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内侍从敞开着的殿门外边进来,看了眼软榻上面不知道有没有睡着的宣延帝,很轻的说道:“陛下。”
似乎,是睡着了。
等了一会儿,没有动静,廖内侍打算回身离开。
宣延帝开口说道:“带来了吗?”
“带来了,在宫门外,是带去哪里呢?”
宣延帝睁开眼睛:“直接带到这里来。”
“是。”廖内侍应道。
廖内侍转身出去,不出一盏茶的功夫折回,身后跟着八名高大士兵,其中几个士兵手里各架着一个人,一个是年约五十的妇人,一个是二十五上下的男子。
二人被压跪在地,遍体鳞伤,天寒地冻只着一件单薄牢服,进得这殿中后才方觉温暖。
士兵们叩拜后退到两旁,廖内侍也没有离开,立在一旁候命。
蒋氏身体已经冻麻了,艰难的抬起头,看到软榻上一袭明黄色龙袍的男人,她手指痉挛般的抽搐起来,往后面微微退去:“皇,皇上。”
皇帝没有应声,目光冷漠的看着她。
这个妇人,周身狼狈,满头蓬乱,五官看得出年轻时应算是个美人,但气度很市井,没有半点贵妇的模样,兴许是在牢里被打的,又兴许是这两年的贫瘠生活给熬的。
宣延帝看向另一个人,地上的男人有所感的,也抬头望来,目光跟妇人一般无二,布满惊惧。
“陶鼎。”宣延帝淡淡说道。
陶鼎跪在地上,手指缩紧,僵硬的想要握成拳头,饶是害怕绝望,仍和宣延帝对视着,不想移开目光。
宣延帝看了眼他的手,望着他的目光变得更冷,浮起了厌恶。
两年前,陶鼎还是他身边的亲勋翊卫,是他器重得力的羽林郎将,文武双全,器宇轩昂,现在呢?瘦成了猴子,脸上全是伤口,左眼这道伤口是竖着下来的,让他整只左眼眯在那边,看模样,这只眼睛是要废掉了。
宣延帝坐正身子,端起案几上的参茶,因隔一阵子便有人进来替换,始终都是热的。
“牢里很冷吧。”宣延帝喝了口参茶后说道。
沉默好一阵,陶鼎吐出一字:“冷。”
“这雪下的,不知道北境那边,陶岚是不是会冷?”宣延帝看着殿外幽暗的大雪说道,一双苍老眼眸深敛。
这个名字,让蒋氏和陶鼎的心里都重重一沉。
“大雪啊,”宣延帝摇摇头,叹气,“不知道在北境埋了朕多少的将军和士兵,那四野八荒都是白骨,当年良将何安在,如今可愿奉持而归之?”
蒋氏朝陶鼎望去,她的眼圈通红,惧意到极致,近乎要压垮她。
陶鼎想伸出手去护住自己的母亲,可是,不敢。
他看着上边高坐着,一脸沧桑神态望着殿外的皇帝。
从昨日一早被官兵破门而入,他便知道他们陶家终于要到头了。
两年的提心吊胆,夜不能寐,最怕的就是这一刻,但等院门真的被踹开,那巨响传来时,他甚至觉得如释重负。
“知道朕为什么不杀你们吗?”宣延帝问道。
“不知道。”陶鼎回答。
他也想问,为什么不杀他们?
手起刀落,人头落地,鲜血洒就洒了,这两年的猪狗不如和市井唾骂声,他早便不想活了,可是,他又不敢死,谁不怕死呢?
“因为,北元大军就压在朕的边疆上,对朕虎视眈眈,”宣延帝哈哈笑了,压低声音说道,“别看朕是个皇帝,但是朕胆子小,朕一旦将你们都杀了,陶岚会在外边兴风作浪,会怂恿那些个蛮人一路杀到京城来,会把朕也给杀了。为什么他们能杀的这么凶呢?因为,”宣延帝忽的拔高声音,面目变得狰狞,“因为朕的大将,朕的士兵,全被你家那贱人给害死了!蒋氏,你这个贱妇生养出来的好女儿!!!”
第347章 天地一白
宣延帝不是一个喜怒于色的人,尤其是这两年,他越发阴沉,讳莫如深,谁都不知道他心里面到底在想什么。
如今这乍然而起的吼声,连廖内侍都吓了一跳,第一反应便是噗通一声跪下,紧忙说道:“陛下,龙体为重!”
蒋氏面色惨白,目光僵硬,望着宣延帝忽然指来的手,她的一口气险些提不上来。
“贱妇,”宣延帝气得声音都颤抖了,“你这个贱妇!”
“不,不的,”蒋氏不知道自己的声音是怎么响起来的,小声哭道,“皇上,小人不是的。”
“给我掌嘴!”宣延帝指着她骂道,“把她的嘴给我打烂!”
最近的几个士兵应声,当即过去,两个士兵架住蒋氏,一人扬起手,朝着她的脸狠狠的扇了下去。
一声,两声,三声……
清脆的耳光声“啪啪”响起。
陶鼎跪在地上,浑身发抖,但半个求饶的字都不敢发出。
士兵力气大,不到十个耳光,蒋氏已经撑不住了,满口的血,血水从她的眼睛里都淌了下来。
士兵不敢打死,停下来朝皇帝看去。
皇帝的目光却也充着血,满是血丝的一双眸子望着奄奄一息的妇人。
解气吗?
不!
就算千刀万剐了她,都不足以消他心头千分之一的恨!
宣延帝看向一旁无声跪着的陶鼎,说道:“陶鼎。”
陶鼎没说话,面如死灰的跪在那边。
宣延帝很低很低的笑了,又喊道:“陶鼎。”
耳朵嗡嗡的响着,陶鼎觉得自己现在像是活在一场噩梦里。
他有种不知道身在何处的感觉,抬起头看向宣延帝。
“朕会杀了你们,你们的尸体将被挂在城墙上大晒。”宣延帝看着他的眼睛说道。
陶鼎眼圈通红,方才因蒋氏的戚叫,他双目噙泪,眼泪渗入到伤口里面,辣的直疼。
“朕还会砍下你们的头,用大雪冻住,趁着冬日,亲手送去到陶岚手里。”
陶鼎喘息声重,恶狠狠的瞪着他。
“你是不是很恨?”宣延帝说道,“朕比你心里更恨!”
我做鬼都不想放过你!
我想杀了你!
陶鼎心里愤怒咆哮。
残余的理智让他控制住了,这些一旦说出口,他和蒋氏所面临的酷刑将会更加可怕。
这世上,生不如死,比死还让人绝望和痛苦。
眼泪不可抑制的越流越多,他浑身都在发抖,恨不能现在就冲上去跟皇帝同归于尽,但是他手上有着沉重的镣铐,且后边几个士兵的身手,每一个都不输给他。
不过,陶鼎忽的又想笑。
他知道皇帝今天把他和自己的母亲带到这边来是为什么了。
因为,他竟然是在害怕陶岚。
因为害怕陶岚,所以要拿他和蒋氏出气,因为害怕陶岚,所以他才会忽然爆发,吼成了那般模样,因为害怕陶岚,他竟然放着他们陶氏不杀,白给了两年的自由日子,自己在那恨了两年!
哈哈哈哈!
陶鼎真想大笑。
没想到这个看着八面威风,掌控着天下生杀予夺的皇帝,竟然这么胆小!
而怕的对象,还是他陶鼎的妹妹!
自两年前北境那神秘夫人的真实身份被揭开,是他们陶家的二小姐陶岚后,陶鼎就不愿再认这个妹妹。
但是现在,他忽然觉得这妹妹真好,这妹妹真厉害!
能以一人之力覆了半座大乾江山,他们陶家也算是出了个大人物了。
若陶岚是个男儿身该多好,整个天下不定都能被她拿下呢,陶鼎真的想大笑出声了。
至于要杀他和蒋氏,要拿他们的人头去激陶岚,行啊,去吧,便拿着我的人头去吧,总有一日,我这妹妹也会要了你的人头的!
陶鼎眸光变得疯狂了起来,望着地上高贵的朱金绒毯,蚕丝做绒结,金银线织纹,绣着宝意天华,如今上面溅了许多血,血色渗入,变的黯淡深色,全是他母亲蒋氏的。
有朝一日,你宣延帝的血,也会溅在某个地方,会更多,更鲜红!
等着吧,陶鼎咬牙切齿。
两日后,盛景广场上高高挂起了五具尸体。
尸体双手以铁链绑缚,在牢固的高架上被风雪吹得摇晃。
风雪天出门的人少,一开始没有人注意,渐渐的,越来越多人发现了他们,甚至有茶楼酒馆的伙计听闻后,隔着数条长街都要过来一看究竟。
五具尸体满是鲜血,身上衣裳破烂不堪,最中间的是个妇人,风雪将她带血的脸吹得僵硬变形,那些血色沉积在皮肤上,被霜雪覆盖住,黯淡肮脏。
有人认了出来,是陶家那蒋氏。
终于死了!
可是为什么是现在死呢?
“如果不是风雪的话,可能会当众处斩吧?”有人说道。
“不对,”一个茶楼伙计看着那五具尸体,说道,“旁边那几人都是陶家那几个脱不开奴籍的丫鬟和家仆,陶家那几个儿子呢?”
“对,好像没有陶鼎和陶茂!”旁人说道。
“他们逃走了?”
“不是吧,那咱们怎么办?”
“关咱们什么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