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肯定带上,汤圆最爱热闹,不带也不行呀。”
顾乐涵如释重负,爷爷让务必请来小婶一家,她完成啦,她欢快的说:“晚上见。”
汤圆早就侧着脑袋听了,跑进来:“妈妈,晚上有人请吃饭吗?谁呀?”
“爷爷的一个好朋友。”聂青箐交代:“爷爷说过,这位婆婆不太爱笑,也烦闹腾,你晚上话别那么多。”
汤圆:“妈妈,我会看眼色行事。”
宋照催着:“快去把作业写了,出门之前得写完。”
小远:“我写完了。”
聂青箐问汤圆:“你呢?”
汤圆一溜烟跑回房间,奋笔疾书去了,果然,玩和吃是他最大的动力。
……
宋照很别扭对方这样安排:“那位凌阿姨请客,不直接通知我们,让顾乐涵通知我们,这合适吗,有点不拿我们当回事。”
聂青箐不觉得有啥:“有点性格怎么啦,人家是长辈,不用求着我们办事,见我们是给面子。”
宋照心里那点别扭一扫而空:“你说的对,爸爸介绍的人,应该不会有错。”
处得来就处,处不来那以后不要来往,心态放平后,原先觉得疙瘩的事情,也就无所谓了。
聂青箐一直是这样的心态:“凌阿姨跟我们想法应该一样,能处就处,不能处算了,人家说了呀,有时间就去,没时间不去,不强求,给了台阶,咱们高高兴兴去看看,正好带汤圆和小远,尝尝乐涵做的海鲜面,能吃上她亲手做的面,这趟就不亏了。”
好心态影响到宋照,他打开衣柜:“晚上的场合,我穿哪件合适?”
聂青箐笑:“你的衣服都稳重,穿哪件都合适。”
宋照不依:“颜色有深浅,款式有区别,怎么能一样?挑一套你最喜欢的。”
就他这一柜子的衣服,能有什么区别?聂青箐不好说破,指了一套他最常穿的:“我喜欢你穿这套。”
宋照果然很高兴:“我就知道你最喜欢这件,我也是。”
下午四点半,在聂青箐的催促中,汤圆终于把周末的作业赶完,一家人出发去赴约,看看宋照爸爸的老朋友。
第34章
顾乐涵在门口接他们,开了个套房,让汤圆和小远看电视去,聂青箐在另外的房间,把打听到的消息资料给她看。
顾乐涵看完,对陌生的奶奶有了点了解,但她还是犹豫:“小婶,我再考虑考虑,你把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办,我看得*出来,谢谢你。”
这次帮忙的事情,不麻烦,聂青箐说:“客气啥,时间差不多了,我们是不是该下去了?”
顾乐涵给她透露点消息:“我爷爷说,凌婆婆绝不会早到,咱们提前一点下去就行,回头吃一半,我给你们下海鲜面去。”
又聊了一会儿,时间差不多了,聂青箐叫上舍不得离开电视机的汤圆和小远,在包厢里等了十来分钟,宋照爸爸的好友凌阿姨,果然准点来了。
……
聂青箐太诧异了,凌阿姨居然是上回在山上见过的,跟钟先生喝茶的朋友。
凌阿姨表情像是第一次见面,并没有提起那天事情的意愿,聂青箐反应好快,那就当今天是第一次见面。
凌阿姨主要和顾伯伯聊从前的事情,聊到宋照爸爸的时候,会问宋照一些事。
宋照有问必答,不问不说,聂青箐以茶代酒,该尽的礼数都尽到了,顾乐涵几乎没插上什么话,吃到差不多,她赶紧溜到后厨,下海鲜面去了。
上回跟顾伯伯吃饭,从中午聊到下午三点,本以为今晚会聊到很晚,六点钟开始吃饭,七点钟海鲜面就上来了,七点半就聊不下去,聂青箐提出了告辞。
“凌阿姨,那我们先告辞了,下回请您吃饭。”
凌红棉客气的点头:“也好,你们明天上班的、上学的,都得早起,先回去吧,我再跟老朋友叙叙旧。”
顾乐涵及时站起来,不单小婶一家待不下去,她也一样:“爷爷、凌婆婆,我给你们泡茶去。”
……
刚出来,汤圆就说:“妈妈,今晚的饭局好无聊,你们聊的话一点意思都没有,但是菜好吃,尤其是海鲜面,怎么能那么好吃呢?”
聂青箐知道无聊,她不能说呀,她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今晚能吃上乐涵的海鲜面,就很值了吧?”
汤圆点头,问道:“那下回来,她还能给我们做海鲜面吗?”
聂青箐教他:“你要一年提个一两次,她肯定会做,次数多了,人家会嫌烦的。”
汤圆说:“那我请顾姐姐教我,行吗?”
聂青箐:“那肯定行,我打包票。”
汤圆决定跟顾乐涵学做海鲜面,说这样的话,家里人随时想吃,就不用求人,还说暑假等外婆、晓音、糖糕来了,做给她们吃。
……
晚上回家,房门一关,聂青箐钻到被窝里问宋照:“爸真觉得凌阿姨,是能托付的朋友吗?我咋感觉她不怎么喜欢我们呢?”
宋照有同样的感觉,凌红棉冷清清的,但又不像瞧不起人的那种冷清,是那种她已经对大部分事情,都无所谓的冷清。
宋照道:“我爸谨慎,不会给我们推荐有问题的朋友,凌阿姨人品绝对没问题,可能她最近心情不太好。”
这样一说,聂青箐理解了:“那这么想想,她让乐涵来通知我们去吃饭,就很合理了,她是真的无所谓我们去不去。”
宋照看得开:“只要咱们不求她,她喜不喜欢无所谓,不要去想她的事了,睡觉。”
……
过了几天,聂青箐都快把凌阿姨的事情淡忘,她却主动找上,这次直接电话给她,通过她找了何律师,帮忙立遗嘱。
聂青箐这才知道凌阿姨家的情况,她在宋照爸爸下放之前,接到宋明礼的信息,提前去了港岛,躲开了,两个儿子留在内地。
改革开放后,她回来落叶归根,母子分开十来年,俩儿子对她有些怨恨,但她是带着钱回来的,俩儿子结婚,她给置办了房子,一家人的关系陆续修复不少。
凌红棉的意思,财产一人一半,但是老大老二说不公平,总说对方拿的多,打了起来,把凌阿姨气到医院。
大家这才知道,她已经病入膏肓,没多少时间了。
这样的情况,俩兄弟还为钱财大闹不止,在医院里面吵了起来。
老大说:“我家三个儿子,我还是老大,凭什么你两个女儿,还想着先选?绝对不行!”
老二不服气:“现在是我们俩分,你是哥哥,就不能让着我一点吗?分不好,谁都别想拿到!”
凌红棉心怪冷的,她都这样了,俩儿子不先关心她,只关心钱。
但是,她不后悔,就这俩自私的货,如果当初她没走,跟宋明礼一样下放,就她的身体,可能活不到平反的时候。
至少自己多活了二十年舒心日子,手里有钱,俩儿子还愿意来看看。
但现在,她不想看了,叫人把病房门关上,谁都不想见。
这下子,俩儿子反应过来,跪在门口,求亲妈原谅,但一提到分财产,总说不公平,觉得对方多拿了,遗嘱立不下来。
……
这件事情,聂青箐问宋照什么看法:“何律师说,如果谈不妥,等凌阿姨不在了,兄弟俩要打官司。”
宋照说:“其实也简单,我跟我弟,小时候我让着他,他得寸进尺,但又抢不过我,我们也打、也闹,我爸一人给一巴掌,然后让我来分,让我弟先选,至此之后,再没闹过了。”
聂青箐眼睛一亮,亲了他一下:“咱爸好厉害,我去跟凌阿姨说去。”
宋照拉回她,笑道:“你都察觉出来,她不喜欢我们,何必管她家的事情。”
聂青箐理由充足的很:“她家里有烦心的事,病还严重,给爸面子,强撑着跟我们吃饭,她很好的。”
钟先生带上茶具爬山,陪老朋友赏景品茶,劝她看看高处的山、远处的景,放宽心,因为再不看,凌阿姨就没时间看了。
聂青箐跑去凌红棉家,宋照心里好自豪,大概懂凌阿姨的,除了她的几个老朋友,只有青箐了。
……
凌红棉家的财产一天分好,效率快到聂青箐没反应过来,她找过凌阿姨后,隔天早上何律师过去见证,下午分完回来了。
聂青箐:“我以为要分个两三天,谈个好几次呢。”
何律师赞赏道:“凌女士是个狠人,她跟两个儿子说,一天内分不好,她就把财产捐了,她说到做到,老大用了半天时间分,老二用了一个小时选,这次都没意见。”
这么个分发,都是自己选的,当然没意见了
聂青箐替凌红棉难过,世人都说她先抛弃了儿子,可是那种情况下,她留下来,命可能都没了,她不得先保住自己吗?
聂青箐不敢表露出这样的情绪,怕人家连她都说,只好说一句:“凌阿姨该伤心了。”
何律师说:“她的心又不是今天才伤的,已经分好,她能安安心心,过剩下的日子,还别说,两个儿子没了矛盾,又变成了孝子贤孙,都留在家里孝顺照顾呢。”
聂青箐不知道跟谁说,宋照不在乎这些事情,会叫她不要多想,她打电话给何淑梅,跟她学了这事。
何淑梅爱听,爱讨论,聊到了聂青箐心坎上。
“你是觉得让晓音一个人在这边,以后感情会淡?晓音跟别人不一样,她主意大的很,单独留在这边,更多的是将来填报志愿,不受她亲妈干扰,不让你和宋照为难,别瞎想了。”
聂青箐心里好受了些:“好,不乱想,虞厂长说让你暑假过来,真快,他半年就做到了,回头你跟我妈、晓音、糖糕一起来。”
何淑梅期待:“那肯定,我一个人还没出过这么远的门呢。”
……
钟先生去看望凌红棉,见她依旧郁郁寡欢,便说:“遗产已经分好了,怎么还有心事?”
凌红棉还有心愿未了:“我还有个心事,想和你协商。”
钟先生道:“我们俩的关系,不用这么客气,你说。”
凌红棉直言不讳:“你欠我的人情,我欠了宋明礼的,我已经用不着你的人情了,你还给宋明礼儿子、儿媳,就当还我了。”
钟先生意外:“我以为,你会让我照顾你的子子孙孙,来还人情。”
像是听到了好笑的笑话,凌红棉笑个不停,她那两个儿子,自己都嫌烦,她能做的,已经都替他们安排好了。
她笑道:“我家那两个,靠山太大会惹祸,我给他们留的固定资产,只要不瞎折腾,够养老了,就那样吧。”
钟先生答应了:“好,欠你的人情,我还给宋明礼的子孙。”
凌红棉长舒一口气:“这样,我就不欠宋明礼什么了。”
……
律所现在是钟先生公司的法律顾问,聂青箐跟着何律师,近期内见过一次钟先生,很意外,他居然说凌阿姨委托,让把人情还给他们两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