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一世,有些人和事,冉浮云绝对不会错过,比如李夫人,比如面前的皇帝。
说起朝堂的事情,皇上的情绪明显被调动起来了,想比当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谁不想体验一下令下行至的感觉呢!
赵胤一脸迷茫地望着趴在自己身上的冉浮云,心里暗自嘀咕:“这个冉嫔,每次到了紧要关头就打住不说,难道是故意吊人胃口不成?”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月光下那迷人的小妖精身上时,嘴角却不由得微微上扬,发出一阵轻轻的笑声,仿佛一座冰山在瞬间融化开来。
回想起上次处理王总管一事,冉浮云竟然胆敢不听从命令,擅自行动;而如今,正当谈论得起兴时,她却又突兀地中断话题。这个冉浮云啊,实在是独树一帜,赵胤生平还未曾遇到过这样的女子。
......
其实,冉浮云之所以会突然停下谈话,并不仅仅是为了挑逗皇帝陛下那么简单。真正的原因在于,她透过窗户瞥见了张得水的身影。要知道,她可万万不能在张得水面前谈论如何利用他这件事情!
对于张得水来说,冉浮云更多地只是被他视为一颗可以利用的棋子罢了,但与此同时,冉浮云心里很清楚,这个男人选择在此时此刻现身于此地,绝对是故意的。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冉嫔所居住的寝宫之外,张得水宛如一座雕塑般静静地伫立原地,一动不动。
此刻,从寝宫内部不时传出阵阵床榻摇晃的声响以及一些若有似无的低吟声。他那双原本就深邃如潭水一般的眼眸之中,此刻更是流露出一抹难以言喻的悲伤神色;而在其心头,则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阵又一阵钻心刺骨的疼痛感觉来。
洁白无瑕、柔和似水的月光倾洒而下,均匀地铺陈在张得水那略显单薄瘦削的身躯之上,将其脸庞映衬得愈发苍白且憔悴不堪起来。他就这样默默无声地站立在那里,全神贯注侧耳聆听着屋内发出的每一个细微响动声,似乎想要凭借这些声音去穿透眼前那一扇紧闭着的房门,并借此窥探到门后正在发生着的所有事情。只可惜,现实总是无比残酷无情的——尽管他已如此努力尝试,却终究还是无能为力,始终未能如愿以偿踏入那个专属于冉嫔一人的私密天地半步。
深夜时分的凉风徐徐吹过,给人带来些许凉意。张得水下意识地紧了紧自己身上穿着的衣襟,试图以此抵御住不断侵袭而来的寒意,但收效甚微。因为真正让他感到通体发凉的并非这夜晚的冷风,而是来自于内心深处那无尽的悲凉和苦楚啊!他心里非常明白,冉浮云贵为皇帝的嫔妃之一,侍寝之事本就是理所当然再正常不过的了……
床上的动静时断时续,每一次都像一把利剑,刺痛着他的心。他默默地叹息着,转身离去,留下一串寂寥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他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黑暗之中。寝宫内的动静依旧,而张得水的身影却孤寂的融入了这漫漫的长夜。
对于张得水而言,起初他并未将冉浮云这个女子放在心上。然而,当她成功地为自己洗刷冤屈之后,再加上其令人惊艳的容貌,张得水的内心不禁泛起一丝涟漪。
从大局来看,冉嫔和德妃似乎有着明显的合作倾向。她们二人在后宫之中堪称一股强大的势力。然而,何尚书与董太傅之间关系紧密,事实上,冉嫔正在协助皇上对抗何尚书。
张得水忧心忡忡,生怕冉浮云会投靠到德妃那边。如此一来,不仅他重返朝堂无望,甚至还可能遭受更为严厉的打压。毕竟,这次如果被出卖的,对象可是一个他更为信赖之人啊!这种被亲近之人背叛的感觉,实在是太痛苦了!
就在这时,翠茗匆匆走来,她悄悄将张得水拉到隐蔽处,她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翠茗手上拿着一双精致的靴子,靴子的质地柔软,线条流畅,显然是经过精心制作的。她走到张得水面前,将靴子递给他,悄声说道:“这是冉嫔娘娘亲手做的,要送给张侍卫。”
张得水接过靴子,感受到了手中的份量,他凝视着这双靴子,仿佛能看到冉嫔在制作时的用心和专注。靴子上的每一针每一线都细腻而工整,仿佛诉说着冉嫔的情谊。张得水心中涌起一股感动,他明白这双靴子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冉嫔对他的关怀和认可。
第12章 千秋宴
天启朝,建德二年,十一月。
清晨的慈宁宫被一层薄薄的晨雾所笼罩,显得格外宁静而庄重。
冉浮云身穿着一袭华丽无比的蓝色宫装,衣袂飘飘,仿佛仙子下凡一般。她迈着轻盈的步伐,恭恭敬敬地向太后请安。只见她的身姿婉约婀娜,面容姣好如春花绽放,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皆流露出一种高贵典雅的仪态。
太后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宝座之上,面带慈祥的微笑,目光温和地注视着前来请安的冉嫔。她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冉浮云起身。冉浮云谢过太后之后,美眸轻转,一眼便瞧见了自己的母亲——李夫人正静静地站在大殿之内。李夫人身穿诰命夫人官服,气质高雅脱俗。她朝着冉浮云微微颔首示意,眼神之中满含着对爱女的关切之情。
冉浮云快步走到母亲身旁,轻声向母亲请安问好。二人相视一笑,彼此间的亲情溢于言表。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场面倍感温馨。太后看着眼前这对母慈子孝的场景,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欣慰之色。随后,她与李夫人闲聊了几句,询问了一些关于李家的近况,李夫人则毕恭毕敬地一一作答。
这时,冉浮云突然开口说道:“臣妾得知太后娘娘的寿辰即将临近,特意亲手制作了一扇精美的屏风,聊表心意,还望太后笑纳。”
在太后生辰的前夕,冉嫔精心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她提前将这座精美的万福屏风送到了太后的宫中。
这座屏风工艺精湛,上面绣着无数的福字,每一个福字都针线细腻、栩栩如生,寓意着无尽的吉祥和祝福。冉浮云亲自挑选了最好的布料和丝线,找了手艺高超的绣娘帮忙,自入宫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来制作这座屏风。
冉浮云谦卑地跪在太后面前,恭敬地说道:“这是臣妾对太后的一点心意,希望太后喜欢。太后福寿安康,便是臣妾最大的心愿。”太后微笑着扶起冉嫔,夸赞她的懂事和体贴。
太后端坐在凤椅之上,目光缓缓落在眼前那座精美的万福屏风上。这座屏风竟然采用了双面绣技艺,正反两面都绣满了栩栩如生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如此精湛的手艺,难怪会成为秀女刺绣比赛中的头筹之作。
太后仔细端详着这件艺术品,脸上渐渐浮现出满意的笑容。她轻声赞叹道:“此屏风甚是精美,冉嫔有心了。”站在一旁的冉浮云闻言,赶忙谦卑地回话:“这是臣妾应尽的孝道,愿太后福寿安康。”太后微微点头,表示赞许。而此时,一旁的李夫人也笑着附和起来,宫殿内的气氛显得格外融洽。
然而,就在这时,冉浮云突然做出一个奇怪的举动。只见她假装提着鼻子闻了闻,然后发出一声惊呼:“这是什么味道,好香啊!芙蓉糕!”众人顺着她的视线望去,果然看到桌上摆放着几盘精致的糕点。
冉浮云毫不掩饰自己对美食的喜爱,她快步走到桌前,毫不客气地拿起一块芙蓉糕放入口中咀嚼起来。一边吃,还一边露出满足的笑容:“母亲做的芙蓉糕就是好吃,芙蓉糕做法复杂,臣妾也只吃到过一次。太后娘娘这天天能吃到,可真是让臣妾羡慕极了!”
太后见状,不禁被冉浮云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真是个小馋鬼呢!”笑声回荡在整个宫殿之中,仿佛给这个庄严的地方带来了一丝轻松与欢快。
……
太和殿。
千秋宴,一场盛世之宴!
次日黎明,晨曦洒向大地,如金色纱幔轻抚着沉睡中的皇宫。微风轻拂,送来阵阵清新花香,令人心旷神怡。今日乃皇太后的寿辰,宫廷内外弥漫着欢乐祥和的气息。
晨钟敲响,百官入朝觐见,向太后献上最诚挚的祝福。随后,盛大的祭祀仪式庄重举行,众人虔诚祈祷,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礼毕,宴席大开,美味佳肴源源不断上桌,香气四溢。
宫殿内部装饰华丽至极,金碧辉煌,犹如天上宫阙。红灯高挂,彩绸飞舞,与阳光交相辉映,营造出如梦似幻的仙境之感。每一个角落都精心雕琢,展现出皇室的无上威严与尊贵。而那浓郁的喜庆氛围,更是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太后身着一袭华丽无比的紫色寿袍,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宝座之上,她的面容慈祥而又和蔼可亲,嘴角始终挂着一抹幸福满足的微笑。那件寿袍上面绣满了精美的图案,象征着长寿和吉祥如意;头上戴着一顶镶嵌着珍珠宝石的凤冠,更显其高贵气质。
宫廷中的音乐家们早已准备就绪,他们奏响了欢快动听的乐曲。伴随着音乐声响起,一群身姿婀娜、容貌姣好的舞姬们身着鲜艳亮丽的服饰闪亮登场。她们犹如仙子下凡般轻盈地舞动着身躯,动作优美流畅如行云流水。这场精彩绝伦的舞蹈表演无疑是献给太后最好的贺礼之一。
除此之外各宫的嫔妃以及诰命夫人们也都纷纷前来向太后请安并献上各自精心准备的珍贵礼物以表达对太后深深的敬意及最诚挚美好的祝福愿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松鹤长春日月昌明等话语不绝于耳使得太后喜笑颜开心情愉悦至极。
歌舞升平,丝竹悠扬。舞姬们身姿曼妙,轻盈起舞;乐师们抚琴弄弦,余音绕梁。宾客们欢声笑语,推杯换盏,尽情享受这难得的盛宴。
宴席之上琳琅满目的美食令人眼花缭乱不仅有山珍海味还有各种精致可口的糕点以及香醇四溢的美酒佳酿无不让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动众人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谈笑风生相互道贺共襄盛举以此来庆祝太后的寿辰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其乐融融。
夜晚
宴会进入尾声,长达半个时辰的烟火表演在摘星台绽放。只见宫外数千孔明灯齐齐飞入空中,这是民间为了祈福所放。
在欢声笑语中,由德妃和冉浮云共同操办千秋宴圆满结束。
……
第13章 张百经入太医院
事情倒回半个月前,德妃心中似乎藏着一团解不开的谜团,对于即将到来的太后寿辰,她表现得异常冷淡,仿佛这件事与她毫无关系。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德妃毅然决然地将筹备寿辰的重担丢给了冉嫔。
冉嫔接到这个任务时,心头不由得泛起一丝疑虑和忧虑。她敏锐地察觉到德妃如此态度的背后必定有什么难言之隐,但同时也清楚知晓太后寿辰对整个宫廷来说意义非凡。冉浮云心想,这或许也是一个让自己熟悉宫内各方势力、拓展人脉资源的绝好契机。于是,她暗下决心要不遗余力地去办好这场盛宴。
接下来的日子里,冉嫔全身心投入到寿辰的筹备工作之中。她精心策划着每一处细节,大至宴席的摆设方位,小至桌上餐具的摆放角度,无一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安排。
为了确保太后能够满意,冉浮云更是亲自出马,由翠竹带领一部分太医精挑细选最为上乘珍贵的食材,并邀请宫内顶尖大厨掌勺,务必保证每一道菜品皆符合宫规。
终于迎来了寿辰当日,宫殿内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冉浮云如同一只忙碌不停的蝴蝶,在人群之间来回穿梭。她一面要指挥宫女们有序地完成各项任务,一面还要时刻留意现场状况,及时处理各种突发问题。尽管忙得不可开交,但冉嫔始终保持着优雅从容的仪态,脸上挂着甜美的笑容。在人群中,细心地关照每一个细节。
寿辰举行得异常圆满,冉浮云心中悬着的那块巨石终于落地,这半个月以来她一直提心吊胆,就怕德妃突然让她操持千秋宴会是别有用心,现在总算是能松口气了。
自从太后的寿宴结束后,冉浮云在宫里的地位日益牢固。宫廷内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关于她的传闻,宫女和太监们私下里窃窃私语,对冉浮云的智谋与手段赞叹不已。她在寿宴上的卓越表现,使得太后龙颜大悦,同时也让众人对她另眼相待。
伴随着声名鹊起,冉浮云手中的权力逐渐膨胀。越来越多的宫女和太监心悦诚服地听从她的号令,甘心为她卖命。她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更具权威性,宫廷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几乎都少不了她的掺和。
冉浮云心里清楚知道权力的价值所在,于是开始灵活自如地驾驭这股强大的力量,想方设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好处。但她同样明白“树大招风”这个道理,所以在使用权力时必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旁人的嫉妒与怨恨。
在这权力日益膨胀的过程中,冉浮云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知道,在这宫廷的权谋世界中,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因此,她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磨砺自己,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
与此同时,张院首府内气氛凝重异常。
张百经听闻宫中冉浮云如今风生水起,风头甚至盖过其姊,不禁懊悔万分。万夫人更是怒目圆睁,失声尖叫道:“岂有此理!那冉浮云不过区区一介乡野村妇罢了,此次入宫操办宴席竟胆敢将我遗漏在外!害得老娘遭致别家夫人耻笑!老爷啊,此事断不能善罢甘休,定要给那小贱人一点颜色瞧瞧,否则妾身颜面何存呐!”
张院首面色阴沉至极,冉浮云现今之势已然凌驾于自家爱女之上。
“罢了,夫人稍安勿躁。冉浮云正值圣眷优渥之际,此时招惹于她恐非明智之举。”
“那莫非就此作罢不成?”万夫人心有不甘地质问着。
张院首眼眸之中掠过一抹狡黠光芒,轻声应道:“自然不会轻饶了她。姑且伺机而动,待到时机成熟之时,方可一举将其击溃。”
万夫人才稍稍敛去些许怒意,但仍愤愤不平地道:“哼!暂且便宜了那个小蹄子!”那就听你的吧,不过一定要让她知道我们的厉害。”
万夫人再次提及道:“现今冉嫔如日中天,风光无限,而咱们家茵儿在宫里的生活举步维艰,实在不易。倒不如安排百经前往太医院就职吧!”
张院首深深地叹息一声,回应说:“此时此刻确实并非良机啊,宫中贵人并没有什么大的疾病,百经若进宫恐怕难以谋得一官半职,最多也就是做个平凡无奇的太医罢了!”
张百经听到这话,双眼顿时闪过一丝亮光。因为他内心深处一直对进入太医院充满了无尽的向往和期待。他深知这座医学圣殿汇聚了无数顶尖医者,能够进入其中不仅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能接触到最前沿的医疗技术和珍贵药材资源。
“父亲,母亲,请放心吧!此次进入太医院,我定会全力以赴,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实力与潜力,绝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殷切期望!”张百经语气坚定地说道,表示自己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未来挑战。
数日之后,经过张院首一番运作,将爱子张百经送进了太医院任职。此时此刻的张百经心中满怀激情壮志,犹如即将展翅高飞雄鹰般兴奋激动不已;同时又像初次登台表演紧张而又期待万分演员那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起来——他迫切希望能够尽快展现才华并在这个新舞台上大放异彩、崭露头角!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当张百经真正踏入太医院那扇庄严神秘大门之后却惊愕发现这里竞争异常惨烈且残酷无情程度远超乎想象之外!
以太医们为首形成各种利益集团或势力派别之间盘根错节、勾心斗角甚至水火不容……尽管其父身为堂堂一院之首位高权重但因其性格过于高傲导致底下人怨气颇多。
再加上张百经目前只继承父亲约五成左右医术精髓水平尚欠火候故要想在此等恶劣环境下顺利立足确实并非易事啊!
不过面对眼前困境张百经并未气馁反而越发坚定信念并发誓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绝不会轻言放弃!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努力攀升。
……
目前太医院太医分为几种:
院首(正六品):掌管所有太医,御医,专门为皇帝皇后等皇室核心人员服务;
主任太医:次于御医,可管理和指导其他太医;
普通太医:数量较多,为皇室大臣服务;
吏目:又称“医士”,是太医的基层人员;
实习太医:初入太医院的医者,是太医院的基层。
第14章 欲出手
建德二年,十二月,大理寺。
大理寺的监牢幽暗而压抑,冰冷的石壁透着丝丝寒气。微弱的光线透过铁窗,照亮了囚犯们憔悴的面容。牢房内弥漫着腐臭的气味,让人感到窒息。
牢房间的过道狭窄而幽暗,地面上铺着石板,冰冷而坚硬。囚犯们被囚禁在狭小的牢房中,只有一张简陋的床铺和一个破旧的木桶。牢门由厚重的铁木制成,上面布满了锈迹和划痕,紧闭着,仿佛永远无法开启。
墙壁上挂着各种刑具,让人不寒而栗。锁链、枷锁和鞭子等,都透露出严厉和冷酷。在这寂静的监牢里,不时传来囚犯的叹息和呻吟声,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冤屈和苦难。
在监狱那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光线显得有些昏暗。狱卒面无表情地喊了一声:“吃饭了!”随后将一个食盒递给了董健。董健缓缓地伸出手,接过了那个食盒,仿佛它有着千斤之重。
食盒看起来十分破旧,上面布满了锈迹和污垢,盒盖也有些松动,仿佛随时都会掉下来。董健轻轻地打开食盒,里面的食物散发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也许是因为牢狱的饭菜质量不佳,也许是因为董健的心情沉重,他对这顿饭并没有太多的期待。
然而,在这艰难的时刻,哪怕是一口食物,对董健来说都是一种珍贵的恩赐。他默默地拿起那发硬的包子,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着,感受着那一丝丝的甜味。每一口都带着无尽的思绪,他想到了曾经的自由,想到了家人和朋友,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酸楚。
在这狭小的牢房里,董健静静地吃着饭,与外界的喧嚣和繁华隔绝。他的世界只剩下了这四面高墙,而那食盒中的食物,成了他与现实唯一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