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后宫记事_分节阅读_第2节
小说作者:看猫的鱼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4 KB   上传时间:2025-11-14 17:45:42

  这种贵人,冉浮云怎么能错过。

  “这是我从山里找到的一棵百年老山参,如今也用不到了,不如让夫人拿去弥补一下遗憾。”

  “小姑娘不是京城人?”

  “我家住在大河镇,那是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地方。此次来到京城,是为了参加小选,希望能够入宫成为一名宫女。

  说实在的,能进入皇宫已经是一种幸运,哪里还敢有太多奢望呢?我自认为刺绣手艺还算不错,本想着或许可以进入司绣坊,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司绣坊可不是那么好进的地方。像我这样出身贫寒、毫无背景之人,又怎么可能有机会进去呢?”

  而且,皇宫里的等级制度极为森严,想要出宫更是难如登天。恐怕这一辈子,我都要被困在这座华丽的牢笼之中了。想到这里,我忍不住自嘲地笑了起来。命运真是弄人啊!

第3章 太后

  “来到京城我才知道,哪怕绣品再好,如果它不在锦衣绸缎之上,也不会有人去关注它的。”冉浮云一边说着这样的话,一边还装作若无其事地将自己所绣的裙摆处那朵鲜艳欲滴的牡丹花稍稍露出来一些。

  “之前曾经听闻过,当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并祭祀上天的时候,身上所穿的龙袍居然并不合身,差一点就在如此重要的典礼之上闹出笑话来。然而令人感到诧异的是,负责掌管刺绣事务的司绣局里,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制作出一件合身的龙袍。这其中的缘由其实非常明显,内务府总管仰仗着自己地位崇高、权势滔天,招募了一群技艺不精的宫女进入司绣局。而最终的结果却是,由于这些人资格较老,竟然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的责罚。他们显然是看准了新皇刚刚即位,而后宫尚未有主人主事,甚至连皇太后都不被放在眼中了。”

  她口中所提及的,恰好就是两年前发生的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当时可谓是震惊朝野,引起轩然大波!无数百姓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但由于局势紧张,人人自危,他们不敢公然谈论此事,只敢在私底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自古以来,每逢皇权更迭之时,必然伴随着血腥残忍的厮杀和明争暗斗。在这场权力争夺的风暴中,总有些野心勃勃之徒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迫不及待地跳将出来,妄图崭露头角,一飞冲天。

  正因如此,太后对当下内务府的所作所为甚感不满。新皇即位不过短短两年时间,她便毅然决然地下旨,要重新举办一场规模较小的选秀活动。其目的显而易见——希望通过这次选拔,挑出一批德才兼备、真抓实干的女子充任宫中女官,辅佐处理宫廷内务。

  这对于冉浮云来说,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

  只要她能够在此次事件当中大放异彩,充分展现自身卓越才能,从而博得太后的喜爱与赞赏有加,那么即便是遭遇像张院首这般强劲敌手,亦难以阻拦其迈入皇宫之脚步。要知道,获得太后的鼎力相助无异于朝成功之路更进一步。

  此时此刻,她内心深处正暗暗谋划着怎样紧紧抓住这难能可贵之契机,淋漓尽致地施展个人出众才华,以图一举成名天下知。

  “小姑娘年纪轻轻,却知晓如此之多,只可惜有的话能讲出口,而有的话一旦说出便会招来杀身之祸啊。”李奶娘不禁对眼前女子产生一丝好奇之心,并流露出些许想要交谈一番的兴致。

  聪明伶俐如冉浮云者,自然听得出来李奶娘乃是有意引导她继续往下说,借此试探自己究竟仅仅是随口抱怨几句,还是确实拥有真知灼见。

  冉浮云看似随意地说道:“内务府总管王德发在宫外有一处私人府邸,那里藏着他的情妇和一个已经三岁大的儿子。他把他们伪装成户部尚书的外室养在府内,所以一直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最近我刚刚来到京城,本来想租间屋子住下,却无意间得知了这样一桩惊人的事情。那个外室浑身珠光宝气,活脱脱就是个暴发户,甚至还口出狂言,嘲笑当今皇上还比不上她家里那位‘大人’有能耐。周围的人起初并未当回事儿,反而讥讽她说就算是太监又怎能有自己的孩子呢?”

  冉浮云话音刚落,突然拿起一支毛笔,提醒道:“夫人,您可要当心啊!这本佛经要是沾上了墨渍,可就没法再用啦。”李奶娘听得正起劲,猛地回过神来,才发觉刚才差点就把佛经给弄坏了。

  “竟然会这样……怪不得……原来如此啊……”李夫人轻声低语着,仿佛对眼前发生之事充满了惊愕与疑惑不解:“我一直纳闷为什么有人如此贪婪敛财却不知所踪,原来竟是家中有了后代,想要为孩子谋得一份家业啊!”她不禁感慨世事难料。

  李夫人自皇帝降生三日起便悉心照料,将原本给予女儿的深厚情感全部倾注于这位年轻帝王身上。然而眼下皇帝正因此事深陷困境,不仅朝堂局势动荡不安难以掌控,连后宫也一片混乱。太后欲借此机会大力整顿朝纲,但苦于身边缺乏可靠之人协助。

  “小姑娘真是善谈,像你这般年纪喜爱研读佛经者实不多见。若有空闲之时,不妨常来后山与我一同畅谈佛理啊。”李夫人微笑着邀请道。

  冉浮云连忙摆手回绝,面露忧虑之色说道:“小女即将入宫侍奉皇上,现今形势不明朗,恐怕日后再无良机能与夫人共坐一堂探讨佛法了。”言罢,她起身匆匆离去,似有急事缠身。

  李夫人自然不会轻易放此人离开,毕竟太后和皇帝身边都急需用人。若此女子就这样入宫,这般耿直怕是难以自保,此后恐再难相见。

  “姑娘请留步!不知姑娘芳名几何?收下这等珍贵的山参,总要当面致谢才好。”李夫人喊住了冉浮云。

  冉浮云心中了然,她深知当今太后一直被头痛顽疾所扰。两年后张百经诊断出来的,而治疗此病正需一株百年老山参作药引。尽管对于张院首的品性有所疑虑,但不可否认其医术确实登峰造极。之所以选择等待两年后再告知张百经此事,不过是想让张百经凭此借太后进入太医院谋得官职罢了。

  此番,她巧妙地利用了提供的关于王总管情报以及稀有的草药,精准地击中了李夫人的喜好,并成功塑造出一个正直聪颖的形象。毫无疑问,李夫人必定会为之动心。

  冉浮云清楚地意识到,凭借张院首的尊崇地位,定有众多趋之若鹜之人甘愿为他效力。然而,入宫后的前途如何,则完全取决于眼前这位李夫人。

  此外,冉浮云通过多方打听和搜集信息得知,现在的太后对于后宫的掌控力度已经不如从前那般强大,整个后宫的形势变得愈发错综复杂起来......

  而皇帝至今尚未册立皇后,正是需要有人站出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的时候。无论是出于哪一方面考虑,能够在激烈残酷的宫斗之中最终胜出之人,其身旁必定不会有软弱无能之辈存在。

  “小女子名叫冉浮云。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就是那片浮云。”

  话音落下之际,冉浮云便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进入皇宫之事应该算是尘埃落定了,接下来唯一需要关注的问题便是会被册封为什么样的位份罢了。

  果不其然,就在当天,李夫人便亲自前往宫中拜见太后。

  “冉浮云?她托人找到你这里来了啊,究竟是哪位达官显贵家的千金小姐呢?”

  “回禀太后娘娘,此女并非出身名门望族,仅仅只是一介普通的民间女子而已。不过据奴婢观察,此女颇具见地且性情坦率真诚。”

  李夫人将王总管宫外的事情一五一十、详详细细地向太后讲述了一遍。待到冉浮云讲完之后,她自己又特意前去调查核实了一番,事实果真如冉浮云所说一般无二。

  “这样一来,事情就比较容易处理了,但目前还缺少一个拥有相应权力的合适人选。巧的是,冉浮云似乎挺符合条件的,那么我也应该给这位年轻人一次崭露头角的机会才对。”太后一边漫不经心地转动着手中的扳指,一边看似随意地说道。

  李夫人闻言,赶忙附和道:“太后所言极是,只是此女出身低微,恐怕难以担当重任啊!”

  “所谓身份不过是旁人赋予的罢了。哀家还记得你的女儿与她年岁相仿,如果尚在世的话,估计也有这般年纪了吧。既然她们俩如此有缘,倒不如你收她做个义女,也好提升一下她的身份地位!”太后提议道。

  李夫人对此提议深表认同,表示会立刻出宫着手办理此事。

  第二天,冉浮云封嫔的旨意便拟好了,这个消息也被王总管传到了张院首的耳边。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照亮了那份刚刚拟好的诏书——冉浮云即将被册封为嫔的喜讯。而这个消息,如同一阵旋风般迅速传遍宫廷内外,自然也传入了张院首的耳中。

  此刻,张院首面色阴沉至极,他紧紧握着手中的茶杯,仿佛要将其捏碎一般。他看着眼前的王总管,充满了愤怒与不满,然而用力克制了语气,冷静的说:"王总管,您身为总管,难道连这点权利都没有吗?如今圣旨虽需再过一月方可传达,但既已拟定,便已成定局!怎会让此等女子入宫,且一入宫门便获封嫔位!"

  面对张院首的斥责,王总管无奈地摊开双手,苦笑着解释道:"下官实在无能为力啊,此乃太后之懿旨。听闻是李夫人对冉浮云颇为投缘,收其为义女,并亲自入宫恳请册封之事。太后已经得到陆太傅的同意,这事无人敢违逆了啊。"

  张院首闻言,心中更是惊愕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冉浮云,竟能得到李夫人如此青睐,甚至不惜亲自出面为之求情。他不禁暗自思忖:"一个无权无势的农家女,究竟有何魅力能让太后为她说项?看来,是我小瞧了她......"

第4章 义女

  “不可能!”

  张院首满脸惊愕地喊道,声音之大甚至吓到了自己。他意识到自己此刻的反应过于激烈,于是猛地闭上嘴巴,不再发出一丝声响。他心中暗自思忖着:绝不能让王总管察觉到我曾经拆散我儿和这冉浮云之事。

  张院首深知李夫人在宫中地位尊崇、权势显赫,如果她决定要做一件事情,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后都会表示支持。任何人都难以阻挡她的意志和行动。而这一次,恐怕也是如此。

  与此同时,李夫人家里。

  “冉姑娘,看着你这娇俏的模样,老身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要是她还在世,应该也和你一般年纪了吧。真是缘分天注定啊!不知你是否介意,愿不愿意认我做母亲呢?”李夫人满眼泪花,言辞恳切地问道。

  冉浮云听闻此言,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泪水如决堤般涌出眼眶,哽咽着回答道:“母亲!”

  李奶娘见状,心中感动不已,连忙将冉浮云扶起,紧紧拥入怀中,柔声安慰道:“哎,好孩子好孩子啊!以后你就是我的亲闺女,有什么委屈或者难处尽管跟娘说。”

  皇宫。

  慈宁宫。

  一个盛放百年野山参的锦盒在桌上放着。

  “小丹啊,今日怎地想起给我送礼了?才踏出宫门便迫不及待地要来见我,想必定是有所求吧。”李奶娘本名唤作李牡丹,太后一贯如此亲昵地称呼她为小丹。

  李夫人嘴角含笑,轻声说道:“收下这份礼,日后我的女儿在宫中还需仰仗您多加照拂呢。”

  “嗯?”太后闻言微微一怔。

  “此女着实聪慧伶俐,心机深沉,手段颇高,竟懂得借你之力为其撑腰。不过,你可曾查明她背后可有哪位权臣撑腰?此外,她的家世背景是否干净单纯?若无任何依仗,岂能查清王总管之事,又如何知晓你身在寒山寺,且与你的女儿年岁相当。”

  李夫人缓缓说道,“我已经仔细调查过了,此女子的确只是一介平民之女,但由于家中仅有这一独女,故备受宠爱。自小未曾涉足田间劳作之事,反而被家人请来名师传授刺绣技艺。而此次入京,其目的乃是期望能够成为一名宫女。除此之外,并无其他需要特别关注之处。然而,唯一值得留意的便是她与张院首之间存在一些纠葛纷争。”

  太后脑海中浮现出张院首家族的相关信息:“嗯……想来张嫔应当是在两年前的宫廷选秀之际踏入皇宫的吧。初入宫门时,她尚为贵人,而后却因那神奇的军用止血散而得以晋升地位,着实有些手段。不过听闻她与王总管交往甚密,如此看来,这一切恐非偶然啊。”

  眼看着双方产生嫌隙,太后心中暗自盘算,这对自己来说无疑是坐收渔翁之利的绝好机会。若能借机铲除那个令人头疼不已的王总管,那就更是再好不过了,太后不禁这般想着。

  “既然这冉嫔已经进了宫,那接下来就得全靠她自身的本领了。若不是现今宫内急需变革,又怎会册封区区一介乡野村妇为嫔呢?”

  李夫人闻听此言,深知太后对冉浮云心存轻视之意,于是急忙回应道:“太后所言极是,但妾身认为,倘若位分过低,恐怕难以制衡王总管。况且浮云姿容姣好,定能深得圣上欢心。再者说,多一人亦无妨。”

  太后此番言语不过是想稍稍警示一下李夫人罢了。毕竟,冉嫔的位分乃由太后亲自册封,而当初李夫人对此并未强求任何高位。此刻,太后唯有期盼此人入宫后确有些许真才实学。“小丹啊,你无需焦虑。后宫生涯如何,还需仰仗冉嫔自身努力。能否稳稳立足于此,咱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否则,胤儿岂会如此艰难,至今仍未册立皇后、亲理朝政?”

  荣玉斋。

  今日的冉浮云与往昔大不相同,只见她头顶戴着一顶镶嵌着南海珍珠的华丽发冠,发髻间则横斜地插上一支翠绿欲滴的美玉簪子,手腕上佩戴着一对鲜艳夺目的红珊瑚手镯,身上穿着一袭明黄色印花纹样的蜀中锦绣华服,脚蹬一双镶满珍珠串成流苏的精致绣鞋,甚至连手指甲也精心呵护起来,套上了精美的护甲。而在她身旁,更有四名伶俐乖巧的丫鬟和两名威武雄壮的护卫贴身伺候。

  自从被李夫人收为义女之后,冉浮云的生活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身份地位水涨船高,各种优待也是接踵而来。李夫人深知宫廷生活不易,为了让冉浮云日后在宫中能过得顺遂些,特意赠送了一间名为“荣玉斋”的店铺给她作为私房钱来源。

  刚踏进铺子大门,冉浮云便发现里面已有几位客人正在挑选玉器饰品。见此情景,柜台后的掌柜立刻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殷勤地向冉浮云行礼问好。

  “这位小姐,您需要点什么?本店的玉可是满京城最好的。”一个身材略显肥胖但动作十分灵巧的眯眯眼掌柜满脸笑容地问道。

  冉浮云神情凝重,暗自思忖着为何店内生意如此冷清,心中虽有疑问,但并未直接表露出来。她语气平静地说道:“郑掌柜,听闻此店已易主,不知您是否认得我?”

  郑掌柜闻言心头一紧,不禁暗暗叫苦。原来那位李夫人入宫已有十余载,从未查过账目,只是定期将银两送入宫中。如今突如其来的新主家,看上去似乎并非善茬儿。

  其实冉浮云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水至清则无鱼,但也不能让别人把自己当成傻瓜一样戏弄,因此当她发现账本上每个月的进账都少得可怜时,便立刻急匆匆地赶来查看情况,毕竟这可是她日后在皇宫内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呀!

  郑掌柜见状,急忙迎上前说道:“哎呀!原来您就是大小姐啊,真是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呐!近两年来,自从李夫人从宫里退下来之后,那些原本经常来购买玉器的达官贵人们就再也不光顾咱们这儿了。而且其他零零散散的客人消费起来也十分谨慎,像那些昂贵的玉器首饰更是积压如山难以出售。现如今普通老百姓多数都会选择购买金饰或者银饰,咱店里这些饰品的销量确实是大不如前、停滞不前啊!”

  冉浮云听后恍然大悟,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啊。想当年李夫人就算出宫后的地位依旧无比尊崇显赫,但终究还是比不上曾经作为太后私产之时那么名声响亮。而这间铺子本就是太后赏赐给李夫人的,后来李夫人又将其转交给了自己。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冉浮云默默无闻,并没有什么结交深厚的闺蜜挚友,要想恢复昔日荣光谈何容易?

  只要她成功进入皇宫,并在那里建立起牢固的地位,那么自然会有人前来奉承讨好她,这样一来,店铺的生意也就能够得到更好地照顾了。冉浮云随手翻动着店里的账本,惊讶地发现早在两年前,玉石供应商便已经开始趁机抬高价格,但与此同时,大额订单却几乎销声匿迹。

  回想起前世在宫廷中的生活,那时的她身份低微,只能依靠赏赐勉强度日。后来即使拥有了一家店铺,也仅仅是销售一些刺绣制品而已,对于玉器等高档商品的生意从未涉足过。而且之前查看过的账本似乎并没有与店内玉器饰品的实际价格相对应,如此想来,母亲将这家铺子交给自己经营或许正是希望让自己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吧。

  “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新品的销售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尽管目前店里仍能保持些许微薄的利润,但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店铺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无需支付租金所致。”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情况必须得想个法子解决才行。郑掌柜,你一直以来表现出色,今后你以及店里其他伙计们的薪酬都会上调一成。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绝不会亏待你们任何一个人!”冉浮云满怀信心地向郑掌柜做出承诺。

第5章 宴会

  李府。

  府内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之景!

  下人们脚步匆匆、进进出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和忙碌的神情;李夫人仪态端庄地坐在大堂正中央,她面带微笑却又不失威严,井井有条地下达着各种指令,指挥着大家用心装扮每个角落。

  冉浮云安静地站立在一侧,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李夫人讲解有关宴会的诸多细节,她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遗漏掉哪怕一丁点关键之处。只见她双手紧紧握起,似乎想要把这些宝贵的知识牢牢刻进自己的脑海里。

  回想起上辈子的时候,冉浮云尽管身为常在,居住于张嫔宫殿之中,但对管理家事竟然完全摸不着头脑。那个时候,真正能够由她说了算的事情,恐怕也就只有安排自己身边那几名贴身丫鬟而已。可谁曾想造化弄人啊,老天爷给了她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还让她有缘结识了李夫人这位贵人。

  至此,冉浮云才深深地意识到自己与那些世家大族之间的巨大差距——她缺乏那种理应拥有的深厚底蕴和广阔见识。

  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相反,她在心底默默立下了一个坚定的誓言:今生今世,绝不肯屈居于他人之下!

  "云儿啊,你从小就不在京中长大,自然对这些事情了解得很少。" 李夫人凝视着冉浮云,眼眸中充满了慈爱和怜惜之情。

  接着又耐心地教诲道,"就拿宴请宾客时座位的排列来说吧,这里面可有着许多的门道呢。应该把请柬送给哪些人,以及怎样合理调动府邸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像这样的琐碎细节问题,都需要你亲自去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冉浮云聆听着母亲的话语,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温暖的感动。她热泪盈眶,急忙向李夫人行礼致谢:"谢谢母亲大人的指点,女儿一定会铭记于心。"”

  接着,李夫人又告知冉浮云另一件令她喜出望外之事:“云儿啊,眼看着你即将入宫,这一去怕是再难和宫外有什么联系了。你远在大河镇的双亲得知此事后甚是挂念,我已着人将他们接入府中,好让你们能再见一面。你得空也应当多去探望他们一番。”

  “是,女儿先告退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5页  当前第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后宫记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