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推荐标准和文化考试的排名,第二、第三的候选人,进入大学应该也是没问题的。
但是,真令人没想到,在复审这个节骨眼上又冒出事儿来了。招生组的却并没有按照这个顺序来录取。
招生组原本是要将二三名给录取的,没想到,突然有个考生跑来找他们举报。
这人举报说自己家里是工人,出身好,是工厂里无论生产还是思想都是标兵,这次文化考试虽说只考了个第四名,可自己特别想上学,盼着学校能收了自己。
接着,她还就跟招生组举报,说那个文化考试成绩第二的推荐对象,家里有情况。那人的爷爷在解放前给国民党当过军医,出身成分过不了。
学校招生得按阶级路线来,要是光看考试成绩不考虑家庭出身,就违背了大文化运动精神。
这事儿一闹,把招生组给难住了。
招生组本来都定好了,要接收那个文化考试成绩排第二的知识青年的,这可是四舫县医院推荐来的候选人,文化考试成绩虽不是第一,但外貌长相和口试都很不赖。
对于举报情况,招生组原本觉得,人家的爷爷虽在解放前做过国民党的军医,但投诚后一心投入治病救人的医疗行业,应该不算啥大问题。
可后来担心的是,要是招生组硬把这人招进学校,那反映情况的考生不依不饶,再往上闹去,可能影响不好。
最后招生组再三斟酌后认为,就算不录取成绩排第二的考生,那成绩第三第四的考生咱也不收。
结果,最后两名被录取的竟然是考试第五名的考生,和另一名没参加文化考试的女生。
据说这么幸运女生是破格录取的,她热爱文学,曾在文学诗刊发表过好几篇诗作。
张云英考上了大学,整个四大队都沸腾了,都说这才是乡里飞出金凤凰来了。
更多的人是不相信——
“一个死了男人的小寡妇,竟然能上大学,怪事啊!”
“肯定是走后门!她可是大队支书的女儿啊!”
“大队支书算个啥?关键是她的对象是军官,是部队里数一数二的神枪手,肯定是她对象帮得忙!”
“可是她考了第一名呢!”
“呵呵滂!第一名?你觉得一个毕业了好几年的初中生能考第一名?跟她一起参考的全是高中生呢!”
“对,对,一定是事先透露了题给她的!”
…
各种流言蜚语在田间地头乱飞。
可张云英一点都不在乎,自己凭实力考来的,人正不怕影子歪,天地可鉴。
还是那句话,绝不内耗。
张云英考上了大学,一下就把卫家人的嘴堵上了,卫家三姊妹的态度一下就变了,一齐赶趟儿似的往张家来套近乎来了。
卫刚对此感到十分自豪。
“我说过的,我的英子是最棒的。”
张云英要去上大学了,她最舍不得的就是小黑。
小黑也舍不得她。
出发这一天,小黑一路跟着公共汽车跑,一直把她送到了县车站。
…
70年代的大学校园,带着这个时代独有的质朴与朝气。
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红砖砌成的教学楼外墙上,斑驳陆离。
张云英站在教学楼前,身上背着一个崭新的军绿色书包,眼神里既有对新生活的憧憬,又藏着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成熟气息。
这可是她上一世可望而不可即的大学啊。
现在自己以工农兵学员身份被推荐进大学了,她发誓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努力学习,发奋图强。
“哟,你看那个土里土气的女生,听说是从农村来的,就一个初中文凭,怎么也进我们大学了?”
一个穿着整洁白衬衫、梳着油头的男生,站在不远处操场边的梧桐树下,对着身边几个同学挤眉弄眼,语气里满是不屑。
“就是,工农兵学员,不就是靠关系进来的嘛,能学出什么名堂。”另一个女生跟着附和,眼神里透着轻蔑,还故意把“工农兵学员”这几个字咬得格外重。
周围几个同学也跟着窃窃私语,时不时拿眼瞟向张云英,眼神里满是打量与鄙夷。
张云英却像是没听见似的,只是微微一笑,眼神里透着一股鹤立鸡群般的淡定从容。
她知道,这些人的目光背后,是这个时代对出身和学历的偏见。
但是这些这边重要吗?
重要。
不过,在千帆过尽的她来说,这一切都无所谓。
她才懒得跟这些毛头孩子一般见识呢。
“张云英——”
突然她听到有人在叫自己,声音亲切又好听。
猛一看,竟然是——
吴小艳。
对,你没看错,就是四舫县邮电局里上班的那个吴小艳。
她咋又来c大了呢?
张云英狠狠眨了一下眼睛,还怕是自己眼花了。
可吴小艳已经朝着她走过来了,她的身后好跟着两个女同学。
“给你们介绍一下…”吴小艳走到她的跟前,给另外两个女生介绍道,“这是我的老乡张云英同学,她家住隐峰公社四大队五队,以后我们就都是同学了。”
她身边的两名女同学一看就是城里人,听到这番介绍了,都撇嘴一笑,笑容里透出瞧不起来。
“你们好。”张云英笑笑,出于礼貌地向她们打了个招呼。
心里觉得十分纳闷,怎么吴小艳也来读大学了呢?当初一起参加考试的人里面根本没有她啊?
第98章 渣渣滚一边,看姐的
是的,吴小艳就是破格录取的那一个,人家是顶着诗人光环举荐进来的。
那两名女同学撇了撇嘴,问道:“听说你是举坨子(推荐)进来的啊?”
“是。”张云英不卑不亢地回答,且反问,“你们呢?”
她并不在乎那两名女同学是咋进来的,她只是好奇吴小艳是咋进来的。
“我们啊,自然是考进来的哟!”两女同学嗤声道。
“哦。”张云英点了下头,将目光投向吴小艳,“我考试的时候好像没见着你呢。”
她这是故意说给那两名女同学听的,表达的意思是:我也是考进来的,可这一位吴同学就不一定是了。
“人家不用考。”其中一位女同学当即说道,“人家小艳同学是诗人,在省级诗刊上发表了诗歌的,她是破例录取的哟。”
“哦。”张云英点头。
原来如此。
还说啥呢?不用说了,往教室去吧。
偌大的教室里女同学占了一大半,叽叽喳喳的声音就像麻雀在聚会。
只有张云英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没有参与到他们的唧唧中去。
“同学们,安静一下,安静一下。”
班主任走进教室。
张云英一看,愣了一下。
原来这位班主任竟然是当时监考自己的那位女老师。
大概就四十岁左右吧,剪着一头短发,面容清秀,穿着得体。
班主任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我姓曾,在此欢迎新同学的到来。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希望大家都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介绍完自己后,她的目光落到了张云英身上,对着她轻轻地点了下头,然后说道,“现在同学们都来做个自我介绍吧。”
她看着靠窗而坐的张云英,对她说道:“这位同学,请先来做个自我介绍吧。”
班主任的话音刚落,张云英就大大方方地站了起来,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教室讲台。
她穿着蓝花花衬衣和蓝布裤子,虽然款式简单,却显得淑气而精神。
她走到了讲台上,眼神平静地扫过教室,微微一笑。
“大家好,我叫张云英,来自四舫县农村。虽然我的学历不高,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我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她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坚定。
“很好。”班主任点了点头,露出赞许的微笑。
一个初中生,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寡妇,能在录取考试中拿到第一名的好成绩,真的不是一般的女生。
可是,教室里在安静了几秒后,接着就响起一阵哄笑。
“努力?就你这初中文凭,还努力?别逗了。”油头粉面男生在下面开口了,引得周围几个同学跟着起哄。
“下面的同学请保持安静。”班主任有些不高兴了,发声说。
教室里变得安静起来,但还是有不少人在座位上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张云英从讲台上下来,神色自若,眼神里透出一股淡淡的坚定。
看似平静的她内心却豪情壮志,只不过是不想跟这些人一般计较罢了。
介绍课完了后,班主任离开,教室里又恢复了叽叽喳喳。
不知为啥,这些叽叽喳喳声中最多的就是针对她张云英的。
大概这教室里的学生除了考进来的,便都是有些背景的人吧,像张云英这种来自农村的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