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俩小孩一步三回头,看身后骑着电瓶车跟在后面护送的梁梅,给梁梅也盯烦了,“看什么看!老师骑电瓶车摔沟里了,是要给你们俩再演示一遍吗?”
俩小孩被吼得只好缩着脑袋往前走,直到经过一家药店——
李映桥看了眼,俞津杨也跟着扫了一眼,他仿佛知道她要说什么,“我去买。”
说完,直接跑进药房,身后又传来梁梅忍无可忍地怒吼声:“死小孩!你又去哪儿!”
等俩小孩正给电瓶车上哑口无言的梁梅上完药,唐湘和俞人杰正从电影院方向走回小画城,在门口撞了个正着。梁梅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后,唐湘把儿子和李映桥拨到一边,“上去我给你处理一下,你这边伤口要消毒,还有,梁老师,你这么湿着骑回家,很容易感冒,我给你一身干净衣服。”
梁梅知道唐湘多半猜到了,扯了下嘴角,也没再掩饰,“好,麻烦你们了。”
她没觉得有什么羞耻的,错的不是她,而且她也打算好了,明天一早就去校长办公室甩辞职信,这破工作谁爱干谁干。
俞津杨感觉自己的衣角被人拽了拽,李映桥冲他眨眨眼。他茫然,没读懂她眼神里的意思,但从小洞若观火又早熟的李映桥却读懂了这些大人眼神中的低气压以及梁梅老师的欲言又止。
——梁老师绝对不是摔沟里了。
李映桥跟着他们走到川明街路口,她拍了拍俞津杨的肩老气横秋地嘱咐说:“喵喵,梁老师交给你们了,我先回家了,我妈妈在等我。”
俞津杨看了她老半天,本来想说一句谢谢她路见不平,但这俩字好像无意间吃进嘴里的毛絮,明知它就在嘴边,却怎么也吐不出来,愣半会儿才又问了句:“李映桥,你想好在哪上初中了?”
李映桥翻了个巨大的白眼:“俞喵喵,你烦不烦啊!你再问这个,我当你喜欢我!”
俞津杨顿时莫名其妙:“啊?”
还不等他再说点什么,俞人杰从后面走过来一把捞过他的小脑袋给薅走了,生怕他俩聊出点什么来。
唐湘带着梁梅先上楼换衣服,父子俩在川明街昏黄的路灯下以蜗牛的速度慢悠悠往家走。俞人杰捋着他的脑袋和他讲说:“梁老师可能要在家里待一会儿,咱们两个散会儿步再回去。”
俞津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还沉浸在刚才李映桥问的话里,仰头问道:“老爸,什么是喜欢?李映桥为什么说我喜欢她?”
俞人杰停下脚步,第一次正儿八经和他强调说:“首先,喜欢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这种话不可以轻易说出口,李映桥这小破孩显然是口无遮拦,什么话都会讲出来的,她对大人也是这么没大没小的。你不可以跟她学。”
俞津杨点头。
“其次,你们这个年纪根本谈不上喜不喜欢,顶多就是有点青梅竹马的小情谊,等你上了初中或者高中,你自己就会明白,这种情谊根本算不了什么,而且以她的成绩你俩上不了一个初中,几年不见,你们就和陌生人没什么区别。就算你高中有了喜欢的女孩子,那种感情也是很懵懂的,在一切没有尘埃落定之前,谈这些都为时尚早。所以我和你妈妈是坚决抵制早恋,李映桥例外,我就是一脚踏进棺材板里她也在我的黑名单里。”
俞津杨又听话地点头如捣蒜,用力地表忠心道:“爸爸,放心,我绝对不会喜欢她!你死了,我也不会喜欢她。”
“……”
俞人杰捋捋他的脑袋,“行吧,乖儿子。回家,爸爸给你煮碗面吃,对了,今天练了什么舞。”
俞津杨往前蹦了两步,“popping——这样,这样。”
说完,快速地给老爸展示一百块钱课堂效果,生怕他爸觉得亏,跳得格外卖力——腕骨一抬,仿佛从指尖窜起一股电流,滑过肘关节,无声无息地一路滑到他的肩胛骨。下一秒,“咔”地一抖,瞬间定格住,紧跟着全身的关节一节节游刃有余地震颤起来。
俞人杰突然觉得这个十来岁的儿子开始有棱有角了,逗他说:“帅!这小模样还挺有型。儿子,还想学点什么?钢琴怎么样?”
俞津杨头瞬间摇掉。
俞人杰哈哈大笑,搂着他往家走,“回家咯!妈妈肯定等着急了!对了妈妈今天刚烫了头发,你等会进门记得夸两句,刚刚忙着处理你们的事儿,你都没注意妈妈换发型了吧!她刚刚骂了一路,说好难看,她今晚睡不着了,要吃安眠药了!你赶紧哄两句。”
“好!”
李映桥翻来覆去也睡不着,最近发生很多事——疯子港那个血迹斑驳的疯子;梁老师显然也不是摔沟里了;还有白天那个来买烟的男人,无论她怎么盘问对方一句话不说,脸上挂着一抹无懈可击的微笑,对她讲:“这样,明天放学,我在学校后门旁边的奶茶店等你,我请你吃点东西,我们聊聊好吗?”
她刚才是提前去奶茶店踩点,这样万一明天遇到什么紧急情况,可以提前找好逃跑的路径,她实在太好奇了。结果,正巧碰上俞喵喵被史大胖堵在巷子里。但为什么梁老师今天也这么晚下班呢?她从来都是到点就走的。
第二天傍晚,放学铃声一打响,李映桥出现在后门的奶茶店里,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窗斜斜地落在地面上,她漫不经心地咬着吸管,目光在人流中来回巡逻着,始终没见到昨天那个买烟的男人。直到奶茶店人都走光,学生们都被家长接走后,热闹的奶茶店恢复冷清,而此时旁边的十字路口,缓缓停下一辆黑色面包车,车的侧门自动滑开,昨天那个五官周正的男人从车上一脚跨下来,仍旧是西装笔挺,皮鞋擦得锃亮,眼神温和地冲她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她走过去。
男人没有想到,那女孩不仅没有走出来,不知道跟店员说了一句什么,下一秒,店员还把店门给锁了。
店员认得李映桥,两人躲在柜台后面,一边报警一边说:“你确定这人是个坏人?”
李映桥点点头,“你看他的车牌,一辆这么破旧的车,车牌却新得反光,我舅舅说这种车一般要么是偷的,要么是天天换假牌照。而且,你看他的车玻璃贴得严丝合缝根本看不见里面,我舅舅说这种面包车的后座一般都被拆掉了,用来捆人用的。还有他的车轮,怎么会有这么多泥呢。是不是很可疑?”
是哦,按理说这几天都没下雨,车轮不可能沾上这么多泥,除非他住在山里。但这种打扮的人,不太可能住山里,小画城这边本就是郊区,再往山里只有留守老人。店员尽管半信半疑,还是决定先报警再说,万一是个良民,大不了今天白干了,赔他两杯奶茶。
五分钟后,附近派出所就派了俩民警过来,立马调出当时路口里的唯一一个监控,那年的监控非常稀少,郊外的监控少之又少,在这种城乡结合部出现的陌生车辆确实很可疑。而且,非常巧妙的,那台车避开了监控的位置,这反而加大了对方的可疑性,正常车辆的停摆不会特意避开监控位置。
直到一周后,那台车终于被夜以继日追铺着蛛丝马迹的警察叔叔们给抓住了,以及当天下午就因为听从对方的诱惑,想去深圳找爸爸妈妈而被捆上车的高典小朋友。
“哎哟,桥桥这回不得了,”唐湘吃晚饭时,也不由自主地同俩人聊起最近小画城这件大新闻,“李姝莉那间杂货铺的门槛都被人踏破了,天天都是围着要采访的记者,丰潭日报的头版头条都是桥桥的新闻,虽然用的是化名,但是小画城的人都知道那个小芳是桥桥。这次是真成小画城的小英雄了。”
当天晚上,整整饿了一周的高典,被他爷爷奶奶架着胳膊拎上门来,俩老还拿着一整筐自己晒的番薯干,俩老人本身瘦得就剩一副皮包骨,颤颤巍巍地在李姝莉面前噗通一声齐齐地跪了下去。
“姝莉!你养了个好女儿!谢谢你!这次真的谢谢桥桥,不然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爸妈交代!”
“如果以后不嫌弃,让高典给桥桥做牛做马!一定偿还这份恩情!”
李姝莉窝着一股无名火,她本来想关起门来狠狠揍一顿这个不省心的,擀面杖都拿出来了,攥在手里松了又紧,看着两位老人佝偻的背脊,干瘪得像两株空心秸秆,怎么扶都扶不直。她心里也忍不住发酸,更不好当着面打他们的小恩人。
高典大概被饿懵了,两眼无神地蹲在地上。
李映桥走过去:“快搀你爷爷奶奶回去,我妈要揍我了。”
第七章
李映桥的威名一直持续到他们从画城小学毕业。从那年后,小画城的孩子们就很少叫她坦克了,全都不约而同地改口叫她偶像,还给她编了串当场能抠出一座迪士尼城堡的顺口溜——
我的偶像叫小芳,
穿过巷,凿过光。
一双眼睛圆又亮。
坏人见了她心慌慌。
我的偶像叫小芳,
会打狼,能穿墙。
两根辫子长又长,
人贩子全给抓光光。
……
李映桥开始觉得很威风,后来觉得很丢脸,一听有人起头立马夹着尾巴跑,要是面前有堵墙,她真能跑穿墙。
李姝莉每每听见他们这么唱,回回都要破口大骂。那天警察上门,说在她女儿的协助下,成功抓获了一伙儿最近在丰潭流窜作案的人贩子,听得她心惊肉跳,膝盖都软了。
警方同她说明原委后,几番夸赞桥桥的聪明机智,李姝莉是见过那些穷凶极恶的罪犯,她想都不敢想,这样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会发生在她女儿身上。她哪还有理智可言,一把拽住对方劈头盖脸问了三个问题:“人贩子抓完了吗?会不会报复我女儿?对方知道我女儿多少信息?”
警察当然非常理解她作为母亲的心情,忙安慰几句,但也只能苦笑着说:“抓肯定是抓不完的。但是流窜丰潭作案的这几个,目前已经全部落网。我们也会尽力保护桥桥的信息和安全。”
然而,还是有两个记者凭着模糊的信息找到了她们的住址,从此以后,登门采访的人络绎不绝,简直要把桥桥架到普通人这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李姝莉非常清楚桥桥只是有点小聪明,也从未想过要将女儿打造成人人赞颂的英雄,自从警察上门那日,李姝莉每天都要多买一份报纸,查看最近丰潭有没有流窜作案的人贩子,电视机雷打不动永远在播放丰潭当地新闻。
她晚上再也没睡过一个好觉,时常睁着眼睛到天亮,只要听到卷帘门有一丝的异响,她就立刻起床查看女儿是否还在床上。
李映桥偶尔还是会躲在被窝里吃薯片,在阒寂的屋内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只不过从前她小心翼翼生怕母亲察觉,后来她大口大口地嚼,生怕母亲没察觉。
李姝莉大约是很久很久之后,那时候李映桥已经去北京上大学了,她收拾店铺准备重新开张,跪在地上的膝盖隐隐作痛,正拿着一堆当年的丰潭日报准备起身时,突然从这些泛着黄的陈旧折页里,掉出几张黄色香油纸,有些还沾着油腥。
她当桥桥小时候调皮捣蛋,别人都拿白纸叠体育课用来测肺活量的千纸鹤,她要用包烧饼的油纸叠,因为有油香,这样吹的时候,还能解解馋。只是李姝莉没想到,她竟然还当宝贝似的留着这么多油纸。正当她准备扔掉时,无意间瞥见这些油纸的背面都写着两行稚嫩的字迹——
风停符。
卷帘门不动符。
李映桥在很小的时候有一阵总做噩梦,李姝莉就给她请了张黄符纸贴在枕头底下,梦魇还真就被驱赶了。李映桥大概也是依葫芦画瓢,还像模像样地在上面画上和当初那道符纸一样的鬼画符。
画了很多,都失败了。
肯定有一张成功,她不可能画一堆废纸,她向来好胜。李姝莉果然在卷帘门后面的石头底下找到那张唯一画成功的黄油纸。
李姝莉很少哭,骨头硬得很。那是她第一次没忍住眼泪,膝盖一软再也没能从地上起来,索性伏在地上痛哭。
她那会儿竟也一时想不起,这块石头是什么时候摆在这,只记得她们当时很快就搬离了小画城。
当时好不容易捱到李映桥小学毕业,毫无意外,李映桥没考上实验中学,大抵是要去仙城二中。也怪不得李姝莉风声鹤唳,小升初考试一结束,那些记者就跟闻着血腥味的猛兽一样虎视眈眈,蹲在小画城门口想打听桥桥的成绩。
而她也非常清楚,桥桥的成绩会成为她这个英雄光环的阴影,成为被人诟病的把柄。于是李姝莉二话不说关掉杂货铺,带着她搬离小画城。
李映桥的英雄时代篇章就这么落下帷幕。
在仙城二中,这里没人知道那个曾经轰动全城、登上丰潭日报头版头条,协助警察抓住一窝人贩子的英雄小芳,就是李映桥。
同学们不再对她有滤镜,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她凡事也不再强出头,逞英雄,只要不犯到她跟前,她一概不管。
仙城二中的校园霸凌很严重,时常有学生被拖到厕所里欺负,打巴掌、撕衣服手段恶劣嚣张。老师们束手无策,训也训,骂也骂,天天耳提面命,却也不能全然杜绝这种风气。
李映桥每天除了看小说就是追番,看漫画,对学习也是三心二意,对她来说,就像小画城大人口中说的那样,进入仙城二中,她的未来早就注定了,是上职高还是进厂拧螺丝,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她没再回小画城,再也没见过俞津杨他们。
她只知道,俞津杨小升初考试全县第三,被实验中学录取,俞人杰在城区的大饭店请了小画城所有人吃饭。她和妈妈考完就搬走了,没吃上这顿大餐。
高典自从差点被拐卖后,成绩一落千丈,跟着父母去了外地读书,郑妙嘉也考上了实验中学,刚好卡着分数线进的。
李姝莉女士为了更方便她上学,硬是搬到仙城二中附近的农贸市场里,几乎横跨整个丰潭。她的生活极其单调,每天就是学校到家的距离两点一线跑,离不开农贸市场的百米范围,她感觉自己活像只被栓在磨盘上的驴,每天就是围着农贸市场转啊转。
别说和俞津杨他们碰面,就连想见见二中的同学都得多走两个路口。
直到有次见到梁梅老师。李姝莉从来没在学习上要求过她,只希望她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对她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就是一辈子不工作,妈妈也会养你的。
她完全不用做什么,就能得到李姝莉全部的爱和关注,她自然也不会想到往学习上使劲。
反而是梁梅老师,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找到了她们。妈妈怕她的信息暴露,怕她被人贩子报复,没有告诉身边任何人她们搬家后的住址,甚至还一度想过要为她改名。
这是李映桥从小到大,唯一一次觉得非常不理解李姝莉的草木皆兵,大声吼了她:“我凭什么要为你的提心吊胆买单啊!”
吼完她又后悔,恨不得挠死自己,虽然她仍旧不理解她为什么这样。但之后,李姝莉再也没有提过改名的事情。
梁梅老师找上门的那天,李映桥正蜷在沙发上追一个热血番,主角正赤手空拳地大吼着她要改变这个操蛋的世界!看得正起劲儿,门铃响了,李姝莉以为是过来修水管的工人,在厨房头也不转地让她去开门,结果看见梁梅站在门口。
李映桥直到看见梁梅那刻才知道自己有多想念曾经在小画城无忧无虑的日子,哪怕是疯子港那些充满死鱼烂虾的腐臭味,她都想回去闻一闻。这种感觉就好像忍受长久的梅雨季节后,终于迎来了太阳的暴晒,她见到梁梅的时候,可惊喜:“梁老师!”
那晚,她不知道梁梅老师和妈妈说了什么,妈妈竟然同意让梁梅老师带她出去玩一会儿。梁梅老师领她走时,在桌上放下一个信封,李映桥注意到了,直到两人出了门,她才问:“梁老师,你在我们桌上放的什么呀?”
那时她们有近两年没见,李映桥马上就要上初三,身型开始抽条,只是脸上还是稚气未退的婴儿肥,虽然眉目清秀,扎着大光明顶干净利落,但额角仍旧有卷卷的胎毛,她随李姝莉,是自然卷,瞧着反而比从前更灵气。
反观梁梅,她的变化才叫人触目惊心,短短两年时间,她几乎瘦脱了相,原本棱角分明的下颚,如今几乎可以用锋利来形容。反而是从前锋利的眼神,如今柔和很多。
梁梅非常庆幸自己今天做了这个决定,她见到李映桥了。
她没有回答她的问题,站在混杂着各种生禽腥臊味冲天的农贸市场门口,目光转了一圈,最终落在一个卖活鸡活鸭的摊主身上,率先反问了她一个问题:“李映桥,你有没有想过你未来要做什么?跟你妈一样开店,还是就这么在农贸市场待一辈子?或者我换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你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回答我,我就回答你刚刚的问题。”梁梅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