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据,你疯了吗?
“阿梨。”清沉男音蓦然响起。
夏昭衣回神,转眸见到少年就在身后,她停顿一瞬,忽的笑了。
近来几次见他皆是一身黑衣,两次还遮着脸,忽然见他穿了身紫衣,披着白貂长裘,形容清冷富贵,俊秀挺拔,一时间夏昭衣没能认出,这才发笑。
沈冽见到她衣裙上的血,心下一惊,不过看她神情无恙,又放下心来,淡淡说道:“是为了那些书生的事吗?”
“不是,”夏昭衣拿起手里的玉佩,“我今夜来,是有一个大忙想请你帮我,就是……”
她尾音拖了下,没再继续。
“嗯?”沈冽说道。
夏昭衣双眉轻蹙,不是很能开得了口,顿了顿,说道:“一个月前,我有几个异姓兄长来了京城,如今天下将乱,民不堪命,我想请你暂时收留这些兄长一阵。他们身手皆不弱,为人仗义正直,在你身边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沈冽没料到她是来说这个的,点点头,抬头朝府门望去:“他们是在外边吗?”
“没有,他们在七里桥,”夏昭衣将玉佩递去,一笑,“七里桥东边有家春林糕铺,后边一排民房,院子最大的那个就是我们一直住的,明日还得劳烦你去接下他们。这枚玉佩虽是你的,但是他们知道我一直戴着,给他们看他们会跟来的。对了,我那地窖里还有不少人,先不用管。”
沈冽接过玉佩,玉佩冰冷,没有半点温热,他下意识看向女童的手,发现冻的发红。
“我明日直接带玉佩过去找他们,所以,今晚你不回去了么?”沈冽问道。
“嗯,我一直想去一个地方,总寻不到机会,”夏昭衣笑道,“今晚倒是个不错的时机,我等下就去。”
说着抬手抱拳:“劳烦沈郎君了,这次麻烦着实不小,他日我必相报。”
“我陪你去如何?”沈冽说道。
夏昭衣一顿:“你陪我去?”
“嗯,”沈冽看着她,“我身手也不弱,加之鲜少抛头露面,见过我的人不多,不会认出我,而且即便认出也不必怕,大乾如今风雨沉舟,在我身上他们奈何不了丝毫了。”
“还是……不必了,”夏昭衣笑笑,“我自己一个人去即可。”
说罢,她又抱了下拳:“时不我待,便先告辞,我明日或者后日来找你,我那些兄长的事,拜托沈郎君了。”
沈冽皱眉,指尖握着玉佩,很想再说些什么,女童已不再停留,笑了笑后,转身走了。
府门被打开,重新被关上,她脚步轻盈,身子也轻,地上连脚印都没有留下。
一股失落感漫了上来,沈冽极少会有这样的情绪。
除了幼时对沈谙有过挽留之外,他没有挽留过别人,但即便是沈谙,他也一次都没有挽留成功过。
而面对她,他更不知要如何开口,毕竟他没有立场。
“少爷?”几个家仆见沈冽站在这里面无表情的望着玉佩发呆,开口叫道。
沈冽抬头:“嗯?”
“天冷,”一个家仆低声道,“少爷先回屋吧。”
“哦。”沈冽应声,不过没有动。
又等了阵,家仆看着他:“……少爷?”
虽然沈冽一直没什么情绪变化,但是他望着玉佩的眼波似乎变了,从怅惘失落渐渐变得乌黑明亮。
“我知道她要去哪了。”沈冽忽的说道。
“阿梨小姑娘吗?”家仆说道。
“嗯。”沈冽点头,转身往闻道居快步走去。
两个家仆追着他走了,剩下几个互相对望,其中一个家仆低低道:“少爷平时好像不这样的。”
“他是不是,对她,有那什么呀……”一个贼兮兮的家仆伸手边指着沈冽离开的方向,又指向府门说道。
众人都起了好奇,抬头朝沈冽消失的地方望去。
闻道居门口,戴豫和冯泽正在张望,看到沈冽回来,戴豫忙道:“少爷,阿梨呢!”
戴豫本来已经睡下了,是被杜轩给死命摇醒的。
戴豫的起床气很大,就要暴跳如雷时,杜轩将他往外一拉:“你那阿梨小妹子来了!”
于是戴豫速度飞快的穿好衣服跑了出来,看到沈冽只身一人回来,不提多难受了。
沈冽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快步过来后对杜轩说道:“召集在京的所有暗卫,分为三支,一支去往燕云卫府,暗杀李东延,一支去往京兆府和刑部大牢,将里面的囚犯尽数放出,一支去天启街,在尚食阁待命。”
杜轩从不多问,应声说道:“是!”
应完便转身跑开。
第355章 久居太平
沈冽随即转向戴豫:“你带四人去陆容慧府上,陆容慧若不在,把刘氏和陆容慧的独子控制住,带去连飞阁。”
戴豫顿了下,问道:“那,佩封之事可以说了吗?”
“可以。”
“是。”戴豫应声,掉头便走。
沈冽回身将玉佩递给冯泽,将夏昭衣所托之事道出后说道:“现在便去,明日一早街道或要肃清,不便行走。带他们回来之后好生安顿,而后你去工部尚书府或骁虎营找到宋郎将,要他至少带五百兵马去东平学府。”
“五百兵马?”冯泽拢眉,“如若宋郎将不应,怎么办?”
“他会应的,你去吧,”沈冽转身往书房走去,说道,“去七里桥时仔细当心。”
“是,少爷。”
沈谙正立在一个书柜前翻书,书页翻过,一股很陈旧的墨香。
他慢慢的翻着,而后合上,将这本书放回去,修长的手指在一排古书上划过,又取下了一本。
沈冽从门外进来,沈谙回头望去,眉梢微微扬起:“就你一人吗?”
“我要出去一趟,”沈冽说道,“你今晚要回去,还是留在我这。”
“在哪都不安全,你这也不会安全。”沈谙笑道。
“那你自便,我去换衣。”
说着,沈冽掉头要走。
“等等,”沈谙喊住他,“先别急着走。”
“何事?”
“你这的书是否不对,”沈谙扬了扬手里的古文,“这些书,似乎是郭澍留下的。”
“这里是郭府,我外祖父留下他的书有何不对?”
“那,夏大小姐的书呢?”沈谙说道。
沈冽面色始终冷漠,没有半点波澜,看了他一眼,转身走了。
等他换好一身黑衣出来,沈谙持着一本古文立在书房门口,说道:“知彦。”
沈冽朝他看去。
沈谙脸上不带笑意,认真的看着沈冽:“那阿梨若真是定国公府的人,你卷入进去没有多大好处,别被她利用了。”
沈冽沉默,站在院中雪地上回望他,静了一阵,沈冽开口道:“我如果告诉你,我若是求着她利用,她都不屑理我,你作何之想?”
沈谙一顿:“她不屑理你?”
“小人之心,君子之腹,”沈冽朝前走去,边将遮脸布提起遮住口鼻,“别污名她,不然翻脸。”
沈谙:“……”
少年人清傲冷冽,器宇轩昂,大步离开,沈谙望着他修长高大的背影,眉头轻轻皱起。
这什么人,替他着想还骂他小人,还说,要翻脸。
“阿梨。”沈谙轻轻念道,握着古文的手指动了动,算不出,凶吉模糊,这女童,他这次是真的想好好会一会了。
惠阳长街由数条街道组成,按东西南北区分,并非只有一条主街,仅七里桥的市集,兵丁们便花费了许多功夫。
因栖鹿书肆之事,几个郎将迅速集结士兵过去包抄,同时派人去上一级汇报,然而等到现场发现尸首身上的弩箭时,一个郎将大惊,细细查看后迅速再派人去燕云卫府和京兆府,因为这些尸体身上的弩箭,和当初在淮周街街头刺杀燕云卫兵的弩箭一模一样。
士兵骑马快步跑离,穿过嚎哭的长街与火光,与往另一条大道而去的数千个士兵们交集而过。
大火映天,融化的雪水越来越多,几栋房子在大火里倾塌,变作乱石枯炭。
临街的读书人能跑的都跑了,不仅是写字先生,算命先生,连茶楼酒肆算钱的账房先生们也忍不住一起跑路。
御街上的住户们因外面的动静纷纷开窗望来,满目都是官员们的车马和灯火,抬头望向远处,可以看到天边一整片火光。
这数月来的不安惶恐,很多人以为自己已经麻木,如今再看到这一场景,才发现还是怕的。
他们惊恐的双手发颤,心头钝痛,一直久居太平和享着人间最富贵的安宁,现在第一次直面清晰的感觉到,天要塌了。
皇宫大门紧闭,大臣们等在雪地里,禁卫们面无表情的立着,目不斜视。
虞世龄手里捧着暖炉,每次呼吸,唇前都一大片白烟。
身边几个同僚不安的聚在一起,不知道如何是好。
越来越多人赶来,已经告老的大官,极少过问朝事的公卿,那些没有入朝资格的小官员们也在。
宫门前火光如昼,但是宫门始终紧闭,进去报信的禁卫和内侍再没出来过。
朱岘没有去抱团,独自立在一旁,抬头看着宫门,心里七上八下,耳边全是魏从事那些话。
他转过头,目光看向那些王公贵族。
大乾当初多好啊,他刚为官的时候,大乾兴荣鼎盛,长治久安,商业贸易繁荣,国力强盛,轻傜薄赋,天下一心,怎么才短短数年,就变成了这样。
他忽然想起之前他站在东明宫前抬头仰望宫宇时的心情,那时他不知为何,总觉得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衰老了,像是一个枯槁老头,顽固的守着最后的残华。
原来,宫殿是真的会老的……
宫门这时终于被打开,众人纷纷停下说话,转眸望去。
廖内侍神情严肃,缓步走出,皱眉说道:“陛下令你们,回。”
他的声音很轻,但大家都听的清楚,此时寒风凛冽,这简短一句话像是一把匕首,在众人的心口剜了块肉下来,寒风便从这空洞里吹进身体,浑身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