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秉拍了拍她的肩膀,“怕什么,他这一回的准备还不如前世那时候,不会再和从前一样。”
肖稚鱼轻轻“嗯”了一声,想着该如何兄长阿姐传消息,让他们也有所提防,照前世的情况,长安可不是安全地方,该早些找好退路才是。她脑子里已飞快转过好几个念头,一抬头,与李承秉的目光撞个正着。
“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肖稚鱼要开口,可犹豫了一瞬,还是没提及肖家,“我叫景春她们几个快些收拾,什么时候都可以走。”
李承秉见她行事果断机灵,心下也欢喜,又说了几句朝中情况。倘若是从前,他绝不会与一个女人讨论政事,但现在既然已经将两世的事情都说穿了,便没了那么多忌讳,且肖稚鱼经历过那场宫中变动,许多事他只需一提,她便立刻便明白过来,胜过朝中那些不懂居安思危的大臣多矣。
院内侍卫已经开始收拾东西,肖稚鱼往外望了一眼,看见两人抬着木箱子经过,想到昨日那个首级,问道:“那那个头,你要如何处置,送去骊山还是……”
李承秉笑了一下,道:“你觉得该送去哪里?”
肖稚鱼反问道:“陛下可知道康庆绪已死了?”
李承秉在她脸上捏了一把,道:“问到点子上了,县里的文书我没让报上去,不过也是瞒不住了,这两日长安就该知道了,圣上必然雷霆大怒,怎么样,害不害怕?这一回去,说不定你就要陪我去过一段苦日子。”
肖稚鱼顿时有些发懵,后知后觉道,“你来这儿,不是陛下的意思?”
李承秉道:“听到消息,还没来得及请示圣意,直接来了,感动吗?”
肖稚鱼深吸一口气,哪里感动,现在简直不敢动。当今圣上什么性子,防儿子更甚于防贼,看太子如何行事就知道了。堂堂储君,畏首畏尾。太子又不是天生窝囊性格,都是被圣上逼成这样。李承秉督建皇陵,在没圣旨的情况下直接往王顺山来,还一刀砍死了康庆绪。
以皇帝对康福海的信任,不会轻易相信康福海会反。就算李承秉是他宠爱的儿子,一无圣旨离京,二私斩大都督的儿子,这辆桩加在一起,也绝讨不了好。
她脸色发白,瞪圆了眼睛看他,“殿下是好日子过腻了吗?既然已逮着康庆绪,抓起来押去长安,也不会落人口实。”
“口实?”李承秉冷笑一声,道,“与山河破碎比起来又算得什么,康福海一反,我就把他儿子的头送去,让他尝一下丧子之痛,也正好留给他祭旗,至于陛下那里,他再狠心,也要顾及名声,总不至于再杀个儿子。”
肖稚鱼听他说的轻描淡写,心中却没那么轻松。
李承秉脸上淡淡的波澜不兴,叮嘱她用饭,自去外面处理公务。
肖稚鱼心事重重,再无暇去想其他,事情的发展与前世迥异,眼下回去成了一个要过的大难关。
她将景春巧儿叫来,让她们收拾东西,又派人去通知齐王妃。
到了晚上,李承秉回来,肖稚鱼和他商量回去的事。
依她的意思,事情已经做了,总要想办法将麻烦降低,不如先将康福海要反的消息传扬开,只要造反的消息先到长安,再提李承秉杀了康庆绪,皇帝说不定就没那么生气,再由裴相等人出面劝解,事情由大化小,便没那么严重了。
李承秉看了她一眼,“法子是不错,可惜以圣上脾气,除非乱军已打到城下,他是不会信的。你当朝中大臣没劝过,说他是信任康福海,还不如说他过惯了太平日子,早就忘记天下战乱是什么样,手握十五万重兵的镇将造反,他这明君的名头可就保不住了。”
肖稚鱼听他口气,对圣上竟似没半点敬畏,心下暗惊。
李承秉却揽住她,道:“回去之后的事先别想了,你腰上的伤还要再揉一揉。”
肖稚鱼感觉他的大手正往下探,脸不禁一红,去抓他的手臂道:“都什么时候了,放着它去,慢慢会好的。”
李承秉在她脸上亲了一下,道:“还是揉开的好,不然回去的路上可有苦头要吃。”说着他去拿了药膏来,和昨天一样,替肖稚鱼推揉腰上的淤青。
刺疼的感觉比昨天稍轻,可肖稚鱼仍是背上直冒虚汗,等一圈揉完,她却觉得不对劲起来,他的手在她腰上徘徊,渐渐变得不老实起来。肖稚鱼还想着回长安的事,哪有心情,朝床里侧躲闪。
李承秉按住她,呼吸粗重,贴在她耳边道:“行了,你还病着,不欺负你。”说着抱着她又亲了好几下。
肖稚鱼满面通红,身子整个埋进被子里,感觉到他的手连被子一起抱住,侧过身朝他看过来。
李承秉瞳仁漆黑,专注地看着她,目光里有种说不出的意味。
“如果这回圣上真对我动了杀心,”他忽然开口,“你怎么办?”
肖稚鱼没想到他会说这话,吓得心跳都漏了一拍。她下意识觉得李承秉并不是引颈待戮之人,可想来想去,眼下这个局面实在难解。他再有本事与决断,也抵不过圣上的一句话,君臣父子,是天生注定的。
她犹豫着不知该如何说。
李承秉手抚在她脸上,“我若有个万一,这么美的王妃……日子也能过得很好罢?”
肖稚鱼登时头皮发麻,抓住他的手道:“有前世之鉴,殿下不会有事的。”
李承秉又笑起来,“说笑罢了,不会让你受苦的。”说着在她唇上亲了亲,这才熄灯睡觉。
……
到了第二日,如李承秉所料,康庆绪被斩杀的消息果然瞒不住,已传到骊山。皇帝听到传报,还以为有误,等确认之后大为震怒,在殿中喝骂“逆子”又说“要反不成”,没等他下旨,裴相等几位大臣求见。皇帝气咻咻地叫人进来,很快听到更让人震怒的消息,康福海囤积兵力,有北下造反的意图。
皇帝先是不信,见大臣拿出几分各地奏报,他一一看过,在殿中来回踱步,焦急道:“莫非是豫王斩了他儿子,他有意恫吓朝廷?”
裴相道:“康福海拥兵十五万,岂是一天两就能调齐的,他早有意图,与豫王行事无关。”
皇帝道:“可若不是这逆子行事冲动,此事说不定还有转圜。”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豫王是皇帝最宠的儿子,可这才出了点事,竟像是要全怪罪到豫王身上去似的。
【作者有话说】
说开,又没完全说开……就那个平衡点,有点难形容,意会吧
我不行了,码字有点多,我开始头晕了,明天再来修一下……我可能患有“努力过多敏感症”,嗯,病名是我编的,意会吧
第173章
◎慌◎
这日夜里, 三百里加急快马离开骊山。
第二日中午,县城官员来到公榭后门,只见车马已准备好, 侍卫搬运行李,婢女收拾被褥手炉等物,又另提了食盒手炉放进车内。
李承秉见几个县城官员脸上犹豫为难之色, 神色淡淡道:“是长安来消息了?”
当即有人将加急送到的公文递上。李承秉接过一看, 皇帝命他立即启程前去华清宫, 路上不得耽搁。格外嘱咐沈玄随行,回京禀明康庆绪闯水悟庵之事。
只看文书用词严厉,就知皇帝是如何生气。李承秉却并不在意,问几人是否通知沈玄。正说着话,沈玄骑着马, 带着侍卫随从巷子另一头走来。
李承秉斜睨他一眼,笑道:“沈舍人消息灵通, 长安消息才到就已经准备好了。”
沈玄作揖道:“我原就是公干到此附近,既殿下来了,危难已解, 我也该尽快回去。”
李承秉让一旁官员把公文给他。
沈玄看过之后神情如常,道:“既有上谕,一路请殿下多多照拂。”
他说的客气,似完全体会不出公文里让他随行是有监察之意。
李承秉脸上挂着笑, 与众人闲聊。县城几位官员暗自感叹到底是天潢贵胄,处变不惊,对公文里的凌厉紧迫也不放心上。
肖稚鱼走到院外, 李承秉与众人说了一声便走过来, 抬手将她的披风兜帽拉了拉, 几乎把脸全遮了,几位官员过来见礼,一瞥而过,也没瞧清,依稀觉得豫王妃是个美人模样。
肖稚鱼进马车时余光扫到一旁的沈玄,李承秉走过来,高大的身影挡在车前,眉头挑起,“身子还没好,外面风大,愣着做什么。”
又等片刻,齐王妃带着婢女仆从出来,高衍在雪地里跪了一个多时辰,走路有些不便,由两个侍卫扶着出来。
当地官员一路送至县城门口。沈玄带着侍卫跟在齐王妃马车之后,对着前方看了许久,他问身旁侍卫:“豫王的手下看着身手不凡。”
侍卫放缓马速,压低声道:“一看骑术,二看行止坐卧的规矩,豫王府这些都可称精锐,原胜各地府兵。”
沈玄双眼黢黑,如黑玉一般,“听说康庆绪急奔而走身边带着二百多人,也是范阳带来的精锐骑兵。”
侍卫沉思片刻,才听懂这话的意思,道:“县外那块地方我去看过,收拾的很干净,已看不出痕迹,让人觉得最奇怪的是,若只有这百来人,范阳那些人怎会被轻易击杀,又不是纸糊的。”
沈玄眸色转深,若有所思。
马车行得快,一路颠簸,幸而车内垫了厚厚的褥垫,肖稚鱼在车里睡了小半日,吃了些干粮糕点,与景春巧儿闲聊度日。
一路没有耽误,第二日未时已抵达骊山脚下。
千牛卫大将军守在城外,见着豫王一行,便带人走了过来,行礼喊了一声“豫王殿下”,千牛卫众人立刻散开,将李承秉与亲兵团团围住。
马儿受惊,发出唏律律的叫喊,马蹄乱踏。
车里听见外面的动静,婢女吓得噤若寒蝉,肖稚鱼心跳亦快了几分,一把推开车门往外望。
李承秉骑马立于车前,回过头来喝道:“看什么,老实待着。”
他看向大将军道:“父皇只叫了我一个去?”
千牛卫大将军点了点头,暗道昨日说的可是“把那逆子给我看住了,直接带来。”这说法已如同押送,豫王这些年最受圣宠,千牛卫众人也不敢行事太过,面上仍是客客气气。
李承秉道:“我先安顿府上的事,你们稍等片刻。”
大将军有些为难,但豫王说了这句,下马便走向马车和王妃说话,他便也没做阻拦。
李承秉来到车上,挡住外间目光,伸手摸了摸肖稚鱼惊疑不定的脸,“没什么好怕的,你好好休养身体,我去去几天就回。”
说完他就要走,袖子忽然被拉住。
肖稚鱼心头惴惴,这一幕前世从未发生过,想到这些年皇帝的昏庸荒唐,越发感觉不安,若此时李承秉有什么万一,情况只怕比前世更糟。
她一双秋水剪瞳看向,眸光映着的满满都是他的身影。
李承秉一言不发,盯着她看了两眼,靠近贴在她的耳旁,道:“若有什么急事,去找太子,唯有他一个可信。”说罢他将肖稚鱼的手拉开,轻轻揉了一下便走下马车,跟着千牛卫大将军走了。
陆振带着王府侍卫仍守在马车旁未动,直到人影走远渐渐瞧不见,陆振开口道:“王妃,我们先回去吧。”
肖稚鱼点点头。这时背后马蹄声靠近过来,沈玄带着人来到马车旁。他目光笔直看过来,飞快在肖稚鱼脸上转了一圈,行礼道:“王妃放心,水悟庵里的事我定会如实上禀,康庆绪全是咎由自取,并非豫王殿下滥杀之罪。”
肖稚鱼心下冷哼,当着众人的面,却也只能道一声谢。
皇子居所都在华清宫内,肖稚鱼与宋常瑜往宫中北苑走,刚入宫门就遇见特意来迎的齐王。隔着马车他也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不外乎是康庆绪掳杀在前,应有此报,朝中大臣为豫王说话者众多。
肖稚鱼与齐王夫妇话别,回到豫王所居殿室,内外都已打扫干净,肖稚鱼收拾住下,到了晚上,用过药,困意上来,她却强撑着没睡,一直到半夜,李承秉都没回来。
第二日一早,巧儿着急忙慌地跑进来,进了门就道:“遭了,王妃,殿下被看管起来了。”
肖稚鱼心头猛然一跳,叫她仔细说。
巧儿忙将打听来的消息说了,原来昨日豫王到了御前,被皇帝一顿责骂,豫王提起范阳异动,直言康福海早有反心,已将康庆绪的首级送了过去。两父子在殿中不知说了什么,皇帝大怒,命千牛卫将豫王看守起来。
巧儿越说脸色越白。
肖稚鱼想着李承秉在车上说的那句话,长吐一口气冷静下来,将陆振叫来。
第174章
◎瞧见◎
陆振来到门前行礼。
肖稚鱼屏退婢女, 又让巧儿去院外看着,对陆振道:“殿下此番可有什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