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抬起斗笠,呸掉嘴里的狗尾巴草,冲楼伯玉挑眉一笑:“舅兄,几日不见,可还安好?”
楼伯玉震惊地倒退一步。
这这这……这个满脸大胡子的人是谁?!
楼伯玉又下意识地左右看看,骇然道:“你……”
“舅兄莫慌,我知道舅兄有正事要做,不扰舅兄。只烦请舅兄告诉我,我那些兄弟安置在了何处?”
楼伯玉定了定神,低声说了个方位。
“多谢舅兄。”
他冲楼伯玉抱了下拳,便牵着马,扶着斗笠快步走了。
楼伯玉:“……”
他嘴角抽了抽,扭头往县衙走去。
值守的衙役和他打招呼:“楼大人,早!”
楼伯玉心不在焉地点了下头:“早。”
“方才那个是谁啊?”衙役好奇道,“他在门口站了有一会儿了,莫非是来找楼大人告状的吗?”
楼伯玉脾气好,也不怎么摆官架子,这些衙役都敢跟他闲聊。
楼伯玉心情复杂道:“没什么,就是个问路的。”
楼伯玉烦躁地处理了半日公务,好不容易等到午歇,连饭也没顾上吃,就趁其他人不注意,悄悄从县衙后门溜出去了。
他一回到那间全是人和马的小院子里,脸便黑了下去。
李磐已经摘了斗笠,揭了胡子,坐在屋中与吴兆等人低声说着什么,见他来了,便起身抱了下拳:“舅兄。”
楼伯玉道:“侯爷,时辰不早,不如我们有话直说吧。”
“好。”李磐点点头,对吴兆等人道,“你们先下去。”
屋子一下子就空了许多,李磐关上门,对楼伯玉笑了一下:“舅兄请。”
楼伯玉看着他这副表情便觉得脑袋痛,忍不住问:“敢问侯爷,不是要去西北吗?为何在玉田县逗留良久?”
李磐正色道:“不瞒舅兄,陛下虽催得急,然而我在京中还有些事没有办完,不得不回去再办,所以才出此下策,请舅兄暂且收留我的这些兄弟们。”
楼伯玉扯了扯嘴角:“那侯爷现在办完了吗?”
李磐:“尚未。”
他昨日才刚给哈苏勒去了信,哪能今天就收到消息?传信的是信鸽信鹰,飞死了也飞不了这么快。
楼伯玉绷不住了:“那侯爷要什么时候才办完?”
李磐:“舅兄放心,我知晓舅兄的顾虑,马上便带着兄弟们离开。”
他回西北出征,奉的是圣旨,消息传出去,沿途驿馆必会得到指示。所以他不能在京城附近耽搁太久,若沿途驿馆官员一直没发现他的踪迹,必会上报。
但旨意来得急,他若想尽快和哈苏勒取得联系,便只能动用京城里的暗哨。刚下旨时他不敢妄动,只有等到大家都亲眼看着他出了城后,他才敢乔装折返,迅速联系哈苏勒。
但他也不能为了等哈苏勒的回信一直滞留京城,好在他的暗哨也不止在西北和京城两处——自从他知道自己要回京后,他便让人在西北和京城沿途又建了几个暗哨,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
他昨日总共传了两条密信,一条给哈苏勒,一条给暗哨,让他们收到哈苏勒的回信后不必再传往京城,直接传往中间地的暗哨,如此一来,他便可以继续奉旨西行,也能在路上收到哈苏勒的回信。
按理来说,他其实昨日传完密信便可以立刻出城,与吴兆等人汇合离开,但他心中有事,硬是在京城里过了一夜,直到今天天亮,才随着起早做生意的百姓一起出了城。
而他之所以现在还留在玉田县没走,正是因为他还有事想问楼伯玉。
李磐:“临走之前,我还有些事想问问舅兄,希望舅兄实言相告。”
楼伯玉:“侯爷请讲。”
“我想问的……是簌簌。”李磐迟疑了一下,说道,“敢问舅兄,簌簌在京中,可有什么仇家?”
第42章
仇家?
楼伯玉拧起眉头,问:“侯爷何出此言?”
“请舅兄先回答我,有还是没有。”
“簌簌一介女流,如何会有仇家?”楼伯玉道,“若侯爷非要问仇家,那我也只能说楼家可能有那么一两个仇家,但说实话,我认为那也不能算仇家,至多是政见不合,有些龃龉罢了,实属正常。但这都是父亲那边甚至是更老些的长辈之间的事,无论如何也算不到簌簌头上。”
李磐:“那簌簌可与这些人家有过来往?”
“从未。”楼伯玉道,“簌簌出门,都是有人陪同的,家里人都知道她的交际。与她相熟之人虽不少,但簌簌不喜热闹,那些相熟之人至多是泛泛之交,唯一亲密些的,也就只有司农寺姚少卿家的女儿。”
李磐又追问:“那簌簌以前可有受过欺负?未必是最近,小时候也行。”
“谁会欺负她?谁敢欺负她?”楼伯玉的眉头越皱越紧。
李磐:“那簌簌一直都是住在家中的吗?有没有离开过家人,单独住到其他地方去?比如什么亲戚家里、朋友家里?”
“没有,簌簌从不在外留宿,也从未离开过家人。”楼伯玉沉声道,“侯爷,簌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为何忽然要问这些?”
李磐抹了把脸,沉沉地吐出一口气。
他半真半假道:“舅兄放心,簌簌她没什么事,我问这些,也只是有一次见到簌簌梦中哭泣,所以心中疑惑罢了。我没有直接问她,是怕她有什么心事,故意瞒着我。”
“梦中哭泣?”楼伯玉疑惑道,“未曾听她说过,也未曾听采菱说过。从小到大,她除了练琴辛苦些,其余时候应该都没受过什么委屈吧。”
李磐:“那便是我多心了,也许就只是做了噩梦而已。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我此次出征,不知何日能回,我怕她本就有心事,加上我久不归家,心中郁结。”
听到这话,楼伯玉不禁叹了口气。
只是他不像李磐,不会公然说出自己的不满。
“这两日的事,还望舅兄帮个忙,切勿告诉他人,连岳丈和簌簌也不能。”李磐道,“打扰舅兄良多,心中实过意不去,改日若有机会,定请舅兄喝酒。”
“喝酒就不必了。”楼伯玉道,“我只望侯爷办的事是正事,莫要牵连了无辜之人。”
李磐:“舅兄放心,我心中有数。”
楼伯玉看了他半晌,心情复杂道:“侯爷倒是信得过我。”
李磐笑道:“既已是姻亲,合该互帮互助才是,舅兄总不至于坑自己的妹夫。况且,我看舅兄也是挺信得过我的,这么大的事,说帮就帮。”
楼伯玉:“……”
李磐:“舅兄下午还要接着处理公务吧?离开县衙太久,只怕要引人怀疑。”
楼伯玉想想也是,只好轻咳一声,道:“那我先走了,侯爷请自便。”
“舅兄慢走。”
楼伯玉走了,李磐却没有急着把吴兆等人喊回来。
他独自一人坐在屋中,笑容淡去,目光沉沉。
他昨日之所以逗留京中,就是为了再看楼雪萤一眼。
她此前看上去实在是太伤心了,简直超过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正常眷恋。他不是没见过打仗前夫妻分别的样子,纵有哭泣,也是担忧的不舍的哭泣,哪里会像她一样哭得那么绝望,仿佛他下一刻就要去送死似的。
而且真正的哭泣都是临分别了,情绪涌上才开始哭,她倒是跟别人反着来,刚收到消息的时候哭得不行,他真走了,她反倒不哭了,一副他的确已经死了,她心如死灰的守寡样。
李磐相信她的哭是真的,她不想他走也是真的,但他也相信,她肯定有什么事在瞒着他。
他实在不能接受自己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离开京城,也实在不能理解她到底为什么会对从小长大的京城这么害怕。
为防引起注意,他白日里没有接近侯府,一直到了夜深人静时,他才避开他亲自布下的守卫,悄悄溜回了府中。
他打算把楼雪萤喊醒,面对面地坦诚把话说个明白。他会告诉她,他之所以没有提前跟她串通,就是为了演戏逼真一点,得让人相信武安侯就是会离京很久,他才能有机会回来看她。
而她发现他去而复返,知道他不会真的抛下她不管,肯定也会很开心吧?她都开心了,那也一定愿意告诉他,她到底有什么心事了吧?
只是没想到她又像是做噩梦了,一直在发抖,被子也没盖在身上,一看就要着凉。
他将她抱了起来,却发现她烧得滚烫。
她完全是烧糊涂了,醒来竟没有听出他的声音,吓得连连退缩。他起初还愧疚了一下,觉得的确是自己鲁莽了,怎么能一声不吭坐在一个丈夫不在家的女子旁边,不吓死人才怪。
可还没等他愧疚完,他便听到她哀哀垂泣的声音,求他放过她,求他给她一个痛快。
李磐的心,倏地凉了下去。
她没有把他认成采花贼登徒子,而是把他认成了一个具体的人。
谁?
谁会像他这样,半夜三更,出现在她的床边?
一瞬间,他脑中掠过了很多军中男人说的浑话。
……是奸夫吗?
不是。
她是如此地畏惧那个人,如此卑微地乞求那个人,她一定是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受到了此人漫长的欺辱。
她说他恨她,可她一个闺阁小姐,如何能招来一个大男人的恨意?
李磐又不禁想起了昨夜他和吕贵的对话。
他发现楼雪萤生病,将采菱从床上薅起来后,又去了吕贵的房间,将吕贵也薅了起来。
吕贵不是第一次见他行事如此大胆了,还算淡定,但发现李磐一脸杀气地坐在面前后,他又不淡定了。
他问吕贵今日他走之后,侯府发生了什么事,吕贵说没什么大事,就是夫人被皇后召入宫中说话,傍晚才回。
李磐气势汹汹:“说什么话要说这么久?”
吕贵紧张道:“据说是皇后是怕夫人心中有怨,说了些宽慰之语。”
李磐又问:“夫人回来后可有异样?”
吕贵想了想,摇头:“好像没有,夫人还比昨日吃得多了一些,把新做的丁子香淋脍都吃完了。”
感觉到李磐心情极差,吕贵小心翼翼地问:“侯爷,要查查夫人今日在宫中都做了什么吗?”
“怎么查?我们难不成还有在宫里的线人?”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