儿有家卖米线的他们家有黄牛肉卖,你这会儿去,应该有肚杂、牛脑壳肉,还有牛蹄子卖。”
牛肉有黄牛肉、水牛肉、牦牛肉,黄牛、牦牛性温,补气,与绵黄芪同功,水牛性冷,能安胎补血,但论肉的味道还是黄牛肉和牦牛肉的味道好。
“那我去看看。”周母急忙朝拐角走,这时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背篼的,条萝篼的,挤都挤不过去。
忽然觉得裤兜被人动了一下,扭头看到一个烫着卷毛的小年轻,装作一脸无辜的朝前挤走了。
周母用手摁了一下裤腰处的钱包,心里松了一口气,暗道:“幸好没把钱装兜里,不然就遭了。”
挤到拐角处,一股藤椒味和牛肉香味随风吹了过来,铺子门口的木架上挂着不少牛肉。
一个精瘦的汉子拿着一把剔骨刀忙碌着,刚抽掉肋条骨的五花牛肉肥瘦相间,看着就巴适,低头看到架子下面放着的竹筐里还装着牛肚子、牛尾巴骨,牛大骨。
周母忽然想到杨春燕喜欢买骨头炖汤,牛尾巴骨和大骨炖萝卜味道那才叫好,干脆一样买一些回去。“老板,你家的牛肉、牛肚子和尾巴咋卖的?”
中年汉子抬头看了周母一眼,“牛肉一块三,牛肚子两角一斤,骨头一角。”
周母想着自家的牛肉才卖一块一一斤,黄牛肉一块三倒也不贵,心里这样想着嘴上说的却是,“老板,你便宜点,我割十来斤五花牛肉,牛肚子和牛尾巴还有大骨我都买了。”
老板听后笑道:“大娘,我家卖的黄牛肉,肉和牛肚子的价钱已经是最便宜的了,骨头可以少点,算八分一斤给你。”
“行!”周母指着他刚抽了肋条骨的五花,“就这里给我割十五六斤。”
老板没想到一个乡下老太太竟舍得割十多斤牛肉,“大娘,你家要办酒席啊?”
“不办酒席,家里一二十口人十几斤牛肉一顿就没了。”周母说着又想到周玉梅,“另外再割一刀,三四斤重的给我女儿。
你秤头给足哈,我女儿就在拐角开代销店,我回去约(yo)了不够要找你的哈!”
老板听后笑道:“大娘,你放心,少一两我赔你一斤!”
“那就好。”周母把牛尾骨和大骨挑出来,又看了看牛肚子,老板就已经把牛肉割好称了后放她夹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