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_分节阅读_第85节
小说作者:朵朵舞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26 KB   上传时间:2025-10-23 12:25:46

  水悟庵内灯火通明, 庵主带着一众比丘尼在门前相迎。将肖稚鱼宋常瑜与惠安公主请入庵中。原先齐王侍卫来告知的时候并未提及惠安公主。庵里又赶紧收拾出几间客堂。这一天舟车劳顿,简单用过饭,肖稚鱼三人便各自回屋休息。

  山间清冷,幸而庵中早有准备,堂屋添了火盆,屋中暖融。

  一夜安睡。

  第二日一早,宋常瑜便起来听庵主诵径早课,又添香油钱。

  肖稚鱼叫景春拿钱,宋常瑜笑道:“你那份我一起给了,快来诚心拜一拜再许愿。”

  肖稚鱼是来作陪的,也未想过要许什么愿,可是看宋常瑜拳拳盛意,她便取了香,在菩萨座前叩拜闭目许愿。这时殿外传来惠安的声音,“七嫂如此诚心,想是菩萨垂怜,定会让你如愿的。”

  肖稚鱼笑笑,头也不回道:“那就承公主吉言了。”

  惠安起的稍晚,刚才问了婢女,知道她们两个一早就来听庵主说经。她出家入道,对佛经没有兴趣,梳妆打扮又磨蹭了一会儿,见肖稚鱼与宋常瑜一直未回,便来看看情况。她缓步走进殿中,见大殿内菩萨相庄严慈悲,神色不由也严肃了几分,来到肖宋两人身旁,道:“听说这山后有一道灵泉,取水烧茶别有风味,不如现在就叫人去取水来尝尝。”

  两个年长的比丘尼拿着厚厚一沓纸进殿,听到这话笑着道:“送去客堂的热茶都是灵泉水泡的。”

  婢女将纸卷接了过来,宋常瑜叫人去取笔墨。

  惠安道:“莫非是要抄经?”

  宋常瑜点头。惠安道:“抄写经文也不急在一时,我看此处景色着实不错,不如先出去赏景品茗,等午后歇息过后再来抄写正好。”

  这话说的并没有错,肖稚鱼却是不耐烦与她周旋,将纸拿了一半过来,道:“心诚为上,还是先抄了经再赏玩不迟。”

  宋常瑜也附和两句。

  大殿一层已摆放着书案蒲团,婢女铺纸磨膜,肖稚鱼与宋常瑜各坐一头,提笔抄经文。

  惠安陪坐片刻,见两人专心致志,也不说笑,倍感无趣,她也不是耐得住清净的性子,说了句出去转转,起身带着婢女走了。

  走出大殿,她扭头回看一眼,暗骂:装模作样。

  她这一趟出来,一则在骊山住的有些腻烦,二则皇帝因长安流言对太子越发打压,惠安自幼长在宫中,知道她这位父皇性子何等凉薄,眼看太子之位未必安稳,她便又心思活泛起来,趁着这回出来也与豫齐两位王妃套套近乎。将来哪个得造化,谁能预料?

  可她对肖稚鱼和宋常瑜实在不喜欢,就算勉强去凑趣,也说不到一块去。

  惠安出来在庵中转了一圈,也没回大殿,叫婢女热了酒,拿些糕点,吃喝过后又睡了一觉,醒来已到申时。她重新梳妆打扮,穿一身鲜亮衣裳,从屋里出来,从庵后院子穿过,忽听见马蹄声急奔而来,停在院后小门。两个骑士下马向看门的尼姑道:“听说庵中有灵泉水,我家主人想讨要一些,不知可行个方便?”

  看门的比丘尼面露难色,道:“庵中有贵人在,这几日不接待外客,还是过些日子再来吧。”

  两个骑士面露难色,又拿出两串钱来,要塞给尼姑,尼姑双手合什,后退一步摇头不允。

  惠安公主看了个热闹,左右无事,让婢女去问明情况。不一会儿,婢女便回来禀道:“听说是河东来的商队。”

  惠安知道有不少商贾往来河东,所贩货物还有来自外族的,她正觉得山中太过清净,闻言便生出些兴趣,让婢女去和尼姑说一声,送他们些清泉水,让商队的人明天拿些珍奇货来瞧瞧。

  公主之命,尼姑不敢违背,很快便用水囊装了一袋拿出去给骑士,又将公主的话转述。两个骑士上马飞奔离去,很快就到了离水悟庵五里不到的村庄。他们两个进了其中一家农户家中,只见小院前后皆有人看守,两人进门,对着居中而坐身材微胖的青年跪了,将刚才的事说了一遍。

  “惠安公主,豫王妃,齐王妃,都在这个庵堂里?”微胖青年原本无精打采,此时却睁大了眼。此人就是康福海的二儿子——康庆绪。

  原来皇帝经不住裴相与杨忠两个相劝,下旨将康福海儿子召来骊山,要为其指婚。等婚事定下,依裴相的意思,到时将康福海也叫回京,看其是否真有反意。康福海已有起兵谋反的打算,为蒙蔽朝廷,只能先让儿子走这一趟。

  康庆绪知道此行有危险,带了三百精锐卫士离开范阳,路上走走歇歇,磨蹭大半个月,前两日到王顺山。昨日入夜之时,有侍卫护送马车进了水悟庵,也被他们看在眼里。

  康庆绪派人去打探消息,没想到竟是意外之喜。他扭头朝一旁看去,道:“杨杲,你不是齐王府出来的?可认得人?”

第156章

  ◎逃◎

  杨杲听见“豫王妃”时眉梢一动, 心中默默计较,听康庆绪如此问,便道:“昨天晚上远远看了一眼, 领头侍卫就是齐王心腹高衍。”

  康庆绪抚掌笑道:“如此便是没错了。”说完夸奖两个骑士,又赏赐若干钱财,让一旁侍卫皆眼馋不已。

  康庆绪将杨杲叫到农家屋子里, 开口道:“若非平卢秋收不利, 粮草筹备不齐, 早半个月前父亲就该起兵了。如今耽误战机。偏老皇帝儿听信杨忠裴少良等人的撺掇,下旨让我入京,若父亲不放我来,倒显得心虚,”他说到此处, 顿了顿,又道, “可等我到了长安,父亲挥兵起事……皇帝老儿能绕我性命?”

  他此时已全无刚才在院中赏赐时的豪放姿态,满面阴沉。

  杨杲道:“或许大都督另有准备。”

  康庆绪在屋中来回踱了两步, 道:“你救过我父亲一回,却跟我走这一趟,凶险自不必说,心中可有怨恨?”

  杨杲忙躬身抱拳道:“我受大都督重用又拿了丰厚赏赐, 唯有感恩戴德……”

  话还没说完就被康庆绪打断道:“行了行了,这些日子我也瞧出来,你才干不差, 只缺些机缘。既然咱们现在已到了这儿, 不如干脆做些事出来, 你不是说齐王夫妻情深,趁这次绑了齐王妃,逼着齐王与我们商量,就算他不肯,两位王妃一位公主被我们掳走,也足够皇帝老儿面前乱一阵的,我们这就回范阳去。”

  杨杲闻言皱起眉头,沉思不语。

  康庆绪道:“杨兄,你我现在同坐一条船,若不狠些,为自己多谋算,只怕也落不着好。”

  杨杲知道他一路走得磨磨蹭蹭,实际上是不想去长安,如今逮着这样的机会,胁迫齐王倒还是其次,他是想尽快找个由头折返范阳,顺便还能逼着大都督尽快起兵。可谓一石三鸟。

  “要带着王妃公主回去,一路上诸多县镇要过。”杨杲道。

  “也不算什么难事,我们一路过来,可见过像样点的兵马?天下承平已久,各镇关不知兵事,土鸡瓦狗罢了。真有人阻拦,我带着的侍卫足可以一挡百,冲过去便是,再说王妃公主来这儿肯定是要住几天的,我们手脚干净些,等皇帝老儿发觉,我们早已远走了。”

  杨杲心思何等灵活,早在康庆绪提议时就已经将前后都想到了,此举虽然莽撞,但也并非不可行。离开范阳之时,他查看过雄武城内筹备的情况,知道起兵就在近日,若他什么都不做,老实跟着康庆绪去长安,那才是死路一条。

  又想着如今在水悟庵里的人,他心里微微一动,对康庆绪郑重行了一礼道:“全听二公子的。”

  “好,我就知你是有决断之人,”康庆绪郎朗笑了两声,道,“听说豫王妃是个少见的美人?”

  杨杲道:“我在长安时见过两回,脸是长得不错,可年岁尚小,远不及贵妃婀娜多姿。”

  康庆绪咂了咂嘴,不无惋惜,“光有脸可不成,女人还是要有些风情身姿才美,难怪豫王对亲事也并不上心。”他说着走出屋子,将侍卫叫来,布置一番。

  肖稚鱼在寺中住了两晚,白天大半时间都在礼佛抄经,午后在庵外转了一圈,山间幽静,别有一番野趣。惠安先前还堆着笑脸凑上来,可见肖宋两人埋头抄经,很快躲了开去,带着婢女仆四处走动游玩。

  这日肖稚鱼又陪着宋常瑜抄了小半日的经文,到了傍晚,用过斋饭,她手腕还有些酸胀,便不再继续抄经,走出堂屋在院子散步。

  景春抬起脸看了看昏沉的天色道:“今日天黑的比前两日都早,看着是要下雪,我去问人再要些炭来。”说着便去找庵中管事的比丘尼。

  肖稚鱼又走了几步,只觉得手炉渐渐冷乐,转身要回屋。这时忽听见院外隐隐有女子呵斥声传来“怎么现在才来……”

  一旁婢女笑道:“是惠安公主身边的人,听说一整日都在等着商队送东西来。”

  肖稚鱼好奇问什么商队。

  婢女道:“我也是倒茶的时候听到一两句,说是就在山下村子里住着,也不知是卖什么的。”

  肖稚鱼道:“这倒是奇怪,行商都走大路,怎么往这么僻静的地方来了?”

  惠安身边婢女听说商队来人已到了庵外,便匆匆赶来。看门的尼姑没开门,犹豫道:“天色已晚,庵中实是不便,不如等明日再说?”

  “公主等了一整日,还是我来问问,”婢女不耐烦对尼姑道,转头对着门外喊,“昨日答应的好好的,怎么现在才来,也不看看什么时辰了?”

  趁着暮色沉沉,侍卫早已埋伏在庵门两侧。

  昨日来过的侍卫道:“我家主人知道贵客身份尊贵,这才挑了许久的货,都是稀罕物件,长安也见不到。”

  婢女心道惠安最好名贵奢华之物,道:“我家公主什么样好东西没见过,若是你们选些寻常东西来敷衍,仔细等会儿受罚。”又去叫尼姑开门。

  尼姑不敢说什么,将门栓打开。

  木门咯吱一声响,打开少许,尼姑朝外望,只见周围一片黑漆漆的,却有几道银光闪过。她瞪大眼,还没叫出声,已经被侍卫一刀劈翻。

  站在门前婢女还没反应过来,被为首侍卫扼住脖子捂住嘴。黑衣侍卫如潮水涌了进来,贴着墙根行走,很快往其他院落去。婢女何曾见过这样的场景,吓得险些尿裤子,这时听侍卫问:“齐王妃,豫王妃和公主住在哪里,你一一指方向给我。”

  婢女抖如筛糠。只见这时有个身形微胖的男子来到面前,一双深目,鹰钩鼻,对着侍卫点了下头。侍卫将刀提起,对婢女冷笑:“既不愿说,这就让你尽忠。”

  婢女忙抬起手,向齐王妃与豫王妃所住的院子指去,见众人皆凶神恶煞地看着她,最后朝惠安的位置一点,侍卫又一一和她确认哪个院子住的是谁。

  “没撒谎吧?”

  婢女被捂着嘴,眼泪糊了脸,无声摇头,她蓦然瞪大眼,银光在她眼前落下。

  侍卫将尸体扔开,康庆绪想了想,大步朝齐王妃所住院落走去。

  杨杲道:“兵贵神速,我们还是分开行事。”

  康庆绪答应下来。

  侍卫兵分几路,直扑向庵堂后院。

  肖稚鱼回到屋里休息,婢女拿了手炉出去。不远处有尖叫声传来,又戛然而止。肖稚鱼猛然一惊,站起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子看向外面,院子里点着几盏灯,其余地方都是黑暗一片。

  肖稚鱼心里忽生不详,披上外衣,推门走出去。客堂院子里静悄悄的,她左右看了看,辨认方向朝茶水间走去,还没走到门口,就见有尼姑端着一壶茶出来。肖稚鱼松了口气,正要叫她,这时忽然见廊下窜出个人来,手持长刀,看也不看,一刀从背后将尼姑砍死,茶壶杯盏碎了一地。

  肖稚鱼瞪大眼,忙贴在墙边,幸而她所站的位置正处在阴影处,刚才钗环又尽数都卸了,那人并未发现她。

  “将这里看住,莫让人逃了,主人说,光头的尼姑和男的都可以杀了,其余人先留着命。”

  应声的足有十几人。

  肖稚鱼心凉了半截,等这些人商量好留下几个守门,又走了几个,她趁无人注意,往后悄悄退了,并不敢回客堂,而是从往院子方向走。外面的声音渐渐大起来,有厮杀呼喝声,还有仆从婢女凄厉叫喊。

  肖稚鱼心跳如雷,躲在一块山石后。仔细听动静,先前还有齐王府侍卫临危示警的声音,此时却已经听不见了,厮杀声音也弱了下去。她前世经历过几回兵祸,知道若是侍卫占了上风,此时定会有人来报,只能说眼下情况不容乐观。

  肖稚鱼暗骂一声,佛门之地居然也有这样的凶险。

  此时也不容她多想,先保住性命要紧。

  只听得堂屋里似乎有凌乱的脚步声,还有人问:“人呢?”过了片刻还有人道:“找。”

  肖稚鱼心知此处也不能久藏,她忽然想到一处,正是白天走过的墙边,破损好大一块,庵中尼姑不会修葺,打算过了年关再找人来。肖稚鱼深深呼吸两下,摸黑辨认出方向,顺着墙根找去。

  院子里已有人举着火把在搜索。

  她心悬起,想着刚才听见这些贼人的说话,杀光头尼姑与侍卫,难道他们已知道庵里住着的是谁。若是一般贼寇,既然知道住着两位王妃和一位公主,又怎敢冒着死罪闯进来。

  肖稚鱼越想越是心惊,幸好此时已摸到墙角破洞,她忙趴下身体,试了一试,洞口低矮,却是难以通行。

  紧急关头,肖稚鱼咬紧牙关,伸脚狠狠踢在墙洞上,只听一声闷响,两块墙石落下。她大喜过望,连忙将落下的碎石挪开,整个人趴在地上,也顾不得脏污,手脚并用,爬出墙外。

  墙外是后花园。

  【作者有话说】

  昨天的一更补上,晚上还有一更

第157章

  ◎雪◎

  天色渐暗之时, 康庆绪带着人闯入水悟庵中,开始还能掩藏动静,进入后院遇到巡查的侍卫, 两厢厮杀起来,惊动了客堂。庵主带着几个比丘尼出来查看,见着大批杀进来的人, 惊叫连连, 四处逃散。

  高衍带着三十余个王府亲兵, 与来人拼杀在一处,他眼角余光一扫,见庵堂前后门都有人围堵,来人数量几倍于己。他顿时心惊,眼见侍卫不断被来人砍杀, 怒火上涌之时他立刻便有了决断。命几人暂抵一阵,他带着十来个亲卫直奔庵前大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4页  当前第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1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