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几个都是干活利索的,一大早出来,已经收割了两亩田的油菜。
周怀安父子几个将油菜,轻轻拿下来装入垫了被面、毯子的挑篮里面,一趟趟挑回家摊开晒在院坝和院墙外的大路上。
老爷子在家要带两个孩子,还要帮着翻晒油菜,等他忙里往外的把几个晒坝的油菜,都翻晒一遍回来,见小龙在地上爬,见他回来,仰头冲着花坛边“哇哇”叫。
“老祖!老祖!”
他听到喊声,扭头见小九儿趴在花圃上,把里面长的好好的一丛兰草叶子掐的光秃秃的,旁边还放着几棵指甲花,旺财和来福还在一旁守着他。
小九儿扭头看到老爷子,抓起一把兰草叶子冲他说:“老祖,菜菜,炒鸡蛋吃。”
他连忙上前从他手里夺下一棵,“幺幺,这是兰草不是韭菜,你妈好不容易种活,都开过花了,你妈晓得要打你的。”
小九儿撅嘴,“不打,九儿摘菜菜!”他跟奶奶还有妈妈摘过的,这个就是菜菜。
“好,菜菜!”老爷子哭笑不得的忙把他抱起,“等你妈回来跟你说,我们先去把小花脸洗干净,老祖给你开电视,你看娃娃好不好?”
“看娃娃!”小九儿指着小龙,“弟弟也看。”
“好,弟弟也看。”老爷子抱着他过去,“姐姐呢?”
小九儿指着院门,“姐姐,摘果果。”
菜地边周怀安从徐红兵家挖来的番木瓜,结了几个木瓜,有两个快要黄了,小家伙没事就跑去看看,顺便在马春花家的麦地里,掐一把麦子回来烧着吃。
现在几家人关系不错,小孩子一把也就十来根麦穗,马春花看到也不会说她。
老爷子打了水,给兄弟俩洗干净,把厢房里的电视打开,又把席子铺在地上,让兄弟俩就坐在席子上看电视。
周小琳果然拿着一把麦穗跑进了院子,“九儿,姐姐摘麦子回来了……”
老爷子瞪了她一眼,“又去掐你马婶家的麦穗,要挨打的!”
“嘿嘿!”周小琳冲他憨笑,举起手里的麦穗,“老祖,我就掐了一点点!”
爷子接过放在桌上,“下次不许再去了,再去就打屁股,喜欢吃,下午老祖去我们家的麦地割一把回来,给你们烧着吃。”
“嗯嗯!”周小琳点头,“我烧了给九儿弟弟吃。”
老爷子忙道:“老祖给你烧,你可不能去搞火,把房子点着了,就麻烦了。”
“那我看电视去。”周小琳蹦蹦跳跳的去厢房看电视去了。
老爷子看了看桌上的麦穗,舍不得浪费了,拿起去了灶膛前,拿了些松毛点燃后,在灶膛前开始烧麦穗。
火苗将麦穗上的麦芒燎烤干净后,略微泛黄的麦穗被火烤过后,透出一股着淡淡的麦香。
他想起以前闹饥荒的时候,饿得熬不住的村民会在晚上偷偷出来,薅村里麦地里没完全成熟的麦穗,回家点火烧麦子吃。
趁麦穗还热乎的时候放在手掌心,一边使劲揉搓,一边吹气将麦粒与麦壳分离。
由于麦粒还没完全成熟,烧熟后泛着油光的黄绿色的麦仁,吃起来麦香味足、劲道又有嚼劲,吃后只觉得唇齿留香,让人难以忘怀。
……
一家子忙了七八天,把油菜和麦子全都收回了家,等田里的油菜桩子晒上两天后,又去把油菜桩子全都拔回家,码在屋檐下晒干后做柴烧。
周怀山开着拖拉机把麦地和油菜地全都耙犁出来,又去了观音大队一趟,帮赵美娜姐弟把地犁出来,晾晒一段时间,放水浸泡耙细后,等秧苗长出来,就要栽秧子了。
把田地收拾出来后,就到了农历五月初,田里的秧苗长得绿油油的,端阳节一到雨季也要到了,就等着下一场大雨,把秧田水灌满,大伙儿就开始插秧。
富牛村种了草药的人家,开始忙着采挖药田里的紫花地丁、蒲公英、车前草等草药。
杨春燕家后山的篱笆墙上,粉色的蔷薇,大红的玫瑰,还有小清新的鸡矢藤花,一大串紫红色的鸡血藤花……将药田四周的篱笆墙,点缀成了彩色的花墙。
药田里面,黄栀子长满了花苞,洁白的栀子花,散发着阵阵清香,成片紫红色的白芨花,开紫色小花的紫花地丁,黄花的蒲公英,田基黄,臭牡丹……
周家兄弟四个的药田成了村里人驻足的地方,杨春燕觉得换成后世,她家后山妥妥的网红打卡地。
周怀安拿了照相机,在后山给大家拍了不少照片。
周怀安、老爷子还有周父拿着比花铲大点的铲子,插进土里,撬起几颗紫花地丁,揪住叶子提到一旁,杨春燕将泥巴抖掉,放在一旁。
周怀安将撬起来的紫花地丁放好,“燕儿,把紫花地丁、蒲公英……这些都留一亩地采集种子,应该够了吧?”
“够了。”杨春燕扭头看了看那片白芨,“明年就可以挖了,不然长的太密还会影响收成。”
“那些川芎呢?”
“等成熟了,就留一半起来采集种子,到时候把籽撒一些在林子里,以后就有野生川芎收了。”
“嗯!”周怀安帮着她把地上那些,已经抖掉大部分泥巴的紫花地丁,全都搂起来装背篼里,“明天就开始收艾草了,我让家明跟秀娜说了,让他们姐弟三个也去割了送来。”
老爷子听后说道:“老幺,艾草割了后,就要掰早熟苞谷了,真要把地腾出来种艾草啊?”
周怀安抬头道:“咋不种?万一明年也像今年一样,到端阳节才下了两场连泥巴都没浸湿的小雨,我看还是种艾草好。”
周父也道:“是啊,老汉儿,我觉得怀安说的没错,卖一季艾草的钱就够买苞谷交公粮了。”
老爷子:“好吧,你们觉得种艾草好,就种艾草吧,秋收多买点谷子、粗粮囤起来,万一遇到天灾也不担心没粮食吃。”
“你放心,今年打了谷子,我去买他三四千斤谷子囤起来。”周怀安说着扭头对杨春燕说,“明天让家明跟秀娜说一声,让他们也那山地弄来种艾草。”
“也好,省得三个孩子既要读书还要干活。”杨春燕想到这都是阳历6月11了,“家明这个月就要小升初考试了吧,你说他能考得上白马初中么?”
周怀安想到周怀荣说的,耸耸肩道:“大哥大嫂都愁死了,担心他考不上,才十二三岁的娃,不读初中回来做啥?
还有加亮,每次考试都是倒数几名,兄弟俩都不是读书的料,想读初中,就看考运好不好了。”
杨春燕想起李小平,“李大哥家的小平呢?”
“那娃可以哦,听说学校保送他去县一中,人家想考花市三中呢!”周怀安用羡慕的语气说道,“要是我们九儿以后也有这个成绩,我睡着了都能笑醒。”
杨春燕想到李小平以前,觉得这次只要他认真一点,应该会考进他想读的学校。
小九儿,她也希望他长大后能考个好的学校,但她更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读书的事哪个说的清楚,会读书的觉得简单的很,不会读的,觉得读书比挑粪还累!”
老爷子接过话头,“老幺以前读书也不差,九儿像他,机灵的很,要是能踏踏实实的,以后应该不会错。”
周怀安得意的说:“那是,我们读初中的时候,哪算读书啊,要是像现在一样,说不定我已经大学毕业,现在也是坐办公室的。”
杨春燕翻了个白眼,幸好吹牛不上税,不然自家挣的钱都不够他交吹牛税的。
周父想想说道:“老幺,要是家明考不上,能不能托托关系,把他弄去读到初中毕业?过两年年龄够了,就送他当兵去。”
周怀安想了一下,“等他考完了看,万一没考上的话,让我姐问问方东明,在镇上有没有关系?”
周父:“你去问问你姐,和方东明处的咋样了?觉得可以的话,就把酒席办了,省得人说闲话。”
方东明他妈来家两次了,说他们家都喜欢周玉梅,只要她同意一定会待她们母女好,又让周母劝劝周玉梅,早点把两人的喜酒办了,大家都了一桩心事。
周母吃了一次自作主张的亏,这次无论如何都不愿和以前一样干涉周玉梅,就怕以后两人处不好再离婚,惹人笑话不说,人也吃亏。
“老娘说明天要去镇上买酒米裹粽子,你让老娘去问问。”周怀安蹲下背起背篼,朝山下走。
杨春燕把剩下的紫花地丁搂起来装好,“爷爷,老汉儿,收工回去吃饭。”
老爷子抬头看了看,“你跟怀安先回去,还有一溜,我们全都撬起来了就回。”
第773章 789:人旺,连庄稼也旺
下午,周大田,徐书记就分头去各自的收购点,收艾草去了,
周怀安兄弟俩早就把老宅修补好了,屋里全都绑好了架子,兄弟几个的后院也搭起了棚子,几间圈房和楼顶也能挂不少艾草,就等着大伙儿送艾草来卖了。
第二天,周一丁也去了普林镇收艾草,方志强、徐红兵、李武、徐二春四人也赶着牛车去山里,那些偏远一些的大队收艾草。
周怀安和周怀山吃了早饭,就开着拖拉机朝百草坪和白灵山赶,前些日子特意去那边一趟,通知他们五月初二割艾草卖,今天去那边拉艾草回来。
周大春家晓得后周怀安家出八分钱一斤收艾草,也想去割了送去卖,想到两家已彻底撕破脸,担心周怀安那记仇的小崽子不收自家的。
可眼睁睁的看着满山都是找艾草的村民,那感觉就像是把自己的钱抢走了一样,心里猫抓一样难受。
李银福见他叼着烟杆,眉头皱的能夹死蚊子,没好气的说道:“你就不能去找老汉儿和老二帮忙啊?成天就晓得抽、抽,抽,抽死你算了。”
周大春听她咒自己死,心里的火一下就上来了,“你咋不去说?老二家你找不到还是咋的?还咒老子死,老子死了,你以为你这样的还有人要?”
李银福没想到他一点就着,见他真火了也有些害怕,“死老头子,你吃火药啦?”
“妈~”陈丽梅大步跑了进来,一脸着急的说:“三婶家都快把屋后那一片割完了,再不出去割,山上的艾草秧子都被撸光了。”
8分钱一斤的艾草,虽说只收七天,但这么好的事,到哪找?
眼睁睁的看着全村人都去割了卖,自家这几个偏偏把财神爷得罪了,只有脑壳被门夹了的,才干的出来。
“不管了,我们先去割。”李银福背起早就准备好的背篼,冲蹲在那“吧砸吧砸”把烟杆都快点着的周大春,下了最后通牒,“你赶紧去找老汉儿,最好也找老二说几句好话,听到没?”
“唉~”周大春叹气挥手,“晓得了,把怀兴也带上一起去。”
“丽梅去拉他起来了。”李银福见他背着手走了,又去柴房找背篼。
周大春先去周怀安家老宅后面看了一圈,看到他家苞谷地里的苞谷,苞谷棒子又长又壮,地里套种的那些四季豆,花豆、豇豆都快把包谷杆子压弯。
往前走,只见高粱地里的高粱穗沉甸甸的,地里套种的花生地瓜、黄瓜长势喜人,胖乎乎的黄瓜把高粱杆子压弯。
想起自家地里也套种了这些,因今年天干全都长得稀稀拉拉的,苞谷和高粱大多都是瘪子,再看看眼前的庄稼,不由得嫉妒出声,“唉,这人旺起来了,连庄稼的长势都这么旺!”
隔壁地里的高大爷听后探头,看着他笑道:“大春,你几个侄儿家的庄稼好吧!”
“好!”周大春讪笑着应道,“高大爷没去割艾草啊?”
“他们都去了,留我在家带孙子,娃要吃黄瓜,我来摘几个。”高大爷提着满满一篮子黄瓜走了出来,“他家这庄稼好,本钱也下的足,花钱砌了好几个蓄水池,这一季我们也沾光了的。”
“听说了,好像是他家老幺鼓捣出来的。”
“是啊,男娃子小时候不听话、调皮的脑子够用,只要成家大多都会醒事顾家。你去看看,人家那药田,今年的收成好的很呢!”
“也该人家好,你看大松家几个娃对你老汉儿多好啊,凑钱买自行车给他,带去省城看老虎狮子,还去大戏院看戏。
你老汉儿把照片拿给你看过没,照片上你老汉儿那身,穿的跟下乡干部一样,架子好的很呢!”
高大爷一手捞起在田坎边掏蚂蚁窝的小孙子,在前面絮絮叨叨的说着,一直到小树林水沟边,才顺着水沟往下走了。
周大春心里五味杂陈,站那看了他一会儿,扭头看到周怀荣夫妻和三个弟妹都沟里疏通,看了看药田里干活的老爷子和周父,顿了一下才跨过水沟。
走近后看到两人弓着腰在药田里忙着掏垄沟,深吸一口气,挤出满脸笑容上前,“老汉儿,老二,你们还在忙啊?”
周父起身看了他一眼,又弓下去干活了,老爷子见状,淡声问道:“你来有啥事?”
狗东西,平时连人毛都看不到一根,见老幺收艾草了,又巴巴的腆着脸来了,还真是没有便宜不上门。
“老汉儿,你跟老幺说说,那天是我们不对,不该骗你们。”周大春见周大松依旧埋头干自己的活,不理自己,咬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