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桢想了一下,“好,明天下午去你家,后天一早跟你一起回宁安。”
周怀安点头,“那我今晚先去打几只,菌子炖斑鸠,灰鹳红烧味道巴适很。”
杨冬梅听后摸了摸脸,冲杨春燕说道:“姐,你看这段时间天天吃好吃的,我都胖了。”
杨春燕扭头看到她粉嫩嫩的皮肤,笑着摸了一把,“现在刚合适,再胖一点点也好看。”
“我晓得,意思就是要保持这样,再胖就不好看了。”杨冬梅亲昵的挽着她的手,“姐,你姑姐的铺子弄好没?”
杨春燕:“今天大哥他们在那帮忙,我们等会儿去她那看看。”
杨冬梅:“大嫂昨天说,等你姑姐做一段时间,想借点钱给她妹妹,在我们镇上摆个摊子卖衣服,挣点钱把欠下的债还了。”
“大嫂小妹嫁在横山镇上啊?”
“你忘啦?她婆婆家就住在镇子后面,大前年着火把隔壁家烧了大半,赔那家的钱到现在都没还清,家里困难的很。”
“你不说,我还真忘了。”
杨冬梅嗔怪的看着她,“难怪人说,一孕傻三年,我觉得你生了小九儿以后,脑子笨了不少。”
杨春燕听后眨了眨眼,“好像是哈!”
不关小九儿的事,毕竟都过了那么多年了,除了自己家里的事,外人的她几乎都忘记完了。
杨冬梅看着她,“姐,我现在都担心我以后也像你这样。”
杨春燕忙道:“不会的,我记不得的是旁人家发生的事,因为我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家里的,哪怕芝麻大点的事,我记得清清楚楚。”
杨冬梅听后笑了起来,“幸好大嫂没在,她挺心疼她幺妹的。”
“老幺都要受宠一些,你看你就是。”
“我也觉得!”
说话间到了路口,周怀安把小九儿放背篼里,接过王桢推着的自行车,“我们走了哈!”
两人点了点头,“路上骑慢点!”
“放心!”杨春燕冲两人挥挥手,蹬上自行车跟上了周怀安。
两人到白马镇,见木匠和周怀山站在人字梯上面安装挂衣服的铁管,摆在门口的货柜就留了一个香烟柜台。
周玉梅和罗海丽蹲在店门口,收拾散乱一地的纸箱和瓶瓶罐罐。
周怀安刹住车,停在门口,“姐,晓曦呢?你那些东西呢?”
“巧玲带她去学校耍去了,店里的东西全卖光了。”周玉梅笑着站了起来,“我跟黎婶说了声要处理东西卖衣服,附近的人都来,洋火、手电筒,电池,针头线脑的比平时便宜点,不到一个钟头就没了。”
罗海丽接过话头,“你没看到,平时买盐巴,打酱油醋,最多打一斤,听说处理了,都十斤八斤的买,我们自己吃的,还是事先留下来的,不然也被他们抢光了。”
杨春燕觉得这年头的处理货特别好卖,只要比平时便宜一点,大伙儿都抢着买。
周怀安指着烟柜,“香烟咋没处理?”
周玉梅笑道:“这个留着,一天卖二三十包,一天的开支就够了。洋芋和冰粉籽、米粉那些,三哥带秋霞来拉走了,她说在县城买,没我这儿便宜。”
杨春燕把小九儿从背篼里抱出来,“秋霞家的小吃摊,生意咋样啊?”
周玉梅忙从兜里掏了块辣椒糖给小九儿,“听说生意好的那天能挣二三十,最差的时候一天也能挣十来块。秋霞说,干两个月,就能把欠下的账还清。
两口子爱干净,性子好,做的东西味道也行,时间做长一点,生意应该还要好一些。”
周怀安笑道:“三嫂还担心他们干不长,这不是做的好好的。”
周怀山:“秋霞两口子在县城锻炼了一段时间,胆子比以前大了不少,两口子准备再干一个月,就回尖山子迁户口。”
周怀安:“我觉得还是海丽姐他们这样好,村里没分给田地,也不用交公粮,农税提留,哪像我们,一年赶到头,到最后就剩点口粮。”
干活的木匠听后说道:“小伙子,有口粮也好啊,你们年轻不晓得,闹饥荒的时候,就算你口袋有金饼子,也换不到粮食。”
周怀山耸耸肩,“农二哥哪来的金饼子,兜里连一分钱都没有,不多囤点粮食,万一哪天闹饥荒,就只有饿肚子的命咯!”
杨春燕虽说晓得以后只要有钱就能买到粮食,但在这儿的,都是从那些年过来的,晓得饿肚子的滋味,都喜欢囤粮食。
要不周怀安为啥每年都要买两千斤谷子囤粮仓里,就是吃够了剌嗓子眼的苞谷面,高粱。
其实有粗粮吃还算好的,就怕天天吃红苕吃到烧心淌清口水,也吃不到一顿粗粮。
周怀安帮着两人把那些瓶瓶罐罐收拾好,周玉梅指着几个玻璃罐子,对杨春燕说:“你们带几个回去装蜂蜜、白糖。”
“嗯!”杨春燕看了看店里,“姐,你打算哪天开业?”
“折日不如撞日,明天阴历初十,阳历二十二号,今天把衣服挂好,明天就开业。”周玉梅笑着说,“大哥回去接嫂子他们了,你们也留在这里帮着我挂货。”
杨春燕点头,“这么多人,用不了多久,就挂好了。”
过了一会儿,周怀山和木匠就把挂衣杆全部弄好了,周玉梅付了工钱,把铺子里面的杂物收拾干净,就准备挂货。
杨春燕让周怀安看着孩子,帮着把衣服从包里拿出来,这才发现包裹里的衣服压得皱巴巴的,挂起来一点都不好看。
她想起以前的服装店,那些老板都是把衣服熨得笔直才挂起来的,“糟了,忘记买个熨斗回来了。”
罗海丽提起一件衬衫,用力抖了几下,“没事,挂一会儿就直了。”
周玉梅接过挂衣架上,拉住下摆坤直,“先卖几天,下次去进货买一个回来。”
周怀安笑道:“姐,信心很足哈!”
周玉梅点头,“信心十足,你们家以后的衣服,姐包了。”
她今早去宁安看了一圈,城里的服装摊,衣服挤在一起挂在不大的摊位上,连样式都看不到,老板照样忙不过来。
有一家服装摊上,也挂了两件昨天春燕拿的那种米色衬衫,十来块一件的进价,老板喊价二十六,二十三卖的,整整翻了一番。
十多块钱,她们卖凉粉炸洋芋,连本带利要卖好二十多碗,才卖的出来,难怪春燕说,越贵的东西赚的越多。
周怀安笑嘻嘻的说:“不用你包,以后加点运费卖给我就行。”
周玉梅嗔怪的瞪了他一眼,“要么就送,要么就进价,你自己选一样。”
杨春燕笑道:“姐,你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进价还是要给的。”
周玉梅看了两人一眼,想着自己这两年在他们那分的红利,不正是跟大风刮来的一样么!
只有自家老幺才会这样对自己,一年几身衣裳,又算得了啥!
三人忙了一会儿,赵慧芳、张秀香还有李秋月就来了,看到已经挂起来的衣服,觉得这件样式好看,那种样子的洋气。
周怀安帮着挂了两件衣服,觉得几个女人在铺子里,叽叽喳喳的就像林子里的麻雀回巢时一样热闹,便抱起一旁玩耍的小九儿去后院,看周怀荣、周怀山挖菜地去了。
罗海丽提着水壶出来,对周玉梅说道:“你看,方东明来了。”
周玉梅扭头看了一眼,“来他的。”
杨春燕几个都扭头看了过去,赵慧芳拐了周玉梅一下,“玉梅,喊人家进来坐撒!”
他们家都觉得方东明人不错,可周玉梅一直都没同意,大概是对男人死心了,不想再找了。
周玉梅扭头见他还站在铺子外面,想想还是走了过去,“你下班啦?”
她晓得方东明是好人,但想到自己当初还是黄花闺女,嫁给何建军也没落个好。
现在带着个孩子,真要答应嫁给方东明,万一他对孩子不好,再离婚的话,脊梁骨都会被人戳断。
她现在带着孩子也过得很好,不想找个人伺候,累死累活的还要受气。
“哎!”方东明递过一个网兜,“单位上发的苹果,送来给晓曦吃。”
周玉梅见一个大网兜都装满了,忙道:“不用,家里有果子。”
“晓曦喜欢吃果子。”方东明话音未落,就听到周晓曦欢快的声音在身后响了起来,“方叔叔,你来看我啦!”
“叔叔给你拿果果来。”方东明把网兜塞周玉梅手里,上前抱起她,“叔叔举高高!”
第765章 781:铁公鸡的思想精髓
周晓曦看着他,“方叔叔,我四个舅舅都来了哦,舅舅也抱我举高高,二舅还给我骑大马。”
罗巧玲拉着周玉梅,“表姨,晓曦刚才又跟黎奶奶家的小冬说,四个舅舅都来了,举高高骑大马了。”
“到处显摆的性子就像你小表叔!”周玉梅看着高兴的咯咯笑的女儿,“好了晓曦,方叔叔才下班,还要回去吃饭,你跟妈妈回家,幺舅和九儿弟弟在后院菜地呢!”
周晓曦听后高兴的说:“方叔叔,我要跟九儿弟弟耍,你也去我家耍么?”
方东明听后看了周玉梅一眼,放下周晓曦,“叔叔要回家做饭吃,今天还要上晚班。”
“哦!”周晓曦牵着罗巧玲的手,朝院子里跑去。
方东明看着孩子进了院子,“你啥时候进回来的衣服?”
“我妈他们去省城……”周玉梅把事情的经过对他说了一遍,想想又道,“东明,你别等我了,有合适的就找一个吧!”
方东明听后深吸一口气,看着她说道:“你不想嫁人之前,我不会逼你的,你也别撵我找别人,让我就这样看着你们就好。”说罢转身就走。
周玉梅看着他走远,叹了一口气,提着网兜进了店里,赵慧芳问:“玉梅,你咋不喊人进来坐坐?”
“他还在值班,单位发的些苹果,路过这儿送来给晓曦吃。”周玉梅随口编了一个理由。
赵慧芳迟疑了一下,劝道:“玉梅,大嫂觉得方东明这个人真的不错,跟何建军不是一路人,要不你就跟他处处看,你觉得咋样?”
张秀香也道:“是啊,玉梅,我们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你看你几个哥哥和老幺,还有我们附近三村,又有几个像何家,严家的?”
“我也觉得,你看我拎着几件破衣裳就嫁到我们家,日子过的多好,人跟人不一样的,你不能因为何建军那龟孙,就不嫁人了撒。”
李秋月指着斜对面的何家的方向,“你要不嫁,何家那窝子龟孙,以为你到现在还舍不下,姓何那龟孙子呢!”
“怎么可能的事,我看到姓何的都恶心!”周玉梅想到黎婶晌午告诉她说,何婆子跟人说自己还舍不下她家建军,是周家人心黑不准两人和好。
杨春燕想了一下,说道:“玉梅姐,你跟方东明也不是今天才认识,你要是觉得他那个人还值得信任的话,找个时间好好跟他谈谈。”
周玉梅想到方东明刚才说的那些话,想到周晓曦每次看到他时欢喜的样子,“好,等服装店开张,我跟他好好谈谈。”
赵慧芳听后高兴的拍拍她,“这才对了。”
姑嫂几个把货挂完,周玉梅把三根电杠灯全都打开,店里亮堂堂的,“我还以为挂不满呢!没想到几百块钱的货,就把铺子挂的满满当当。”
张秀香笑道:“等你做上路了,就把旁边的院子也改建成铺子。”
“二嫂,我觉得这样不好。”杨春燕对周玉梅说道,“我觉得以后要改建,也最好是跟王桢一样,趁现在手续好批,花点钱把房子翻修一下,把你家后面那块地也建成房子。”
“对,跟小王医生家一样,改建成楼房,一层全是铺子。”李秋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