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收好收拾, 弯身朝山石凹洞中摸去,从中拖出个布包袱,打开露出一把琵琶。
肖稚鱼接过琵琶, 弹几个音,拧轴调弦,随后吩咐景春去刚才路过的一处偏僻小楼等着。她抱着琵琶绕过山石, 认准方向快步而行。
未时太阳藏在厚重云层后, 天渐渐阴了。肖稚鱼穿着一身朱青袄衣, 手抱琵琶,走的都是偏僻小道,偶有遇见宫人也无人在意,只当她是梨园的宫女。
肖稚鱼来到后殿的花园中,朝南有个小亭, 她坐在兰凳上,先看了看左右, 周围无人,昨天下了雪,宫人都急着去几个重要的殿室园子扫雪, 这里偏僻却没什么宫人来。
远眺能望见几处殿室连绵的檐角,肖稚鱼定了定神,轻轻拨弦。自古谋事要成,看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前两者已齐备,至于人和,却要看运气了。
她就在亭中, 徐徐弹起了曲子。
一曲, 两曲……
连弹四曲, 肖稚鱼手指被冷风吹得都有些发僵,正放下手轻轻搓着,忽听见一道踩在雪上吱吱作响的脚步声靠近,男子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你……你是梨园的宫女?叫什么名字?”
————
吴王今日与太子等人清早离开华清宫,过望仙桥去了一趟山下昭应县城。他们这些皇子在长安时受诸多限制,甚少离京,到华清宫居住反倒更自在些。吴王李承瑁行事一向低调,在兄弟几个当中不起眼,这回见兄弟几个都去,还有闲散宗室子弟作陪,也就一同去了。
在县城中逛了一圈,又在酒楼中用饭,杞王之子李茂是个最喜欢热闹的,召了两个唱曲的歌姬来,在酒楼中玩起了唱吟传酒的游戏。大伙都是出来玩的,见太子与豫王没反对,宗室子弟越发大胆,杯来盏往,一时都喝了不少酒。
李承瑁也不知怎的,今日玩耍游戏轮到他停下喝酒的次数最多,当着太子的面他也不好赖酒,一杯跟着一杯下肚,直喝得脸胀红如关公般,上马车时他脚都有些打飘了。
一路回到宫苑,各自回去,李承瑁强打精神与太子与诸皇子道别,虽同在西面居住,宫殿也有差别,太子,豫王在中心位置,而吴王所居殿室则挨着宫墙。
宦官见吴王脚步虚浮,扶着他走近道,到了花园附近。李承瑁王胃中一阵翻滚,其实他在酒楼中就饮得过量了,刚才在兄弟几个面前强撑着面子,一路回来颠簸得难受,再被冷风一激,他弯腰便呕出来。宦官手忙脚乱为他擦拭。
李承瑁摆摆手让人走开,两个宦官都被呕了一身,一个去叫人帮忙,另一个则赶紧去找些干净帕子。
坐在大石上歇了片刻,李承瑁却稍醒了两分酒,这时耳边忽然听见琵琶声。
天下皆知当今天子精通音律,却不知吴王也是识曲人,只听了泠泠几音,他就听出弹奏的是蜀地民间小曲。冷风袭面,他骤然一个激灵,立刻从石头上站了起来。
他脑子昏沉沉的,只有几分清醒,若是往常,听见这个曲调,他只怕掉头就走,可现在一股酒劲还在,他踉踉跄跄循着琵琶曲声而去。梨园乐人会琵琶的有不少,但京中流行曲乐多融入胡乐,来自蜀地,又是民间小调的极少。
李承瑁听了一曲,正是他初遇王妃杨氏时,她在筵席上弹奏的。她雪肤花貌,是他生平仅见的美人,当时他母妃仍在,还是宫中最为受宠的妃嫔,所以他能娶到自己中意的女子。
遇见杨氏时,正是她年少最得意,彼时觉得不仅是美人,便是江山……
一想到此,李承瑁忽然停住脚步。
沁骨的冰寒从脊背窜起,他茫然四顾,什么杨氏,他的王妃已成了韦氏。
这时一曲琵琶已近尾声,嘈嘈切切,似撩心弦。他抬眼一瞧,远远看见亭子里坐着个女子,怀抱琵琶,身上穿着袄衫,发上却无装饰,是寻常宫女打扮。李承瑁虽还醉着,一个打量就猜出对方身份,又见她背着身,身段不掩袅娜,发丝乌黑柔亮,只看身形就是美人无疑。
李承瑁站着听她弹完一曲,酒意掺和着一些难言的情绪,忽然化成了热流,直冲脑顶。他大步朝亭子走去,还没走到,便出声问道:“你……你是梨园的宫女?叫什么名字?”
这句话似乎惊到了女子,她站起身,快步离开亭子。
李承瑁大急,快步追去,并喊了声“站住”,女子却更快,灵活地从园子小径中行走。李承瑁吐着酒气,大步飞迈,险些在雪地里绊上一跤。
这反激起他气性。实在是窝囊太久,他平日只当自己是个聋子瞎子,却没想如今连个宫女都没将他当回事。
李承瑁一脚深一脚浅地追着,天上竟开始飘起了小雪,每当他以为要跟丢了,前面的女子总是露个影。不知不觉入了宫苑后面的林子。
已经好一会儿没见着前面的女子,李承瑁正觉得奇怪,这时忽见一群人从花园另一边走来。
“娘娘,你看这儿的梅花开得正好。”
听到声音,李承瑁惊得定住,双脚沉重如灌铅,再也迈不了一步。
宫女几个也看见了他,一时目瞪口呆。
“吴……吴王?”
被簇拥在中心的贵妃猛然掀开兜帽,朝林中看来,隔着几株梅树,吴王站在那,神情迷茫又震惊,他的样貌和身形,与初遇时相差仿佛,只是此时他的眼中不是惊艳,而是震惊与畏惧。
杨氏心蓦地一酸,有什么话已涌到嘴边,犹豫片刻,出口却是:“吴王怎一人在这儿赏花,身边也没人伺候?”
若说此刻在场中最为震惊的,还是沈霓。
她好不容易又哄好了贵妃,众人都散了的时候,她听宫女建议贵妃去赏梅,便主动请缨陪着同行,一路不着痕迹地说些好话,哪知到了林子里,还没看清梅花,就见着吴王。
沈霓眼前一黑,险些脚软栽进雪里——上回长生殿还不够晦气,竟让她又撞上贵妃与吴王相见。
第82章
◎闹僵◎
谁不知杨氏与吴王的关系是个禁忌, 当年父夺子媳,冒天下之大不韪,虽然杨氏出家稍作遮丑, 但丑事向来传得快,尤其事关天家。皇帝做得出,却不许别人在跟前提, 平日吴王与贵妃也极为避忌, 每逢宫中大宴, 吴王或是避而不出,或是坐在诸皇子末席,因此这些年来下来,贵妃与吴王从未有过私下接触。
随行宫女也都被眼前场景吓住,知道其中利害关系, 忙劝着贵妃回去。
杨氏却未动,看着吴王勾起往事的记忆, 又想到前几日长生殿里皇帝与她三姐厮混一处,事后皇帝自是百般补偿,她只能将委屈埋怨全强压下去, 此时见着少年做过夫妻的吴王,心中百般滋味翻涌,一时难以抑制,眼圈腾地一下红了。
吴王残留的六七分酒意此刻是完全醒了, 整个人仿佛被浇了盆凉水似的,寒彻入骨,他根本不敢多看贵妃, 拱手作揖, 行了个礼, 转身就走,半步都不敢停留。
贵妃背过身,蘸去眼角的泪水。不少人都看见了,只能装作不知。
一行人哪还有赏梅的兴致,在林里稍转了转就往回去了。
沈霓后怕,忖道:怎么这么巧,贵妃来赏梅,就遇上了吴王,让圣上知道了,只怕要出大事,是非之地早点脱身避嫌为妙。
她想找个理由赶紧溜,可回去路上,宫女几个将贵妃围住,贵妃又是一副出神想事的模样,沈霓找不着开口的时机,回到看花台,只见多了许多侍卫与宦官,皆是御前守卫之人。沈霓心里莫名一沉,扭头看去,只见贵妃脸色略显苍白,慢慢走了过去。
————
陆振收到宫人传来的消息怔了怔,随即立刻转身直入内殿,在门前站定,轻轻敲门。听见里面豫王说了声进,他这才推门进去。
李承秉陪着太子及兄弟几个去昭应县,回来时也喝不少酒,歇下睡了一个时辰刚起,此时穿着一身家常衣裳歪坐在榻上。
“殿下,成了。”陆振进门便嚷了一句。
李承秉散漫的神情顿时一收,双目如电朝他看来,“仔细说说。”
当日他并未明说,全部交给陆振处置,不知详细。
陆振当即将肖稚鱼让宫人传信准备的东西说了,一是要知诸皇子这几日行程打算,二是要将琵琶准备在指定的园子里。陆振也是今早收到消息念才知可行。
李承秉听到这里,再问清琵琶放置的地方,立刻便猜到肖稚鱼的打算,他冷哼一声,道:“这些算弄人心的伎俩她用的倒是纯熟,这样说来,吴王果然被引去了?”
陆振连连点头道:“正是,贵妃与吴王在林子里碰见,不少人都看到了。回去的时候,正好陛下来看花台,也不知怎的,就让陛下知道了吴王与贵妃私下见面之事,听说贵妃还哭过了,这才引得陛下大怒,刚才在看花台大吵了一架。贵妃娘娘是哭着出来的,说是要出宫去,被人拦了下来。”
李承秉皱眉,陆振谈及皇帝都含糊其词,他却很清楚,他这位父皇,年轻时经历过太多争斗,皇位来之不易,因此别看年纪大了喜欢抚琴弄乐,实则是个再凶狠不过的性子,他夺了儿媳,却还觉得不放心,时时刻刻都防着两人。今天这事犯了他的忌讳,便是贵妃如何受宠,也被斥骂,竟是与皇帝闹翻了。
陆振道:“自贵妃入宫,杨家顺风顺水,还从未听说有闹僵成这样的……肖小娘子实在厉害,只是这样三两下,就还真叫陛下与贵妃离心,给杨忠也添了乱,倒给殿下争取了几日时间。”
他原以为这事成了,李承秉应该高兴,但望过去,见他面上依旧冷冷的,便不再多说。
李承秉手指轻轻在案几上点了两下,忽然又问道:“吴王如何了?”
陆振道:“回去后已经把殿门关了,说是接下来几日都不会客。”
李承秉道:“她用这么阴损的法子,害得吴王日子要难过了。”
陆振不好非议皇子,但想着肖稚鱼这次冒险把事做成,却也是为他分担了压力,陆振想了想,道:“肖娘子年纪还小,能想出这样的法子已是不易,如何能面面俱到。不过肖娘子确实机灵,将自己择出去了,上午赏花,下午去汤池。”
李承秉却是不怎么在意,摆手道:“叫王应青来,”在陆振要出去时又叫住他,“这两日你多盯着点。”
陆振去将王应青叫来,知道豫王要趁着杨家为贵妃焦头烂额之时,争取朝堂布置。他出去转了一圈,又收了两个消息,这才又回来,进去禀报,“圣上气头上,连燕国夫人求见都拒了,听说这会儿正要去后殿。”
后殿有后妃宫眷用的汤池,随驾同行的后宫嫔妃也有好几个,皇帝此举,摆明与贵妃吵了过后要寻其他妃嫔。
李承秉揉了揉额角,正要叫人进来添茶,突然间,他想到什么,动作一顿。
“她去了哪?”
陆振愣住,一时反应不及,“谁?”
李承秉目光凛冽看过来。
陆振立刻领悟过来,“是……是肖娘子?她去的汤泉,是陪贵妃赏花时就说好的,肖娘子谨慎,肯定会去。”
李承秉猛然站起,面色铁青,拔腿就往外跑。
陆振懵了,转身跟上,却见豫王大步流星,直冲出殿门,朝着南面而去。
门外亲卫几个也从未见豫王跑得这么快过,寒天冻地,他身上连裘衣都没罩着一件,服侍的宦官进门去拿外衣再出来,已经连人影都看不见了。
————
吴王被引进梅花林中,肖稚鱼提前躲到山石后,先是将琵琶扔进山洞中,她矮着身子躲了一阵,远远依稀能看见贵妃与吴王已撞上,这个时候她更不敢出去,只好等着所有人走干净了,这才出来,去找景春。
两人又将外衣换回来,景春摸摸肖稚鱼的手,心疼她这一趟冻的手脚僵硬。
肖稚鱼想着谋划顺利,笑着道:“去泡汤泉暖暖身子。”
第83章
◎闯入◎
虽事已做成, 肖稚鱼为着稳妥,带着景春先回玉衡殿换了身衣裳,让宫人准备些泡汤泉的东西, 这才往后殿方向去。刚走出玉衡殿,先前那个耳目灵通的宫女小跑着过来,凑在肖稚鱼跟前耳语道:“方才陛下去看花台, 听说与贵妃娘娘生了口角, 沈家娘子留在那还没回来。”
肖稚鱼赞她机灵, 朝玉衡殿东面瞥了一眼,心想,沈霓今天蓄意讨好贵妃,若是一路跟着,现在可就要尴尬犯难了。
不过沈家人倒霉, 她是半点不亏心。
到了后殿汤泉,此处共有十几间, 呈井字排列,每个池子挖的不大,仅供一人用, 汤泉藏于地下,源头先经莲华,芙蓉,太子, 少阳等,依次而下才到后殿。
掌事的宫女向肖稚鱼介绍几句汤泉的好处,说有“活血养肤”之效, 泡过之后体润肤滑, 又叮嘱泡用不可以超半个时辰, 过则对身体不利。
后殿池子是为妃嫔和皇子宫眷准备,肖稚鱼虽还未与豫王成婚,但贵妃既开了口,便也能用此处汤泉。宫女领着她去右首一间,请她进去。
推开门,玉石所砌的台阶往下,有个半丈长的池子,水质清澈,泛着淡淡热气。一旁摆着长榻,屏风,案几。宫女又将刚泡好的茶和几盘点心果子端进来,放在木盘上,道:“汤泉泡久了容易口渴,这些都是早备着的,娘子还有什么想要的尽管开口。”
肖稚鱼含笑点头。
宫女接着又要安排几个宫女留下伺候,并介绍其中两个有按揉的手艺。肖稚鱼婉拒了,宫中隐秘她知道的不少,宫人背地里编排,将服侍过的贵人身上特征当做玩笑往外说,就连贵妃都不例外,她实在信不过,只留景春一个守着。
等宫女离开,肖稚鱼先拿起热茶喝了一盏,仔细打量四周,暗道:“只这处就已经如此精巧,还不知莲华与芙蓉两个汤池该如何奢华。”
景春过去试了试水,道:“温度正好。”
肖稚鱼解了衣衫长裙,先用脚踩水,试过温度果然舒服,慢慢躺进池子里。景春将她一头乌黑的发丝用玉钗挽起。
“刚见娘子的时候,还如孩童般,一眨眼也长大了。”景春感慨道。
肖稚鱼侧过脸来朝她笑了笑,拉着她的手泡进汤泉里,“等会儿我泡完了换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