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青箐对高档商场很感兴趣,谁都想逛逛不一样的地方,高档一点怕啥,不买就不会消费,如果有电影院,那这么好的环境,看场电影心情也是好的呀。
她没有表态,把大家提出的意见,全都整理起来,然后鼓励:“今天的讨论会,开的很成功,就是要集思广益,多提意见,多轮探讨,才能少走弯路,我先把大家的意见汇总一下,往上报,看看老板们倾向哪个思路?”
这一次,项目经理们,有一大半,对聂青箐都不熟悉。
她一走,从百货大楼高薪聘请过来的裘经理,就问远大的项目经理:“聂经理什么来头?咱们议论的热火朝天,她一个意见不提,难道只是老板的传话筒?”
就有人说:“你可别小看她,她谨慎,只要是她总负责的项目,一点油水都捞不到,只有我们几个,肯调过来跟着她干。”
裘经理说:“不搞关系户,不走后门,难怪何律师挖我,许诺我说,招商的时候,保证让我公平公正的筛选。”
那人劝他:“你也别太乐观,做一个商业项目,招商不是全部,也不可能给你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家都慢慢磨合着吧。”
……
聂青箐把会议记录整理好,拿去给何律师。
何律师看着详细的会议反馈,各条意见后面,都标注了中肯的分析说明。
她就知道,找青箐是对的,青箐不懂,也有不懂的好处,她会认真听取意见,不会一拍脑门,按照自己的喜好拍板。
她问道:“青箐,那你的意见呢?是做大众化的商场,还是高端综合性的商场?”
聂青箐说:“大众化商场目前最好的选择,还是百货大楼,信誉好、货物全,既然满足日常购物需求的市场已经有了,那我肯定希望,有一个高档的综合型商场,别管我一年逛几次,我有需要的时候,希望有这样一个高档场所,让我消磨时间。”
何律师点头:“这是你作为消费者角度,那作为开发者角度呢?”
那理由更简单,她说:“如果只是大众化商场,竞争实在太多了,我有什么理由,竞争得过百货大楼和集市,一个有信誉保障,一个实惠能还价,顾客有什么理由,来我们这儿购物消费呢?”
对呀,一样的东西,人家已经有习惯性购物的百货大楼,为什么要去一家新开的商场?
何律师很是欣慰,说,“从一开始,我就想开发个综合型高档商场,抓住精准购物需求,不跟大众化的竞争,那就按照这个方向,继续往下推进吧,有困难吗?”
聂青箐说:“有部分项目经理,对高端商场持怀疑态度,但我会想办法推进下去。”
何律师就是不想跟下面的项目经理们吵,她会毫不客气压下去,这样不利于团结发展。
青箐去做,她能发挥优势,平衡好各种意见,何顺意很是放心。
……
聂青箐带来老板的决定,反对意见最大的,是招商部的裘经理,他跳槽来远大之前,在百货大楼做了十几年的招商,对搞外国品牌入场的模式非常反感。
会议上甚至说,如果要这样定位的话,没有他的用武之地,他就辞职不干了。
这气话,换别人,肯定叫他走,但是,聂青箐干过调解,知道这不是裘经理的真心话,他只是没想通而已。
招商比例,国外品牌和国内品牌五五开,很需要裘经理,可不能让何律师挖过来的人才,赌气走了。
聂青箐暂停了会议,说等两天再开,等到下班,她亲自去了裘经理家,准备劝解一番,给个台阶,让他回去。
正好裘经理老婆骂他:“好好一个高薪工作,还没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你就敢把工作给辞了,赶紧回去道歉!”
裘经理哪能拉下来这个脸,正踌躇后悔,聂青箐就来了。
聂青箐接地气,诚恳,像唠家常一样。
“裘经理,我比你年纪小,经验没你多,也没你专业,但咱们把思想换一换,你平时吃青菜豆腐,那逢年过节的时候,桌面上也得备一点鸡鸭鱼肉,咱们高档商场定位的,就是满足消费者更高期待的需求,老板们已经定下来,我们拿人这么高的年薪,是不是该替老板排除万难,把事情做成了才好交代?”
人家项目总,都亲自来家里,还别扭个啥?
裘经理老婆忙推一下丈夫:“高档商场哪里不好了?人都是爱热闹的,总要去看一看,至于买不买,就看你们怎么布局、怎么招商,能不能让人买东西了,是不是这么个理?”
聂青箐一拍手,哈哈笑着鼓励:“嫂子讲的一点没错,我看你能去给我们项目部当参谋。”
裘经理老婆心想,聂经理真会说话,台阶给的漂亮,私企工资高,这年薪给的,抵得上以前好几年的。
而且以前那领导,他男人可不敢这么甩脸子,可见她男人跳槽到了一个好企业。
裘经理接了台阶,说:“聂经理,你说的也有道理,既然老板定好了思路,那我就好好配合。”
……
聂青箐一个个的,把意见不同的矛盾都解决了,项目顺利推进。
何律师得意的跟小钟先生说:“青箐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快又好,我没有选错人吧?”
小钟先生佩服:“她太能处理人际关系了,能把项目部拧成一股绳,效率高到不可思议,你知道吗,设计上,已经到第三稿了,我看年前就能定下来方案。”
何律师笑:“青箐说,要赶在年前把报规过掉,年后动工,她专业能力是短板,但统筹能力强,能把这些专业的人统一思想、为一个目标努力,我真省了大心了。”
……
商场的设计图,已经报过一轮规划了,规划局给了意见,目前正在修改,大体倒是定了下来,聂青箐拿了过程稿,给何律师和小钟先生看。
她苦口婆心:“这么重要的项目,你们俩也要参加呀。”
何律师每次看到她拿过来的报告,都很放心,说:“你能办得好,我们干嘛要去,我们也很忙的,青箐,辛苦你了嘛。”
聂青箐无奈,报告冗长,她只好口述重要部分。
设计规划,一楼最好的展位,留给黄金珠宝、高端服饰箱包店,再配几家知名度很高的餐饮,二楼规划各种类别的服装鞋子,搭配几家茶饮店,三楼以餐饮和休闲娱乐为主,四楼设置影院、书店和部分餐饮、儿童娱乐,配备地面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
何律师提了几点建议,几轮修改后,报规通过,设计定稿,施工招标完成。
年前来不及动工了,但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年后就能动工。
聂青箐负责统筹,进度之快、项目部团结,让人刮目相看,不看好的人都闭嘴了,再也没人质疑何律师的安排。
……
聂青箐终于不怎么忙了,做工程就有这个好处,工地一放假,她就放假。
她腊月十五就休假了,跑到宋照的厂里,看看他这边年底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其实只要青箐在鹏城这边,不用两地分居,宋照就很知足了,现在放假了更好。
他把厂里的总账本递给她:“今年厂里效益好,为俊跟我说,他的分红放厂里,不提了。”
有多少呀?聂青箐把账本翻到最后一页,看了咂舌,今年电器厂的产值和利润,翻了两倍还多。
但为俊为啥不分钱?留在账上,哪有留在自己的存折里好。
她问道:“为俊为啥不要分账?”
宋照说:“为俊说,怕他.妈再拿着户口本,去银行挂失查账,今年数额这么大,他不想被知道,怕麻烦。”
留在账上没问题,聂青箐又问:“那闵厂长同意吗?”
宋照点头:“老闵赞同的,我们怕许翠兰借着过年串门的机会,跑来问你。”
这怕啥呀,聂青箐笑了:“管她怎么问,从我嘴里套不出话,对了,一打岔差点忘了,我还想问你,今年这年怎么过?在哪过?”
宋照问:“哥嫂他们怎么说?”
聂青箐说:“他们还问我们呢,我想着父母年纪大了,不好只偏着哪一头,双方父母都得看望,不如今年回老家,看看你父母亲戚,我妈也得回老家走走亲戚呀。”
宋照没问题:“那我提前安排人,把家里打扫打扫。”
聂青箐说:“我来安排吧,我叫成栋他媳妇,找几个钟点工,把咱们家和淑梅家都打扫出来,让她负责督工就行。”
宋照安排几个孩子们的行程,说:“那让汤圆和小远,放假了直接回老家吧。”
聂青箐同意,他们没必要再往鹏城折腾一趟。
她道:“我哥嫂是民企的厂子,放假能早几天,晓音估计最迟,一会我打电话叫他们自己安排,你这边,大概几号能放假?我好去买票。“
宋照想了想:“我这边二十五能走,保险点,你买二十五号晚上的车票。”
……
票要提前买,聂青箐给孩子们打了电话,汤圆说他问过姐姐和舅舅之后,再和小远去买票,不用她操心。
她就先去车站,把她和宋照、还有淑梅一家的车票买好,又去淑梅家送车票,在她那吃了午饭,聊了会天,然后才回家。
刚到家,就看见许翠兰在小区里逛,手里还提了点年货。
许翠兰就是来找她的,笑着走过来,把手里提的东西给她看:“今年我自己腌的腊肉,给你送一点。”
聂青箐请她进家门,以往许翠兰来,总要感叹几句这房子占了巧,省了一大笔装修费,这次却没提。
聂青箐心里清楚,她有更要紧的事要问。
果然,闲聊了几句后,许翠兰忍不住问道:“这眼看要放假过年了,厂里还没分红吗?”
聂青箐说:“宋照从不占人便宜,该分的肯定会分,但具体怎么安排,我也不太清楚,你怎么不问为俊呢?”
许翠兰叹了口气:“为俊说他师父不会少他一分钱,叫我别管,可我就是想问问,到底能分多少?”
聂青箐跟她说:“为俊不说,你就别问了,反正都是自家孩子的钱,你又不想要他的,问这么细干啥?”
许翠兰急忙解释:“当初他说要出钱给妹妹装修房子,我看你楼上都快装好了,就想着等明年开春,让为俊用年底分红的钱,把他妹妹那套也装起来。”
聂青箐抬头看了眼天花板,那回跟闻芳燕聊过,她就想通了,高考前怕打扰了俩孩子,等暑假才开始装修,聂青箐心里感激她,介绍了设计师跟装修队,快完工了。
她推诿起来:““珍珍才上初中,还小呢,装好了她也住不上,再过几年,装修又有新的样式,没必要提前这么久。”
许翠兰说:“装好了我可以带着珍珍搬过来住,这边环境好,有利于她学习。”
聂青箐笑了:“人家都是往学校旁边搬,你家本来离学校就近,搬远了,孩子早上得早起,晚上放学路上还要耽误时间,这事你还是回家,跟家人商量吧,我真不好给建议。”
……
许翠兰无功而返,心里怪不是滋味,她就想知道儿子今年分多少钱,这也不行吗?
现在老闵不爱理她,不管她唠叨什么,老闵不是去公园下棋,就是去宋照的厂里。
她提的建议,儿子要么不说话,要么说不能说,女儿跟她也不亲,手里唯一能抓住的,只有家里卖厂时,分到的那些钱。
可守着钱又有什么用?最亲的丈夫、儿女都跟她疏远了,娘家人见了她,三句离不开钱,这个年,她一想到就心烦。
……
汤圆、小远和糖糕,正式放寒假了,今年一家人回老家过年,他们三个随时能走,早早盼着出发。
糖糕爸妈在厂里上班,能提前几天放假,晓音单位按法定节假日,要忙到腊月二十九才能休息。
不过单位也挺人性化,外地员工可以调休,能提前几天回去。
三个孩子商量着,先去问下晓音姐姐,看她哪天能走,再决定怎么买票。
三个人结伴,跑到晓音单位外面,想给她个惊喜,一起吃午饭,把回家的事情定下来,然后就可以先去排队买票了。
也是巧了,他们赶在中午午休的时间过来,云俪也是这个点过来,正在门卫那边说话呢。
小远没想着上前打招呼,反而下意识往旁边躲,小声说:“不想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