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就明天上午吧?”苏晓想了想,“天气没那么热,逛起来舒服点。咱们九点在百货大楼门口碰头?”
“没问题!九点整,百货大楼门口,不见不散!我都想好要买个新书包了!”方雪在电话那头已经开始计划了。
“好,明天见!”苏晓挂了电话,嘴角还挂着笑。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苏晓就收拾妥当,背着一个轻便的帆布包,里面装着妈妈给的钱和一个空水杯。
李春兰看着她精神焕发的样子,“去吧去吧,多逛逛,别急着回来,中午在外面吃点好的,钱不够打电话,妈给你送!”
“够啦妈!”苏晓有点不好意思,“就是买点文具什么的。”
“那也得吃午饭!跟方雪吃点好的,庆祝你们马上要当高中生了!”李春兰不由分说地又塞了二百块钱进她口袋,“快去吧,别让人家等。”
第69章 进入高中前的准备
苏晓赶到百货大楼门口时,方雪已经等在那里了,正百无聊赖地踢着地上的小石子。
一看到苏晓,她立刻像小炮弹一样冲过来:“苏晓!你可算来了!走走走,文具柜台在三楼,我都侦查好了!”
两个女孩手挽着手,叽叽喳喳地融入百货大楼的人流。高中生的购物清单其实很明确:书包、笔记本、笔袋、各种笔、尺子、文件夹……
她们首先直奔文具区。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哇!这个笔袋好可爱!有小猫咪!”方雪拿起一个毛茸茸的笔袋。
苏晓则比较务实,拿起一个深蓝色、分隔合理、容量大的硬壳笔袋仔细看了看:“这个感觉更耐用,能装好多笔。”
“哎呀,苏晓你太老干部风了!”方雪吐槽着,但还是放下了猫咪笔袋,拿起一个简约的帆布款,“好吧好吧,这个也还行,耐脏。”
最终,苏晓选了那个深蓝色硬壳笔袋,方雪选了帆布款,两人又各自挑了一盒常用中性笔(黑色、蓝色、红色)、自动铅笔、橡皮、尺子套装。
接着是笔记本。高中课业繁重,笔记本消耗量大。
“这个活页本怎么样?可以随时加纸。”方雪提议。
“嗯,活页本方便整理,但是容易散。这个加厚线圈本也不错,够厚实,不容易掉页。”苏晓比较着。
两人讨论了一番,决定各买几本不同规格的:薄一点的单科练习本,厚一点的活页本用于主科整理,再加几个线圈本备用。
然后是重头戏——书包。高中的书本又多又重,一个好书包至关重要。
方雪一眼就看中了一个粉紫色、印着流行卡通图案的双肩包:“这个!这个好看!还带侧袋可以放水杯!”
苏晓的目光则被一个深灰色、设计简洁、背部有加厚减压垫、带腰部支撑带的书包吸引。她拿下来试背了一下,感觉确实很舒服,受力均匀。“这个感觉背着不累。”
“苏晓……你这个书包……也太朴素了吧?”方雪看着那个深灰色、没有任何图案的书包,一脸嫌弃,“高中生诶!要有点活力嘛!”
苏晓笑笑:“实用最重要啦。而且深灰色耐脏,用三年都没问题。”
最终,苏晓坚持买了那个深灰色的功能性书包,方雪则欢天喜地地买了粉紫色的卡通包,还配了一个同款小挂件。
买完大件,她们又去补充了些小东西:荧光笔、便利贴、文件袋、修正带、小订书机……购物袋渐渐变得沉甸甸。
走出百货大楼时,已经快中午了。两人都感觉有点腿酸,但收获满满,心情极好。
“走,苏晓!我请你吃刨冰!我知道前面有家超好吃的!”方雪指着街角一个小店。
“好呀!”苏晓欣然同意。
坐在刨冰店的小桌子旁,吹着风扇,吃着酸甜冰凉的刨冰,方雪满足地叹了口气:“啊,真爽!买买买就是开心!苏晓,你那个书包虽然‘老干部’,但看着确实很能装很结实。”
苏晓也笑了:“你那个粉粉的也很可爱啊。对了,你高中是住校还是走读?”
方雪中考发挥超常,进了实验火箭班。
“我们家离实验这么近,肯定还是走读的,你确定要住校了吧?”
“嗯 附中离我家远,走读太浪费时间了,”苏晓认真地说。
“也是,学神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路上滴!”
苏晓给了方雪一个白眼,方雪笑着比了一个闭嘴的姿势。
吃完刨冰,两人慢悠悠地往家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蝉鸣阵阵。
她们聊着对新学校的想象,聊着暑假剩下的时间怎么玩,聊着刚刚买到的漂亮文具,少女清脆的笑声在夏日的街道上回荡。
苏晓回到家,把新买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给妈妈看。
李春兰看着女儿脸上难得轻松愉快的笑容,还有那些崭新实用的文具书包,心里比签了租约还熨帖。
“真好,都买齐了。”李春兰摸着那个厚实的深灰色书包,“这个包好,看着就结实,能装书。”
“嗯,妈,这个背着真的很舒服。”苏晓把书包背上给妈妈看。
“舒服就好,舒服就好。”李春兰看着女儿,眼神里满是老母亲般的欣慰。
眼看着快到了苏晓去报到的日子,李春兰开始给苏晓准备住宿用的物品。
“晓晓,你看看妈妈给你准备了一个小床垫,学校都是木板床,铺垫被不行的,必须要有个床垫才不硌得慌。”
苏晓看向李春兰准备的床垫点点头。
“还有这床是薄被子,现在天气还是有点热的,盖个薄的就好了,回头冷了我再给你送厚一点的。
床单被套妈妈也准备好了,每个星期你把学校的带回来,妈妈给你换干净的。”
“衣服你自己收拾一周的量,每周末带回来妈妈给你洗,洗漱的,擦脸的妈妈都准备新的了,家里的就放家里这样就不用每周来回带。”
苏晓坐在餐椅上,手掌撑着头嘴唇带笑,看着妈妈忙活着,只觉得这一瞬间幸福极了,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你这孩子妈妈跟你说话呢,就坐在那傻笑干什么?你看这两个你要带哪个?”
苏晓回过神来,“带哪个都好,我听妈妈的。”
李春兰听着苏晓的回答,嘀咕着女儿这种小事都得她操心,但是眼角的笑容出卖了她。
李春兰把收拾出来的东西用一个大包装好,装不下的就另外再装一个小包。
“晓晓,水壶脸盆这些我们去你学校旁边买哈,带着怪占地方也不好拿。”
“行呀,都可以。”苏晓无所谓的回答着。
等到都收拾完了,苏建国关了店门也回到家了,跟李春兰一起把这些大包小包的放到客厅的一角。
李春兰还是担心女儿会不适应住校生活,也担心她在学校会吃不好,但是女儿坚持也是没办法,只能先看看情况了。
第70章 新生报到
日子在期待与不舍中滑到了报到日的前一天。
家里的气氛既兴奋又带着点离别的愁绪。李春兰几乎是把苏晓的行李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漏掉什么。
“晓晓,再想想,还缺什么不?”李春兰站在客厅那堆行李旁,眉头微蹙,“毛巾带了两条,一条洗脸一条擦脚……牙刷、牙膏、香皂、洗发水……哦对了,衣架!衣架得带几个吧?”她说着就要去翻找。
“妈,妈!”苏晓赶紧拉住她,哭笑不得,“衣架学校小卖部肯定有卖的,我们到了再买就行。东西够多了,你看都两大包了,再拿衣架,我爸都要扛不动了。”
苏建国在一旁笑着点头:“是啊春兰,孩子说得对,缺什么到了再买,方便得很。别塞了,再塞车都装不下了。”
李春兰这才作罢,但还是不放心地嘀咕:“唉,第一次离家住校,也不知道那宿舍条件到底咋样……”
晚饭李春兰特意做了苏晓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和清炒西兰花,饭桌上也多是叮嘱:“晓晓,到了学校,跟室友好好相处,别太腼腆,但也别啥事都迁就别人……”
“嗯,知道,妈。”
“吃饭别省,该花的钱要花,食堂吃不惯就去外面干净的小馆子……”
“嗯,记住了。”
“学习上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就好,身体最重要……”
“嗯嗯,放心吧妈。”
苏晓一一应着,心里暖暖的,又有点酸酸的。
晚上躺在床上,苏晓听着窗外熟悉的夏虫鸣叫。
她抱紧了怀里的薄被,那是妈妈特意晒过的,有阳光的味道。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李春兰就起床忙碌了。
煮了苏晓爱吃的荷包蛋面,又把昨晚打包好的行李再次清点。
苏建国把店门钥匙交给了李夏莲,让她帮忙照看半天。
吃过早饭,苏建国把两个大包扛上他问朋友借的那辆面包车上。
李春兰则拎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苏晓的录取通知书、缴费凭证和一些现金零钱。
车子开了近一个小时,终于抵达了市重点高中——附中的大门。校门口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拉着行李箱的新生、背着包的家长、举着各色引导牌的学长学姐……空气里弥漫着青春蓬勃的气息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苏建国好不容易找到个停车位。三人下了车,苏建国扛起最重的大包,李春兰拎着小包,苏晓背着自己的新书包,手里还提着一个装着生活用品的袋子,跟着人流走进了校园。
校园比苏晓想象中更大更漂亮。绿树成荫,崭新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们来到报到处,跟着人流排队,等了好一会才排到苏晓。
“叫什么名字?找一下名字签字”工作的老师边说边指着前面的花名册。
“苏晓,就是这个。”苏建国一边报名字,一边指着第一张第一行第一个。
工作的老师一听是苏晓,“张老师,张老师,市第一名,苏晓来了,你们班的。”
周围的家长一听市第一名,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苏建国跟斗胜的公鸡一样,恨不得把头抬到天上去。
再看市第一名苏晓,目光更热烈了,毕竟谁能不喜欢成绩好,又漂亮的女孩子。
苏晓只觉得有点社死!
那边的张老师正在跟家长介绍着什么,听到苏晓的名字,让旁边人继续介绍,走了过来。
“你们好,我叫张辉,是强化班的班主任。”
苏建国赶紧自我介绍了一下,又顺带介绍了李春兰。
大家寒暄了几句,后面的流程就由张老师亲自带着他们去跑,很顺利的没有排队的走完了所有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