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之君,听上去就很爽了嘛!
在伦敦即使是王室成员,很多时候也不能随心所欲,比如不能随时飙车,不能太炫富,不能有失“王室体面”,特别没劲。所以她宁愿跑去美国上学,也不要待在无聊的英国。
*
一个人坐在宝座上也怪无聊的,这一个多月她实际已经开始处理政务,各位部长——以后要改称大臣了——每隔一天来跟她开一次会,会议时长不固定。由于人口不多,政务实际也不多。许多事务之前基里尔大公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制订了完善的规定,大臣们只要不是太蠢就能干好。
昨天的要务是新移民问题,欧洲在打仗,从挪威到地中海、黑海,数以万计的人逃离欧洲,移民首选地当然是美国。
路线有很多条,因为德国没有占领瑞典,北欧几国主要走瑞典——冰岛——格陵兰岛——美国或加拿大路线;西欧多走西班牙或葡萄牙路线,终点多是南美的前西班牙殖民地,比如巴西阿根廷这几个国家;地中海比如希腊移民居然选择罗马岛,大概因为他们认为都是东正教教友吧?
凯瑟琳对移民的态度当然是“多多益善”,并且也不像美国那样征收高额的“保护费”(aka入境税),美国对外籍富裕移民征收了高达50%的“移民税”,那些有钱人(特别是犹太富商)面对进集中营和付出一半身家的选择,当然全都选择“破财消灾”。怎么说美国人只要钱,德国人却是要命又要钱。
罗马岛只向家产超过5万美元的资产阶级家庭征收20%的税收,简直人间天堂。
对资产低于1万美元的家庭免征移民税,这部分人其实不多,毕竟能跑路的还是以富人居多,真正的穷人根本没钱跑路。
凯瑟琳要求司法部下属的“移民管理局”登记每一名入境移民,新移民到达圣塞瓦斯蒂安港口后不允许立即离开,要先强制隔离一周,登记资料、检查传染病之后,发放入境证明,才可离开。这是对他们的健康负责,一定要印刷多语手册、大力宣传。
目前罗马岛最缺乏的是医护人员,万一来个传染病大爆发,这个岛就会成为死岛。
新移民经过大概15天的漫长的海上旅程,身体和精神都会很疲惫。
接着便是针对医护人员短缺的问题,护士学校已经开设了两年,雇佣美加两国的医护□□,成果显著,但还是缺乏有资历的医生。因为美加都在征兵的缘故,他们的医生也不富裕,很多年轻医生人还在医院实习轮岗,就被征召进入军队了。
罗马岛已经选拔了大概300人去美加医学院进修,但这项工作是个长期性的工作,医学院学制5年,实习至少2年,才能成为一名成熟的医生。目前罗马岛的公立医院有三所,一所在乌斯怀亚,两所在新罗马市,其他港口城市都只有私人诊所。
医生构成是美加外聘医生,以及新移民中的现有的医生,只能说勉强够用,要是来一场大流感,或是什么急性传染病,那肯定是不够用的。
医院的床位也不够用,不过这个倒是很好解决,医院选址都预留了将来扩建的土地,目前三所公立医院都在加盖住院楼。
凯瑟琳要求的妇女儿童医院也已经选好地址,首都和乌斯怀亚各建一所。
所以重点还是医生的培养,卫生大臣提交了报告,请求建立医学院。
第309章
教育大臣也提交了报告,请求建立大学。
凯瑟琳看着这些报告,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个词:要钱!
医学院必须有,大学也必须有,好在首都地界足够大,有地方建学校。城市规划早已规划好大学的地盘,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正在修建。
修建学校反而不是最难的一步,而是……招聘老师。新移民中有一些大学教授,但还不够开设全部科目。教育大臣建议从除了英国之外的英语国家招聘教授,大学使用俄英双语教学。主要是他们很难从苏联招聘说俄语的教授,除非他们愿意接受那些俄国犹太人。
犹太人在欧美都不受待见,但他们中还真是有不少聪明人,不仅有囤积居奇的奸商,还有许多高学历高科技人才。
罗马岛不想要奸商,但想要高学历人才。
凯瑟琳批准了招聘俄国犹太人高知识分子的计划。
*
乔写了信来,他在7月15日到苏安图姆空军基地报到,通过了体检,正式成为海航的飞行学员。乔老爹还找了记者来给他拍照,作为给他宣传的一部分。海军也很乐意见到类似的宣传,大开绿灯。
还随信寄来了有他入伍报道的波士顿本地报纸,大使之子应征入伍,这当然是绝好的报道,起到了带头作用。
四人间的宿舍,肯家的大少爷还从来没有住过呢。同批学员中他是最年长的一个,其他人要么刚本科毕业,要么刚硕士毕业。他因为在高中毕业后有一年间隔年,就成了最年长的“老大哥”。
其实他要到月底才年满26岁,还很年轻。
他对飞行学习并不是太有热情,可能因为他的进度不一样,他有私人飞行执照,教练机只飞了20小时就开始下一步训练。他成了学员中那个“不一样”的家伙,而人们往往很讨厌“与众不同”的那一个。
杰克也写了信来,他之前没有通过海军的体检,于是乔老爹找了人,把他塞进海军情报部,这是文职工作,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不是那么高,体检表也糊弄过去了。他报到后便被授予了少尉军衔,他可得意了!
随信寄上穿着海军少尉军官制服的照片,还别说,真是英俊得很咧!
小乔还没有军衔,杰克倒是先当上了军官,小乔可能要气死了。
哈哈!
海军情报部在华盛顿,因此杰克现在住在华盛顿。他租了一间公寓,跟一些同僚混的不错,常一起出去玩。
凯瑟琳猜“出去玩”的意思是吃喝嫖赌。杰克从来就不是个苦行僧,他很知道他的相貌、金钱能让他大受欢迎,他也确实是个讨人喜欢的年轻男人,英俊、可爱,还很善于自嘲,很有幽默感。
基克的信从伦敦寄来,她终于得到父亲的许可,随他一起返回伦敦。她现在是伦敦一所医院的护士志愿者,钱什么的无所谓,肯家的小姐不差钱。德军空袭已经极少,英格兰各家医院目前接收的是北非战场和地中海战场的伤员。她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战争伤员,吓坏了她。
缺胳膊少腿是常见,缺了一只眼睛的、半张脸被轰烂的、少了手指或是脚趾的,那就太多太多了。战地医生尽可能的抢救,受伤较轻的会优先得到救治,因为他们会活下来;那些伤重的往往先被放弃。
基克得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阅历”,短短一个月,她就从天真不谙世事的大小姐变成了见到鲜血和断肢都能够面不改色的合格的护士。
大家都有美好的前途,多好呀!
*
比约恩的信写的很长,写了他回到斯德哥尔摩后挨骂了,埃德蒙表哥和伦纳特表哥都骂他是个笨蛋;瑞典看上去跟之前没有什么区别,群众情绪稳定;政府在跟德国做生意,同时也非常紧张的将军队部署在陆地边境和海岸线上,既要防备德军从挪威进攻,又要防备德国海军从波罗的海方向进攻。
除了埃德蒙表哥之外,古斯塔夫王储的其他三个儿子都在伦敦,伯蒂尔和卡尔约翰是瑞典使馆的武官,不过他俩也没做什么事,大空袭的时候他俩都跑去祖父的巴格肖特公园暂住。
哦,他俩都有了女朋友。
工作方面进展很顺利,他负责调度运输船,将英国加的夫仓库里的3万吨钨矿送到了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对方看来很急需钨矿,收货的时候就带了黄金来,他收下黄金,带回斯德哥尔摩。双方合作很愉快,他喜欢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
斯德哥尔摩多了一些德国人,不过不是军人,而是商人,他们跟瑞典谈生意,从钢铁到武器装备、轴承、滚珠,瑞典有一家欧洲顶尖的滚珠轴承企业,就连英国也从瑞典订购。当然现在瑞典最大客户就是德国,工厂全力开工以满足德军的订单需求。
啧啧。
比约恩非常不满,但生意就是生意,埃德蒙说,如果他们不肯出售给德军,下一步德军就要上岸了。所以是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瑞典没有选择,否则就会跟隔壁挪威一样。
德国从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挪威、丹麦、比利时、荷兰征兵,说是“非强制”,但真的当成客气话那就是傻了。各国不得不按照要求调了一些部队,由德军指挥。瑞典也接到了通知,欢迎志愿者加入德军。还真有一些热血上头的瑞典青年报名加入了德军。
比约恩觉得蠢货太多。他可能忘了就算是经济比较好的欧洲各国,接受过高等教育也只是蠢货的比例稍低而已,智商与智力跟学历并不成正比,大多数人都很难独立思考,媒体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瑞典媒体都开始给德军/德国唱赞歌的时代,被忽悠的普通瑞典青年会去加入德国军队,那压根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
凯瑟琳也在考虑需不需要军队的问题。
还是需要的,除非像卢森堡那样的超级小国,因为国土面积太小,既无人口可以征兵,也没有防守的必要。一个国家需要常备军,人数就以总
人口按比例来确定,目前全境人口大约是45万人,按照美加的战时征兵计划,是人口的10%,满员为4.5万军队。但不打仗的话,维持在1万左右已经足够。这1万人中还包括各级文职人员。
那么暂定1万人吧,计划5年内征满1万人,这样军队的征兵压力不大,财政压力也不大。
钱呀,钱,哪哪都要花钱。
压力给到财政大臣,希望他有办法弄到足够的钱。
目前罗马岛的矿产资源只有黄金与石油,全都是国有资产,黄金存在银行作为储备金,石油基本自产自销,稍有结余,在岛上建造了一些储存仓库存放。
唯一可以出口的只有海产品,但两个邻国也不缺海产品,又没有什么特色产品,只能便宜卖给邻国,他们可以转手给内陆国家赚差价。
必须开源。
凯瑟琳把主意打到了巴塔哥尼亚高原的冰川上。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都有矿泉水工厂,把矿泉水卖出了高价。欧洲其他国家也多得是矿泉水工厂,娜塔莉亚说便宜爸爸以前在波兰就有一家矿泉水工厂,他们当年光是靠着一家工厂的利润就能过的很滋润。
矿泉水的成本就是灌装生产线和工人薪水,水本身不要钱。
来自千年前的冰川雪水,纯天然无污染,入口甜润,听听!多么的高大上!
在高原开设冰川雪水工厂还可以创造工作岗位、吸引移民定居。地质勘探队已经交上地质报告,暂时没有发现什么矿产资源,但在高原上有许多沉积湖,水文资源相对丰富,土地看起来也很肥沃,他们将土壤标本送去美国的实验室检测,报告还没有出来。
地质学家认为可以在高原种植果树,很多温带水果都可以在高原上种植,土壤肥沃,不缺水,雪水的质量还很好,种植果树没准会产出口感相当好的水果。
凯瑟琳也将这个计划写在笔记本上,明天开会的时候拿出来讨论。
好了,今天的工作就到此结束!
凯瑟琳将信件、地质报告、回信、笔记本都留在办公桌上,下班!
*
宫殿太大,而住客太少。
殿下的服务团队现在变得十分庞大,女管家索科洛娃伯爵夫人现在是整个宫殿的主管,她之下是女佣领班、男仆领班、主厨,三个团队各司其职,人数有50人之多。
清洁女佣有4人,凯瑟琳不知道她们是怎么工作的,总之,床具每天都换,睡裙每天换下来就会清洗,女佣领班保证她每天使用的纺织品都是干净的。
还有贴身女佣、梳头女佣,她原先的梳头女佣明妮在曼哈顿开了自己的美发店,凯瑟琳很为她感到高兴。明妮为她培训了新的梳头女佣卡拉,手艺几乎跟老师一样好。
她的头发长及肩下,可以编织出复杂的发髻。染成金发只是因为她喜欢金发,俄罗斯人里真正的淡金发不多,大多是小时候金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发色变深,最后可能会变成近似黑色的深棕褐色。
伊利亚就是深发色,阿列克谢的发色仍然是金棕色,跟她原本的发色极为接近。
手指间绕着细软的金棕发丝,男人俊美的脸,漂亮的湛蓝眼眸,清澈深情。
“在想什么?”
“在想……你该学会放松自己。”
“我看上去很紧张或是很累吗?”
“如果成为君主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
“我又不是工作狂。”
“那么,你什么时候能休假?”
第310章
她手指用力拉紧他头发,“休假?”
“休假。只有你和我。”嘶!
哼。
凯瑟琳没有回答。
她那可爱又温柔的丈夫带着孩子留在渥太华,每周能寄好几封信来。信里一半在说米沙,一半在说他对她的爱和想念。随信一定会有父子俩的照片,其乐融融。
他确实是个好父亲,每天半夜会醒来去看看米沙。米沙现在晚上可以一觉睡到早上5、6点才醒,但他还太小,午夜会撒尿,阿拉斯泰尔会看看纸尿裤湿了没有,要是尿了,就给他换个纸尿裤。
还会给小宝贝讲睡前故事,尽管孩子可能压根不知道爸爸在说什么。
“奥莉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