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青箐问:“那三个月之后呢,我表弟退租了,怕她又找你们闹。”
何淑梅说:“那不怕,先清清静静过个年,年后,虞正民说好好骂骂他闺女,不用我管。”
也是,怎么样,都先把年过好了。
……
今年过年,宋照弟弟根据实际情况,在饭店订了一桌,今年他家添丁进口,把宋照的爸爸请来了,说是一家人拍个全家福。
宋照爸爸居然没反对,过来吃了年夜饭,请来服务员帮忙拍了好几张团圆照,宋照爸妈坐中间,孩子们围着他们,聂青箐和宋照,还有他弟两口子站在后面,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
宋照爸妈虽然没说几句话,但互相碰了一杯,算是一笑泯恩仇了。
小舅舅家的表弟初八结婚,聂青箐参加不了,提前把礼金给了。
初五出发,下午走的早,因为要去看看肖大姐。
她家在火车站旁边,开了家红色喜庆门头的豆浆店,不摆摊了,做上了门店生意。
肖大姐提前营业,在这儿等着她,虽然才初五,火车站人来人往,店里的生意蛮好。
肖大姐满面笑容,欢喜的很:“我问了你哥嫂,他们跟着严老板做事,见识是不一样,让我申请商标,还请了大学生设计的门头呢,说哪怕一家店,也要做自己的品牌,你看看,还像个样子吧。”
聂青箐夸的不行:“这还不行,那什么算行呀?”
肖大姐把主打的豆浆、豆腐脑、油条、馄饨水饺都端上来:“快尝尝。”
油条还是那个味,豆浆很不错,有小时候磨坊里豆浆的味道,聂青箐连连点头:“还是那个味道。”
肖大姐自豪:“你哥嫂千叮万嘱,说固定生意,火车站也有老顾客,千万不能偷工减料,口味上,我儿媳妇把控的很严格,稍有不好,她要开除的。”
聂青箐想到个解气的事情,笑着问道:“那你公婆和小叔子一家,现在后悔了吧?”
如果当初好好相处,一家人有商有量的,要好一起好,又怎么会在家的中间,竖一道墙呢。
肖大姐扬眉吐气:“可不是嘛,他们几次想把院子中间的围墙拆了,我们烦得很,儿媳妇干脆买了个房子,搬出来了。”
现在是一点都不叫他们沾上。
这样挺好的,清净,聂青箐说起钱玉容:“钱姐跟她丈夫调去鹏城了,肖大姐,有机会你过来找我们玩。”
肖大姐羡慕:“你们居然又到一块儿,太好了,只是我这店里一年到头的忙,不知道哪年才有机会过去?”
聂青箐宽慰:“等你家生意做大了,雇人帮忙,你就不用这么忙了。”
……
聊了有一会儿,宋照看着时间呢,提醒说:“青箐,该去候车了。”
聂青箐依依不舍,跟肖大姐告别,肖大姐包了一大包油条,让他们带在路上吃,一直送到进站口。
聂青箐和宋照带着汤圆、小远,买了四张卧铺票,两个下铺、两个中铺,另外两个上铺,是一个年轻人和他的老母亲。
宋照主动跟年轻人换了下铺,让老人家方便些,晚上他不去上铺,跟聂青箐挤一个下铺。
聂青箐怕他半夜掉地上去,说:“你要是不喜欢爬上爬下,让汤圆或者小远睡上铺,我睡中铺,下铺给你。”
宋照:“不是的,我就是想跟你一起,才主动跟人换铺的。”
聂青箐赶紧捂住他的嘴,偷着笑,给他往身边抱了抱。
……
天一亮,就到站了,今天初六,初八上班,何律师要到十六才能回来,聂青还有几天清闲日子,想想都开心。
但很快,她的打算就被打乱了。
小钟先生公司的卢监理,正在出站口翘首以盼,明显等她的,手挥个不停:“聂助理,你还记得我吧,小钟先生的婚礼上,我也在,后来公司开法律顾问会,我坐后面,不知道你可有印象?”
聂青箐认得他,小钟先生接手内地公司,不想用大哥大嫂留下的人,就提拔了卢监理和其他几个人。
聂青箐诧异极了,问道:“小钟先生安排你来接我们的?他跟何律师回来了?”
卢监理急的嘴唇上全是干裂,可见连吃喝都没心思了。
“不不,就是联系不上他们,我才急的,工地上出了问题,小钟先生跟何律师,这会儿不知道在哪个国家度假,联系不上,能联系得上的主管,是大钟先生留下来的人,压根不搭理我,我想着你能上他们家的主桌,找你拿主意准没错。”
何律师的事情,就是聂青箐这个助理的事情,她问:“什么事,你说?”
卢监理:“要不你跟我去工地?看过现场,什么都明白了。”
宋照当机立断:“你先跟卢监理过去,我把汤圆和小远送回家,就去找你。”
汤圆:“爸爸,你不能先送小远回家吗?我想跟妈妈一起过去。”
宋照问:“你去了能有啥用?”
汤圆说:“是没啥用,但我能涨见识,看看你们处理事情的办法。”
聂青箐怕耽误事,跟宋照说:“你带小远回去吧,我带汤圆过去,一会儿你来找我们。”
……
聂青箐不懂工地上的门道,但事情一说,她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隐蔽在墙里面的电线、管道这些,叫做隐蔽工程,石灰水泥一封,外面看不出来质量好坏,买房的人不知道用的管子和电线是啥质量,真出了问题全是扯皮,还有,所有的建材品牌型号,都标在合同里,这不是弄虚作假吗?
宋照抠下开关,敲开一点墙面,一看露出来的电线,他摇头:“太细了,不符合标准,我这么跟你解释,现在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夏天一到,再装个空调,这么细的电线负荷不了,就会跳闸,再一查是电线的问题,那就扯不清了。”
就是这个道理,一旁的卢监理急得一头汗,央求聂青箐拿主意。
“聂助理,你可要救救我!正月十六这栋一号楼首开,要打名气,请了记者来拍照,报纸广告都约好了,当天要是爆出质量问题,小钟先生跟何律师,会送我去看守所的!”
聂青箐脑壳疼,她没有处理这方面事情的经验呀,一窍不通,怎么拿主意?急的不行。
“你是施工监理,咋出这样的事情?从材料进场到施工,你看不见吗?”
卢监理真是冤枉,赶紧解释。
“我被提拔上来的时候,大钟先生和小钟先生刚分完家,大钟先生的人,还没有完全撤场呢,等我接管,这栋楼已经在收尾了,过年期间我值班,巡查的时候,发现电压不稳,一查才查出线路问题,大钟先生太不厚道了,居然在隐蔽工程里给弟弟留坑,这可是亲兄弟呀!”
聂青箐也是这样想的,肯定是大钟先生,给小钟先生挖坑,这一手真够狠的。
她恨恨的道:“内地的公司已经不是大钟先生的了,他这是没有死心,要让小钟先生出错,还想抢弟弟的,何必呢!”
汤圆想的简单:“都知道是大钟先生陷害弟弟,那就出错呗,让他们爸爸明断是非。”
宋照敲了下他脑袋:“你多看点书,你以为钟先生会在乎,兄弟两个谁给谁挖坑吗?他只会看小儿子有没有能力,摆平危机,哥哥能给他挖坑,别人也能,亲哥哥的危机都接不住,以后怎么跟外人竞争,钟先生可能会考虑内地事业继承人的问题。”
汤圆先是觉得不公平,再一想,好像也合理,这是家业,肯定要交给有能力发扬光大的那个,不能给败家子呀。
汤圆没辙了:“那怎么办?”
……
宋照是有办法的,但办法得青箐来提,他不能代劳。
他说:“青箐,你拿个主意吧。”
聂青箐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办法,说好用什么材料,那就得办到。
全部铲掉重新做,需要工人、材料,这两样有钱能解决,就是不知道工期来不来得及?
聂青箐问卢监理:“今天初五,首开还有十来天,来得及换吗?”
卢监理说:“这一栋两个单元,一层四户,一共十一层,四十多户,换是来得及的,工人我能找到,材料商也可以把他们库房敲开门,可这大过年的,财务没上班,上哪弄一笔钱,去重新买建材呢?”
聂青箐看向宋照,家里正好有一笔钱。
宋照点了点头,两个人都想到了过年前,电器厂的那笔分红,他之前的办法,就是垫钱给事情解决掉。
垫的钱,何律师不但会还,还会记青箐的人情,当然,青箐是只想解决事情。
宋照同意拿家里的钱先垫着,聂青箐就安排了:“钱我来想办法,你现在去找人,把这栋楼的隐蔽工程铲了重新做,绝对不能耽误开盘的时间。”
……
有钱好办事,钱给到位,活干得很快。
正月十四,工地的活忙完了,验收合格,何律师跟小钟先生,也跟他们俩联系上了。
何律师在电话里跟聂青箐说:“青箐,你这次立了大功,显宗爸爸说,我的一个助理都有原则,内地的生意有我帮着显宗把关,他很放心。”
那真是太好了,聂青箐不知道当问不当问的问题,她就直接问出来了。
“那大钟先生挖坑,钟先生给小钟先生交代了吗?”
“显宗他大哥大嫂不承认,只说交接后监管不力,只处理了下边办事的人。”
跟宋照聊天聊到过,这次恐怕不会对大钟先生怎么样,毕竟业务分好了。
聂青箐安慰:“何律师,你不要气,就算钟先生没说什么,心里会比较的。”
何律师笑,钟显宗非常高兴,这次背后指使的,大家都知道是谁,他内地生意,算是接稳住了。
何律师说:“钟先生其实已经打了显宗大哥的脸,他大哥用了十来年的司机,替这次的事情背锅,自己身边的人都保不住,寒了人心。”
那这是活该呀,聂青箐觉得自家条件很可以了,吃喝不愁,那些有钱人家里,钱更是花不掉,不就两个兄弟吗,争到这个地步,她是不理解的。
……
理解不了,那就不去想,她从初五忙到正月十四,何律师给她放了几天假。
休假之前,她按照之前的口头约定,给这些临时找来的工人们,结了工钱,发了红包,给材料商们结了尾款。
正月十五,她先去淑梅那边看了她。
淑梅正和她妈妈搓元宵,下了几个给她先尝尝。
何淑梅问:“既然大钟先生那边有人受罚,那你这边,小钟先生跟何律师,应该给奖励吧?”
何律师每次都会给红包奖励,聂青箐幻想了一下,开心的很:“这次估计会包个大红包,八百一千肯定有的,回头发了红包,请你们吃饭。”
何淑梅不信:“这么大的事儿,才给八百一千?”
聂青箐捏她的脸:“你做了生意是阔了,一千都看不上?我看得上!”
何淑梅感叹,好满足的人,就是会更幸福些。
她说:“这就不是钱的事,我觉得何律师这次,肯定要给你更大的奖励。”
如果有,那当然更惊喜,保底一千的红包,已经能让她很开心了。
……
从淑梅家带了些自家做的汤圆回来,冻在冰箱里,晚上去乐涵的酒店过元宵节,双胞胎这次要去,还想留在酒店住一晚上。