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通临西街那家归园客栈里的人要你来此的么。”夏昭衣开口说道。
男人大惊,面色煞白,见鬼一样看着少女。
夏昭衣本不确定便是此人,这神情让她笃定了。
“是也不是?”夏昭衣问。
“不,当然不是!”
“你不是这家客栈的伙计,那莫非是住客?待我喊来楼下的掌柜一问,若你不是的话,那你便是,贼?”
男人急得大汗淋漓:“我不是贼!姑娘别乱说话,我只是来找人的!”
“我不与你浪费时间,”夏昭衣说道,“你照我所说的话去做,如若答应,你平安无事。若你不应,那只好送你去官府了。”
“为何要送我去官府,我又没犯法!我又为何要替你办事?”
夏昭衣站起身,淡淡看着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楼下戏场在戌时三刻时散尽。
支长乐和老佟回到楼上,夏昭衣正在房中写挽联。
“长天悬明月,万古存风节。”
墨迹待干,纸上字若游龙,气势凌然,苍苍郁张。
支长乐和老佟看了眼,说道:“阿梨,你要去悼念大晗先生吗?”
“我不去,”夏昭衣搁笔说道,“明日我让楼下的伙计替我送去。”
“那东平学府之事……”老佟关心道。
“东平学府之事好办,”夏昭衣的目光落在挽联上,“我托赵宁明日上午帮我找齐衡香有钱有权之人,一并为官府施压,由官府出面保下东平学府。”
“这个,可行吗?”
“可行,保下东平学府本就该是衡香官府之事,他们已经失职了,便只好有人出面提醒他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袖手旁观。”
“说起来,阿梨,”支长乐问道,“衡香如今到底算是谁的地盘啊?”
夏昭衣顿了下,说道:“大乾吧,不是李乾,是四年前的大乾。”
李据离京后,绝大多数江山版图失主,军阀们如豺狼虎豹,大快朵颐,纷纷占地占山,衡香则因东平学府而得一方平安无虞,无人来争。
这四五年来,官衙中的官员官吏俸禄,靠得全是衡香府和整个衡香二十八县,五十二村户,近九十万百姓的税收养活。
其实昭州南塘县那一片也是,天下还有很多零星之地皆是这样,宛如一片沸腾火海中的孤岛。
说来也是讽刺,历来时逢乱世,改朝换代,出现这样的地方时,每个人都会坚持自己是前朝遗民,仍拥护尊崇着他们的帝皇,所谓的九五之尊。
但就如夏昭衣在离岭上同老者所说的那样,是皇帝抛弃了天下,结果便成了一种尴尬局面,这些地方的人都会迷茫困惑,他们是谁。
“不,不对,”夏昭衣又说道,“不是大乾。”
“那是?”支长乐和老佟看着她。
“我差点也将自己绕进去了,”夏昭衣一笑,看着支长乐和老佟,“大乾未必就代表整个天下,五百年前,这世上还没有大乾呢。若说是谁,该当是炎黄子孙,华夏子民,只有这片大地才是真正的生生不息,从古至今。”
她垂眸将墨渍已干的挽联拾起,看了看上面的字,收起后淡淡道:“人文初始,万世其昌,改朝换代如何更替,不变的是民族与血脉。区区一个大乾,它并没有多么重要。明日若黄刺史仍认不清自己的身份,摆不正自己的地位,那么他这条命,该去为东平学府的那些先生们赔罪。”
以及,她自赵宁口中得知,来得人果真是天荣卫。
她与天荣卫还有一笔旧账要清算呢。
朱岘大人死于她怀中的无力和痛恨,她刻骨铭心。
·
宁安楼后苑侧门,一个仆妇从外面悄然溜进来,门内有一个仆妇正在接应她,见她回来,忙问怎么样了。
外面回来的仆妇姓吴,摆摆手说道:“还活着呢,看那模样,肚子里的孩子应该没事。”
“那就好,”门内的李仆妇说道,“那跛脚的还打她没?”
吴仆妇摇了摇头:“没了,但是她还在哭。”
“算了,不打就好,”李仆妇说道,“倚秋姑娘在楼上伺候着大娘子,等她得空下来,我同她说一声,让她心里放心些。”
“倚秋姑娘到底心善,这些年帮了那么多人,连这推大娘子去死的载春都帮,我看载春是恨死倚秋姑娘的。”
李仆妇叹气:“唉。”
两人窃窃说着,朝前面走去,却听到外面似乎又来了几辆送货的马车。
看热闹的心思一上来,吴仆妇和李仆妇立马加快脚步走去。
整个宁安楼灯火辉煌,入夜了还在大堂下候着的人,除却少数是衡香本地人,绝大多数都为外地赶来的。
现在所有人看着一车又一车的衣裳首饰,被人双手捧着往楼上送去。
不知道赵大娘子想干什么,但很多人猜测,也许是和今天忽然出现的那个神秘少女有关。
就算是赵大娘子在湖州本家的那些亲戚过来,赵大娘子都是用棒子将人赶出去的,却不知这个少女是个什么来头。
眼看又一批送上去了,坐在楼下大堂的辛顺皱起眉头,不待他说话,今日随他一并来的蔡鹏义先开口说道:“难道,是那个阿梨?”
第643章 通缉要犯(一更)
“阿梨,”辛顺念着这个名字,看着楼梯处又上去的一批人,又说道,“阿梨?”
蔡鹏义殷勤道:“就是当年我随将军去京城,遇到的那个半路出来的阿梨,后来她将京城闹得天翻地覆,还拦了宣延帝的御驾。”
辛顺神情凝重,会是她吗?
蔡鹏义还在继续:“当时场面混乱,换作哪个小童都会被吓到,她就没有,还主动对将军出手,差点伤了将军,当时要不是她在,将军说不定已经拿下赵宁了!”
前面那些,辛顺听聂挥墨提过。
后面“拿下赵宁”这一句,辛顺听听就罢。
赵宁要是真的这么好对付,还是赵宁吗。
蔡鹏义终于寻到可以和辛顺交流的话题,嘴巴像是停不下,断断续续又说了一堆。
辛顺一句话没接,目光望着楼梯口,手中书册迟迟未翻一页。
渐渐的,蔡鹏义停了下来,看着这个聂挥墨身旁最温和的谋士:“奉才,你在想何事?”
安静一阵,辛顺淡淡看他一眼,说道:“没事。”
他垂头继续看书,边端起一旁已经凉了的茶。
煌煌灯火下,整条通临西街华光璀璨,宛似王朝盛世的缩影。
一双又一双潜伏在宁安楼外的目光皆在思忖,今夜这些自各大商行和市集奔来的马车是干什么的。
远处的归园客栈,许多密探悄无声息自后门进去,有从宁安楼来,有从东平学府来,还有从北方骑马赶来,送来最新军情。
一个衣着贫寒的中年男子从黑暗角落里走出来,他先在后巷空地的拐角鬼鬼祟祟张望了阵,随后才去敲门。
开门的伙计面色冰冷,上下看他一眼,认出来后放他进来。
男人跟在伙计后面进院子,脖子几乎缩着,下午被他们找来要求办事时,就不太敢正眼看他们,眼下更慌了,他垂头看着手里提着的小包袱,额头满是渗出来的冷汗。
后院进来有一个另辟开的小偏厅,与前面的大堂并不连通,男人随伙计进来,下意识朝里面看去,便听伙计冷冷道:“不要乱看。”
男人忙垂下头。
跟着伙计自隐秘狭窄的楼梯往上走去,二楼稍显宽敞,伙计在廊道第三间厢房外敲了敲门,对支长乐和老佟极为感兴趣的那名随从打开了房门。
“若有什么吩咐,您使唤一声。”伙计对随从说道。
随从淡淡点头,看向中年男人,脸上露出和煦笑容:“回来了?”
目光落在中年男人手里提着的小包袱上:“这个是……”
“查出名字了,”中年男人垂头,“我还,还顺手偷了点东西过来。”
随从目光变深,说道:“进来吧。”
屋中点着三盏烛灯,随从让中年男人坐下,去到一旁倒茶,亲自端来说道:“有劳了,可有被人发现?”
“这倒没有。”中年男人将手里的包袱放在桌上,看了眼随从正在写的字。
中年男人不认得几个字,但看随从书案上累的这些书籍,他应该是个好学进取的人。
“你好像很紧张,”随从笑着说道,“你不用怕,你帮我们办事,便是我们的人,只要你管得住嘴巴,日后在衡香若还有其他事情需人去办,定第一个想到你。”
那么多酬劳,中年男人确实大感心动。
随从说完,打开包袱,拿起里面的东西翻了一翻,眉梢高高扬起。
“竟然是杀人放火的通缉犯?!”随从讶然说道。
“什么通缉犯?”中年男人心虚道,“我不识字,我看这东西他们藏得深,还有这件血衣,我就顺手牵羊给带了回来。”
随从没说话,一目十行,将手里书册快速望去,再看了看包袱里带血的衣裳。
血衣上的血迹很沉旧,经年累月了。
书册上面的文字亦如是,纸张都泛黄起卷。
不知是何人所写,字迹清秀端正,称他们是宣延一十七年在平鹤杀的人。
这一页的大多数批判之词被人划了道极粗的叉叉,写着歪歪扭扭的狗屁二字。
在另一页,又出现第三个字迹,同样歪歪扭扭,写着:“恶人杀不得?替天行道,恶人当诛!”
三种笔迹,三种深浅不一的墨,但都很陈旧,有那么个几年功夫了。
“平鹤,”随从小声说道,“好生熟悉。”
“平鹤啊,”中年男人闻言,忍不住说道,“是个地名,在同渡的西南方向。”
随从淡淡看他一眼,中年男人当即噎住,不敢再答。
是了,随从想起来了,他们身边就有一个平鹤的人,他稍后去问一问这个案子便是。
他收起东西,问道:“可还有打听出其他?”
中年男人见他没半点起疑,松了口气,说道:“有,我同客栈伙计问了下,说他们好生奇怪,一来便一直打听官府的事,除了官衙,还打听了城南都卫府和衡香守卫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