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主母归来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姀锡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49 KB   上传时间:2025-11-01 14:27:25

  陆绥安道:“那凶手姓李,名为李玉,自幼在梨园也就是那晚那个废弃戏院长大,他颇有天赋,曾被委以重任重点培养,没想到九岁那年戏园出事,戏班子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他因有些天赋被人低价买走了。”

  只是买他的人是个黑心戏班子班主,靠着压榨他赚钱,他有一副好嗓子,比女人的声音还娇还魅,为班主赚了不少钱,曾一度小有名气,可到了十三岁那年身子发育了,嗓音亦变了声,为了继续赚钱,班主勾结曾经给宫里净身的师傅断了他的根。

  本以为声音会更娇更魅,没曾想却变得越尖越细,那把那副好嗓子给彻底糟蹋了,不能为戏班子赚钱后,便彻底成为了班子里众人的欺辱对象。

  无论男男女女,皆可任意欺凌。

  可能是男人当够了,不男不女亦当够了,后来,那李玉疯狂的只想当女人。

  最后的最后,不知他是真魔障了,还是还残存着一丝清醒,竟听信了街头巷尾胡诌的鬼神故事,这才有了所谓重生,所谓复活,所为移魂术一说。

  沈安宁听到陆绥安如此说来,一度怔在原地,久久没有缓过神来。

  说不出心中究竟是何滋味。

  出现在她生命里两次的案子,没想到竟是这个答案。

  然而这样的答案,却那样的沉重和令人唏嘘。

  这个世界真是多苦命人啊,若真如此,那这李玉比她前世还要悲惨可怜,她前世虽遭遇家破人亡,至少亦是幸运的,幸运的遇到了孟管家,幸运的遇到了养父吴有才,被他们托举着有了新生,哪怕日子过得贫困艰苦,至少是平平安安活了十五年,哪怕后来惨死,亦到底尝过这世间的酸甜苦辣,不是只有苦。

  可是同情之余,却也时刻以此为例的警醒自个,此生不说多么大善大爱,至少也要做过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自己之人,苦难的人遍地皆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她不奢望自己能成佛,唯愿此生不受前世心魔控制,成为失控了的魔鬼就好,只老老实实当个普通的凡人即可。

  “那么,夫人也相信这世间有所谓重生一说吗?”

  正当沈安宁心神复杂的沉寂在这个故事当中时,这时,对面的陆绥安忽然冷不丁有此一问。

  许是,李玉这件事给她的触动太大,她想这事想得太过入神,又许是陆绥安这番话劈天盖地,宛若闪电般毫无征兆的向她直接劈砍而来,竟突然得一度让她有些神色发懵发愣。

  以至于她整个惊醒过来之际,手微微一抖,竟不慎将手中的那只药碗给打翻了。

  “砰”地一下,碗摔在地上瞬间应声而碎,四分五裂。

  清脆的声音震得沈安宁思绪一愣。

  她只猛地抬起了头,直直朝着陆绥安脸上看了去。

  视线却撞入了一双深邃无波的漆黑眼眸里。

  沈安宁心脏突突跳了几下。

  有那么一瞬间,沈安宁只以为陆绥安发现了什么,猜到了什么,陆绥安何其敏锐,这世上很难有什么事情能真正瞒住得过他。

  可此刻,他眼神微定,里面分明什么情绪都没有。

  他此刻端坐在这里,她一时如何都观之不透他。

  不会的。

  陆绥安是何人,他是典型的无神论者,在他眼里唯一相信之事唯有真相二字。

  可陆绥安这辈子穷尽一生都找不到她重活一事的证据。

  即便他有所怀疑,又能如何。

  这样想着,沈安宁强逼自己一点一点冷静下来,不多时,只扯了扯笑,淡淡道:“世子说笑了,世子倒不如问我信不信这世界上有鬼。”

  说着,一时耸了耸肩,道:“自然是有的,譬如贪吃鬼,饿死鬼,讨厌鬼。”

  她干巴巴的说着这番冷笑说,而后说完自己仿佛被冷到了似的,抱着胳膊一度打了个冷颤,与此同时,心中还淡淡撇嘴补充了一句:哦。还有冻死鬼。

  陆绥安似也被她这突如其来

  的冷笑话怔了一下,闻言后不多时,仿佛亦随着她牵了牵嘴角,仿佛亦笑了笑,仿佛又没笑,他的神色本就极淡,沈安宁一度没有来得及分辨清楚他的表情。

  不多时,陆绥安忽然冷不丁牵起了她的手,只朝着沈安宁手中放置了一物,嘴上仿佛随口,又仿佛有意问道:“那日夫人怎么突然去了玲珑阁?”

  还特意派人去请了他。

  陆绥安再度发问着。

  不过这个回答沈安宁早已准备好了说辞,几乎是在陆绥安发问的那一刻,沈安宁便立马思路清晰的答道:“没什么,就是存粹看不惯那嚣张跋扈的福阳郡主罢了,她霸占了整个玲珑阁便也罢了,还曾一度驱赶了咱们的马车,驱赶那条街上所有往来的百姓们,就跟妾曾经住在村子里遇到的那些恶霸似的,妾从前亦瞧那等恶霸不上眼,如今妾代表的不仅仅是妾,还是咱们整个侯府的脸面,遂一上头,便忍不住想要同她上前理论一番。”

  又怕不敌对方,便特派人去不远处请他给她撑腰。

  不管陆绥安信是不信,横竖她的说辞有理有据,挑不出多少漏洞。

  果然,陆绥安闻言只看了她许久许久,忽而起了身道:“福阳郡主已安然无恙,夫人可安心,此案已结,事情皆已过去,夫人亦不必多思多虑,月底在九幽山有场皇家围猎,待夫人身子养好后,届时为夫带夫人一道去九幽山散散心。”

  陆绥安原本有很多话要说要问,可是在看到妻子精心回答的所有答案后,所有的话便被他拦在了心头。

  有些话,有些事,急不来,日子还长,他可以自己找到所有的答案。

  嘱咐完沈氏所有后,陆绥安又命人进来贴身伺候着,妻子刚醒,还需要静养,他趁着她修养之时回到了书房,书房的案桌上此刻正摆放着一张符咒,符咒被一分为二,上头书写着“凶”和“今日出门者死”几个大字。

  陆绥安摸出沈氏案桌上的账本,对照着这几个字的字迹一一比对了起来。

  而陆绥安一走,沈安宁终于长长呼出了一口气,与这个人较量一番,真是费心费力,比对面那晚那个疯狂的李玉,还要让人心神俱疲。

  不过福阳郡主没死这个消息一度让沈安宁嘴角微扬了扬,心中松懈不少。

  看罢,这或许正是她多活一世的意义。

  至少,这个世界上有人因她多了一世的寿命。

  纵使险些丢掉了一条命,至少代价是值得的。

  只是,当打开手心,看到陆绥安放到她手中的这个凤镯时,沈安宁嘴角一凝。

  只见镯子已物归原主了,而镯子上的机关也已被修复好了,连里头的那片刀片亦重新归了位,好似从未曾出过任何岔子一样。

  只是,看着眼前完好无损的镯子,想着陆绥安今日种种,不知为何,沈安宁心底没由来闪过一丝不安。

第64章

  话说自那日沈安宁苏醒后, 她精细休养着身子,不多时慢慢康复了起来,可不久陆绥安紧随着发起了烧, 亦随着病了一场。

  不过陆绥安忍耐力惊人, 他生病了亦不曾告之众人,还是两日后犯起了咳疾, 沈安宁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

  陆绥安身子骨一向极好,前世亦鲜少生过病, 沈安宁很是惊讶,后来才知那晚他竟以湖水浸泡身子,用身子为她降温。

  后来为了不将病气过给她, 那几日陆绥安竟难得主动搬去了书房。

  因终归救了她一条命,此番犯病又因她而起,是以待沈安宁能下榻后便日日亲自命厨房备用了精细的食物送去了书房。

  只是, 陆绥好似安食欲不佳,日日送去的汤食都尽数退回了厨房,不久, 他忽然传话到正房,说想食碗红薯粥。

  红薯粥?

  沈安宁猛然间听到这三个字时竟愣了片刻,只有片刻恍惚, 这是多么久违又熟悉的字眼啊。

  原来陆绥安胃不太好, 嫁到陆家这半年来为了他那颗金贵的胃, 沈安宁可谓操碎了心, 她日日鞍前马后, 一头扎进了厨房里,日日想着法子调理陆绥安那颗胃,其中红薯粥是陆绥安偏爱之物。

  在这道粥食上, 沈安宁算得上是炉火纯青,都可以出师了。

  然而,自重生后,沈安宁便再也没有为陆绥安做过这碗粥了。

  如今冷不丁听到这三个字,只觉得已是许久许久之前的事情了。

  陆绥安此番虽不曾开口明言,但沈安宁好似隐隐约约嗅到了些什么,他想吃的是她亲手做的那碗红薯粥。

  只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手艺许久不练亦会荒废去,即便再做,亦不是当初那个口味,当初那一碗粥了。

  那日,沈安宁在驻足窗内许久许久,到底还是让熊四娘子做了一碗送了过去。

  一直到月底,陆绥安都不曾等到他想要的那一碗红薯粥。

  一连着五六日,那一碗碗红薯粥全都原封不动的退回了厨房。

  ……

  转眼已至月底。

  话说,八月下旬京城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自然是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那桩连环杀人分尸案了,这件轰动满京整整七日的连环分尸杀人案在整个京城掀起了滔天巨浪,又因好似牵连上了福阳郡主,和侯府的一位贵夫人,更为这桩案子平添了某些神秘的色彩,一度让不少说书人编撰成了各种手书,段子,在满京乃至整个大俞广为流传。

  当然后头这些都是后话了。

  第二件便是突厥使臣入京一事了,此番北方大捷,大俞大获全胜,陛下下令大赦天下,一时整个上京被大捷气氛笼罩着,满京热闹的气氛堪比过年,至月底,有不少高鼻子蓝眼睛,满头辫子的突厥人开始在上京城中肆意走动了起来,成为上京一道稀奇的景色。

  这第三件事便是月底九幽山围猎一事了。

  因当年霍氏当权时得位不正,尤其后头几年霍广专政,玩弄权谋,志不在此,又因新皇登基,朝局不稳,故而皇家围猎场已有好几年不曾开设过了,如今朝局初定,又逢北方大捷,可谓喜上加喜,魏帝更是龙颜大悦,破例让宫中众多品级不够的嫔妃及各府家眷一道前往。

  今年的九幽山势必是整个上京最热闹,最上等规模的盛宴。

  前世沈安宁因受宫宴一事牵连,导致那次九幽山围猎未曾前往,而重来一世,又有什么理由要错过呢?

  她身上的伤势将养了小十日已痊愈了七八分,只除了手腕处还残留了些深浅不一的划痕外,其它都已然大好,遂提前两三日便开始为围猎一行做准备。

  因上回宫宴未曾带上白桃,故而此番特意带上白桃、浣溪二人。

  八月二十九,日吉,天气和煦,秋风爽朗,这日浩浩荡荡的队伍自城门出,朝着九幽山方向巍峨前行。

  数千名禁军在前方队伍开路,举着“俞”字的大俞旗帜在空中飘扬,而最前方出行的自然赫赫威严的天子之辇,皇后娘娘的凤辇紧随其后,紧随而来的便是骆贵妃翟舆,同样的凤仪万千,再然后便是诸王尊驾,及其余公侯车驾,再后头则是按着品级划分,依次排列前行。

  漫长的队伍滔滔不绝,仿佛看不到任何边际。

  陆家的车驾在队伍靠前的位置,同国公府廉家的车马相隔了一个位置。

  因此番出行车马众多,故而各府

  车马限行,除了诸王车驾及今年立了大功的廉家车驾外,余下各府都只限行车驾一辆。

  因陆家人口众多,纵使双马齐头并进的马车十分豪华,到底拥挤了些,不过二房骆氏乃骆贵妃的亲侄女,二房自是不愿沦落到与这么多人同挤一车,临上马车前,骆贵妃派人将二房婆媳二人请到了骆贵妃的翟舆内叙旧,然而没过多久,骆贵妃便又登上了魏帝的龙辇,竟越过了张皇后与天子同乘。

  天子龙辇上的这一举动自然逃不过任何人的眼,上马车前,沈安宁远远看到张绾脸色不好,而陆家二房却随着骆贵妃一家的恩赏身份水涨船高。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永远有江湖。

  无论是在小门小户的家宅,或是侯门深深的内院,亦或者风云诡谲的宫闱,不过是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人群上演的同样的戏码罢了。

  没有人能逃离这光酬交错的世界。

  在舟车劳顿间,浩浩荡荡的围猎队伍终于在日落时分抵达了九幽山。

  山下景色巍峨如画,美不胜收。

  远处,禁军正在安营扎寨,坐了大半日的马车一个个腰酸腿疼,马车一停,所有人纷纷下车活动。

  “宁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2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1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主母归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