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唐一顿,说道:“啊?”
夏昭衣干笑了下,看向陶因鹤:“陶将军,走吧。”
“嗯。”陶因鹤点头,嘲笑的看了眼赵唐。
赵唐眨了下眼睛,看着女童转身走掉。
刚才那些话,换谁听了都会开心吧,这是直接给一个孤寡无依的女童找一座靠山了,这样的乱世,没有靠山还怎么活?
后林在山脚溪谷另一边,绿树葱翠,溪水清澈,山林延伸出去,拐过襄倦山后,是茂密绵延的漫山古林,长达五十里。
清风拂来,散去一些日头的炙热,夏昭衣和陶因鹤在溪边停下。
“我今日来找将军所说的事情,于将军可能会陷入大不忠,但绝不会不义。”夏昭衣回身说道。
陶因鹤点头,听着她说下去。
“佩封现在最缺什么?”夏昭衣问道。
“嗯?”
“粮食,衣物,还有药。”夏昭衣道。
“可能要做回击了,”陶因鹤唇角有些无奈,说道,“不能一直被动下去,那些丢掉的地还得收回来。”
“朝廷拨款了多少?”
“阿梨,”陶因鹤笑了,“你问这个干什么呢?”
“有个女人囤了很多药物,她本想借瘟疫之祸高价卖出,发笔灾难财,但是朝廷觉察及时,处置了一大批药商,她侥幸逃了过去,但那批药物现在还在城中,她没有办法出手。”夏昭衣道。
陶因鹤看着她,似乎明白她的意思了。
“这批药物种类繁杂,消炎止痛祛湿治疮毒的都有,她收来的价格大约是三万两,借着瘟疫发财,她至少能赚十倍,”夏昭衣说道,“陶将军,三万两低于成本价收来的药物,这数量你可以想像一下有多大了,对于佩封城的守军们来说,这批药物很有可能会是救命的关键。”
陶因鹤有些犹豫:“可背着朝堂截下这批药物的话……一旦被发现了,那到时候……”
“如果这批药物被朝廷拿走了的话,陶将军,那到时候能有多少到佩封?”
“朝廷,总不会不管佩封吧。”
夏昭衣笑了:“多线吃紧,留给佩封的能有多少,郑国公府在朝廷的对头又有多少,将军也是清楚的。在我看来,这批药物,在你们手里,总比在别人手里,再转到你们手里要来的踏实吧?”
陶因鹤想了想,仍是摇头:“不成,这件事情我做不了主。”
“可能就在明日了,”夏昭衣道,“明日宣延帝要出城去重天台,她如果要转走这批药物,应该就在明天。”
“明日?这么急?”
“毕竟她很害怕,”夏昭衣一笑,“这批药物她决计不敢再留着了,应该会尽快想办法运出城,到时候你们在城外拦道即可,最大的难题,她自己替你们解了。”
“嗯……”陶因鹤应道,没说话了。
沉默了阵,夏昭衣看着他,叹道:“陶将军,这批药物到了你们手上,你们到时候想给谁便可以给谁,给北军也好,大溯军也好,江南军也好,或者自己全部留着都行,这是你们的权力了。而如果这批药物落到了朝廷那儿,可能一层一层去到宣延帝的手里都没剩多少了,你可想清楚。”
“但是这件事情,我真的一个人做不了主,我得跟将军商量,他……”
“在这之前,我其实是想直接去找郑国公的,”夏昭衣打断他,“赵秥人在佩封,时间怕赶不上了,不如,你进城去找郑国公试试?”
第210章 不缺银子
陶因鹤现在是被“禁足”了的,想要进城,对他来说需要费些功夫。
但这不在夏昭衣所担心和考虑的范围,陶因鹤是赵秥身边的得力副将,进出一道城门的能力,夏昭衣知道他是有的。
其他没有什么事情可说了,夏昭衣同陶因鹤告辞,想要尽快回去。
陶因鹤见她真要走,好奇道:“阿梨,你此番来这,就是同我说这药物的事情?”
“嗯,”夏昭衣点头,“这件事情不是小事。”
一旦被送出城,接下来这批药物的流向,夏昭衣几乎可以猜到十之八九。
最不亏钱又最快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当然是卖给那些军队了。
对那些叛军,夏昭衣谈不上是喜是恶,毕竟这是李据的江山。
但是如果不是卖给叛军,而是送去北境呢?
这样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而她一点都不想要让这样的可能发生。
陶因鹤神色变得严肃,看着夏昭衣,说道:“那,阿梨,我能不能问你一件事情?”
“什么?”
“你真的是孤儿吗?”陶因鹤说道,“如果这些话有冒犯到你……还望见谅。”
夏昭衣笑了:“你有此一问,是想要知道我的目的?或者是说,觉得我不可信。”
陶因鹤忙摇头:“不是,我是觉得你很厉害,我不知道你这阵子是不是都在京城,如果是的话,你应该对佩封的阿梨会有一些耳闻吧?”
“嗯,我知道很多人在找我。”夏昭衣点头说道。
陶因鹤认真道:“你很厉害,阿梨,以你这样的胆识和才干,你完全能找到一个良主当靠山,若你真是孤儿,无依无靠的话,郑国公府……你想来吗?”
“是这样的吗,”夏昭衣皱眉,“所以,刚才赵唐给我说什么亲事,其实是为了拉拢我?”
“赵唐?”陶因鹤疑问,“我没跟你提过他的名字,你认识他?”
夏昭衣不置可否,淡淡道:“他应该不认识我。”
陶因鹤看着她,心里面有种感觉越来越奇怪。
以前遇上的小丫头,他就跟寻常哄孩子那样弯下身子,将手搭在小孩的肩膀上,哄她们不要难过,可是这些动作面对面前这个丫头,他做不出来。
她身上的气度,让他压根就没办法将她当做小孩来看,而她所做过的事情和留下来的说法,更让陶因鹤时时在想,哪样的父母能生出这样一个心智才能的姑娘来。
“前边的大营,我便不回去了,”夏昭衣这时道,“陶将军,我就先告辞了。”
“好吧,”陶因鹤点头,“这药物的事情,多谢了。”
“谢我干什么,”夏昭衣一笑,“这些药物又不是我花钱买的,不过慷他人之慨罢了,我受不起这谢字。”
说着,她抬手抱拳:“再会。”
“再等等,”陶因鹤跟上去,“还有定国公府之事,你还没有答应呢,而且你身上缺不缺银子,我先给你五十两留着傍身?”
“不了,”夏昭衣边走边笑道,“我不缺银子,定国公府之事就不提了,我不去的。”
“为什么?”
夏昭衣笑着摇头,没有说话。
陶因鹤见她这样,便也不知说什么好了。
离开溪边,穿过几个草坡,夏昭衣从另一侧走了,不想回去营地。
陶因鹤看着小童的小身影离开,心里面对她的困惑越来越浓。
他当然不会盲目就全部都相信了她的话,回京之后,郑国公府的人也肯定会去好好探查。
但如若是真的,这个小女童是怎么知道的,怎么办到的,又为什么要将这么大的一份厚礼送给郑国公府?
但想起她在佩封做的那些事,陶因鹤现在就可以确定,她应该不是什么坏人。
待小童的身影彻底消失后,陶因鹤收回目光,转身回去。
………………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
石头手里拿着一封信进来:“少爷。”
沈冽坐在窗边看书,看的有些入迷,没有听见。
石头拿着信过去,容色并不是很开心,又叫道:“少爷。”
沈冽这才抬起头,乌黑狭长的眼眸望来,淡淡道:“何事。”
“信,”石头不太高兴的将手里的信递过去,“沈谙令人送来的。”
沈冽接了过来,拆开信封。
石头在旁边冷眼看着,视线渐渐移到了沈冽的书上,结果发现他看的专注的这本书,又是那夏小姐留下的。
这几日,沈冽一直都呆在书房里边,这其实该是一件好事,刻苦读书的少年才俊,多讨喜。
而实际上,石头却发现,他每次看的都不是什么“正经”的书,全是那夏小姐留下来的。
虽说那夏小姐被称为天下无双,但石头总觉得有这类名气的人,未必就真的有真才实学,比如轻舟圣老,比如沈谙。
定是因为那夏小姐是个女儿身,又是个定国公府的大小姐,加之死前的大节和大义,所以才被世人这样褒赞吧。
而她留下来的这些书,石头偷偷翻阅过的,压根就看不懂,生僻字也很多,很多都神神叨叨的。但偏偏就是这些书,让沈冽这几日看的着迷了一样,放不下来。
他家少爷该看的,明明应该是经世致用治国为官之书,看这些旁门左道三教九流的干什么呢?又没用。
石头看回到沈冽,他还在看信。
信有好几页,他才拿来的时候,就掂出了份量不轻。
现在沈冽看的慢,而且神情似乎越来越严肃了,让石头有些好奇这信上说了什么。
一张张看过去,沈冽垂下手,微微有些愣怔的虚望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少爷?”石头出声叫道。
沈冽敛眸,朝他看去,说道:“点个火。”
“啊?”
“火折子呢?”
石头明白过来了,去取了烛台,吹了吹火折子后,将蜡烛点着。
沈冽起身将这些信给烧了。
火起的大,纸页蜷缩,很快就变成了一团枯槁的灰。
石头清理掉后,沈冽重新坐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